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大唐御医 完第37部分阅读

    大唐御医 完 作者:肉书屋

    悦,时任司农寺少卿,尚药局郎中,太医博士,目前担任太子殿下的贴身医官,负责太子殿下的复健事宜,这些东西。是太子殿下刚才赐予臣下地。梁王殿下地偷盗一说,不知从何说起?”

    梁王愔?!李愔?!那个传说中被他家皇帝老爸骂说禽兽不如的家伙?!他的哥哥蜀王恪,不就是那个很出名地吴王李恪吗?

    卫螭静静站着。不动声色的打量与李愔并排站立的,与承乾年纪相若的吴王

    哦,人家现在还没封吴王,还是蜀王。

    吴王的身量很高,和卫螭差不多。五官长相,卫螭对比一下见过的杨妃和李二陛下,确实挺像他地父母的,可以说,综合了他父母双方之长,长得很英俊,眉宇间一片英气,器宇轩昂。英挺不凡。

    一旁的侍从,是认识卫螭的,连忙上前,低声道:“两位殿下。这位卫大人确实担任了太子殿下的贴身医官,这一段时间。每天进宫为太子殿下治伤。两位殿下远离京城,或许没听说过,皇后娘娘陪同陛下巡幸九成宫时候旧疾复发,就是卫大人夫妻治好的。”

    “那又如何?他一个四品小官,本王要他的东西,那是看重他,难道他还敢说三道四吗?卫螭是吧?过来,把东西给本王看看。”

    梁王愔一派蛮横口吻,卫螭又是个倔性子的人,那个梁王愔地口吻,实在让他不乐意,反正他的东西,来路正当,就算是闹到他爹李二陛下那里,他也不怕,很干脆的就这么站着,冷冷看着他不说话。

    一旁的李恪,听出侍从官地提醒之意,赶紧拉拉蛮横的弟弟,道:“六弟,不要胡闹!母妃还在等着我们去,我们要快些前去才是。”

    “等等再说!他越不给我看,我就非要看不可,一个小小地四品官员,也敢把本王不放在眼里,本王倒要看看,他横还是本王横。”

    听了这话,卫螭无奈的笑了,原来这个梁王愔,是个浑人。早知道是这样,和他倔啥啊,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

    “六弟!”

    李恪板起脸,严厉的样子,还真有几分李二陛下的风采。李愔缩缩脖子,不过还是嘴硬道:“干什么?三哥,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李恪苦笑着摇摇头,对卫螭道:“卫大人是吧?本王李恪,我六弟是个浑人,他刚才的言行,请你不要放在心上,卫大人是要出宫吧?那就请吧,六弟这里,有我在,不会再纠缠卫大人。”

    卫螭笑笑,行了个礼,道:“如此,就多谢蜀王殿下了,在下告辞。”

    说完,转身就要走,那个梁王,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失心疯,或是真的看卫螭不顺眼,居然丧心病狂的挥动马鞭,推搡着李恪,向卫螭打去,口里咒骂着:“看你往哪里走!不给本王跪下认罪就想走,这是哪一家的道理!”

    侍从官早在一旁看着,一看不对,立马身手敏捷的挡在卫螭身前,硬挨了李愔一鞭子,不敢让开,怕打到卫螭,口里急急的道:“梁王殿下!请不要冲动!蜀王殿下,请您拉一拉!”

    那侍从官吓得满脸冷汗,卫螭在宫里的地位、人脉,他这天天在宫门出迎来送往的人是清楚的,且不说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那里,就是承乾太子对卫螭的宠信,不管哪个发下小怒,也够他这芝麻小官儿喝一壶的。

    卫螭被侍从官拦住,免了一鞭子,心头却火气上涌,怒道:“梁王是吧?既然殿下怀疑在下偷盗,那大家就到陛下那里去说说好了。你,过来,拿着我的牌子,去东宫,请太子殿下一起,到陛下面前说理去!”

    卫螭摘下腰牌,随便叫了个侍卫过来,把腰牌扔过去,也不回家了,转道太极宫去。李连忙拦住侍卫,拿过牌子,递还卫螭,道:“卫大人,请息怒!我六弟鲁莽,失礼之处,望卫大人见谅,不过是小事一桩,闹到父皇那里,大家都不好看,还给太子殿下添麻烦。本王代六弟向卫大人道歉,大家就此揭过,卫大人意下如何?”

    卫螭看看李愔,李愔哽着脖子,满脸凶狠的瞪着卫螭,伸手要推开拦着他的侍从,怒道:“三哥,和他道歉干嘛,本王打他,是抬举他!他敢告状,本王打死他,那也是无罪!”

    “胡说!”

