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种田忙第19部分阅读
家长里短种田忙 作者:肉书屋
妹嫁过去不是要守一辈子活寡吗?不行,不能让娘答应”
李氏一边拉他一边劝,云舒见二人争执不下,这样下去可不行。(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她跑到水志诚面前,拉拉他的袖子直喊‘爹爹’云舒满两岁就改了称呼,免得别人对那称呼问来问去。
水志诚正着急,轻轻推开云舒,“舒舒一边玩儿去,爹娘有正事了”
云舒那小身板哪受得了水志诚那力气?她后退两步便一屁股坐到地上,“咝真疼”云舒痛得流出泪来
李氏见状火了,一把推开水志诚,骂道:“你去、你敢去,我立马带云舒走”
水志诚见云舒摔倒立马就后悔了,赶紧跑过来抱起云舒,一边给她揉小屁股,一边哄道:“舒舒别哭,爹爹坏,爹爹错了,啊别哭别哭”
云舒待那阵痛过去,搂着水志诚脖子道:“爹爹,我去告诉小姑,伯娘的话,好不好?”
一旁生气的李氏一听,看向云舒,她略微一想,“恩这办法不错”
水志诚要开口,李氏拍他一掌,不让他说话,笑嘻嘻的对云舒道:“鬼机灵,今天就看你的了这事儿办好了,娘就给你买糖葫芦”
云舒嘟起小嘴“不要糖葫芦,舒舒要铜板”
李氏好笑的戳她一下“鬼丫头,咋这么爱钱了?好,就给铜板”
李氏拉过云舒嘀咕一番,便将她放到汤氏院门前,然后拉着水志诚回家去了。【叶子】【悠悠】
云舒站在汤氏院门前,趴着门缝儿往里张望。院子里到处挂满红布,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她想了想,汤氏、刘氏都不待见自己,就这么进去肯定遭白眼,若是刘氏来开门,说不定还不让自己进了得想个办法找小姑才成。
她蹲在门前想了会儿,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她酝酿一会儿,眼泪出来了,再揉揉,眼泪流得更厉害了。她摸摸自己脸蛋,故意用泪水糊花脸,然后开始抽噎,渐渐的哭声越来越大,一边哭还一边配合着喊“小姑、小姑”
院子里的热闹声渐渐停了下来,片刻后有人来开门,云舒皱起眉,果然是刘氏。
刘氏一见是云舒,立刻拉长脸,骂道:“嚎什么嚎?哭丧啊你不滚回自家院子去,跑这儿来干什么?大喜的日子,真是晦气”
云舒不理她,从她身边哧溜一下钻了进去,直往堂屋里跑。刘氏愣了一下,低头找不到人影,等她发现时,云舒已快到堂屋了,刘氏气恼的追了过来。
云舒一进堂屋,见里面也挂满红布,周围坐满了人,大姑一家、二姑一家、大伯一家全都在,连汤氏弟弟一家也都来了大家正喜气洋洋的说着话,汤氏弟媳汤陈氏正陪着汤氏说笑,小姑头戴红花低头坐在汤氏下首。
云舒见刘氏就要追来,立刻冲向小姑,麻利的爬上小姑的腿,将脑袋埋在她怀里。十二岁的小姑身体已经开始发育,有了少女的娇俏,身上香香软软的很是舒服,云舒舒服的蹭了几下。
小姑见云舒如此可爱乖巧,自然的将她楼在怀里,对来势汹汹的刘氏笑道:“三嫂,怎么了?”
“这个小…东西,一没注意就让她溜进来了小妹,把那丫头给我吧”刘氏指着小姑怀里的云舒。
“没事儿,三嫂,云舒向来乖巧,就让她呆在这儿吧”
刘氏望向汤氏,汤氏看看只露出屁股的云舒,没说什么,继续跟汤陈氏说笑。刘氏无奈,只好愤愤的坐下,那眼神儿一个劲儿的对着云舒后脑勺放冷箭
云舒待众人又热闹起来,才抬头看小姑。今天的小姑刻意打扮了一番,换了件新衣服,圆盘脸、五官极似汤氏,眼神明亮、鼻子翘翘、嘴巴小小,白皙的脸蛋透着粉红;最出彩的是她的头发,又黑又亮又长,看得云舒直眼馋。以前没怎么注意,原来小姑长得也还挺不错的嘛
小姑注意到云舒的注视,低头看她,见她脸上还有泪痕,掐掐她的小脸蛋,“小丫头,怎么哭鼻子了?谁欺负你了?告诉小姑,小姑帮你揍她”
云舒闻言皱皱鼻子,想起一直在背后对着自己放冷箭的刘氏,毫不犹豫的转身指着刘氏道:“就是她”
一直关注着云舒的刘氏闻言立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好啊,你个死丫头,放你进来,你还敢当面说我闲话”说着就要过来提小云舒。
云舒自然不能让她得逞,哧溜一下滑下小姑膝盖,躲到汤氏椅子背后。刘氏在小姑那里扑了个空,又向汤氏椅子扑去,一大一小便围着汤氏直打转。
还没搞清状况的众人纷纷望向那二人,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汤氏被眼前庞大的刘氏转得头晕,使劲一拍桌子,大吼一声:“给我停下”
刘氏挽着袖子,道:“娘,你让让,待我把那小虫子扔出去,免得碍您的眼”
汤氏叫嚣几声,见刘氏还在眼前转悠,一怒之下,一脚踢到刘氏膝盖上,刘氏吃痛,才摸着膝盖退到一旁。云舒见状立刻跑回小姑身后,只露出个脑袋查看情况。
水志奇扶着刘氏坐下,堂屋里总算静了下来,汤氏板着脸瞪着云舒,半晌后才道:
“舒丫头,你来干什么?”
