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竞芳菲第25部分阅读

    竞芳菲 作者:肉书屋

    太过担忧。”

    “行啦,去吧去吧。”芳菲笑着把春雨送走。等春雨出了门,芳菲在客房里静静坐着,开始冷静下来思考接着该做些什么。

    身上带的盘缠还够用一些日子,这倒不必太担心。

    再待个三天左右,也该回阳城了。这一点卢夫人倒帮她考虑好了,说是龚大人交代的,过些日子正好有一艘官船要从江城出发上京送贡品,途径阳城,就让他们搭那官船就行。

    官船有水军护航,自然是极安全的。芳菲感激不尽,一再托卢夫人向龚大人致谢。

    “不用不用,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卢夫人压低了嗓音,对芳菲说:“这回还多亏了你送来的那水路图,让水军打了个大胜仗,听说那些河盗已经全被剿灭了呢”

    “真的啊?”芳菲说:“那些人质……”

    “听说大多都活着呢。已经让船往江城送了。”卢夫人是懂得政事上的关节的,所以心情很好。

    这事一说起来,可就是她家老爷“爱惜学子”的铁证,在士林间的威望必然更上一层楼。

    陆寒听到此事也很高兴。等得到了这些人来到江城的确切消息,他第一时间就赶往府学驿馆去探望。

    “童兄,想不到我们还能再见面……”

    陆寒见到躺在床上瘦成了一把骨头的童良弼时,饶是他身为男儿,也禁不住泪盈于眶。

    童良弼的圆脸变成了瘦瘦的尖脸,幸亏人虽然虚弱,却没受什么致命伤害。

    “没事,没事你看你难受个什么劲儿”

    童良弼的精神倒还好,反过来安慰陆寒:“咱们都活着,这就是大好事想想老梁……”

    提起那几个已经死去的同伴,两人都不由得沉默下来。

    还是童良弼先说话了:“嘿,听说你成了‘小三元’?太厉害了有你这样的同乡,我们阳城人说起来都有面子啊”

    “侥幸而已……”陆寒谦逊道:“都是运气。”

    “唉,可惜我们没赶上院试。不过就我这样子,也上不了场了,坐久一会儿都头晕,”童良弼说:“又得当三年童生啦我真是没白姓童啊”

    听到童良弼还有心情说笑,陆寒终于心情开朗了许多,忍不住“扑哧”笑了出声。

    两人相视而笑,全身充满了一种劫后余生的幸福感。

    三日后,陆寒和芳菲、春雨搭上了从江城出发的上贡官船。

    正文 第九十五章:挣钱

    第九十五章:挣钱

    缺钱的感觉真不好受。

    春雨是替芳菲管账的,她趁着其他几个丫头不在,捧出那钱匣子给芳菲看:“姑娘,咱们只有二十两银子了。”

    芳菲揉了揉太阳|岤,头痛地说:“先把她们几个这个月的份例发了。还有给春月五两银子,让她去那边大宅厨房里拿这几天的菜。”

    她的丫头可不能随便进出宅子,当然更不能去菜市场买菜,所以她们吃的菜都是从秦家大宅那边拨过来的。

    从江城回来后,缺钱的问题就浮上了水面。

    两千两,搁在哪个家里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估计全城也就是芳菲这么个姑娘家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来,但她这也是东拼西凑才勉强够的数。现在还欠着唐老太爷五百两没还呢

    虽然唐老太爷不会上门追讨这么几百两银子,但迫在眉睫的家用问题可是不能不解决的。

    她如今算是自己当着一个小家,自由是自由了许多,花钱的地方也海了去了。原来还指望着吃积蓄呢,谁知道一夜之间……唉

    算了,人没事就好,总算是破财消灾,还捞了个秀才功名回来。

    可是这功名也不能当饭吃啊——当然,中了举人就不愁没人送吃食了,详情可以参见《范进中举》。不过秀才是没这待遇的,风光过后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

    陆寒那边还好,他那些个积蓄还有剩余,足够他支持到明年考乡试的。

    芳菲为了不让陆寒为自己操心,一点口风都没在陆寒面前露,春雨有一次想说还被她给瞪回去了。

    陆寒从来就没出来赚过钱,跟他开口有什么用?