    李恪猛然一声暴喝,表情严厉,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愔骂道:“你这个浑人,到底要闯多少祸才知足?这里是京城,不是你的封地,你要给母妃惹多少麻烦?是不是相让父皇动用家法?啊?一年没见你,本想你应该长大一些了,怎么还是只长个头,不长心眼?你给我过去,好好反省一下!否则,不止我罚你,呆会儿,我还会禀明母妃,请她老人家罚你!”

    李愔似乎真的被吓住了,悻悻然看看卫螭,扭头走到一边,默默站着不说话了,偶尔抬起眼睛,先小心翼翼的看看板着脸的李恪,又偷偷看一眼卫螭怀里的东西,似乎没看到真的不甘心。

    喝退了李愔,李恪转向卫螭,道:“本王再次代弟弟向卫大人致歉,此事就此作罢,卫大人意下如何?”

    卫螭道:“不敢!请蜀王殿下不要多礼,在下不过是一个四品小官儿,身份低微,不敢当,请殿下放心,这件事,在下没放在心上。这些东西,确实是刚才太子殿下所赠,殿下如有疑问,可去东宫找太子殿下查问,在下告辞。”

    李恪笑道:“卫大人慢走,多谢卫大人宽宏大量,本王代六弟谢谢卫大人。”

    卫螭转身走人,这李恪,看来还真有两把刷子,别的先不说,因为不了解,这谦谦君子的风度,就挺让人心折的。人家一个堂堂皇子,还这么谦逊有礼,估计,那些大臣们,吃他这一套的人应该挺多的。唉,又不是长孙皇后的嫡子,他外公的身份还在哪儿摆着呢,他表现这么好,这不是招灾吗?

    皇家子啊,要么一飞冲天,日头东升,要么碌碌无为,永沉海底。古往今来,永沉海底者安享晚年的多,日头东升的杰出者,得善终的又有几个,看他一脸聪明相,咋就没想明白呢?太杰出,有时候也是致死的原因。

    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五章 要过年了(上)

    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大唐,也是身不由己。就宫上下差,都能接二连三的碰上遍地走的王爷,还一次遇见仨,有一个对他起了坏心思,还有一个愣头青,这日子,真是叫人纠结啊,回家找他家美女姐姐商量一下去。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阴险点,长孙皇后的病,谁也保不准今后会不会复发,还有承乾太子的脚,还得他继续监督着复健,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功劳,再加上他家老义父,想害他,还真的谨慎的斟酌一番。

    这么一想,又乐观起来,这并非卫螭天真,而是天性如此,这厮习惯了,不管面对什么困难,都积极乐观的面对,总比成天哭兮兮的好过。快乐是一天,痛苦是一天,那还不如过的快乐些自在。跨上马,慢悠悠出宫门,卫螭也不赶时间,任由他家的马儿慢慢踱出皇宫。

    刚到宫门,卫螭又缩到一旁给人家让路,悄悄抬头看看,是凤辇,也不知道是哪个公主,话说,他也认识不少公主。

    “卫大人!”

    听声音很熟悉,卫螭抬头,行礼:“见过豫章公主。”

    豫章公主笑着站在凤辇上,道:“多日不见卫大人,卫大人一切可好?”

    卫螭呵呵笑得憨厚,道:“托公主的福,小臣还是那样儿,该上差时上差,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过过自个儿的小日子,仅此而已。”

    豫章公主展颜又是一笑,道:“如此就好。不知何时还能再到卫大人府上玩耍。本宫十分怀念果汁和蛋糕的味道。”

    “只要公主想来,随时都可以,小臣家中就夫妻二人。人多更热闹一些。对了,等初一那天,小臣家里要做年糕,如果公主不嫌弃,待初一时,小臣派人送到公主府上。”

    “年糕?又是新的点心吗?”

    “算是吧。不过这个年糕只有每年地正月初一才能吃,讨个吉利而已。”

    “好,本宫等着卫大人地年糕。”

    随便聊了几句,豫章公主进宫去,卫螭回家,厮又偷偷感叹,果然是王子公主遍地走,四品小官不如狗。可怜可叹。

    卫螭出了宫。晃去医馆,孙思邈孙大大还很敬职敬业的在坐诊,快过年了,病人也不多。孙思邈手中拿着几张纸,确是卫螭画给他看的胎儿发育过程地示意图。还真是勤奋好学。

    “大哥,大哥,小弟回来了,这图以后再看,咱们来说说,要怎么过年。”

    孙思邈笑道:“二弟真乃赤子心性,过年都能让你如此高兴,真真让人羡慕,贫道一出家人,过年不过年,又有何区别。”

    汗,这是在讽刺他像小孩子一样,过年过节就高兴么?

