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 ??15????

    寒门闺秀 全 作者:肉书屋

    才到山上来,原来嘛你也是上山,看那山花开······”

    钱锐听着安然甜美的声音,看着她的微黄的头发在春日的艳阳下闪耀着一道道金光,只觉得这个小姑娘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可爱了,在他心里的根也越扎越深。那一刻,他真想将她捧在手心里,疼爱她一辈子!

    钱锐心情好转,便想起那什么金银花来。他站起身来,四下看看,很快就看到大石头后面有一从小灌木,上面爬着一种深绿色的小藤萝,正开着一对一对的细细长长的花朵,可不是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是白色的吗?

    “然姐儿,这儿有!这个就是金银花吧?”

    安然蹦蹦跳跳跑过去,欣喜道:“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大哥哥摘吧。要摘那种刚刚盛开的才好。”

    安然个子矮,只能摘矮处的,没两下就摘完了,上面的就全靠钱锐了。一时无事,她看着总是成双成对的金银花,忽然就有了设计的灵感。如果用金银两种金属合在一起制作首饰,岂不是很别致?而眼前这金银花,就是最好的主题啊!

    “小丫头,怎么又发呆了?”

    安然眨了眨眼睛,借口就有了:“我在想为什么一种花会有两种颜色。大哥哥知道吗?”

    这可把钱锐给难住了。他平日里根本就没有注意这种花,哪里知道?可是细细一看,似乎有有迹可循。

    “好像这花刚刚开的时候是白色的,后来要败了,就变成黄|色的了?”

    安然装模作样地观察了一阵,忽然拍手道:“真的是这样呢!大哥哥真聪明!”

    钱锐看着安然一副狗腿的样子,忍不住笑骂道:“你这丫头!还在逗大哥哥开心呢?”

    “呵呵,大哥哥现在心情不好了吗?”

    “好!谁说大哥哥心情不好的?”

    安然狡黠地笑着,得意地说:“囡囡自己会看呀!才不用人家说呢!”

    钱锐笑着摸摸安然的头,什么都没有说,心中却觉得很是温暖甜蜜。

    两人在山坡上消磨了一个多时辰,下山回家以后便开始收拾东西。第二天一大早,钱锐就护送顾宛娘和几个孩子一起回县城。

    安南安齐看着坐在钱锐身前的安然,羡慕得不得了。他们长这么大,可从来没有骑过马呢!

    顾宛娘是昨天才知道钱大人有意将庶出的三女嫁给侄儿南哥儿,心里对钱锐又多了一份亲切,对他疼宠安然,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安然跟着钱锐骑了一会儿马,便主动要求回马车陪娘亲,让钱锐也带着两个哥哥骑一会儿。

    钱锐看着安然,若有所思的轻笑了下,便抱着她回了马车,然后又把安齐抱出来,带着他快马跑了一会儿才转身回来迎马车。

    安齐高兴得很,很想像妹妹那样缠着钱锐让他答应以后再带他出来骑马,又觉得不好意思。妹妹还是小孩子,他却长大了,是男子汉了,而且在他心里,总觉得跟大少爷不熟,不敢随便开口。

    钱锐看出他的犹豫纠结,主动承诺道:“下次学堂沐休,我再带你们去城外骑马!”

    “真的吗?”安齐喜出望外,回头看着钱锐道,“谢谢大少爷!”

    钱锐眉眼含笑地对着他点点头,未来的大舅子,自然要讨好的。只是想着自己以后还要管这个小毛孩叫大哥,心里到底有些不太自然。但想着安然,这些负面情绪便很快散去。谁让他喜欢了一个小丫头呢!

    安齐回了马车,钱锐笑着又对安南道:“南哥儿要不要也骑一段儿?”

    安南略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满怀期待地看着钱锐。

    钱锐不禁释然一笑,扶着安南上了马背,而后一踩马镫,飞身而上坐在了他身后握住了缰绳。

    “坐好了,别害怕!”

    钱锐安抚了一句,便夹着马腹慢慢加速。

    在快马疾驰中,安南想了很多。

    昨天娘亲差点被休,又被逼得撞柱晕死过去,他本来是有些怨恨钱锐的。但昨晚细细一想,却也明白的确是娘亲的错。大少爷这样处理已经是很顾全赵家乐,出发点也是为了赵家为了他好。只是,娘亲再不好,那也是他的亲生母亲啊!他不赞同大少爷的做法,但也不在怨恨他。

    快马跑了一段,钱锐便慢慢减速。这只是一般的马,可禁不起两个人乘骑快跑太久。

    当钱锐扭转马头慢慢往回跑的时候,安南忍不住问道:“大少爷,您向钱大人推荐我做什么?”

