设置

关灯

???????37????

    太子说的颇有章程,估计也是考虑的,康熙闭上眼睛,暗暗下了决心,保成无不轨之心,弘晔聪慧异常,大清自自己开始可保三代无忧,但是……

    康熙没有忘记当年冯承志报信海外蛮夷窥视大清的事情,康熙气愤之余也未全信,当然也专门秘密派了数拨人出海查询,原本怀着一丝侥幸的心里,结果自去年开始陆续传回来的信息,让康熙心中不再抱有侥幸,蛮夷之地果真狼子野心,不过这件事康熙还没有告诉其他人,就连当初跟自己一起知道的保成也没有说。

    亲政、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降汉人彻底降服,平葛尔丹,推崇满汉一家,是满人地位更加稳固。还有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虽说有失上国风度,但是索额图的无赖谈判他并没有生气,毕竟从沙俄得到了不少的补偿,哪怕只是一片无人居住区,但都是大庆的领地……康熙觉得自己的前五十年的人生过的还算不错,自觉自己应该是一代有为之君。可偏偏这几个月的现实情况让他觉得心中很是不忿。

    堪堪攘内,还顾不上得意,却得知整个大清在蛮夷眼中,确是满地黄金,民众愚昧无知,自己这个皇帝也不过目光短浅之君,康熙都快要气疯了,可却无从发泄,只能憋着,刚好这两个月山东的事情变成了他的出气筒,甚至德赫提议舒穆禄等人的事情,能迫使他们即刻花钱买平安,康熙也是直接下了口谕的。

    康熙通读史书,明白没有一个朝代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加大对儿子的培养,除了大力培养亲自教导太子之外,每个儿子都有精心教养,哪怕汉话一般的胤祺心中都多有成算,脚有残疾的胤祐也熟读律法,做事颇为稳妥,康熙自认为他的每个儿子都不是庸才。太子本身就英军端正,敏而好学,文武兼备,难得的是对自己的敬慕之心,这一点康熙犹为在意。孙子辈,康熙也并非完全没有主意,但是太孙太过优秀,跟他一比其他孙子便都成了蠢才,又蠢又笨,康熙实在是看不上。不过他虽然疼爱德赫入骨,德赫的衣食住行跟自己也没有差别,但在心里却也不敢把所有的期望全部放到德赫身上,康熙心中其实是有些担心的,毕竟他没了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孩子。

    “太孙身边再添四名暗卫”康熙越想心中越是担忧,拉开御案的小屉,摸着德赫的小像,康熙突然道。

    席安身为暗卫首领,自是知道皇上对太孙有多重视,明里暗里保护的人甚至早就胜过太子,甚至比肩皇上了,不过他却不敢反驳。

    “给戴梓身边在安排几个机灵的,让他教导,再命他的三子戴亨进宫做太孙侍读。”虽然前些年他近南怀仁,远戴梓,不过也并非对他完全不管戴梓此人确实甚有些歪才,他织造枪炮的手段令康熙也颇为忌惮,且为人耿直迂腐,不会做人,所以康熙才会借着南怀仁的诬陷,将他全家流放盛京。否则他的罪名属实,全家还能活着那么滋润,要知道盛京对大清的意义不亚于京城。而他虽然已经年近六旬,可是身体还能如此硬朗。康熙将他秘密召回来,当康熙亲自接见,并将冯承志给他的秘信背面的手统图纸拓印出来,这个图纸画的颇为隐秘,若不仔细,根本无法发现,康熙连胤礽都没有说,只给了戴梓。

    被流放之苦,戴梓并非不恨,但是却被康熙归结于西方蛮夷的离间之计,并说了在他流放的这几年自己已经抓获了数名想要去杀他的人。也说明了如果自己信他通洋的罪名,他怎么可能活着。戴梓流放不过数年,本就没有绝望,还抱有会回来的可能,现在从康熙口中得知这是南怀仁等人的阴谋,因自己之才,所以害怕大清强大,心怀叵测,可以离间之计,心中吃惊之余,又看到那个西方火统的图纸之后,震惊不已,听说了西方的阴谋,整个人顿觉自己肩上责任之中,对康熙的安排无有不应的,老老实实呆在康熙安排的皇庄里设计新型枪炮。