“来找姑姑姑姑小,为什么要成亲?”
汤氏愣了一下,一旁的汤陈氏脸色有些难看,她板着脸训斥道:“小丫头知道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阿琼不过是早嫁过去两年,还能多拿几十两银子,有什么不好?”
小姑红着脸低下头,刘氏一听这事儿,也顾不得疼了,接话道:“娘,可不是,五十两银子了,咱们辛苦好几年也未必能得这么多钱,那家那么有诚意,小妹一去就做少奶奶,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的有什么不好,不就早了两年吗?”
汤氏犹豫道:“弟妹啊,我总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那李家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提早两三年接阿琼过门了?他们家不是出了什么事儿吧?”
“嗨二姐,你多心了,那李家真要出了事儿,还能一次就拿出五十两现银?又送这么一大堆聘礼?”
“对啊,娘,舅母说得对,李家这么有诚意,又是从小就定下的亲事,早两年过门也没什么”周氏也帮忙说话。
汤氏看向小姑,叹气道:“唉阿琼在家成天忙着干活,那绣活儿什么的都没空练,我担心她去了婆家遭嫌弃啊本想多留她几年的”
云舒听这些人说话,感情大家都还不知道李家小子病重的事儿啊于是她大声嚷道:“李家冲喜、冲喜”
汤氏闻言立马黑了脸,汤陈氏一哆嗦,赶紧道:“小孩子家家别乱说二姐,这小女娃真是不像话,胡说八道,快让她回去吧”
“本来就是,李家儿子生病、冲喜,要姑姑冲喜”云舒见汤陈氏要过来赶她,关紧再大声嚷嚷几句。
那刘氏闻言先是一愣,片刻后眼珠一转,道:“娘,别听这小丫头瞎说,大好的喜事儿被她说成这样,真是晦气,咱们这就赶她出去”刘氏自己膝盖还疼着,只好将水志奇推出来。
眼看汤陈氏提起云舒就要出堂屋门了“等等~~舒丫头,你听谁说的?”c
第七十一章 云舒报信是【
第七十二章 退不退?
第七十二章 退不退?
“等等~~舒丫头,你听谁说的?”汤氏叫住汤陈氏
刘氏见势不妙,一瘸一拐的走过来道:“娘,她一个两三岁的小丫头,能懂个什么?不知她从哪儿听来的闲话,多喜庆的事儿啊,别让个小丫头给搅黄了还是我来送她回去吧”
大姑、二姑面面相觑,显然也是一副不相信的模样,云舒心下着急,可不能让刘氏送自己回去,要回去也得把小姑拉去。(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
于是她一边踢着双腿挣扎,一边大喊:“小姑送、小姑送”
汤陈氏一个没抱稳,云舒便滑到了地上,她立刻跑去拉小姑。小姑一听冲喜就脸色发白,正想出去透透气,见云舒拉她,便顺势抱起云舒道:“娘,我送她回去”
说完抱起云舒便出了堂屋,汤氏皱眉望着小姑的背影。汤陈氏与刘氏对望一眼,围上去一左一右拉着汤氏说李家的好话;大姑、二姑不置可否,没当回事儿,继续拉家常;水志华更是无所谓的自顾自喝茶,只有水志奇皱眉望着刘氏舌灿莲花,跟汤陈氏一唱一和
小姑抱着云舒一出院子,云舒便哧溜一下滑下来,拉着小姑往自家跑。小姑走几步停下道:“舒舒,你刚才说的是真的?”