    卫螭擦擦额头冷汗,道:“大哥,你误会小弟了,小弟是想说,这过年吧,大家都应该休息一下,医馆暂且关闭,贴个告示出去,待过完年再开业,如有急诊,再出诊不迟,对吧?”

    孙思邈想了想,点头同意。当下,义兄弟俩,商议妥当,加上住的又近,变关闭了医馆,由孙思邈纸笔,贴了个告示。卫螭很有把告示撕下来收藏的冲动,虽说孙思邈的墨宝已经拐到手,但多一幅也是好的,蚊子再小,那也是肉。

    医馆放假了,卫螭每天去东宫监督太子复健,然后就闲着没事干,想起要过年,心情那是相当愉快的,这是他和谢穿越后地第一个春节,很有纪念意义,要好好的过一回。

    打定主意,回到家,卫螭就开始忙碌起来,积极的为即将到来的第一个春节做准备,谢对他的忙碌,备感好奇,小尾巴似的跟在卫螭身后,看着他捣鼓。

    听说谢有了身孕,与卫府有往来的各府,啥燕窝、银耳的大补之物,没少送。银耳莲子羹,谢很喜欢,早中晚分三顿吃着。卫螭偶尔嘴馋地时候,跟着蹭一碗,多数时候,他是不吃的。

    谢一边吃她的银耳莲子羹,一边古怪的看着卫螭在纸上画画,疑惑道:“卫螭,你很无聊吗?画蚂蚁做什么?”

    卫螭差点喷出一口献血,颤抖着问:“这……这是蚂蚁吗?”

    谢呵呵一笑,明白自己看错了,赶紧补救:“不是蚂蚁,那这是什么螳螂?”

    卫螭咣当一下倒在炕上,悲愤莫名:“这是一件器具好不好?你看它哪里像蚂蚁,哪里像螳螂了?”

    谢很认真地端详一阵,给出结论:“真的越看越像蚂蚁!你画工真差。”

    卫螭哼一声,道:“乱说,本人地画,曾经得过一等奖。”

    “什么时候的事情?”

    “幼儿园的时候。”

    “……”

    说笑归说笑,卫螭还得解释清楚自己画的东西。这东西,名字叫什么,卫螭还真不知道,不过,幼年时,对它可是记忆深刻,每次村里有带着这东西的人来,村里的小孩子总是最高兴的,再听到那“砰砰”的声音,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去拿稻米和玉米,干啥,爆米花啊。

    过年,除了饺子、年夜饭,卫螭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每年大年初一,奶奶给做的年糕和糖水泡米花,小时候家里穷,每年就大年初一才能吃到一回,童年的记忆中,那是最美味的东西。

    卫螭一边画,一边语带怀念的道:“我小时候,我们家和奶奶家已经分家了,不过,我奶奶每到大年初一,都给蒸一笼年糕,熬糖水泡米花给我们,自己都不吃,全部给我们这些小孩子,那时候,我都盼着过年,过年就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有压岁钱。我第一回收压岁钱,爷爷和奶奶,每人给了一块。老爸、老妈每人给两块。基本上,在兜里揣不了多长时间,就被老妈以帮我攒着的理由给收回去了。呵呵

    谢笑笑,这样清贫的日子,她还真没经历过。她最少地压岁钱,也有上百,无法理解卫螭地感受。

    卫螭嘿嘿笑着,也不画了。躺倒炕上,道:“再给你讲件趣事。还记得我让厨房给你做的蒸鸡蛋吗?”

    谢点头,道:“记得!味道不错,清淡可口,我很喜欢呀。”

    —

    卫螭笑道:“我家穷,你知道的。小时候啊,吃一次蒸鸡蛋,那是很难得地事情。每次吃蒸蛋。大人都是不吃的,全给我们小孩子,每人分一小块,吃完了。还有蒸蛋碗,我大哥最狡猾。说是从大到小轮着来,每回轮到我和小妹的时候,基本上,碗边缘儿已经没鸡蛋了,就是个空碗,不过,我和小妹居然不争,每回轮到,都还是傻傻的,乐呵呵的去拌饭。现在想想,怎么就那么傻呢?呵呵”

    谢也笑了出来,人家姐姐还很夸张的扶着腰,一副笑得快晕过去地样子,摸着卫螭的脸:“你小时候怎么这么好玩儿?”

    卫螭跟着傻笑,道:“我自己想想也觉得好玩儿,我小妹带她的小男朋友回家的时候,大家说起这事儿,我大哥和我姐他们都很不好意思,就我和小妹俩人傻乐。”

    “你们家还真热闹,不像我们家,虽然兄弟姐妹也多,但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没你那么多的快乐回忆。”

    谢微微感慨,有所得就有所失吧。卫螭说得兴起,道:“再给你讲一件好玩的事情,关于我小妹的,她小时候,刚上一年级那会儿,我们乡上有个供销社,那个社字,她喜欢念成杜字,说多少遍都不管用,一直念杜,上次她回来地时候,和她说,她都不记得了,不过知道害羞了,呵呵,那小丫头。”

    谢抱过卫螭的头,放在自己腿上,摸着他额头,笑问:“你很疼你妹妹?”

