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段阅读_第 104 章

    批苗是给卢老板的养殖场留着的。”他这次只是培育了一个车间的虾苗,糠虾变仔虾后,到仔虾十四期,一个池子能留下三百万虾苗就算厉害了。而他是要高密度养殖的。

    卢方在路唐村的那个养殖场,算着应该能有三百亩的水面。如果他高密度养殖,一亩要放二十万苗这些虾苗也就刚好够。运气差一点,这批苗成功培育出来后,说不定还不够他用的。

    全场长想了一下,又问:“那我们现在继续弄b车间?”

    唐浩泽看着他和其他几个场长,说:“要不你们自己来!”

    全场长他们马上点头。全场长笑着说:“不过你可要指点一下我们。”

    唐浩泽笑着说:“说什么指点,就是一起摸索吧!”

    全场长和其他几个场长当然不会不相信他是在摸索。要真是摸索,敢一个池子放七八百万的幼体?那不是摸索,而是疯了。

    唐浩泽让全场长他们去做b车间,是因为他最近实在是太累了。而且东风螺苗也还要照料。他分身乏术。同时,全场长他们也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用新的办法来育苗。卢方让他将人带出来,他可没有太多的时间一直留在这里。有机会有条件,他当然希望这些人能尽快学会高密度育苗的方法。

    全场长他们不知道搞了多少虾苗了,这时当然不会畏首畏脚。他们第二天就带着工人清洗b车间的育苗池,一边继续跟着唐浩泽做苗,一边自己开始实践。

    唐浩泽也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

    全场长他们每一个环节在做之前,都会跟唐浩泽确认一下。不过他们没敢和唐浩泽那疯狂,每个育苗池只放了五百万的幼体。如果他们能成功,这些幼体最后应能有两百万虾苗。而现在,正常的是放两百万幼体而已。

    而唐浩泽也在到仔虾三期后,就给卢方给打了电话让他准备开始养虾。

    不过卢方来到看过之后,却跟唐浩泽说:“浩泽,养殖场那边刚修好,看这时间,这一次只能先养殖一百三十百亩左右。你算一下,你这批虾苗大概能有多少多出来的。我这就找人。”

    唐浩泽一听,也没办法了。虾塘就算弄好了也要浸泡一段时间,等水泥的化学成分完全为稳定下来后才能养殖。

    他想了一阵,觉得将密度养得更高一些。他这批虾苗算着大概能有六千万以上,一百三十亩肯定用不完。他觉得一亩放三十万苗还是没问题的。

    那大概就有两千多万的苗用不上。

    听唐浩泽说大概还有两千多万的苗多出来的。卢方想了一会,说:“要不这样,我另外的养殖场先要一千二百万,剩下的我找人来看看。”

    卢方现在拥有的养殖场很多都是水泥护坡的泥塘,一亩放六万苗就差不多了。不过他就算想要养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将所有池塘都放苗,时间上来不及。

    他也没想到唐浩泽能一次弄出那么多的虾苗来。

    到了仔虾十期,卢方果然带着人来。

    卢方让人来c车间叫了正在看书的唐浩泽。唐浩泽放下书本就来到办公区。

    看那人穿着不想是普通的养殖户,更像是有大养殖场的老板。卢方介绍他给那个老板:“老张,这就是培育出虾苗的师傅,他姓唐。你别看他年纪小,不过做水产可是一把好手。浩泽,这时张老板,他在乐江镇就有一大片虾塘。他今天来看看你培育出来的虾苗。”

    通常来说,育苗场的招牌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员,一个是育苗场的牌子。

    特别是在虾病频发的年份里。如果一个育苗场的虾苗有人养着很好,广告相应是非常强的。虾农更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声誉好的虾苗。而这个声誉在这个念头,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技术员身上的。这与后来有些不一样。

    所以那张老板看唐浩泽年纪轻轻的,心里就有点不看好了。

    去年这个张老板的养殖场没有一口塘能养成功的。所以听卢方说现在有新的虾,而且这种虾欧美国家也能销售,他才答应来看看的。

    只是,看到唐浩泽后,这张老板心里就多了几分轻视。只是和唐浩泽说了一句‘年轻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