云舒觉得自己就算说一百遍,他们依然会怀疑,所以决定什么都不说,拉着小姑往家去,爹娘自会跟她说清楚的。
二人还没到家,便见李氏夫妻均站在院门口张望。见二人过来,李氏夫妻立刻迎了上来,一把抱起云舒,将小姑拉进屋里。
几人坐下,小姑立刻道:“二哥二嫂,云舒说的话是真的吗?”
李氏看看水志诚,这事儿毕竟是水家的事儿,李氏不方便说太多。水志诚道:“暂时不确定,不过我看十有是”
“二哥为什么这么肯定?”
水志诚嘴笨,对云舒道:“舒舒,把你在作坊院子听姑姑婶婶们说的话给小姑说一遍”
于是,云舒将那些话又一字不漏的重复一遍,小姑脸色苍白的坐回椅子,默然一会儿,她眼里流出泪来,那泪水越来越多,片刻后变成哇哇大哭
水志诚见状赶紧上前像哄云舒一样,一边拍她的背一边哦哦的哄着,小姑嗡嗡道:“二哥,我不要成亲”
“好好……咱们不成亲”
“我不要当寡妇”
“好好……咱们不当寡妇”
“我不要…”
小姑哭一句,水志诚便拍着她的背哄一句,原本难过的云舒见他们兄妹这个样子,忍不住想笑,李氏也被他们的对话弄得哭笑不得,却也不好打扰,自顾自的出门去了。
不一会儿,待小姑哭得差不多了,李氏端一盆热水进来,搓好帕子,递给小姑:“小妹,来,擦擦脸,哭红了眼睛多难看啊”
小姑一看那热乎乎的帕子,眼泪又要流下来,李氏赶紧给她擦擦,摸摸她的脑袋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这么爱哭鼻子,小心舒舒以后臊你”
小姑呼呼鼻子,看看云舒,眨眨眼睛道:“舒舒不会的,对不对?”
云舒见她那可怜样儿,只好乖巧的点头。
待冷静片刻后,小姑突然站起来,走到水志诚身边嘭一声跪下,“二哥,我不要去冲喜,不要做寡妇,二哥你帮帮我吧”
水志诚手忙脚乱的拉小姑,“你个死丫头,我是你哥哥,又没死跪什么跪起来,快起来”
李氏呸呸两口:“什么死不死的,咱们要活到九十岁了,小妹,起来再说,我们要是不帮你,怎么会让云舒去给你报信儿?快起来吧”
小姑闻言这才站了起来,大家静了一会儿,李氏道:“小妹,李家要求提前成亲,娘答应了吗?”
小姑难过的点点头。(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
“她知道李家冲喜的事儿吗?”
小姑摇头,李氏询问的望向云舒,云舒无辜道:“我说了,奶奶不信,舅奶奶说李家好、婶婶也说李家好,大家都不信”
李氏摇摇头,叹道:“就知道会这样”
小姑急道:“二嫂,李家送来五十两银子和几大箱聘礼,还说陪嫁也全由他们出银子和东西都送到院子里了,这可怎么办啊?”
云舒恍然大悟,难怪刘氏那么积极要把小姑推出去,原来是为银子
水志诚道:“我这就去找娘说清楚,让她把聘礼都退回去”
李氏瞪他一眼:“你忘了上次地契时你母亲说的话?她会听你的?”
站起来的水志诚闻言像泄气的皮球般坐了回去,大家均苦坐着愁眉不展。
其实让汤氏和水家几兄妹相信李家冲喜并不难,怕就怕他们一时贪恋那聘礼和钱财,心甘情愿将小姑送去冲喜
当年定亲时李家还只是个开小面摊的,又是汤陈氏牵的线。谁知自定亲后,李家生意便越做越好,现在也算是略有资产的小富之家,李家三代单传,那儿子更是宝贝得很。这样的人家就算是嫁去冲喜,一般人家也是愿意的
李氏虽想到关键之处,却不好开口,水志诚那榆木脑袋还在纠结着怎么让汤氏相信李家确实是要冲喜。云舒早想到这个问题,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才能让汤氏退聘礼?
李氏叹口气道:“小妹,要是…我说要是,娘知道李家确实是冲喜,你觉得她愿意退吗?”
水志诚立刻道:“怎么不退?那可是小妹的后半辈子啊,娘肯定不会为了几十两银子让小妹去守活寡的”
小姑虽只有十二岁,平时大大咧咧,但女人天生心思敏锐,李氏这么一说,她立刻明白过来。小姑低下头不说话,长长的刘海儿遮住了她的表情,云舒分明看到她紧握的拳头正在微微发抖
三人商量一番,决定由水志诚去劝大姑派人去安乐镇看看,小姑则去打探汤氏的心思。当晚水志诚接近子时才垂头丧气的回了家,李氏问:“他爹,怎么样?”
