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20

    为什么他们都重生了 作者:月里灯
    有无数的“万一”,使他心中惶惑。
    君喻怔怔地发呆,心想自己好过分,人家拿你当兄弟,你却在想这些有的没的。什么姻缘什么道侣,顾清盛年纪还小,万一将来遇到了真爱,他岂不是耽误了人家。
    君喻发了一会儿呆,忽然站起身,把已经准备开始起卦的巫灵吓了一跳。
    “算了,不算了,谢谢师姐,”君喻说道,“听说这座城临近一处破损的屏障,我去看看,能不修补一下。晚上不回来了,你与清盛和明月他们说一声……”
    君喻匆匆离去,巫灵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铜钱,又抬头看了看空无一人的房间。
    巫灵:???
    巫灵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地走出房间,走廊里遇到了正巧也从屋里走出来的兰明月。
    两人面面相觑。
    兰明月:“听说城里夜市特别好玩,晚上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啊?”
    巫灵:“……好。”
    兰明月:“明天好像还有庙会……”她实在不想再被顾清盛抓着听他唉声叹气了,不如躲一躲。
    巫灵:“走!”她现在很懵,需要做点什么清醒一下。
    .
    这一处边陲小城,虽然偏僻,但是有一个很华丽的名字,名为金玉。
    金玉城边,便是金玉山,山间有一座金玉关。
    金玉城后来在修真界的史书上,也常常被人提起,是因为两个人。
    顾清盛和君喻。
    从金玉城一路到天风关,是顾清盛和君喻第二次名扬天下。
    第一次是因为白临秋收徒。不过那本质上还是借了白临秋的名声,不是因为他们自己。
    这一次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靠自己而被人传颂的开端。
    从金玉城开始,顾清盛一路斩妖除魔,名声从边陲,传到中原,天下人渐渐的都知道,有一个年轻人刀法超绝,世无其二。
    君喻最开始扬名是因为阵法,他一路上查看、修补、总结各地屏障阵法,集结成册,名为《素月阵集》,第一章 就是“金玉关阵”。后来君喻又在后面补录自己改良阵法百余种,名为《素月补录》,合订成一册,被人称为“君氏素月”,成为他诸多著作中十分重要的一本,后世阵科学生的必修课本。
    金玉城也出了名。后来这个小城的人,还专门为顾清盛和君喻下榻的客栈绘了壁画题了词,成了个不大不小的景点。
    若是有旅人到金玉城,问起这两个人,城中人还会给他讲起顾清盛和君喻当年的逸事,说的有鼻子有眼,细节丰富生动有趣——尽管让顾清盛和君喻本人来,也未必知道自己还做过这些事……
    总而言之,后来很多人都知道了这座曾经籍籍无名的边陲小城。
    毕竟,这一段故事,是上了课本,作为《博物志》中人物志和地理志的考点,要背的。
    .
    但是此时此刻的顾清盛,还想不到那么长远的未来。
    夜风习习,他抱着刀坐在郊外的石头上发呆,满脑子都是阿喻靠在他身上,对他说,我跟你走,去哪里都可以。
    顾清盛一边想着,傻笑两声,又忧郁一会儿,最后纠结的捂住脸。
    第119章 心悦
    兰明月和巫灵玩到了半夜, 回到客栈的时候,发现顾清盛和君喻两个人还是不见踪影。
    “他们还真的不回来了啊……”兰明月嘟囔一句, 正想进屋, 忽然微微皱眉。她俯下身,从门缝里取出一封信。
    “顾清盛亲启……这盖的是顾家的印?”兰明月恍然,原来是顾家的家书啊……等到顾清盛回来的时候给他好了。
    也不知道顾清盛跑哪里去了。兰明月撇了撇嘴。
    .
    城外郊野,空无一人。天如墨, 唯有疏星两点,明月一轮。
    顾清盛抱着刀撑着脸,叼着草根发呆, 风吹的他衣摆翻飞。
    顾清盛脑子乱纷纷的,思绪从自己刚刚杀的几只魔族, 想到让他耿耿于怀恨不得直接杀上长绝山的虞寒城, 最后还是拐到了那天君喻抱着他, 对他许诺的耳语上。
    跟他走跟他走……
    顾清盛捂住脸,忍不住想, 其实君喻还是有点喜欢他的吧?
    顾清盛坐在石头上吹风,愣愣地想,金玉城的月亮真圆,可惜没有人陪他一起看。
    要是君喻在这里就好了,他们就可以一起看星星看月亮, 看什么都惬意。
    但是这荒郊野岭的, 哪里能找到他的阿喻呢。
    顾清盛忽然后悔大半夜的跑出来了, 他有些忧伤地往远处黛色的群山看了看……
    忽然他瞥到一个人影, 浑身一僵,一骨碌站了起来。
    远处夜色里走来的,不是君喻还能是谁呢?
    他认错谁,都不会认错君喻的。
    都这么晚了,君喻明明应该在客栈里,怎么会来到这荒野上与他不期而遇?
    君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