    “那是!我比她大了几岁,从小跟我身边做小尾巴长大的,我不疼她,疼谁!”

    谢又笑笑,眼神有些恍惚,道:“听你说了你们这一家人很多事情,我都很好奇。如果我们没穿越,如果我们在现代能相爱,也不知道你的家人,会不会喜欢我?”

    卫螭笑呵呵看着谢完美地脸部线条,故作思考状,道:“你嘛,如果到我家去,我娘肯定会说,哎,这姑娘,怎么这么俊,陪我家老四正好!”

    谢脸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假嗔:“自吹自擂!”

    卫螭哈哈大笑,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距离过年还有五天时间,正好开始筹备。卫螭突发奇想,提议:“夫人,要过年了,咱们来玩个小游戏吧。”

    谢含笑看了卫螭一眼,慢条斯理地道:“什么游戏?说来听听。”

    卫螭赶紧道:“夫人,你看吧,平时,我们俩的习惯,我叫你夫人,你叫我卫螭,偶尔陷害我的时候才叫我声夫君,这样是不行滴!哎呀,不准动手啊,我说的是事实。”

    被谢掐了两把,卫螭挣扎着道:“为了家庭和睦,为了夫妻和谐,夫人,我们玩的游戏,很简单。从今天起,到大年初一,你不能叫我的名字,我也不能叫你夫人,哪一个先犯,就算输,输的人,要答应赢的人三件事,当然,这三件事不能违背侠义道德。”

    谢失笑:“还侠义道德呢,你有没有练绝世武功啊?”

    “那个先不说,接着说打赌的事情,你答应不?”

    “行啊,大过年的,就陪你玩玩儿啰。”

    美女姐姐宽宏大量,决定凑趣,战况就此拉开。第一天,在双方都互有戒备的情况下,风平浪静,没人犯错。第二天,卫螭跑去铁匠铺,好铁匠一起捣鼓他的那些东西去了。

    为了能吃上爆米花,卫螭把从卡车上卸下来的钢板都贡献了两片出来,掺杂着,和铁匠的铁一起锻造,安全生产,那是第一原则。

    东西是做出来了,怎么操作又是一个问题,话说,他记得每次暴好爆米花,都是用一个大口袋套着打开的。为了安全问题,卫螭仔细回忆了好几遍,也试着开了好几次,待熟练后,再慢慢的加温,如此往复,终于被他掌握了炸爆米花的技能,卫螭那厮很是得意,果然,失败是成功的妈妈,多找几个妈妈,总有能遇上儿子的机会。

    “砰”一声巨响,卫螭满脸黑灰的蹦起来,乐道:“成功了!成功了!招弟,拿稻米和玉米来,看爷给你们整好吃的!”

    招弟小萝莉很没良心,见卫螭的样子,捂着嘴一阵偷笑,一边笑,一边跑去拿东西,都不提醒一声。还是谢听到声音过来看看,也不由摇头失笑,道:“卫……”

    卫螭满脸胜利表情的看着她,等着她吐出第二个字,谁知道,人家姐姐面不改色,继续道:“为什么会弄成这样?来,给你擦擦!”

    ……这样也行?!老娘啊,为啥你要嫁个姓卫的,老爹哎,为啥你要姓喂呢!

    卫螭很郁闷,不是一般的郁闷,是相当的郁闷,道:“没事,我自己擦。”

    谢在他背后呵呵笑,偷偷吐舌,幸好反应快,不然就要输给卫螭了。随着小俩口“战争”进入白热化,年关也越来越近,在卫螭的指挥下,卫府上下,众志成城,准备了好多过年物资。

    本着孝顺儿子的观点,卫螭也给秦府准备了不少,爆米花,没少送,特地交代了留一些大年初一的时候泡糖水喝,也交代不能多吃,免得上火。

    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六章 要过年了(中)

    砰……”

    “砰……”

    “砰……”

    这不是打炮的声音,现在还没火药呢,卫螭也不是化工博士,更不是军事奇才,不懂怎么制造火炮,这个声音,不用怀疑,是炸爆米花的声音。

    可怜的卫螭,自从爆米花送出后,大受欢迎,首先是程知节程老爷子没脸没皮的冲上门来讨要。

    “卫小四!你丫忒不厚道了!只知道孝敬义父,不知道孝敬叔叔,该打!”