    钱锐一怔,想不到赵家人居然到现在都没有告诉安南,但随后他就明白过来。事情没有定下来之前,不告诉安南也是免得分心。

    “这个······以后你就知道了。现在大家都瞒着你也是不像你分心。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夫子说,下一科就让你下场试试。”钱锐略停顿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昨日的事是我逾越了,望南哥儿原谅,以后不要放在心上。”

    安南想不到大少爷会亲自跟他道歉,很是诧异,但随即心里便涌出一种感动来。大少爷是钱大人的长子,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自己算什么?不过是个农夫的儿子,还有一个做错事情惹怒了大少爷的娘。就算大少爷昨日有些逾越了,但起因还是在自己母亲身上。而且,这件事情闹大了也的确会连累钱大人,大少爷其实已经是对他们赵家格外开恩了。想不到大少爷居然会跟自己道歉······

    “大少爷,你别这样说。安南虽然年少无知,但好歹还是能分得出来的。我娘这次却是错的太过了,要是换一个人,只怕此事不能善了。大少爷瞒着钱大人处理此事,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我娘那个人······唉,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她再不好,也是我娘,对我这个儿子总是贴心贴肺的好······是我该代我娘、代我们赵家谢过到少爷才是。”

    钱锐释然地拍拍安南的肩膀道:“你不怪我多事就好了。你明白是非,又孝顺,是个真正有担当的男子汉!”还有一句话钱锐没有说出口:妹妹嫁给他,会幸福的。

    回到县城,天色已晚。钱锐将安然一家送回去,这才离开回钱府。

    安然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吃饭,也不是洗漱,而是画图!

    这次回去收获太大了,灵感如泉涌啊!她要及时抓住这些灵感,把设计图画出来了再洗漱吃饭。

    顾宛娘劝她不住,只好让人给她做了一碗蛋羹,亲自喂她。安然忘我地画着设计图,娘亲舀着蛋羹送到她嘴边她就张口吃下去,至于味道什么的,她全没有注意到。

    因为从昨晚就开始思考,今天一路上都在反复斟酌,几套首饰都画得很快,只需要稍作修改和说明就可以交给舅舅了。

    安然看着自己亲手画出来的首饰图纸,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才去洗漱休息。

    顾宛娘看着女儿画的图,也是感慨万分。她们一同回乡下,怎么她就想不出这样漂亮的首饰来呢?特别是那套以冬忍花为主的首饰,真是太好看太别致了,就是她看了,也想有一套。

    安然最喜欢的也是这套以金银花为主题的首饰。按照她的设想,这套首饰将以金银搭配为主,比如那只镯子,就是用一金一银两股扭在一起,而后做成花的形状交错而过。金银花的花型很来就别致,又有花开并蒂金玉满堂的好意头,再加上金银巧妙结合,应该会很讨喜。

    另外还有一套以桑叶为主的首饰也相当热别。桑叶本身形状简单,算不上多么别致,但安然将几篇桑叶巧妙的重叠起来,那形状一下子就变得好看了。再配上用细碎的红宝石或珍珠赞成覆盆子形状的桑葚,无论是从桑叶剑垂下来作为坠子还是紧贴在桑叶中间,都好看。

    顾胜文拿到图的时候就赞叹不已,银楼的师傅看到图样更是赞不绝口,第二天就把样品打造出来了。刚刚摆出去,就被人高价买走。

    半个月下来,单单这套金银花的首饰就买了几十套。看到这样的销售成绩,顾胜文想要在其他先离开分店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

    他知道过不了多久,自己店里的新鲜花样就会被别家学了去,销售额就要下降了。如果顾家的银楼能开遍全国,新鲜的花样一出来,便能同时在各地销售,别家就算仿制,也不会对顾家的生意造成太大影响。他们顾家有最好的设计师傅,要是不能把银楼的生意扩大,反倒是埋没了然姐儿的设计天分。

    想到这里,顾胜文果断的向钱庄借了银子在附近三个县城里开了分店。将安然设计的新花样推销过去,很快就打出名头来。

    周家一直在暗自打探顾家的设计师傅,但一直没能打探出来。只知道是顾胜武将图纸拿到金银制作作坊区的,就连顾胜武的小厮都不知道那图是哪儿来的,仿佛就是顾胜武自己设计的一样。可周家怎么都不相信顾胜武能有这个本事。