    当然这些话都并非出自于康熙之手,戴梓不过是从保护他的人的只言片语中得出的结论。

    仅凭着早就模糊的火统图纸,戴梓研究了两年,别完全研究透了,并且进行改进制造,多次秘密实验之后,将成品交给康熙御览。

    户部的事情胤礽向康熙请旨,给他月余时间,他觉得自己考虑的还不周详,康熙应下了。看着儿子已经马上而立,在自己面前却依旧如故的样子,康熙心中一软,那里不明白胤礽之所以现在这般小心谨慎,不过是为了自己跟他的父子情分,所以有些事更不愿瞒着他。

    “保成觉得如何”康熙将新型火统送了两把给胤礽,并带他试过之后,笑问。

    胤礽其实拿到的时候,就很吃惊了,他之前故意在造假的密信上后面稍微改进了一下现在的火统,谁知戴梓就能做出来,而且不止做出来,甚至还改进了,能做出这种枪的人,胤礽明白不是戴梓,就是跟他现在在一起研制的人。男人都爱枪,胤礽在后世的很长一段时间很为这个着迷,他甚至有更精密更先进的图纸,但是现在并不能拿出来,过于强大的武器,却没有强大的国力以及实力,就未必是好事。

    看着胤礽摸着火统,久久未语,康熙便知道他被惊到了。

    “确实是个好东西,不过……”康熙站在胤礽面前道:“就是因为太好了,所以只能研制,不能成为刀剑一样的军需。……保成,你觉得西洋如何”

    “汗阿玛为何他们能算计我们,我们不能算计他们”胤礽眼中闪过一丝野心,看着康熙。

    康熙闻言笑了笑,然后道:“因为你我是满人大清尚未完全安定,谈何其他”

    “儿子知道了。”胤礽明白康熙的意思,知道他已经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暂时放下心来。当初胤礽设计这件事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其他慢慢筹划便是了,现在要做的,还有很多。

    胤礽拿着两把改造的火统回到毓庆宫,自己留了一把,跟了芸珊一把,戴梓果真好才华,根据他图纸,还有他之前设计的二十八株连发的远离,设计出的这个火统大小跟从前五一,但是确是五株连发,又减少了后坐力,就是芸珊虽有些费力但也能用。

    第119章 低调奢华的炫耀

    “父亲,祖父到底在想什么啊”张若淋听着自家祖父的教导,在心里默默地翻了个白眼,什么不能考的太好,也不能考的不好,这不是为难自己么太孙他是教过的,若是不拼尽全力,自己在太孙身边还有立脚之地么

    在想什么张廷瓒瞪了儿子一眼,自己这个幼子生下来聪慧伶俐,让原本更为喜欢二弟的父亲也颇为喜欢,长子天分虽比不上弟弟,但却是个老实忠厚的,而且发现自从幼子做了太孙伴读之后,对哥哥也不负从前的捉弄,反倒多了几分真心,兄弟俩关系也愈发融洽。不过这个孩子就再也不怕自己了,甚至连对他祖父,也敢偶尔拔拔胡子。张廷瓒一个没忍住就在他头上敲了一下,他虽是太子詹府的人,对太子也是分外忠心跟佩服,但是也是明白父亲的心结的,只呵斥道:“会不会好好说话”

    “父亲,爹,亲爹,儿子是说真的,祖父是太子太傅,太孙太傅,爹您是太子府詹士,几个哥哥也都被送去皇家学院读书,孙儿更是太孙伴读,祖父一味的说要中立,要藏拙,就咱们全家这个身份,您觉得有可能中立么太孙什么水平,孙儿若是太差,您觉得孙儿这个伴读还能做下去么”张若淋自知自己比太孙大了三岁,可即便如此,比起太孙,他也稍显不足,在太孙身边并非特别初中,对于太孙为人,张若淋是真心的佩服,因此自是不明白祖父的自欺欺人,现在说不知道张英是太子一系与其纠结这些已经注定的事情,还不如好好的替太子太孙谋划呢士为知己者死,他都明白这个道理,不是么最差的结局不过碗口一个疤,可是一辈子坦荡为人,何惧

    德赫将自己身边的所有小伙伴都忽悠遍了,每个小家伙心里都心生豪气,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是能改变世界的人,他们遇到了明主,更关键是太孙懂他们,个个意气风发,心怀无限激情。德赫回宫一说去皇家学院跟里面的学生一起匿名考试,看看自己的水平,没有一个不应的,看过枉次的考试题,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虽然只是一次测试,可是成绩卷面是要送到御前御览的