    大清早,卫螭就被程知节的大嗓门吵醒,揉着眼睛,打着哈欠出来,待看到程知节的黑脸膛,啥瞌睡都醒了,赶紧问道:“程叔叔大驾光临,不知是否小侄有啥做的不周道的地方?”

    程知节挥挥手,道:“知道你没学问,甭装斯文人。说,为何送那什么爆米花去你义父府上,就不知道送点来我程府?没良心的卫小四,平日白疼你了!”

    卫螭一听,顿感头大,赶紧自觉自愿的道:“程叔叔说的是什么话,小侄怎敢忘了您老人家,这不,今天就准备再做一些,送去几位叔伯府上。”

    “算你小子识相!”

    程知节声称,卫螭身为侄子,孝敬了自己的义父,却没孝敬叔叔,大是不该,理应一视同仁,总之,翻来覆去,意思就是要卫螭送了秦府多少,程府也得有多少。卫螭忙不迭的答应,实在是功力比不上人家深厚,除了答应,还真没有其他办法了。

    满足了来意。程知节才心满意足的走了。可怜了卫螭,一整天都在爆米花的砰砰声中渡过,震得他一阵耳鸣。两眼发花,满面黑灰。临了,感叹一句:“劳动最光荣!”

    本来还想喊一句打倒封建地主,不过,貌似他自己现在也是地主中地一员,喊打倒地主不就是打倒自己吗!纯扯谈!

    谢估计见他可怜。好心安慰他:“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你就当是历练好了,等你能比得上程叔叔,你就出师了。”

    想起程知节地无赖,卫螭两眼泪汪汪,做无语问苍天状,感叹:“俺已经经历了无数风雨。可彩虹他娘的咋还不出现呢?这不是折腾人吗?”

    谢呵呵一阵笑,随意的拍拍卫螭肩膀,道:“说明你经历地风雨还不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对吧?”

    卫螭无言,话说。这姐姐以前可没这么能说,如今,也算练出来了。彩虹捏?他家的彩虹貌似遥遥无期了。

    过年前两天,李二陛下举行新春聚餐,四品以上官员可以参加,卫螭刚好够到边儿,有资格参加,可以带家属。要参加晚宴了,卫螭想起宫里遇到的事情,赶紧给谢讲讲,俩人参详一下。

    谢沉吟着,问:“你的看法呢?”

    卫螭道:“上次那个叫李佑的,你还记得吧?”

    谢眉头微皱,点头。卫螭道:“听说他这次没有在奉诏回京的行列里面。”

    谢脸色一冷,道:“这样说来,那个李佑,是那人故意放了来试探我们地了?”

    卫螭道:“八成是。”

    谢思索一阵:“后来的袭击,应该不是那人指使,难怪李佑不在奉诏回京的行列里。”

    卫螭道:“李佑不足为惧,咱们在京城,他在外地,现在交通又不发达,山高路远的,不用在意他。倒是那个李元昌,还有李愔那个浑人,虽说俩人都不是受李二陛下宠信的王爷,但还是有点头痛,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谢眼中冷光一闪,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说,如果陛下知道李元昌经常关心承乾太子,会有何想法?”

    卫螭嘿嘿笑了,道:“夫……”

    刚说出一个字,立即警醒过来,赶紧打住,硬是转到别处:“夫巴陵之盛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谢满头黑线,看卫螭的目光,很发指,很纠结,叹气:“你背岳阳楼记做什么?”

    卫螭一本正经,面不改色:“怀念我的中学时代,这篇文章,我被老师罚抄过三回!”

    谢无语,继续道:“还是想想怎么让李二陛下知道李元昌经常关怀承乾太子吧!”

    卫螭拧着眉头想了想,看到谢的首饰盒,想起送她那些宝石、玉器时,她欢喜地小女人样子,不是为那些东西的价值欢喜,而是因卫螭送礼物给她而欢喜。

    卫螭猛然想起,嘿嘿笑了起来。谢皱眉,冷声道:“不要走神!要专心!”

    卫螭道:“我没走神,我想,李二陛下已经知道了。”

    谢大惊,连忙追问:“怎么说?”

    卫螭赶紧把那天承乾太子说要把李元昌送的宝物归入内库的事情说了出来,那么一批值钱地东西归入内库,李二陛下怎么可能不知道!知道了肯定会好奇承乾太子哪里来的,承乾太子那个心实地小子,肯定如实告诉他家皇帝老爸宝物的来历,少不得也要说一番他这么做的原因,嘿嘿,咱教育有功啊!