水志诚勉强的笑笑:“劝了大姐一晚上,她总算答应派人去看看了”
“唉那就好,来,坐下,我给你打盆热水”
李家娶亲就定在本月十八,下聘时已是初九,大家焦急的等待大姑的消息,直到十五那天下午,才见大姑一个人匆匆的进了汤氏院子。
云舒这几天、天天带着小黄守在院门口,就等着大姑快点儿来个准信儿,没想到她家那么多人,打听个消息居然也用了五天要是再不来,明天水志诚可就要亲自去安乐镇了
云舒一见大姑,便立刻将消息告之爹娘,他们放下手中的活儿,一家人齐齐跑到汤氏院门口听墙角
没过多久,院子里便听到汤氏的大骂声,然后是摔东西的声音,还有小姑嗡嗡的哭声、刘氏、周氏的低语声、大姑小叔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热闹非凡
云舒听不太清楚,干脆从汤氏家门缝钻了进去,偷偷爬到堂屋门口张望。
只见堂屋内汤氏正怒气冲冲的走来走去,时不时指着天边跳来跳去的骂几句小姑坐在椅子上嗡嗡的哭,大姑灰头土脸的坐在一旁安慰;大伯小叔皱眉坐着不说话;只有周氏和刘氏不停地跟在汤氏身后说好话。
转了好一阵,汤氏总算转累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一拍桌子道:“阿珍,你敢保证这事儿绝对是真的?”
大姑皱眉道“起初听二弟说时,我也不相信,还骂了他一通,没当回事儿。
前天遇到张媒婆,听她说王媒婆最近接了个肥差,又提到李家、水家,我便留了心,派人去打听,没想到真是那样,听说那小子已经晕迷半个月了,到现在还没醒了。
我怕出岔子,今天一大早便亲自去安乐镇走了一趟,确信无疑娘,您看怎么办?”
“好好一个陈淑香连老娘这个二姐都坑,那贱人,在我面前又打包票又说好话,我还奇怪她怎么比我还着急了那个贱人,老娘跟她没完”汤氏气得直拍桌子。
刘氏赶紧上前一边给汤氏拍背一边劝道:“娘啊,您消消气、消消气啊,说不定舅母也不知情了,她毕竟是咱们亲舅母,怎么会来坑自己侄女了?”
“哼,她娘家就在安乐镇上,她能不知道?你少在这儿给她说好话说,你是不是也收了她好处?”
“哎哟天地良心啊娘,我可是您亲儿媳,您怎么能这么说了?舅母是长辈,我孝敬她就是孝敬您啊。我说她几句好话,您怎么就说我收她好处了?哎哟,冤枉死我了”刘氏夸张的大吼大叫,云舒见她那模样,心下确定,她肯定收过好处,哼
“行了行了,别吵了给我滚开”
“阿珍,你这就去找王媒婆,把亲事给我退了”
刘氏闻言,赶紧扑上去:“哎呀,娘小妹可是从小就与李家定亲的,就这么退了,以后怎么办啊?”
周氏也着急道:“是啊,娘,小妹定亲都快十年了,现在人家一生病,咱们就退亲,这对小妹的名声可不好啊村里那些人最爱编排人家不是,说不定以后连咱们家云秋都会编排上,还有二弟、三弟的孩子,娘,您可要三思啊”
刘氏附和道:“对啊对啊,娘,不能退,退了咱们水家的名声可就坏了,以后咱们的孩子咋办啊?”
汤氏闻言静了下来,皱起眉本要出门的大姑也停了下来,犹疑的望向汤氏。
怎么办?退还是不退?c
第七十二章 退不退?是【
第七十三章 退不退(二)
第七十三章 退不退(二)
加更:感谢“aeseas”和“tq68”童鞋的双倍粉红票票,╭(╯3╰)╮
周氏、刘氏见大姑停下来,稍稍松了口气,刘氏道:“娘,李家儿子现在虽卧病在床,说不定小妹一嫁过去就好了呢?不是菩萨都说冲喜就好?”
汤氏有点儿动容,周氏道:“娘,三弟妹说得对,咱们小妹是有福之人,您看,他们李家一跟咱们家定亲,生意就做大了,定是沾了小妹的光,这次小妹嫁过去,定能让那李家小子立马好起来”
大姑嘀咕道:“又不是吃不起饭了,干嘛好生生要去给人家冲喜?冲好了是好,充不好怎么办?”