    等钱鹏阳带着赵世华回到县城,已经是十多日以后了。这些天,安然天天被娘亲拘在屋里学绣花,好在她勉强有了些基础,表姐庭芳也回来了,看在表姐的份儿上,顾宛娘让两个孩子绣一会儿之后都会放她们休息一阵儿。

    安然在秦夫子那里学画画,时间是早就定好了的,赵世华也没有回来,顾宛娘正在为难是不是让南哥儿送安然过去,却不料钱锐居然主动上门,说要送安然去学画。

    因为想着钱家和赵家心照不宣的关系,顾宛娘谢过钱锐就放心让他送了。

    钱锐趁此机会带着安然去街上逛了一圈儿,给她买了不少小零嘴,又带着她去听了一场说书,而后才去县学找秦夫子。

    秦夫子看了安然交上去的作业,暗自点头,这孩子进步很快,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

    钱锐看了安然的画,回去的时候悄悄问安然:“上次那个屏风,是你画的?”

    安然就知道瞒不住,便老老实实道:“是囡囡画的,不过囡囡画的不如娘亲绣的好看。”

    钱锐点点头。他看过安然的画,构图很奇特,第一眼给人的感觉非常像真的。但细细看来就能发现,她的图在细微处还有诸多不足,想来顾宛娘高超的刺绣手艺正好弥补了她这方面的不足。

    时间一晃就进入四月,朝廷的赈灾款终于下来了,钱鹏阳还了各个钱庄的欠款,也算是了解了一桩心事。毕竟这可不是小数目,要是朝廷真的不给,他可赔不起。

    而伴随着赈灾款一起下来的,还有一道关于文本书写的旨意。

    从今年起,童生试和乡试都提倡使用标点符号,并要求从左到右横向书写,而明年的会试则要求一律使用新的书写方式答卷。同时,朝廷对各级官员的奏折也提了要求,今年是提倡用新的书写方式,明年则是必须用新的书写方式写奏折。

    此事早有端倪,钱鹏阳倒是不奇怪。看惯了带标点符号的书和上面发下来的邸报,确实比以前那种没有标点符号的看起来更快更方便,推广开来也是大势所趋。

    县衙立即将这篇告示抄写几张贴了出去,还特意派人通知了县里所有的举人、秀才以及学堂此番变化。

    赵安南和安齐接受这个新的标点符号很快,相比之下,赵世华就有些不习惯,经常会忘了写标点。于是,安然现在又有了新任务,每天都要监督爹爹写一篇文章。不管是默写古文也好,自己写策论也罢,总之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才行。经过半个月的训练,赵世华便习惯成自然了。

    四月中旬,樱桃和桑葚都熟了。这几天安然每天都能收到表哥顾少霖送来的黑的发紫的桑葚。据表姐说,现在他们院子里的桑葚都是大哥的,说了谁都不许摘,就连她想吃也不让,没想到最后居然全都送到安然这里来了。

    安然也不是个小气的,更何况这桑葚本来就来自顾家,自然是跟表姐分着吃,有时候还会留几个给几个哥哥尝一尝。

    有时候晚上安齐回来,也会带来钱宁送的樱桃。可惜的是量太少,安然给两个哥哥、爹娘都尝了尝鲜,连方婶和晓兰都吃了几个,所以剩下来的几个她不知不觉就吃完了。因此,庭芳表姐和霖表哥就没有了。原谅她吧,这东西放不久的。安然在心里想了无数理由宽慰自己。

    好在第二天钱宁又送了一包来,这回爹娘哥哥方婶晓兰都不肯再吃了,安然这回总算是留下一半来,打算明天给表哥表姐吃。谁知第二天顾婷芳来,说樱桃他们家天天都有吃,言下之意是并不稀罕。安然暗自翻了个白眼,决定以后都不给她留了。

    钱家只有一颗樱桃树,钱锐一直关注着,也知道弟弟将大部分成熟的樱桃都送去给安然了。他心中颇不是滋味,他的“女人”,却总让弟弟送东西过去,像什么话?

    于是,第二天,钱锐就以明镜大师邀约为由,报过父亲,瞒着母亲,在县学里请了一天假,打算带着安然去寺里吃樱桃。

    来到赵家说明来意,南哥儿就给大少爷当过好几次信使,给安然传了好几次信件和小零食,她也没有多想,毕竟女儿才五岁,她只当两家有意联姻,大少爷将安然当小妹妹宠罢了。可是现在大少爷居然为了带女儿去飞雪寺吃樱桃特意请了一天假,她就觉得似乎有些不太正常了。可是,钱锐身份特殊,又是为自己的女儿特意请假过来的,她也实在不好拒绝。

    顾宛娘问安然的意思。

    安然想起飞雪寺那无处不在的樱桃树,此刻全都变成了无处不在的红通通水灵灵的樱桃,如何能忍得住?