    谢无奈的笑笑,道:“你的运气,怎么就那么好呢?歪打正着,李元昌不足为虑,那李愔呢?对付浑人,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不是还有他哥哥李恪在吗?话说,蜀王这个王位,貌似不是很得宠的孩子会有的封位啊,我记得,后来李泰和承乾争位失败,他们俩也有一个做了蜀王的,李恪不是太宗喜欢的孩子吗?为啥一开始封的是蜀王呢?”

    谢笑笑,道:“这个不太清楚,新旧唐书都说李恪很得太宗喜爱。不过。似乎前期他犯了什么错,还封过郡王

    俩人说了一阵皇家八卦,收拾收拾。准备进宫去。穿着盛装,化妆,谢是不喜欢的,只是淡淡的点缀了一下眉毛和唇红,卫螭更不用说,谁敢拿粉往他脸上扑。他肯定和人家拼命。

    卫螭带着谢进宫,很自觉地找了个末尾地位置就坐,刚牵着谢坐下,程知节的大嗓门就响起:“卫四郎,现在才来,过来,拜见长辈。”

    卫螭苦笑一声,扶起谢。俩人一起过去,远远看到与程知节、他家老义父站一起寒暄的,还有个高大魁梧,面容约莫中年地锦服男子。眉目英挺轩昂,很是英气。一双眼睛,平和清亮。

    行礼之后,秦老爷子道:“四郎过来,给你介绍,这位是赵郡王,为父的老战友。”

    赵郡王是谁?!

    话说卫螭又不是专修历史的,还真不知道,望向谢,谢也是摇头。赵郡王很和蔼的笑道:“老夫久不出门,四郎夫妇不认识老夫也情有可原,老夫李孝恭是也。”

    说名字,卫螭和谢就知道了,赶紧行礼。这位老王爷可是大唐名将之一,为人忠厚宽和,在大唐皇室也好,将领间也好,有着很好的人缘和声誉。

    重又见礼之后,老王爷笑道:“老夫很喜欢四郎所制的茶叶,味道清香,宁静而致远,殊为独特。一直想见见能做出这等妙物地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

    卫螭嘿嘿笑道:“王爷,您就别夸我了,小子我知道自个儿太跳脱,与茶叶的意蕴有很大差异,您这么夸我,比骂我还让人难堪。”

    赵郡王一阵笑,道:“有这么一番感悟,足见你不凡,叔宝兄收的义子,岂是俗物!叔宝兄老来得了一个好儿子,端端让人羡慕,哪像我家那几个小混蛋!成天只知道给我惹祸。”

    秦老爷子哈哈大笑,明明很得意,还要故作谦虚:“没啥没啥,四郎这小子,也顽皮着呢,蹿啜着我家秦猛做了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我一个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还跟在俩人身后帮忙收拾烂摊子。”

    赵郡王笑道:“做老子的,不都是这样吗?”

    此言一出,在场做了父亲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说笑一阵,各自归位坐下,李二陛下偕同长孙皇后驾到。

    新春聚餐,甭管前世后世,流程都差不多,首先都是领导致词,然后喝酒。谢有了身孕,不能喝酒,卫螭早早找了内侍来,换了一壶温水来给谢饮用。

    反正这种宴席,卫螭这种四品小官,就是敬陪末座的角色,再说,小俩口也不想惹人注目,悄悄的缩在尾巴处,闷声吃东西。今天地伙食,在卫螭看来,还行,就是那个羊肉,不怎么合谢的口味,想吃猪肉,那是没有的,人家宫里不兴吃那个。

    “咱多吃点粗粮好了,看,还有玉米饼,还有白菜,吃这些吧。”

    卫螭动手给谢夹了不少菜,谢低头开吃,享用的心安理得。自从谢怀孕后,卫螭就一手包办了照顾她用餐地任务,在家里也是这样,第一天的时候更甚,卫螭拼命地给谢剥虾仁,剔鱼刺,给谢整了一大碗饭菜,自个儿在一旁傻笑,惹得谢一阵好笑,又一阵甜蜜。女人,喜欢被人捧在手掌心的感觉。

    招呼着谢吃东西,卫螭还不忘与身旁的同僚们哈拉几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君臣同乐,不过如此。

    “卫大人,卫大人。”

    卫螭旁边的有个年轻官员叫他,卫螭扭头一看,是个不认识的俊美青年,厮再次感叹,咋大唐帅哥这么多!

    “这位大人是……”

    那年轻人笑着道:“在下高履行,久仰卫大人声名,今日能坐到一起,也是一桩美事。”

    高履行,这人卫螭倒是听过,尚城阳公主的那个,他老爹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出了名的帅哥。

    话说,当年高家、长孙家,都是出了名的美姿容,遗传到长孙皇后兄妹这儿,长孙皇后是很漂亮,咋长孙无忌就长了一张圆脸呢?所谓的遗传变异?!