    看着小伙伴们为了一个好成绩都在临阵磨枪,德赫有些悠哉的回了毓庆宫逗了妹妹,带着弟弟斗蛐蛐给他讲故事玩了半天之后,这才翻出之前收集的往次考题,思索了一番开始做起来。

    康熙批完折子,看到孙子正在乖巧的坐在一边奋笔疾书,忍不住弯了唇角,这几日他可没少听德赫抱怨那几个伴读,说他们一个个像那个什么猫熊一样……

    身为太孙,站在权力的顶端,德赫没有什么想要而得不到的,就连大小国宝,只因为曾经偶然提过一次,康熙就在御兽园给他养了一窝,德赫拧了几回之后,看着它们被训的一点儿野性也没有,觉得也就那样,他对于很萌很可爱的东西欣赏度没有自家额娘高,而且现在有没有什么疫苗,他可不愿意为此受伤,不过公里头有几个公主跟嫔妃挺喜欢的,就连一直跟德赫有些不太对付的蓝齐儿也常去看那窝国宝。

    虽然德赫年纪尚幼,腕力不足,但写出的字已初具风骨,在康熙看来,几个儿子之中,除去太子跟老四,其他人也有些渐渐不能及,更不要提那个一爬的胤禩,跟勉强能让他看出来是什么字的胤祺,剩下的几个,康熙都不懒得提。康熙自我感觉很好,只觉得除了太子跟太孙就没一个像他的,老四的字倒是不错,可也是自己亲自启蒙的结果。

    康熙感觉很好的欣赏完孙子的字之后,这才拿起一边他写好的文章看起来……

    “这个字这一笔应该往里收一下,这个字……”德赫写完之后,扭着手腕问康熙自己写的如何康熙坐到他身边开始点评起他的字来。

    “玛法,孙儿是问内容如何会不会给您丢人”德赫故作颇有些不耐烦的问。

    康熙对于孙子这种小孩子急功近利的行为并不担心,再稳重都还是孩子,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点他文章上面的静字之后,认真的看起来。德赫的功课是康熙亲自启蒙,亲自教导的,虽然字在毓庆宫就跟太子学的,但是来了康熙身边之后,德赫的自幼写的每个字,每篇文章,康熙都认真检查过,一如当年的太子。德赫写文的思路跟风格也如康熙一般,因此康熙看过德赫的文章之后,脸上的笑意根本就不加掩饰,虽然只留下尚可二字。

    有个聪明的孙子,并且是一个很崇拜自己的聪明孙子,任何当祖父的都会很欣慰,康熙也不例外。加上其他的儿子孙子,也不好疼得太过,当皇帝自是不能随心所欲,喜好不能被旁人所知,就在自己颇为上心的嫔妃面前也要隐忍,现在好了唯一能好好疼爱的孙子,这么得自己的心意,康熙心里骄傲之余还有以外的满足。

    所以即便是为着心爱的孙子,有些事情,虽然康熙并不想办,但也打算去办。康熙先让心腹理出欠国库最多银钱的人家,然后又派人去密查心腹的家产,毕竟是自己人,康熙也不想太过薄待。

    同时胤礽的折子,康熙越看越觉得可行,决定先留中,待调查的差不多了再说。

    几天很快过去,待皇家学院旬考的时候,将德赫几人安插了进去。并且因为对孙子极有信心,为了公正起见,还专门让人将名字写到右侧,到时候统一装订评分。

    德赫对考试并不畏惧,当然也不会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比旁人差了,虽然这辈子一直都是开小灶,但是师傅的水平却是全国顶尖的。不过也不会刻意藏拙,毕竟自己身边的真学霸的伴读小伙伴们时刻激励着自己,即便是开了外挂,也要努力奋斗。

    考完德赫把笔一扔,就放了小伙伴们的假让他们回家,自己拽了康熙去琉璃厂玩去了。

    皇家学院师傅不少,不过几百份卷子,不过两天的功夫就评出来了,待评出来之后,只取出优异的前十名,一共四十份送至御前御览,拆卷子的时候,等众人看到了十五到十六岁的试卷上榜首班级是乾清宫,姓名爱新觉罗.弘晔的名字之后,彻底放了心。待給德赫批卷的师傅看到自己的评语写在太孙的卷面的时候,差点悔的晕的过去,比起太孙干净清秀的卷面,自己的字实在是太潦草了