    “娘,我要去,我要去!是明镜大师请我去的,我都答应了,不能食言。”

    顾宛娘无奈的叹气,只得去帮她找一套出门的衣服。

    顾婷芳听说钱大人家的大少爷要带安然去飞雪寺吃樱桃,却提也没提自己,便撇撇嘴道:“然姐儿,我娘说了,女孩子要贞静,最好不要经常出门,更何况是跟外男出去。你是秀才家的姑娘,平日里更应该注意才是。你读书识字,难道还不知道男女有别吗?”

    安然一怔,她怎么觉得表姐这话很有些酸溜溜的味道呢?不过表姐有句话倒是说对了,现在她年纪还小,倒是还可以偶尔出个门,要是等自己满了七岁,只怕就真的只能每天关在屋里了。所以,机会难得,得抓紧啊!

    于是,安然迅速换了衣服,在娘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中出了门,上了钱家的马车。

    钱锐一把将安然抱过去坐在自己膝上,又在她抗议以前塞给她一个荷包,里面装的是一包松子。

    “马车颠簸,坐在大哥哥身上,大哥哥护着你,就不会碰到了。”钱锐说。

    安然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钱锐。按说她现在还是个小孩子,是不必计较这么多的,而且钱锐也没对她做什么,只是心里时不时地还是有些不自在。毕竟钱锐动机不纯啊!

    算了,难得出一次门,难得见一次面,就把自己当孩子吧!

    她打开荷包看了一眼,又丧气的抬头看他,把荷包递了回去。里面的松子是没有开口的,她可咬不动。

    钱锐唇角飞扬,非常开心地笑了。他接过她手中的松子,轻轻一捏,就将松子坚硬的壳捏成了两半。他取出松子仁放到她手心里,顺手将松子壳扔到窗外,又摸出一个来捏开······

    马车晃晃悠悠的出了城门,半个时辰后停在了山脚下。

    钱锐跳下马车,将安然抱出来,直接就往山上走。安然见一路上不时有人提着篮子从山上下来,里面隐约就是装着樱桃。

    原来,飞雪寺的樱桃是很有名的。古代人迷信,认为长在寺院里的樱桃树天天听和尚念经,也有了灵性,结的樱桃不但味道更好,而且还能防病强身。当然。出家人是不方便直接兜售樱桃的,不过信徒们都很上道,总是拿着丰厚的香油钱到寺里来求平安,寺里就会赠送他们一篮子樱桃。

    既然是不公开销售又是赠送的,自然也不能根据香油钱的多少来给樱桃。因此,不管捐了多少香油钱,樱桃都统一只给一篮子。可是那些有钱的老爷们,想有钱给一两银子你拿的出手么?

    安然听了,暗叹大和尚会做生意。这可是真正的名利双收啊!

    “啊呀,我忘了找娘亲要钱,到时候没有香油钱给怎么办?”

    “急什么?不是还有大哥哥么?”钱锐一把将她的事情搅过去,“有我呢,大哥哥既然带你过来,难道能让你空手而归?更何况明镜大师也不是那样势利眼的人。”

    安然点头,上次见面,明镜大师给她的印象很好,慈祥、和蔼、睿智,确实很有得道高僧的范儿。

    既然来了,自然要去给菩萨磕个头的。钱锐带着安然拜过菩萨,这才带着她去后面明镜大师的禅房。

    “小施主来了?”明镜大师看到安然很高兴,招招手将她叫过去,把准备好的一篮子洗好的樱桃递给她道,“这是刚刚才洗了送过来的,拿到那边坐下吃吧!”

    “谢谢大师!”安然高兴地谢过明镜大师,这才喜笑颜开的抱着篮子走到一边坐下来吃。

    钱锐也向明镜大师行了礼,而后坐下来喝茶。经过这段时间的培养,他现在也爱上这清茶了。

    明镜大师难得来了一个棋友,两个人便摆上棋盘手谈一局。钱锐棋力虽然比不上其父,但也算不错了。

    可是今天钱锐有些心不在焉。他不时侧头去看安然,见她一个人吃得很欢,嘴角也忍不住微微扬起一抹浅浅的笑一来。

    “大师,您看我是不是不适合早婚?”按下一颗黑子,钱锐还是忍不住问出口来。

    明镜大师笑道:“你明年就二十了吧?早就过了早婚的年纪了。”

    钱锐被大师的话噎了一下,转而又问:“大师,您看晚辈是不是更适合晚婚?会不会晚辈晚点成亲更有利前程,更有福气?”