    一边寻思着人家的八卦,一边和高履行随意的聊着,很不错的一个小伙子,知书达理,不迂腐,和和气气的,不算很纨绔。

    “卫大人为何不吃羊肉?不喜欢吗?”

    卫螭苦笑:“我家……”

    刚要说出夫人两个字,谢投过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卫螭赶紧打住,改口:“我们全家都不惯吃羊肉,味儿太重!”

    “那你们平时都吃什么肉?”

    “就是鸡鸭鱼,还有猪肉啥的。”

    “猪肉?都怎么个吃法?在下听说对于吃食一道,卫大人可是个中翘楚,还请指点一二,老实说,这羊肉吃多了,也厌了,偶尔换换口味也是好的。”

    高履行笑着道,卫螭打量了他两眼,确实语出真诚,干脆就教给他几样猪肉的烹饪方法,羊肉在大唐,那是贵族食品,平民百姓家是吃不起的。

    宴席上,三三俩俩,坐在附近的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很是热烈。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一起举起酒杯,李二陛下高声道:“诸公,请满饮此杯,干!”

    “干!”

    新春宴会,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喝喝酒,作作诗,也不强迫,毕竟,在场的武将不少,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作诗的。

    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七章要过年了(下)

    宴似乎真的很受君臣们欢迎,卫螭环视一周,琢磨如酒会,是不是会更好些!不过,貌似中国人的习惯和现在的风俗,对自助餐不是很合适,卫螭下乡的时候,曾经遇到那种去人家吃饭,只要主人家不主动给添饭,宁愿饿着也不吃第二碗的人,腼腆程度,让人惊叹。

    卫螭是不爱喝酒的,除了必要,都放着不喝,双手忙着照顾谢吃饭,耳朵竖得直直地,听着众人作诗。不过,貌似初唐时候的诗歌艺术还不像后期般发达,佳作不多,不过,卫螭认为,能遵守平仄,按照格式写出通顺诗歌的人,都比他强,受的教育不一样,差距就是差距,没有办法,也不是盗版一两首诗歌可以抹平的。

    “我不吃了,吃不下了。”

    卫螭给谢碗中,堆了高高一堆小山似的食物,谢进食速度慢,只见小山越来越高,卫螭感觉咋就没变少过。

    用手绢捂着嘴,谢很哀怨的看着卫螭,眼神很控诉,似乎是卫螭在逼她进食一般,看得卫螭满头冷汗,结巴道:“那啥,一时太投入,忘了你吃不了,那换过来我吃好了。”

    把碗交换一下,谢才满意的收回目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的是卫螭给她装的草莓果酱,酸酸甜甜的,很适合。想吐的时候,吃上一小勺,谢很喜欢。

    至于山楂、腌梅什么的,只能偶尔吃一点,不能多吃。山楂会促进芓宫收缩。吃多了容易流产。腌梅中,营养流失太多,含有亚硝酸盐。吃多了,对胎儿、大人都不好,只是偶尔嘴馋的时候,给谢两颗尝尝。

    卫螭埋头消灭食物,感觉衣袖被人拉扯,扭头一看。兕子小公主领着刚学会走路不久地小妹妹新城公主,俩人一起望着他,拉他衣袖地是兕子小公主。小姐妹俩,站在一起,就像两个一大一小的可爱娃娃,模样像,都一般可爱,真是越看越想偷回家养。

    新城公主还不会说话。只会发一些单音节的,无意义地字,小手很明确的指向谢的果酱瓶,明显是很想要。

    兕子小公主很乖巧。先叫人:“卫大人好,卫夫人好。”

    谢怀孕了。卫螭现在看到谁家的小孩都父爱泛滥,更何况是他本来就喜欢疼爱的晋阳公主小兕子。

    今天的宴席,有从他家蛋糕店订地蛋糕,卫螭桌子上也有,谢是没胃口,卫螭是不喜欢,蛋糕还没动。卫螭和谢相视一笑,谢贡献出她的果酱,卫螭拿起蛋糕,抹上果酱,小块小块的掰了喂俩人吃。

    话说,因为果酱只保存成功一瓶,卫螭就很不厚道的留下自家享用了,偶尔给他家谢做果酱蛋糕啥的享用,哄得美女姐姐挺开心的,夸了好几回卫螭能干。

    “蛋糕上抹的是什么?卫大人的独家秘制?”