    只能让他为自己操心罢了。

    但总不能一直靠典当母亲留下的嫁妆过日子吧……她还指望把当出去的那些首饰给赎回来呢。

    钱钱钱……芳菲觉得自己要想钱想疯了。

    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快速来钱呢?可惜自己不会赌术……不然真想跑到赌馆里去捞钱了

    她看着快被掏空的钱匣子发呆,良久,忍不住叹息一声。

    难道真的只能采用这个法子了吗?

    唐老太爷听说芳菲来访,顾不上自己近日身子有些不适,亲自拄着拐杖出来迎接她。

    “秦丫头,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唐老太爷让人给芳菲看茶,他细细打量了一下芳菲的气色,发现芳菲眉宇间笼着一层薄愁,不禁动问:“怎么了?如今不是正当欢喜的时候,我看你反倒是不太高兴?”

    芳菲远赴江城“寻夫”的消息,在阳城某一范围内悄悄传扬开来了。尽管有人认为这样的举动极为不合礼法,甚至说秦家教女不严,但大多数人却对芳菲赞誉有加。

    无他,因为她前面已经有了一次“自杀抗婚”的光荣事迹……这位秦七小姐对未婚夫“有情有义”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大家都觉得她这次也是关心太过的缘故。

    所以说,无论什么时代,个人形象很重要……这也是湛先生苦劝芳菲收敛经商行为的原因。还是为了形象问题啊

    而那些说芳菲不对的人,在陆寒考中秀才后也闭了嘴。

    这回陆寒居然能奇迹地从贼人手中孤身逃脱,并且赶上了院试,乃至考上了院试案首勇夺“小三元”

    人们便传说是因为秦七小姐的情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星君特地下凡拯救陆寒。

    接着大家便开始发挥想象力为这个故事添油加醋,这个说陆寒是被星君吹了一阵风直接从贼船送到江城考试的,那个说神仙送了陆寒一支妙笔,让陆寒在院试中妙笔生花折服了考官。

    要知道,市井民众最爱的便是听和说这些传奇故事。而陆寒和芳菲的故事,无论那一条都具有极高的话题性。

    才子、佳人、磨难、脱险、小三元

    所有的关键词组合起来,那就是两个字“佳话”

    一旦成了“佳话”,传说中的人形象自然就高大起来,本来有的缺点也都被人直接无视了……

    因此唐老太爷才对芳菲的愁眉不展感到疑惑。

    芳菲微微笑着,对唐老太爷说:“老太爷,芳菲好久没为您老人家泡茶了。您最近有没有得了什么好茶叶,也赏芳菲一盏好茶喝喝?”

    唐老太爷知道芳菲这是要和自己密室商议的意思,便呵呵笑着起身说:“是了,人家正给我送了一包新茶……”

    两人来到唐老太爷最常待着的那间小茶室里分宾主坐下。

    唐家小厮木茗忙照唐老太爷的吩咐取水烧火。芳菲坐下来也不忙说事,还真是好好亮了一手她精湛的茶艺,给唐老太爷泡了壶香的恰到好处的热茶,又亲手端到唐老太爷面前。

    “还是你这丫头有双巧手啊……”唐老太爷品尝着这杯香茶,感叹道:“我和茶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像你这么年轻就能练到这个份上的,还真是不多见。”

    “老太爷谬赞了。”

    芳菲也把自己的那一杯慢慢喝完,这才说:“芳菲只不过是比别人更爱好一些罢了。”

    “只有爱好,可做不到这样。”唐老太爷中肯地说:“还得有慧根才行”

    “哪里……我是最笨的,顶多是喜欢多想些古怪的方子……”芳菲眼中的精光闪了一闪,随即对春雨说:“这里暂时不用你伺候了,你到外头去看看风景吧,别走远了。”

    春雨知道芳菲到唐家绝对不是来玩耍的,恭敬地应了一声便慢慢退后走了出去。唐老太爷对木茗扬了扬下巴,木茗也就知机地走出了房门。

    茶室里只剩下这一老一少相对坐着。芳菲也不打马虎眼,开门见山地苦笑了一下,对唐老太爷说:“老太爷,芳菲近日可是缺钱缺得厉害?”