    明镜大师依然是那副淡淡的笑容道:“敏之你还没定亲吧?就算你今年年底把亲事定下来,明年成亲,以你的年纪来说,也算晚婚了。依老衲看,你明年成婚正好,你的妻族对你的前程极有助益。”

    “······”钱锐一下子面色如土,手中的棋子也滑落下来,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大,大师,你能不能跟我爹说······”

    “出家人不打诳语。”明镜大师不等他说完就将他的恳求堵了回去。

    听到明镜大师如此直白的话,钱锐只觉心中一痛。他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只侧头呆呆地看着安然。

    安然也呆呆的看着他。

    钱锐心理感到无比的绝望。娘亲不同意,爹爹他还没敢去提,他本来是想着求明镜大师一句他适合晚婚的话,这样爹爹或许就能成全他了。可是他想不到明镜大师反而亲口打碎了他的梦。

    安然发呆是因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面对钱锐。她早就知道了他们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感到震惊,也没感到伤心失落。在她心里,她一直将钱锐当成兄长一般,自然不会因为兄长要成亲了就难过。

    可钱锐误会了安然这一刻的呆怔。他以为安然是因为震惊因为难过才这样的。因此,尽管他心里失落慌乱得很,却还是选择走到她身边安慰她。

    “然姐儿,你别担心,大哥哥会想办法的。你今年才五岁呢,等你出嫁,至少还有十年,大哥哥总能想到办法的。”

    安然点点头,乖巧的回道:“囡囡相信大哥哥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钱锐看着安然信任的眼神,强颜欢笑的点了点头。

    明镜大师见了,轻轻叹道:“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

    安然暗自叹气,钱锐却倔强的想着: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连天生的命格都能改变,他为什么不能改变后天的婚配?他就是不同意,难道爹娘还能逼着他进洞房不成?

    从飞雪寺回来,钱锐依然将安然抱在怀里,放在自己腿上,心情却很是沉重。

    文氏是看到那一篮子樱桃才知道他居然请了一天假带着赵家的然姐儿去了飞雪寺。可是看着儿子一副心事沉沉的样子,以为丈夫已经教训过他了,就没有再训斥他,只在回房后又给京城的女儿写了一封信。

    却说安然回家以后,顾宛娘就将她找来好一通盘问。

    实在是今天钱锐的举动太令人费解,让顾宛娘不得不多想。貌似大少爷对他们家然姐儿好像太好了点?

    安然想了想,今天大和尚都说了钱锐明年就要成亲了,妻族还是权贵,他和她就是没有可能的了。既然如此,还是告诉娘亲和爹爹吧!

    “大哥哥说,要等囡囡长大了给他当新娘子。”安然不说则罢,一开口就吓了顾宛娘一大跳。

    “你,你说什么?你在跟娘亲说一遍?”顾宛娘不得不得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大少爷今年都十九了,她家囡囡才多大点?

    “娘,您没有听错。大哥哥是这么跟囡囡说的。大哥哥说他很喜欢囡囡,要等囡囡长大了给他当新娘子。”安然非常理解娘亲此刻的心情,因为她刚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跟娘现在的心情一样。

    “那,那你答应了?你这个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跟娘说?你不是挺聪明的吗?怎么就被人家给骗了都不知道?”顾宛娘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她才五岁大的女儿,竟然就被人家给瞒着私定终身了?不,不行!女儿这么小,就是答应了她也不认!

    “娘,囡囡才不会这样笨呢!”安然好笑的宽慰着娘亲,“囡囡说,如果等囡囡长到十五岁大哥哥都没有娶妻,囡囡才答应嫁给他。”

    顾宛娘听到这里才松了一口气,而后便忍不住感叹女儿果然聪明。大少爷怎么可能等到囡囡十五岁?这不是等于什么都没答应么?

    可是大少爷看起来挺有出息的一个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毛病呢?顾宛娘直接就将钱锐喜欢自己女儿定义为有毛病。

    晚上,顾宛娘悄悄跟赵世华说起此事,赵世华也是吃了一惊。

    “我之前就觉得奇怪,怎么大少爷对我们囡囡这样耐心宠溺,原来他竟然抱着这个心思。也不知道大人和夫人知道不知道······”赵世华仔细一想,就肯定的说,“大人和夫人一定不知道。大少爷是长子,今年都十九了,我们家囡囡才五岁,大人和夫人一定不会让他这样任性妄为的。如果大人和夫人知道了,一定不会让他再到我们家来接囡囡出去。”

    赵世华有句话没有说出口,但夫妻两个都明白。以现在赵家和钱大人的关系,若钱大人有这个心完全可以直接开口。既然大人没有开口,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不同意。从现在看来,大人应该是不知道。而大少爷不告诉钱大人,不也说明了他知道大人和夫人不会同意吗?