    当然康熙得知孙子是榜首,高兴之余,也觉得那评语过于潦草,顿时心生不喜。康熙先是严肃的当重问过是否有徇私之后,只把名字都压住,再让朝臣穿越,看排名事都明正言顺。等众人都看过附和没有之后,康熙这才将德赫的卷子抽出来,很是得瑟道:“看来师傅还算精心,太孙的学业也还努力。”

    之前康熙要做皇家学院,有要求只能嫡子入学的时候,很多家里都不愿意,有的是怕学院耽搁了儿子,有的是怕管的太严让孩子受了委屈,但是圣意难为,又有康熙适宜心腹将嫡子们率先送了进去进行考核,当然还有附带的师傅,所以众人莫敢不从,除去资质差藏拙,品行不好的,皇家学院的学生质量还算不错,毕竟嫡子的教养大家还是很重视的,只不过妇人们私底下流了不少眼泪,只因为学院只允许带一名小厮,竟然还不许请假,除非病重,甚至还会派郎中,甚至另有是在吃不了苦骄奢霸道的,直接被退回家,这也就意味着自此前程尽毁。所以一有出头鸟被收拾之后,就算再心疼孩子,也不敢出馊主意,只能含泪送孩子上学。

    索性学院师傅都不错,眼看着学了半年,不止没有退步,反而精进不少的子孙,很多人放心之余,也觉得以后的嫡子还是要送进去的。

    康熙给每个级别前三名的学生钦赐了文房四宝,将他们的试卷贴在显眼处众揽,甚至在德赫的提一下,很是大手笔的用那日跟德赫出行,一家洋行购买的玻璃表框。

    “这东西倒是颇有用途,让那个叫什么林平的加紧研制,据说在西洋,连一两银子都不到的东西……”康熙对于孙子问自己为何大清造的玻璃会这么贵心中有些不舒服,便让内务府一个对这个很有研究的匠人去研制。

    德赫其实没什么别的意思,他也不知道玻璃的配方,只是曾经上学的时候好像讲过,但是他并没有在意,不过对于康熙将玻璃跟琉璃比较,心中为琉璃报了个不平,随口说了一句。

    如此低调的显摆的结果是试卷贴出来不过一日之后,京中众人对太孙的程度一目了然,一时之间对于太孙才华的各种夸耀流传在……民间……

    第120章 偏心皇帝伤心妃

    玻璃框贴试卷,芸珊听闻后顿觉无语,康熙真心有后世班主任的感觉啊听到外头纷纷扬扬关于儿子的传闻,又看过试卷之后,芸珊明白德赫还是讨巧了。毕竟一个时辰一道题的试卷,很多人都不能适应,不管是诗词,还是策论,或者四书五经的论述,德赫虽然年纪不大,可是这些年教导他的太傅们也都非常的尽心,德赫考了文试考了头名之后,芸珊再次母凭子贵得了丰厚的赏赐,武试虽差点,但也在前五,毕竟九岁跟十五六岁的人比,对于这个成绩康熙很是满意。

    在皇家学院狠刷了一次存在感之后,康熙对于孙子的教育更为上心,虽然为君者并不需要事事精通,只需要了解并知人善用即可,但是孙子天赋好,康熙心中还是很骄傲的,特别是听到德赫跟伴读们夸口说,若非他的汗玛法年少时被国事分了心,定是比他强上百倍。

    “我汗玛法最厉害了”德赫骄傲的话,还有他私底下学康熙的语气,令在外面没有让人通报的康熙听了个正着,康熙闻言顿住脚步,笑了笑,悄悄退了出去。

    德赫跟他的小伙伴们有时候交谈很随意,康熙无意中听到了不少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以及各种豪言壮语,还有偶尔不经意听到德赫对自己的敬仰跟爱戴的话,心中总是忍不住暖暖的。

    “怎么了”皇帝都喜欢听真心话,康熙尤其如此,特别是德赫三岁就跟康熙住在一起,康熙自认为对他很是了解,小孩子的童言童语才最真,对着胤礽得意的炫耀了德赫的功课之后,却看到胤礽脸上的表情很奇怪。