刘氏不满了:“大姐,您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咱们家地虽不少,可就我跟志奇能下地干活,一年守着那些庄稼,能有多少收成?咱们辛辛苦苦一年也不过十来两银子,给小妹凑嫁妆都不够人家李家一出手就是五十两、又送聘礼又包嫁妆的,哪家能有这么大方?别人求都求不来了,这可是咱们小妹的福气啊”
周氏附和道:“可不是,小妹要是错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叶子】【悠悠】等李家小子病好了,小妹就是大功臣,他李家不一辈子把小妹供着养着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汤氏脸色越来越缓,连一旁不感冒的大姑都被说动了,安静的坐回到椅子上。云舒心惊:遭了,这样下去小姑嫁定了怎么办,怎么办?
突然,小姑站起来,几步奔到汤氏面前,嘭一声跪下,然后脑门叩叩叩的直往地上磕,几下过去,她脑门上立刻染满鲜血
刚刚反应过来的刘氏尖叫一声跳开,周氏也吓得捂着嘴连退几步,其他几人见状呆了片刻。就那么一愣神功夫,小姑又叩叩叩磕了好几下头,这堂屋可是用青石板铺的地,几息功夫,那地上、小姑额头上全是鲜血
汤氏惊叫一声跳起来,拉住小姑,大姑、大伯小叔几人也围上来,合力将小姑拉起来,汤氏一边哭着给小姑擦额头一边骂:“你个死丫头,你要你吓死你母亲啊?大白天磕什么头?你母亲我还没死了”
大姑示意大伯小叔将小姑扶到一旁椅子上坐下,找来纱布药酒给她擦拭包扎,小姑一边挣扎一边喊:“我不要嫁人,我不要冲喜,我不要嫁人,我不要冲喜……”
汤氏这次总算没有再那么绝情,这小女儿是她快四十岁才剩下的老幺女,表面上时常呼来喝去,其实心里最是疼她的凡是自己有的东西,都会偷偷给她留一份。(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现在见心肝女儿血流如注,自然心软:“好,好,阿琼别闹,不嫁就不嫁,咱们不嫁人、不冲喜,不冲了啊”
小姑闻言才慢慢停了下来,只是嗡嗡的哭。大姑一边眼泪汪汪的处理伤口一边心疼道:“哎哟,你个不要命的死丫头,额头都磕出洞来了,不想冲喜你就直说啊,这么狠命磕,你真想让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汤氏闻言想冲上去看,大伯赶紧安抚,让她坐了回去。
一旁的刘氏见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哪里甘心,她眼珠子咕噜咕噜直转,还想上去劝劝汤氏,水志奇见状一把拉住她,嘀咕道:“你找死啊,小心娘撵你回娘家”
“可是,那么多银子……”水志奇赶紧捂住她的嘴,趁大家没注意,悄悄将她拖出堂屋,他们匆匆的出来,差点儿撞倒趴在门口的云舒。
刘氏一肚子气,见到云舒就骂:“你个死丫头,躲在这里偷偷摸摸干什么?哦我说最近家里的菜怎么老是少肉,原来是被你这死丫头偷吃了,看我不好好教训你”
刘氏挽起袖子就要上来,水志奇赶紧拉住她:“哎哟,我的姑奶奶,娘正烦心了,你这时候闹事,小心娘拿你撒气”二人推推搡搡的回了自己屋。
屋里众人忙活一刻钟后才将小姑的伤口处理好,几人各自坐回原位。
大伯道:“娘,既然小妹不愿意,这亲事、咱们还是退了吧?”大伯母不停的给大伯使眼色,可惜大伯一直拿后脑勺对着她,对她的频频秋波根本看不到
汤氏皱眉道:“这亲事是当年我回娘家时定的娃娃亲,当时我见那小子聪明又讨巧,跟那李家老太太也还算投缘,便交换了信物,哪知会有今日之事?唉都怪我”
“娘,我今天去仔细打听过,那李家早就开始准备亲事了呢”
“什么?他们下定才几天,怎么那么快?”
“听说,李家老太太怕我们这边不同意,便事先找好了几户人家的好闺女以防万一”
汤氏一拍桌子:“混账怎么个以防万一?”
“说是…说是,我们若同意,立刻便迎娶过门;若不同意,便…便先纳几个妾”
“什么我女儿还没过门,他就要纳妾?还早就准备好了好个李家,哼”汤氏站起来在屋里气呼呼的走来走去,时而对着天边骂几句末了来一句:“我就知道李家没一个好东西,跟那李如书一个德性”
云舒趴在门框上直撇嘴,那安乐镇离舅舅家有二三十里、八竿子打不着好不好?她望向院外,不知道李氏听到没有,听到了肯定又要难过一阵子
待汤氏转完了坐下,大姑道:“娘,要不…咱们先别退,她要纳妾就先纳,若是冲好了,以后咱们小妹还是少奶奶,若是冲不好,也免得嫁过去守活寡”
“不行,阿琼还没过门就纳妾,谁知道以后还会怎么样?”