    “以后别让囡囡跟大少爷单独出去了。”赵世华叮嘱道。

    “我知道。”顾宛娘才不用丈夫叮嘱呢,她早就决定了,以后钱家给的东西一律不要,她去钱家也不再带安然一起去。以后,她就把安然拘在家里好好学女红。

    安然如果知道坦白的结果是被关禁闭,不知道还会不会这样老实。

    第二天,钱宁托安齐带给安然的糕点就被退了回去,钱锐托安南给安然的零嘴也被退了回去。

    钱锐什么都没有问,心里已经明白肯定是被赵师爷和顾宛娘知道了。但钱宁却不明白,当晚回家就找到文夫人发脾气。

    文夫人问清楚了事情,心里也疑惑。难道赵家已经知道宁哥儿和然姐儿不合适?还是知道了锐哥儿的心思?联想到昨晚儿子一脸沉郁,她基本上肯定是钱锐这边的事情让赵家知道了。

    文夫人知道小儿子的脾气,这话也没有跟他明说,只说他这样每天都送东西会让人非议然姐儿,这样对然姐儿的名声不好。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才将这小霸王安抚下来。当晚,文夫人无奈之下,只好将长子的心思透露给钱鹏阳知道。

    听到儿子居然对赵师爷家五岁的然姐儿有意,也把钱鹏阳吓了一跳。之前他一直以为儿子是大了,想要当爹了才喜欢那个孩子的。但震惊之后,他细细一想,特别是想起明镜大师所说,儿子正是因为和那个小丫头接触多了,才有了封侯之相,又不由得认真思考起这个可能来。

    两个孩子的年龄确实相差太悬殊了,但如果娶了那个丫头能让额日子封侯,就是再等十年有如何?

    钱鹏阳是男人,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子嗣传承,而是建功立业。孙子晚一点生有什么要紧?儿子的前程才最要紧!只是明镜大师的话不能外传,他要如何说明家族里的长辈呢?要不先斩后奏?

    “老爷,您看这可怎么办才好?”文氏见丈夫满脸严肃,担心他发怒责打儿子,便想着如何为儿子说几句好话。

    钱鹏阳沉吟道:“依你看,此事赵师爷可会答应?”

    “啊?”文氏怔了,丈夫居然同意?这也太荒唐了?然姐儿才五岁,五岁啊!“老爷,然姐儿才五岁!”

    “我知道。唉,要是然姐儿再大五岁,或者我们锐哥儿小个五岁,那就好了。”钱鹏阳想着,要是自己的宝贝女儿,怎么也不肯将她订给一个年纪足以做女儿父亲的男人。更何况儿子这么大了,难保这十年不会纳妾生子,赵师爷又是个爱女如命的,只怕他不会乐意。

    “老爷,今天赵家不肯收宁哥儿送去的糕点,这不是已经说明了他们的态度了吗?”文氏压根儿没想过这事能成。她可早就想抱孙子了,怎么能答应这样荒唐的婚事?

    “但是之前不是他们主动提的吗?”虽然有这个心理准备,但听说赵师爷家拒绝了自己的儿子,钱鹏阳心里还是老大不舒坦。他的儿子这样优秀,连明镜大师都说有封侯之相的,赵家居然还嫌弃?

    “老爷,赵师爷一开始提的是宁哥儿。宁哥儿今年九岁,比然姐儿大四岁,年岁正相当。可锐哥儿足足比然姐儿大了十四岁,这年纪成亲早的,孩子都有然姐儿这么大了。赵师爷那么疼女儿的一个人,如何肯答应?”

    钱鹏阳想了想,觉得妻子说的也有道理。

    “这样吧,等乡试以后,赵师爷若中了举,我跟她商量颖儿婚事的时候,再提提看。我们锐哥儿此次乡试希望也很大,就算年龄大了点,也不算辱没了那个机灵的小丫头。”

    文氏听丈夫都这么说了,自然也不好反对。她暗自想着,如果女儿在京里为儿子相到合适的婚事,说不得老爷就会改变主意了。

    ☆、第五十五章 爹爹中举 安然定亲

    四月底,油菜籽开始收割了。

    钱鹏阳不放心,赵世华也是第一次大面积地种芸苔,对此也不敢拍胸脯作保证。为此,钱鹏阳特意让赵世华回老家看看芸苔收割榨油,及时收集经验和数据。

    因为两个哥哥要上学堂读书,娘亲要留下照顾两个哥哥,都不会跟赵世华回去,安然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留下。她实在不想面对大伯娘,能不见就不见吧!