    胤礽闻言一顿,想了想,才有些为难道:“德赫是儿子的亲儿子,阿玛教得好,儿子也高兴,可是……”

    “嗯”康熙诧异的扬眉看着胤礽。

    “自前日儿子便不经意总听到有人在背后说德赫的好话,一开始儿子挺高兴,但是渐渐地越来越多有人刻意在儿子跟前说,甚至隐隐刻意透露太子不如太孙远矣,汗阿玛重太孙轻太子的意思,儿子这才品过味儿,有人好似想要离间我们父子。”胤礽直言道。

    康熙闻言,皱着眉头看着胤礽,发现他是真的担心而非嫉妒之后,缓了缓道:“这事你怎么想”

    “幼时,便常有人在儿子面前说汗阿玛喜欢大哥的话,当时儿子不懂事,总觉得您是儿子一个人的阿玛,谁也不准抢,因此总跟大哥他们不对付,新生嫌疑,后来儿子长大了,当了阿玛,并明白您对儿子的好是谁也抢不走的。您是儿子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儿子少时每每您对大哥四弟他们好,儿子便嫉恨不已,总想着变着法的让您注意儿子。可偏偏这个小东西,您对他好,儿子是打心眼里高兴,因为儿子知道正因为他是儿子的嫡长子,您才会如此的重视他。”胤礽老实道,他早就摸清楚了,自家阿玛喜欢听实话,哪怕不喜欢的,但只要讲实话,他就不会真的生气。

    康熙对胤礽很是了解,自是能看出来他说的是真是假,看到他眼中对于德赫没有一丝不满之后,心中很是高兴,儿子肯跟自己将真心话,除了自家保成以外,就没别人了,康熙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越发觉得自家保成宽厚仁爱,孝顺非凡。

    “不过一起子小人作祟,你既是明白便罢。朕的保成朕了解,有人冲撞你,不论何人,处理了便是了。朕还在呢”康熙语毕,眼中闪过一丝阴晦,太子不贪恋权势,可偏偏有小人妄图离间太子太孙之前的父子情分,康熙心中怎会高兴不管是太子还是太孙,这两个继承人,都是他亲自教导的,他自是不愿看到他们不和,嫡子嫡孙继位,这是康熙这些年一直所期盼的事情。

    胤礽明白康熙的意思,点点头,心知芸珊虽说掌管宫务,但是主要管的只有毓庆宫,诸位嫔妃那里的事情她甚少插手,所以流言蜚语也只是在毓庆宫之外,不过现在康熙既然发了话,那边是不管自己处置了谁的人,他都不会追究,见好就收,胤礽转口问及自己对于之前奏折上不解的事情。

    “玛法、玛法,您看十叔给孙儿这个鞭子像不像阿玛的那条”给儿子细心讲解之后,康熙留了胤礽一起用膳,此时德赫也下了学,兴冲冲的跑进来,看着康熙举着胤礽给他的鞭子道。

    “你阿玛这两年使鞭子的次数好容易少了,你……”康熙见状突然想到胤礽少时拿着鞭子大杀四方,甚至还在御花园练习抽人,将各种奇珍异草毁了个遍之后,便是连身边伺候的宫人也没有没抽过的,顿时失笑,连声道:“像、像倒是像,不过……弘晔你还是勿在御花园、御兽园使鞭子的好。”

    德赫瞪大了眼睛,拽着胤礽的袖子好奇道:“阿玛,你在御花园跟御兽园玩鞭子了”

    “……”胤礽顿觉无语,他小时候醒来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什么事不可以,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便是打了人,他们也都称这是他们的福气,谢谢赏赐,除了在康熙面前略有收敛之外,确实跟开了外挂的儿子不能比。

    看着他们父子依然亲近,康熙心情很好的用膳的时候多进了半碗,饭后还带着胤礽跟德赫一起去给皇太后请了安,对太子的亲昵并不因对太孙的宠爱有所减少。

    太孙地位稳固,太子地位自然不可动摇,康熙一开始并不在意这种流言,但是经过胤礽的提醒,心知不妥,康熙对自己的儿子很了解,自家保成从不是那种愿意委屈自己的人,时间长了许就真会被人挑拨跟太孙离了心,也未尝不可能。不过对于胤礽能把这件事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康熙心中挺高兴,被儿子需要的感觉真心不错。太子难得有求于自己,在胤礽处置了几个不规矩的宫人之后,康熙便直接下了他/她们背后之人的绿头牌。