周氏忍不住了,插话道“娘,大姐说得对,他们纳妾也是不得已啊,总比让小妹去冲喜好吧?”
“冲什么喜?直接退了”
“哎呀,娘您听我说,咱们既然知道李家小子病重,现在退亲,人家说的不止是小妹的闲话,还会说咱们整个水家不仁不义,说不定还给小妹传个什么克夫的名声,你让她以后怎么办啊?
这次让李家纳妾,咱们不退亲,名声上过得去。yzuu点那李家小子要是冲好了,小妾虽有功,可毕竟只是小妾啊咱们小妹依然是少奶奶;若是充不好,克夫的就不是小妹而是那小妾,这样咱们又保住名声又能护住小妹,有何不可了?”
几人闻言均停下来思索,大伯点头道:“恩,媳妇说得对,娘,就这么办吧不就是个妾”
大姑也点头道:“娘,弟媳妇说得有道理,咱们不能为了一时痛快,让小妹背一辈子黑锅啊”
汤氏想了会儿,虽然对那妾还是很不满意,不过目前确实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好如此了汤氏道:“阿珍,这事儿你去办吧找王媒婆好好说说,别搞砸了”
“娘,那聘礼退不退啊”横空里突然插出一个声音。
云舒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刘氏是什么时候跑到自己身后来的?看样子她听墙角也听了有一会儿了
刘氏笑呵呵的越过云舒,走进堂屋,“娘,既然不退了,聘礼就留下吧我看那匹靛蓝色的布料给您做身儿衣服正好,还有那匹青色的,给咱们志奇合适,我嘛就要那匹淡红色的花布……”刘氏自顾自的安排着小姑的聘礼,全然不顾周围黑脸的众人。
大姑看不过去了,道:“哎弟妹,你身上这件衣服布料好熟悉啊哎呀这跟我过年时送给小妹那匹好像啊?”
“呵呵,大姐真有眼光,就是那匹,我看小妹用不完,放着怕长虫,便问小妹要了些。大姐,看,这衣服我穿着好看吧唉真是谢谢大姐了,下次有好的大姐可别忘了我啊”
大姑原本想臊臊刘氏,没想到人家最会顺杆儿爬,这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云舒乐得差点儿没笑出来,总算遇上对手了,嘻嘻
大姑哼一声,嘀咕一句“没脸没皮”
刘氏毫不介意,还故意扯扯衣服,四处摸摸:“唉这腰身要是再松些就好了”
一旁的周氏鄙夷的撇撇嘴,转过脸去。
汤氏黑着脸道:“阿珍,你找人把那些聘礼都送回去,五十两银子一会儿跟我去取,你跟王媒婆说我们阿琼太小,我要留她几年,要成亲也得及笄以后再说”
“哎,哎娘,人家送上来的东西又送回去多不好看啊要不让大姐重新置办些送过去?这样咱们多有面子,免得被那李家瞧低了去这些就留下吧娘,怎么样?”
大姑气得直喘粗气,她深呼吸几口,冷冷道:“三弟妹,我重新置办也可以,你打算给我多少银子啊?”
“哎呀,大姐,咱们不是一家人嘛,算那么清楚干嘛?小妹不也是你亲妹妹?置办点儿嫁妆不是应该的吗?”说完转身嘀咕一句:“又不是没钱,哭什么穷啊?”