    到五月中旬,赵世华才回到县城,随后没几天,顾家香油坊就开始高价卖菜籽油了。赵世华种的芸苔不算多,但顾家买的、与人合作种的芸苔就有数千亩,也榨出几千斤菜油来。

    当然,菜籽油榨出来了,安然家是第一个试用的。

    安然让娘亲用大火炒了几个素菜,也没加什么调料,不过是些干红辣椒和花椒蒜泥什么的,但大火香油炒出来的菜与以前那种水煮的相比,可不就是天壤之别么?不过是几盘素材,大家却感觉这就是无上的美味,一家人都直呼好吃。

    随后,顾家就送了几坛菜籽油去县衙给钱大人试用,同时送上的还有油菜从种植到榨油的经验总结。钱鹏阳看到上面说一百斤菜籽,能榨出二十多斤油来,不由连连点头称好。

    回家以后,钱鹏阳亲自交代,用这菜籽油炒菜。没想到这菜油炒菜居然比猪油炒出的菜还要香。这天晚上,向来有些挑食的钱宁也吃了很多青菜,还多吃了一碗饭。

    有了亲身体验,钱鹏阳第二天就派人去顾家的香油坊核实情况,知道出油率与顾胜文报上来的差不多,就赶紧写了上疏送到知府衙门,连同那几坛新榨出来的菜油一起,由李知府上报朝廷。

    顾家的香油坊一开张,根本不用宣传,那香味就把客人引来了。虽然这菜油的价格一开始就订的很高,还是很快就被城里的大户人家抢完了。

    可惜的是,油还是太少了,那些有钱人家一尝到菜油味道好,炒菜香,就一口气买了很多存着,事实证明他们是明智的,因为顾家的菜油很快就卖完了,想吃就得等到明年了。

    等将所有的菜籽油买完算账,赵家也分到三百多两银子。

    见顾家的香油坊生意这样好,看到商机的其他商家也在考虑明年收购菜籽油卖。顾家本小,没有办法,只能与其他商家合作,而首选还是周家。

    因为这香油坊,周家河顾家再次亲密起来。果然商人重利,在利益的驱使下,之前的那点小疙瘩算什么?

    不过,钱鹏阳还是非常理智。这菜籽油虽好,他还是下令限制用良田种植,而是提倡全县的百姓开荒用荒地和坡地种芸苔。毕竟粮食是根本,朝廷的旨意没有下来之前,他做事就得慎重。

    赵世华八月要去州府江阳参加乡试,虽然并不算远,他还是听从钱鹏阳的建议,和钱锐一起提前一个月出发,到了江阳便租了个小院子住下。两个人拜会了林学政林大人,而后便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复习一段时间,等着考试,

    临近考试,来到江阳的秀才很多,两人偶尔也出门参加一两个文会,大家相互之间也可以探讨一下,有益于增进学问。

    赵世华早早地就送了信回去,邀请妹夫跟自己一起去江阳,但魏清源想着妻子就要生产了,便回绝了赵世华,说要等赵云杏生了孩子再赶去江阳赶考。

    赵世华暗自叹息,却也不好怪他。毕竟这样的事情要是换了他,故意也不放心丢下即将临产的妻子去考试。转念一想,他又不禁感到很欣慰,不管怎么说,魏清源都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也没给妹妹选错丈夫。

    七月底,赵世福亲自到县里送信,何氏于七月二十三生了个儿子,取名安平。丈夫去江阳应考,顾宛娘一个人在家照看三个孩子,也不能回老家去给三叔和弟妹道喜,便打算准备一份厚礼让赵世福带回去。但随即她又想着小姑子赵云杏也要生了,大嫂王氏也有孕在身,便都买了礼物,又租了一辆马车才将赵世福送回去。

    八月初一,赵云杏在相公婆母的隐隐期盼中,终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魏清源见母女平安,给孩子取名秀雅。

    见自己生了个女儿,赵云杏很失落,她知道相公和婆婆都是想要个儿子的。魏家一脉单传,相公年纪也不小了,娶她回来不就是生儿子的吗?