    “皇上心中从来便只有太子一人,真真好狠的人……”泪两行清泪留下,惠妃心中无比苦涩,下了绿头牌却让人来密报自己,不过是为了给太子出气而已,这让原本被儿子说服,想要借着太子跋扈上眼药的惠妃怎会不明白,这是皇上对自己的警告。惠妃不康熙不过小了三岁,如今也是四十有七的人,这次的事情她虽非主谋,但也随波如流,眼看着太子位子越来越稳,自己的儿子脾气越发暴躁,惠妃心中也是越发苦涩,并非不明白儿子的不甘心,不过多年宫中沉浮,康熙的心她多少还是能探出一二的,除去太子,大阿哥在康熙心中确实有些地位,但是偏偏有着么个太子不说,还有一个类己的太孙,太孙在皇上面前的那股子机灵劲儿,还有皇上对太孙的宠爱,比之当初的太子也不差什么。

    “本宫隐忍这么多年,却没想到连这点儿脸面皇上也不愿给。”不愿被宫人知道自己已经失宠,惠妃此时还是微微有些庆幸皇上只是让人来密报,而非广而告之。虽已经不年轻,皇上过来留宿基本上已经是纯睡觉,但是每月有个一两次,便是她的脸面,彻底无宠的,有德妃那个活生生的例子,后宫之中没有女人愿意被皇上厌弃,想当初德妃一届包衣奴才,却比众多满蒙妃嫔更为得宠,便是皇贵妃在世的时候,宠爱也不差什么,更不要提四阿哥起初虽是养在皇贵妃名下,却被皇上亲自启蒙的事情,足以见德妃当时的圣宠,可偏偏就在她最为得宠的时候,却被皇上彻底咽气,就连孩子也全部被抱离……别人不知,惠妃却是直到一二的,德妃失宠虽明面上说是因为对皇贵妃不敬,但是里面却有太子的影子。

    惠妃从没有像儿子那般小瞧太子,太子当时让德妃失宠,甚至这么多年都没有丝毫宠爱,其手段惠妃自是不会小瞧,所以这么多年不管太子妃如何整治毓庆宫,如何管理宫中实物,她都没有想着去为难,也没有想着跟太子妃争权。只不过现在……惠妃真心觉得浑身发冷,深宫之中,明明身处高位,但是她的心真的很冷。

    “给胤褆传话,不管他有没有参合,关于太子跟太孙的事情都不能跟他有丝毫的关系。”沉思了一夜,惠妃便已经彻底顿悟,吩咐了心腹之后,惠妃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头顶的床帐,开始思索着如何让儿子完全脱身的法子。

    “去打听打听,本届秀女有没有姿容不凡,出身不显,已于生养的满族女子给本宫列个单子……额……便是汗军旗中有也可。”胤褆脾气暴躁,惠妃对儿子很了解,所以便想着让他沉醉女儿乡,给自己生个健康的孙子的想法,毕竟德安虽是嫡出,但比之太孙德赫差了太远了。没有健康的儿子,绝对不行,想到这里,惠妃便对现在的大福晋很是不满。

    被警告的不止惠妃一人,但是如此简单粗暴,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立马想通的,胆战心惊,不甘不平者皆有之,容妃一开始在奴才被太子收拾之后,这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做了什么,她不敢辩解,眼瞅着女儿越发大了,实在不愿因此让她失了前程。只能把女儿叫过来狠狠训斥一番,又敲打了她身边的嬷嬷心腹,甚至还收了蓝齐儿出宫的腰牌。结果提着的心还没落下,就又得知自己被下了绿头牌,顿觉眼前一黑。容妃心中无限苦楚,实在无法释怀自己被爱人所厌弃的事情。

    “额娘,你怎么了”蓝齐儿并不是个能拘的住的性子,本来对于额娘让人看管自己的事情很讨厌,可是在看到容妃双眼无神,失魂落魄的样子的时候,也忍不住担心起来,

    第121章 阿楚珲与鄂尔泰

    “额娘晕倒了,还不快去叫太医”在看到女儿的那一刻,容妃恍惚中更觉苦楚,终于因为连番的打击,忍不住晕了过去,蓝齐儿见状,赶忙跑到容妃跟前,大声叫完,又忙道:“去请汗阿玛”