    果酱地味道,很香,很诱人,旁边的人见卫螭这么摆弄了喂俩小公主吃,又不好意思询问,最后,还是刚才已经和卫螭攀上点交情的高履行开口询问。

    “哦,这叫果酱,可以抹蛋糕上吃,还可以拌一些面点吃。这是草莓酱,内子有身孕,喜食酸甜之物,故随身携带了一小瓶。”

    高履行道:真是让人羡慕。”

    果酱就那么一小瓶,给了两位小公主就没有了,高履行也不好意思去抢人家孕妇、小孩儿地食物,和旁边人一起咽口水,看得卫螭暗自一阵坏笑。

    小新城小,就算有卫螭喂食,嘴角一小圈,也沾满了果酱,吃得开心,咧着小嘴朝卫螭笑,很不客气的贴他身上,沾卫螭一身果酱。卫螭无奈的看看身上红色的嘴印子,掏出手绢,帮她擦干净。

    “小公主想吃什么?虾仁儿要不?”

    卫螭很耐心的照顾俩小孩儿吃东西,可惜今天没做鱼汤,不然给新城来碗鱼汤应该不错。这孩子命苦呀,原来的历史上,长孙皇后死时她才一岁多点,估计长孙皇后发病,和她有点关系,不得她家皇帝老爸的喜爱,不像小兕子,有皇帝老爸亲自带在身边抚养,自小父亲不疼,哥哥不爱的,临了还被她自个儿的驸马给杀了,命运悲惨。

    有卫螭照顾着,长孙皇后也不担心,只是叫奶妈过来把新城给抱走,晋阳却还留在卫螭身边,交由卫螭照顾。

    “兕子吃饱了!”

    抿着油乎乎的小嘴,小兕子道。卫螭呵呵笑着帮她擦嘴,询问几句日常,谢在一旁淡淡笑着,看一大一小,很认真的交流。话说,俩人好久没见了。说得正欢的时候,有个声音道:“想不到卫大人与晋阳这么要好,真是让人惊讶。”

    卫螭抬头一看,是鲁王李元昌。卫螭笑道:“王爷有所不知,小臣这人吧,没啥本事,就是有点孩子缘,这孩子都喜欢和我玩儿,见笑见笑。”

    鲁王道:“原来如此。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卫大人不止是尚药局郎中,兼任司农寺少卿,挂职兵部,可谓文武双全。值此佳节,卫大人是不是应该一展大才,赋诗一首呢?”

    丫绝对是故意落他面子的!

    卫螭也不生气,只是皱着眉头,一脸为难,道:“王爷,恐怕要让您失望了,小臣文不成,武不就,赋诗写文章,那是拿起笔来就犯困,上马打战,恐怕战一打起来就做了逃兵,所谓上马贻误军机,下马耽误百姓,说的就是我这样儿的。人贵自知之明,文武双全,这种话,那是骂我。幸好还会一点儿小医术,混口饭吃,还是好好的修习医术为好。”

    鲁王哈哈笑道:“照你这么说。让你做尚药局郎中就

    |

    卫螭做惊讶状。竖起大拇指,夸鲁王:“王爷真是英明,连看都没去看过,就知道小臣尸位素餐了呀,正好,小臣也为自个儿做不好官而发愁呢。也想告老还乡去,要不,王爷帮忙说项一番,咱回家种田去!”

    鲁王正要说话,李二陛下开口了,道:“行了行了,子悦你就少说两句吧。元昌你对卫子悦是初识,不了解他。这小子,嘴巴极能说,死人都能让他说活了,他的话。要挑拣着听,不然。能说晕你。”

    卫螭呵呵笑道:“陛下,您这么夸臣还是骂臣呢?小臣职位低微,才能低下,实在当不得陛下地夸奖。”

    李二陛下道:“朕是骂你,不是夸你!”

    —

    “哦,那臣要谢谢陛下指点,有错误地地方,咱要坚决改正,争取在陛下的指导下,再接再厉,再创新高。”

    卫螭面不改色,笑呵呵的说道。李二陛下哈哈大笑,众臣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鲁王眯眼冷冷看着卫螭,低声朝坐他上首地承乾太子道:“这种巧言令色之辈,殿下应该疏远才是,免得带坏了殿下,无法向陛下交代。”

    承乾太子听了这话,看看李元昌,眉头微皱,没有说话。想起他去把那些宝物归置内库后,李二陛下诏他去对他说的话。他家皇帝老爸对他说,他是太子,大唐江山未来的主人,他的身份,注定了,能吸引到很多人到他身边,有些是真正有才的,有些不过是溜须拍马,或是别有用心之辈,怎样辨别出有才和无才,这个要靠承乾自己去领悟,不是旁人可以教导的,处高位者,识人、用人,是一辈子地考验。

    李元昌见承乾太子没说话,继续道:“殿下年纪尚轻,对人的认识,犹以喜恶区分,这样是不对的,对殿下将来不好,殿下……”

    李元昌还欲再说,承乾太子打断他,道:“承乾谢过七叔教诲,承乾省得该如何坐,今天是好日子,不要说不开心的事,七叔,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