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的滋味的,他并没有学那凤舞的姿态,分出自己的粮食。
毕竟他与二弟不同,带着自家的侧妃,可着自己的女人先吃饱再说,可没那闲工夫惺惺作态。
但是姜秀润生怕凤离梧被反差得太明显。便命令自己的侍卫中的那两个老江湖想法子,取了行馆里的渔网,趁着溪流湍急,网捕了些小鱼,晚上炖煮了鱼汤分发给各府的贵人。
姜秀润一向好美食,所以出行时也带了西域特产的名贵胡椒,在热腾腾的鱼汤里撒上一些,喝起来通汗除湿,让众人赞不绝口。
可是一顿饭罢,撂下碗筷又是一顿牢骚连天。
凤离梧见此情形,私下里对姜秀润道:“这些都是朝中重臣,掌控齐国,虽然有些人秉承先人遗泽,但大部分还算堪当职责,想不到不过是略微饿了两日,便人心动荡了……”
姜秀润猜出凤离梧一时联想到了什么,便道:“若是韩国奸计得逞,当他们既不贩卖粮食给齐国,又不收购齐国百姓手中的桑叶时,齐国必然陷入饥荒,那时整个齐国便不只人心动荡了。”
凤离梧没有言语,他听出了姜秀润的言外之意。粮仓充实,实在是关系到天下人心的大事。
一个不小心,便会积蓄起惊涛骇浪,任何人都躲闪不过……
好在又两日后,终于雨过天晴,久违的和煦阳光再次照耀到鸣山。一应大臣们早已被连日的阴雨天和半饥饿折磨得不堪,忙催着仆役收拾东西,纷纷上车赶回洛安城,一时间山路上的疾驰马车络绎不绝,再无来时走走停停的安逸
凤离梧也招呼侍卫备下马车,带着姜秀润回转了太子府。
这几日凤离梧不在,朝中积压了许多的公文。凤离梧到了太子府,换身服装便去朝中批阅公文去了。
姜秀润这几日忧心不已,太子走后连忙上车赶往哥哥姜之的府上。
可是姜之并不在府上,只有在府宅里安胎的稳娘,正在做着一双小虎头鞋。
姜秀润心中一块大石头依然高悬,也懒得绕弯,只径直问嫂嫂,是否有波国之人来过。
稳娘将鞋子上的线头用牙齿咬断,微微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就在大雨前一日,却是有波国之人来过,言明波王病重,让你哥哥偷偷回去呢。”
姜秀润一听,心提到嗓子眼道:“哥哥现在何处?可是跟那密使走了?”
稳娘道:“你哥哥二话没说,将来者扭去了府衙。”
☆、第114章 第 114 章
姜秀润虽然之前也曾想过兄长会不会这一世有些改变。
可是她说什么也没有想到, 兄长会有这等子的决断魄力,不但没上当, 还将人扭去了官府!
是以听闻了嫂嫂这么说, 一时反应不过来, 竟然吃惊地半张着嘴。
稳娘见姜秀润不说话, 也跟着有些忐忑了起来, 替自家的夫君解释道:“那密使来得鬼祟, 并没有与礼司交接, 是私来的。你哥哥其实刚见到他带来的书信时, 心里也是高兴……都是我多嘴, 提醒他莫忘了二皇子故意接近我俩的事情。我是生怕这密使又是圈套, 没得被人做筏子连累了小叔你。毕竟你如今入仕做官,若是背负里通外国的罪责,那可是要杀头的重罪……所以也不管真假, 先扭去官府,撇清关系再说……唉, 都是我短了见识,等小叔你回来再处置就好了。”
稳娘误会了姜秀润的反应,以为自己这么做有不妥之处, 是以连忙把扭送密使的罪责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免得小叔责怪他兄长。
姜秀润如今总算体会到了“娶妻当娶贤”的道理。兄长身边有了嫂子稳娘,行事当真是与前世里大不一样。
她见稳娘有自责之意, 连忙道:“嫂嫂, 何必自责?你这般处置得甚好。若是光明正大召回质子, 何须偷偷摸摸?可见这来使是不是父王派出的还不一定呢!交给官府审问,若他是光明正大的使节,官府必定会告知礼司交接。若是假的,也会被审个水落石出。”
稳娘见自己与丈夫的处置并无不妥之处,顿时放下心道:“那就好,你兄长当时也是先去太子府找寻你,却听闻你外出巡视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一时也没个主意,我便跟你哥哥商议了这么办……只是若是真的,公公叫你们回去……可稳妥?”
稳娘毕竟是个商户出身的姑娘。她虽然嫁给了波国的质子,可是这些心里头,可从不认为自己的丈夫将来有一日会回国恢复王子的显贵。
而她管那波国的王,也按着民间的习俗称为公公。
姜秀润看嫂嫂脸上不自觉流露出的担心之色,连忙开解道:“嫂子放心,兄长不会舍你远去。再说,就算是我们想回去,您那位在波国看家护院的后婆婆也不让呢!所以我看这密使,八成是假的!”
稳娘一时放下心里的顾虑,总算是露出了笑容。只拿出了四双虎头鞋,还有各色的小衣服、小肚兜,说是都做了两份,除了自己腹内的孩儿外,连小叔姜禾润的份儿都带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