    魏母看生的是孙女也是有些失落的,但她是女人,知道生产的不易,更何况生男生女也不是女人自己能做主的,倒也没说什么,反而劝慰了赵云杏几句。

    相比母亲河赵云杏的失落,魏清源并没有丝毫的不高兴,反而一再安慰面带忧色的妻子,说他一直想要一个像然姐儿那样的女儿。赵云杏见他都临近考试了,也不去温书,孩子一行就过来抱着哄着,还一个劲儿地夸孩子长得像她,长大了肯定漂亮什么的,总算让她去了生女儿的心结。

    八月初三一大早,魏清源就起程赶去州府江阳。

    从平安镇赶去江阳,快赶也要四五日。魏清源走啊就租好了马车,终于赶在八月初七的晚上到了江阳。

    可惜他到得太晚,各大客栈都住满了人,最后只得寻了个小客栈暂时住下,才吃上一顿饱饭。

    第二天,魏清源在客栈里休息温书,也没出门,第三天就到了乡试的第一场考试。他怕迟到,到的比较早,总算在场外看到了赵世华和钱锐两人。

    赵世华看到魏清源到了,知道妹妹平安生下个女儿,这才放了心,却又忍不住劝慰了一句道:“你们都还年轻,不要着急,一般都是先开花后结果的,先养个丫头以后也好照顾弟弟。”

    魏清源笑道:“二哥不用担心。女儿也是我的骨血,在我心里是一样疼爱的。其实,我还真的很想要一个跟然姐儿一样乖巧可爱的女儿。对了二哥,然姐儿你是怎么养的?怎么就那么聪明可爱呢?你跟我好好说说。”

    说起女儿,赵世华就忍不住满面含笑,之前的几分紧张不知不觉中消散了。钱锐听到赵世华提起安然,也不禁全身关注的听着,不时露出几许微笑来。

    没过一会儿,贡院门口响起了钟声,入场的时间到了。

    而后,各地的秀才们便按照不同的县排队,依次接受检查进入贡院。赵世华魏清源三人也停止叙话,赶紧提着考篮去排队······

    第一场考完以后,赵世华让魏清源搬到了他们租住的院子里。三人都将自己的考卷默写了一分出来,赵世华才发现魏清源居然没有使用新的书写格式。

    “清源,不是传信告诉你要学标点符号,以后要从左到右横向书写的吗?难道你没有收到信?”赵世华急了,虽然这次会试没有说一定要使用标点符号和新的书写方式,但圣旨上既然说了提倡,就已经表明态度了啊。拥护朝廷新政,乐于接受新书写方式的肯定会更得学政大人喜欢,这还用说吗?

    魏清源却不以为意道:“书写什么的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关键还是要看文章吧!”

    “你······唉!”赵世华叹了口气,又问道,“那标点符号,你究竟学没有?”

    魏清源点头道:“看过,但书写起来很不好看,我就没有练。不是说要从明年会试开始才用的吗?等乡试完了再练习也来得及。”

    赵世华看着他,无话可说。

    钱锐也看着魏清源,暗自叹息。

    后面两场,三个人都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但等大家把各自的试卷默下来一看,才发现赵世华的卷子答得与众不同,特别是如何应对水灾后的治理和赈济的策论,他写的相当好。不看不比不知道,比较之下钱锐和魏清源都发现自己阐述的治理要点远不如赵世华的实用。

    魏清源所写,都是她从书中看来的,都是有出处的,但与赵世华的一比,就有纸上谈兵之嫌。他见就连十九岁的钱锐都答得比自己好,这才有些忧虑起来。

    等待发榜的日子无比的难熬,各地的秀才们便相互邀约举行文会,几乎每天都有一场。一来大家相互认识一下,能结交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二来说不得就能遇到自己命中的贵人呢?要是有朋友以后出息了,做了官,多个朋友多条路啊!

    文会的地点多变,有时候在城里最大的茶楼酒楼,有时候在江边的画舫里,有时候在某家的花园,有时候干脆就在青楼楚馆。

    魏清源对这样的文会不是很积极,他特别不喜欢那些人一边谈诗论文一遍又跟那些个青楼女子眉目传情亲亲我我,又反感其他秀才在知道了钱锐及其他几名出身比较好的秀才后对他们巴结的样子。因此,去过一次,他就不去了,每天都留在房中练标点符号和横排书写。

    魏清源是个相当自律的人,他觉得时间是不能浪费的,而参加那些所谓的文会,就是在浪费时间。他不但自己不去,还劝赵世华也少去,让赵世华很无语。

    其实钱锐也懒得应付那些过来巴结的,而真正有才的又往往恃才傲物,他同样不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