    蓝齐儿记得自己年幼时,自己还未住进西三所的时候,虽然只跟额娘住在偏殿,但是当时她每天都觉得很快乐,温柔体贴的额娘,俊朗慈爱的阿玛,便是不喜欢她的姨母,也因为阿玛的宠爱,对她视若无睹。虽然她知道这个宫里有很多的皇子皇女,也有很多的女人。可是当时的额娘很幸福,因为不管宫中有多少女人,额娘都是阿玛心中的最爱,而她则是他们的宝贝。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她一天天的长大,这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汗阿玛确实很疼爱她,但是这种疼爱却脆弱的不堪一击,根本经不起任何的考验。不过是喜欢错了人,便失了宠……

    康熙得知容妃晕倒的消息之后愣了好一会儿,后宫之中,他放在心上的女人并不多,但容妃确实是里头分量却不轻。但他却没有像以往那样赶过去,只是说了句,让太医院全力医治。

    虽然没有去看容妃,但是康熙也没有做其他事,蓝齐儿是他最为宠爱的女儿,虽然她让他失望过,但是康熙还是希望她能过得好,关于太子跟太孙的传闻,康熙从来都没有觉得会跟容妃有关,她只是一个小女人,太子于她并没有太大的牵扯,而且她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一开始康熙就知道是定是蓝齐儿做的手脚,这个女儿跟太子太孙似乎都不是很合,之所以罚容妃,便是直到蓝齐儿对容妃的在意,康熙很想让蓝齐儿长长脑子,毕竟得罪太子对她真的没什么好处。

    “这里是你该来的地方”康熙没有去看容妃母女,可是蓝齐儿在太医诊断自己的额娘伤心过度之后,忍不住冲了过来,康熙眯着眼睛看着蓝齐儿,声音中没有带一丝温度。

    蓝齐儿听到康熙冷冰冰的质问,浑身颤了颤,但还是拧着脖子倔强道:“蓝齐儿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可……可是额娘她……汗阿玛,求求您,去看看她吧”

    “你回去吧”朝令夕改并不是康熙的风格,再说他也从太医那里拿到了容妃的脉案,并不非常要紧,因此对着跟自己对着干的蓝齐儿,康熙脸色很是难看,对于儿子们,可敲打,可呵斥,但是对于女儿,特别是大清公主的生活并不是很舒服的前提下,康熙还是希望她们能在快乐的时候尽量的快乐,因此即便是做错了事,也不过是冷一阵子罢了。对于蓝齐儿尤为如此,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太过训斥,只是在心里还是给容妃记上了一笔,毕竟女儿是她教的

    “汗阿玛您……”蓝齐儿怎么甘心就这么回去可是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打断了。

    康熙看着蓝齐儿依旧执迷不悟,厉声道:“滚回去别让朕说第三遍,养心殿是你该来的地方”

    蓝齐儿瞪大了眼睛,来不及反应,就被身边伺候的宫人赶紧拽了出去。

    “妹妹还小,阿玛您……”胤礽过来的时候,刚好看到蓝齐儿哭着跑开,虽不喜欢蓝齐儿,可是也谈不上多讨厌,即便她的小手段挺让人膈应,可不过是一个十来岁注定要远嫁的小姑娘,胤礽也没打算跟她死磕。再加上看着康熙眼中闪过不舍的神色,便开口帮着蓝齐儿说着好话。

    康熙从往日的言语中,便知道他并没有将蓝齐儿放在眼里,心中默默叹口气,想到胤礽偶尔有替别的女儿说话,对妹妹们也都和蔼有加,不过……蓝齐儿终归是被惯坏了……暗自觉得幸亏蓝齐儿是一个女儿,若是个儿子,这么跟胤礽作对,便是自己也是容不下的。

    胤礽处置了一批奴才之后,倒是有御史启奏说是太子跋扈,不敬母妃等。康熙不仅留中不发,甚至将说太子不是的官职全撸,明言永不录用。

    众人看到太子的圣宠比从前更甚,便有不少人企图走太子门路,接连数日,芸珊都收到了不菲的礼物不说,便是胤礽生辰将至,遍也比以往声势更大,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康熙下旨说要给太子大办寿宴。

