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亲,却不想施媛会被赐婚给皇太子,成为板上钉钉的皇太子妃。
心灰意冷之下,陈昭行将这份爱意默默藏在了心里,从未对外吐露分毫,生怕给施媛带去麻烦。后来皇太子行事荒唐,竟与一青楼花魁互通心意,还为其赎身带进太子府藏娇。
这对未来的太子妃施媛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事情闹大后,施家请求皇帝解除婚约。反正折腾了很久,这婚约还是解除了。得知这个消息,陈昭行一颗心瞬间活络起来,迫不及待想去施府求亲。结果晚了一步,施媛入宫了,成为了皇帝的嫔妃之一。
原是赐婚给儿子的女人,却在解除婚约后被皇帝纳入了自己后宫,文武百官深觉不妥,上书无果。其实皇帝知道自己这样做会遭人诟病,奈何美人主动投怀送抱,他又不是柳下惠,哪里忍得住蓬勃喷发的欲望。要了施媛的身子后就把人接进了宫里,封了个才人。
陈昭行不理解施媛为何要入宫,一直认为她是被家里逼迫的。前尘往事非但没有放下,那份朦胧的感情反而越发浓厚,他对施媛又爱又怜。就算在宫外,就算尚了公主,也为施媛做了不少事。
至于心有所爱为何要尚公主,大概是觉得早晚都是要成婚的,那个人不是施媛的话,娶谁都没所谓。正好原主表达了对他的爱慕,他就顺势而为做了驸马。
而施媛在解除婚约后选择入宫也有缘由,她是死后重生的。上一世迎春宴上偶然见过太子一面,她芳心暗许,被指婚给太子后高兴了许久。谁知在她过门之前,太子金屋藏娇了一名花魁。
这事儿施媛嫁到东宫后才知道。婚后太子对她不冷不热,极少到她屋里歇息。就算来了也不怎么碰她,只推脱说太过劳累,无心做那事。
施媛起初信以为真,直到撞破太子与那花魁娘腻歪在一块儿,她方才认清自己的处境,暗嘲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子。心冷了却还是会吃醋,她嫉妒那个花魁勾引太子得了宠爱,将东宫闹得鸡犬不宁。
皇帝驾崩后太子登基,她这个太子妃本该是皇后的,但在被接进宫前让太子随便寻了个错处休弃了。直言她无才无德,不堪为人妇。
被新帝这样评价过的下堂妇哪里还会有好日子过?别说再嫁了,出门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施媛痛恨太子的无情,不堪受辱之下一头撞死在原先那座太子府门前。
她以为自己死了,岂料一睁眼又回到了从前未出嫁时。那会儿她还待字闺中,赐婚的圣旨已下,她正娇娇怯怯地等着嫁入太子府。重生后的施媛不干了,誓死不愿再嫁太子。
知道太子已将那花魁藏于府中,施媛将计就计把这事儿闹大了,又让施父去求皇帝解除这桩婚约。费了些功夫,好歹让自己恢复了自由身。
喜欢了太子那么久,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施媛对太子是又爱又恨的,恨意要更深刻些。光是解除婚约还不够,她想报复太子。
一般人可能会选择另择佳偶,给太子添堵甚至拉他下马的事可徐徐图之。反正那么多位皇子,盯着太子之位的人不在少数。加之太子荒唐无状,兴许哪天就被有野心的兄弟搞死了呢?
可施媛不想这样,她脑回路比较清奇,选择进宫做皇帝的嫔妃。这约莫就是传说中的“做不了你的女人,我就做你爸的女人”来膈应你。
后宫并不像施媛想的那般和谐,想要生存下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稍微不注意就被人陷害了。施媛被诬陷过好几次才渐渐适应了后宫生存法则,尽管吃过一些苦头,但每次总能化险为夷。并非她手腕有多厉害,只是有贵人相助。
那个贵人自然就是默默守护她的竹马陈昭行了。原本陈昭行的手伸不了那么长的,最多能够买通宫里一两个小太监小宫女帮点小忙。这不,原主这个炮灰就送装备来了。
原主的生母淑妃乃护国公膝下唯一的子女,家世显赫、身份尊贵。又是独女,当然备受家人宠爱。本来能够有一门好亲事,一生荣宠加身,却被皇帝一纸诏书纳入了后宫。
护国公再不情愿让女儿入后宫也不能抗旨,只是在女儿临行前给了她一块令牌,说宫中多尔虞我诈,多些人帮衬总是好的。若是需要帮助,可拿令牌去寻福公公,自会有人助她。
后护国公战死沙场,府中女眷初闻噩耗就撅了过去,再没能醒过来。一朝没了爹又没了娘,淑妃呕血难止,没多久就跟着去了。濒临死亡之际把令牌给了原主,让她好好活下去。
原主那时还不满十岁,得了皇后的疼惜不知不觉养成了娇憨的性子,没把那块令牌当回事,压在箱子底下就忘了。等她出嫁整理嫁妆时,这才想起还有那块令牌的事。
思虑驸马在外走动十分不易,官场的事她帮不上忙,就把生母留给她的这块令牌给了陈昭行,想着宫中有点人脉行事多少方便些。她却不知那令牌转手就被陈昭行送给了施媛,助她在宫中混得风生水起。
淑妃还在世时,福公公只是在御书房殿外等候的小太监。这些年过去,福公公早就混成了御前第一红人,随身伺候皇帝的。可以说没人比他更了解皇帝的心思了,御前有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