大姑气得吹胡子瞪眼,她虽长得五大三粗,要比嘴皮子还真磨不过刘氏。
“好了,别说了”汤氏一拍桌子,站起来,往屋外去“阿珍跟我来”
“哎,哎娘,您别走啊那聘礼就留下吧,啊……”刘氏追着汤氏出了堂屋。
大伯一家见事情已经定下,便回家去了,留下小姑一人坐在那里发呆。
云舒轻手轻脚的进去,拉拉她的手指“小姑、小姑”
小姑呆呆的看向她,云舒挂起天真的笑:“小姑不用冲喜了,真好”
小姑闻言淡然一笑,云舒却觉得那笑中并无喜意,却满是悲凉唉小姑长大了云舒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静静的偎在她身边陪着她。
当天下午,大姑便去找了王媒婆,将聘礼、礼金全退了李家自知理亏,也没有为难,只是喜事照样进行,十五那天李家同时娶了两个小妾。c
第七十三章 退不退(二)是【
第七十四章 丰收的烦恼
第七十四章 丰收的烦恼
自那次冲喜事件后,小姑变得沉默寡言,每天只顾低头干活,有空便躲进屋里做绣活儿,云舒想找她一次都挺难。云舒认为小姑应该是伤了心,正躲起来疗伤了,罢了罢了,暂时还是不要去打扰她了吧
去年端午李氏从李贤宾家抓来的小猪喂到去年年底就长到了两百多斤,夫妻俩杀了一头卖了一头。杀的那头、猪肉自家一半,给舅舅家送去一半,就当还了猪仔钱,卖的那头因年关猪肉涨价,自然也得了个好价钱,一共卖得一两五钱银子。
年前年后那段时间老爹照例进城打工,汤氏自上次放过狠话,就没跟云舒爹娘说过话,这次打工还算顺利。
只是这次过年去做短工的人显然多了不少,老爹从年前半个月忙到年后半个月,一共才得三两五钱银子,比起去年少了大半,不过李氏夫妻却很满足,辛苦是辛苦了些,但一个月就能挣两头大肥猪的工钱,这么好的事儿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云舒家右侧后山开出的那一大片荒地,年初时李氏夫妻本打算整出来种点儿庄稼的,翻了几块后发现泥土还是有些贫瘠干涩,种了也未必会有收成,便决定再养一年,依然洒上水花生,多抓了几头猪仔回来养。
云舒家地少,闲时相对较多,水志诚一有空便进城做工,除大虚小虚日固定去方大嫂那儿外,他也成了王记布庄的固定送货员,收入比方大嫂那儿还多,一个月下来居然也能有个四五百文。
李氏的绣活儿忙一整天也只能绣出一两条帕子,最多不过四五文,又伤眼睛又浪费时间,现在李氏除了给家人做做衣服缝缝补补外,基本不动针线。
自从家里有了那一大片水花生地后,她便把大半心思放到了饲养牲畜上,今年年初一下子就抓了六头猪仔回来,端午时又抓了四头,那鸡更是养了四五十只。
这里的猪肉通常有三个时段会涨价:过年、春耕、秋收;八月收稻子时,云舒家年前抓来的六头猪仔就已经长成二三百斤的肥猪,李氏一头不剩的全卖掉,一共得银九两。
拿到钱的云舒一家集体围坐到主屋里,将银子摆在正中央的桌子上,李氏和水志诚望着那堆银子发呆,云舒更是恨不得扑上去将银子全抱进怀里
大家呆愣半晌后,水志诚道:“她娘,咱们有十…十两银子了?”
李氏呆呆的看看水志诚,又看看那堆银子:“好…好像是吧”
云舒乐了,自己这对傻爹娘,莫非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嘿嘿,我来试试,于是她站到椅子上,伸出小爪子,慢慢接近那堆白花花的银子
到了、就要拿到了,云舒吞吞口水
“啪”李氏拍云舒爪子一下“鬼丫头,不许乱动,你母亲我还没看够了”
云舒委屈的缩回爪子揉揉,嘟囔道:“说我财迷,你还不是一样?”
李氏闻言,眨眨眼:“我就是看看,哪像你,见了银子就想往自己兜里揣”
“娘,银子不往自己兜里揣,还外别人兜里送啊?”
李氏板起脸,瞪云舒一眼,“这丫头,越大越不听话了”
云舒嘟起嘴不以为意李氏站起来,将先前存下的银子铜钱全翻出来,倒在桌上,加在一起居然有十四两银子了
“他爹,你看,咱们家这么多银子了”
“嘿嘿,是啊是啊好多啊”
“咱们今年多买点儿粮食吧?”
“好啊好啊”
“要不,咱们把房子也重新盖盖?”
“好啊好啊!”
“那咱们盖几间房子好了?”
“好啊好啊”
云舒母女齐齐望向水志诚,见他依然呆呆的望着银子,那魂儿不知飞到哪儿去了李氏好笑的拍他一掌:“他爹,醒了”
“好啊好啊”
云舒见老爹这呆傻样儿,乐得哈哈大笑水志诚闻声醒来,莫名其妙的望向云舒母女:“她娘,怎么了?笑什么?”