    “阿玛小心”胤礽不知道康熙这么做到底是真的对自己有信心,还是其他的什么,心下更加谨慎,帮着批折子的时候,更是不沾丝毫带权势的,便是连芸珊也装了头疼,在毓庆宫静养。

    不知道康熙怎么想的,偏在此时,日日召了太子随驾,便是去御花园,都要带着,正说着话,突然胤礽惊呼一声,在康熙面前一挡,一个拇指大的弹珠砸到他的额头上,胤礽顺势不小心往旁边拐了一下。

    康熙见状大怒,特别是在得知胤礽的脚扭伤了,而额头虽无破皮,但也很快红肿起来,甚至泛着血色的时候,更是,更是怒不可揭,一旁用石弹弓打鸟的十三十四以及几位小阿哥阿哥,更是被康熙迁怒,若非胤礽帮着求情,康熙甚至要上板子。不过即使求情,几位阿哥被关了禁闭,他们依旧身边的奴才还有哈哈珠子都没打了板子。

    “真的不是故意的,我还可以躲了,谁知道偏是碰上了。”胤礽有些苦笑的安慰心疼自己的芸珊,他一开始只看到一个小黑点,谁知道是弹珠,要知道他们用的弹珠可是玛瑙珠子,他又不是傻子,还是双发,结果躲了一颗,没躲过第二颗,是真心的倒霉,虽然脚伤是故意的,不过他没打算告诉芸珊。

    芸珊红了眼眶靠在他身上,之前就听他跟德赫商量过,德赫的名声大了,反之毓庆宫就必须低调。太子太孙不可能都很强势,特别是康熙并不是一个短寿的君王,按照历史还有十来年的寿命,任谁长时间看到强势的继任者也不会高兴的。

    “别想那么多,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汗阿玛现在真的没想太多,我们父子情分现在深着呢”胤礽伸手帮她抹去眼泪,柔声安慰道。不知是自己,便是张廷瓒等幕僚也都明里暗里提醒自己要低调,只要他的太子位坐得稳,便不用担心以后的事情。

    太子受伤,生辰宴虽然按照康熙所想的依旧大办,但是不管是胤礽还是芸珊露面的机会都不多,席上只有德赫领着德昌应酬大家,便是康熙再看过儿子青紫的额头之后,也是心疼不已。

    胤礽素来在康熙面前表现的就不是隐忍的性子,康熙将他因为脸伤不能出席有些郁郁寡欢,便陪着儿子在书房下了良久的棋。

    “君子不立危墙,以后可记住了,要知道再偏上几分,会伤到眼睛的。”康熙看着好几天了,儿子大半个额头的青紫,皱眉教训道。

    胤礽点点头,道:“一时没注意,谁知道十四弟力气这么大,双发劲头还这么猛。若是准头在准些,以后定然又是一员虎将。”

    “那倒是,不过十四的性子过于鲁莽,考虑事情有不周详,还需磨练才能成才。”康熙对这个倒是颇为认可,不过还是有些心疼道:“便是弘晔也不会像你这样遇事冲动,都这么大的人,怎么尽干让朕担心的事”

    “若是旁人,儿子也不会替他档,您是旁人吗便是知道儿子出事还不周详,您也该好好保养,前儿可有是半宿未睡儿子看了您批得折子厚度,便猜出来了。”胤礽皱眉不满道:

    胤礽说着话,已经有些过了,甚至有些窥探帝踪的意思,不过现在康熙对胤礽很满意,于是听在耳力,还是很顺听的,便道:“既是知道朕忙,也该赶紧养好了帮朕。”

    “儿臣遵旨”胤礽随意拱拱手,然后忽然笑道:“阿玛,太子妃之前求了儿子一事,想让您给阿楚珲赐个婚。”

    “哦那家的姑娘”康熙闻言倒是颇感兴趣,索绰络.海格是个忠心的,现在一门心思的在农事上,听闻便是身边的妾侍通房都打发了大半,一年三百天都住在庄子里。索绰络家族不显,家里也就阿楚珲能拿的出手,性情质朴,为人又忠心,能力也不差,三年前他就想把福全的庶女就赐婚给他了,结果私下一问,阿楚珲却说是不宜早婚,自己倒是一直记着呢

    “是国子祭酒西林觉罗鄂拜之女,鄂拜算是阿楚珲的表舅,鄂拜前赴尽两家有亲,鄂拜长子鄂br /gt;</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