李氏道:“难怪舒舒从小就那么爱钱,原来是跟你学的”
水志诚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嘿嘿,是啊是啊”
李氏闻言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一家人乐呵呵的开始商量买多少粮食?盖多大房子?种什么庄稼、养几头猪?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好不热闹。云舒觉得今天是穿越以来最美好的一天活着真好有饭吃真好、有房子住真好什么都好这天她连睡觉都是嘴角挂笑的
得了银子的李氏夫妻首先便去舅舅家买了十石谷子回来,然后筹划着怎么盖房子。
听到消息的周氏和刘氏眼红的不行,周氏、刘氏两家忙活了一阵,把云舒家屋后那片斜坡地上的大树小树砍得精光,一砍完便拉村长来丈量土地。
村长一见那地就直皱眉,一则那地不管适不适合开荒,他们全砍了;二则开荒也是有一定标准的,登记造册前得把土地整理出来,可他们那地上全是树桩树根、杂草遍地、乱石成堆,怎么也不像整理过的样子
于是村道:“志奇媳妇、志华媳妇,不是我这老儿眼刁,可你们这地不打理干净,是不能丈量登记的”
刘氏道:“哎呀,村长,咱们家这两天不是有事儿吗?一有空肯定打理,听说办地契要些时间了村长,咱们都是水家人,你就先帮咱们量了吧”说着塞了个红包到村长手里。
村长娘子虽爱钱,背地里常收红包,村长心下明白,常睁只眼闭只眼,可他自己却很爱惜自己羽毛的,从没亲手收过别人一分一毫,今天这刘氏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落他面子,村长立马就白了脸。
“志奇媳妇,荒地必须打理好了才能量,那是规矩,官府是要核查的,出了岔子我可担待不起,你打理好了再来找我吧”说完将那红包扔回刘氏怀里,转身就走。
刘氏本是个吝啬之人,今天好不容易忍痛包了一百文给村长送礼,没想到事儿没办成还遭了白眼,刘氏在半山腰上呆愣一阵,等反应过来,村长一行都快走得不见人影了
周氏不满的嘀咕她几句也回去了刘氏受了气回去对着水志奇大发脾气。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汤氏去找的村长,才把土地给量了;后来又让大姑找门路送了不少钱,前几天才拿到地契
周氏比较精明,她背地里去给村长娘子送了不少礼,又让娘家嫂子帮忙,去年年底就拿到地契了,不过这事儿除了水志华外,没人知道
刘氏见云舒家好不容易开出来的地种什么不好、居然拿去种那野草,原本很是不屑的,不过去年年底云舒家卖的那头大肥猪得了一两多银子,她就眼红了拉着水志奇天天跑去后山忙活,连过年那几天都不得休息,地契虽没拿到,她家那片地却是整理出来了,也种上了水花生
今年也养了两头猪,当然猪都是小姑和汤氏养,她只会站在猪圈前指指点点、抱怨不停。今年秋收云舒家卖猪,她家也卖,只是云舒家的猪要肥些重些,得的银钱自然多些。
收汤氏家猪的屠户正好也是收云舒家猪的那人,刘氏软磨硬泡硬是问出了云舒家卖得多少银子,她自己两头猪只卖了二两五钱银子,云舒家却卖了九两银子这可把刘氏眼红坏了
于是她一有机会便在汤氏面前说云舒家挣了多少多少钱,末了总会来一句:“娘,您看二弟家半年就能得十几两银子,一年才给三百文赡养费,实在太少了哪有这样做儿子的?照我说,让他们一年出五两银子都不为过你说是不是,娘?”
汤氏虽嘴巴讨嫌脾气丑,却也硬气,当初放了那样的狠话,其实她一回家就后悔了。可自己是老娘,说出去的话怎么能收回?要收回也该是儿子主动来示好才是
可云舒一家自那次以后,除云舒偶尔去找找小姑,李氏夫妻却从不踏入汤氏小院半步,连过年过节都没去。礼钱倒是送来了,全是云舒送的汤氏对此很不满意,现在要她去要赡养费,打死她也拉不下那个脸
对于刘氏的风言风语,汤氏起初还会板着脸训斥一番,多几次就当她在放屁,让她一个人自说自话,谁也不搭理她。
刘氏在汤氏那里得不到回应,自然不会甘心,便自己跑去水志诚。
这天,云舒正在院子草堆便转来转去捡鸡蛋,“喲小云舒,忙什么了?你爹在家吗?”
云舒闻声望去,见刘氏正自己推开院门进来。
李氏闻声出来,见到刘氏有些奇怪,自家与汤氏家已经一年多没来往了,她来干什么了?
刘氏自顾自的坐下,东拉西扯一番,最后回归正题:“二嫂啊,听说你家这次卖猪一下子就卖了九两银子啊哎哟,我的天啊九两了咱们家一年的谷子也不过这个价钱”
“弟妹说笑了,我们家没地,那猪养了一年,除去喂猪的粮食和猪仔钱,得银也不过三四两而已哪儿能跟弟妹家的地相比?”
刘氏撇撇嘴,“二嫂,你家猪不都喂水花生,哪需要什么粮食?唉不说这些了上次阿,李家来提亲,聘礼加礼金嫁妆起码有七八十两银子了,可小妹就是不要,真是可惜了唉这小妹真是的,这么好的人家不嫁,以后谁给她准备嫁妆啊?”
说完她眼睛瞟瞟李氏,“二嫂,小妹待不了两年就要出嫁了,你看二哥是不是该出些嫁妆银子啊?”c
第七十四章 丰收的烦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