    “哦?”唐老太爷当然记得芳菲还欠着自己的钱,以为她还是来借贷的。他当下便一挥手说:“需要多少,你尽管说老夫别的没有,这孔方兄还是有一点的……你欠老夫的那帐也不必还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芳菲缓缓说道:“老太爷,芳菲来跟您哭穷,可不是指望着掏您的口袋呢我只是……想做一桩生意,又不好出头,想请您帮忙。”

    “生意?”

    唐老太爷奇怪了。

    前两年这秦丫头就是因为不想继续出面做生意,才把赚钱的佳茗居顶给了自己。如今佳茗居的生意可真是好的不得了,已经成为了阳城的名店了,又给唐家增加了一项收益。

    “你又想做什么生意了?”唐老太爷笑了几声,又说:“虽说你不是我唐家的女儿,但你这性子跟老夫还真像说吧,只要是老夫能帮得上忙的,老夫决不推辞。”

    “这些年来,您老人家已经帮了我很多很多了……尤其是这次……”芳菲说起来,还是满心感激。“不过这桩事情,我是真的不好露面。”

    她把自己的计划细细地跟唐老太爷说了一遍。

    唐老太爷听着听着,忍不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你……你可想好了?”

    他叹了一口气,说:“你这可是杀鸡取卵”

    芳菲也知道唐老太爷的话在理,问题是她的财政问题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了。

    其实,如果跟唐老太爷借钱,这难关也不是过不去,但芳菲是那种能不负债就不想负债的人。她已经欠了唐老太爷太多太多,不能欠下去。

    她再次向唐老太爷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唐老太爷见她执意如此,也只好答应下来。

    “也不知道你的脑袋瓜子里装的什么怎么就老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唐老太爷对此可是百思不得其解。

    芳菲当然不能说自己脑子里还正是装了好多东西,这海量资料库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她只是笑了笑,没把这个话题接下去,而是问起了唐老太爷近期的健康情况……

    当芳菲从唐府离开的时候,春雨看到她脸上的愁色已经消失了不少,以为姑娘是从唐家借了钱。

    “春雨啊,咱们的问题就快要解决啦”

    芳菲一时高兴,不由得跟春雨说了一句。

    春雨喜道:“是吗?奴婢就知道唐老太爷是个大善人。”

    “哦,你以为我是跟老太爷借了钱?”

    芳菲挑了挑眉毛,笑道:“长贫难顾。春雨,借人家的钱,花起来可没有那么痛快啊”

    “那上次咱们不是……”春雨说的是芳菲连夜跟唐老太爷借了五百两银子,交给镇远镖局的事。

    “那是意外,实在是逼得没办法了。”芳菲摇头叹息说:“希望以后可别再有这种意外了……”她的心脏可真受不起这种惊吓到现在还心惊肉跳的呢。

    春雨想不通芳菲到底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不过她很快也把这心事丢开了。反正姑娘遇到什么大事小情总会有法子解决的

    姑娘能说动布政司大人出兵,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呀?自己这个笨脑袋是跟不上姑娘的想法的,只要安安分分的服侍姑娘就好了。

    几天后,阳城的各大茶园主人都收到了行业龙头唐老太爷的请柬,邀请他们到唐府来赴宴。

    正文 第九十六章:竞拍

    第九十六章:竞拍

    唐老太爷在阳城乃至整个江南道的茶业中,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所以他一发请柬,那些被邀请的后生晚辈们自然都得乖乖地来赴宴。即使平时大家是商场上的敌人,但又何尝不是同气连声的同行,所以大家的关系在表面上看来那都是相当融洽的。

    当客人齐聚在唐家那间极尽华丽的大厅里,欣赏着四壁挂着的名人字画,和多宝格上价值不菲的古董器皿时,也忍不住交头接耳讨论起这回唐老太爷将他们召集来到底是有什么大事。

    既然是叫了行内人来,肯定是跟茶叶脱不了关系。

    有些小规模茶园的老板惴惴不安地悄声问身边的人:“难道是咱们仿冒他佳茗居的那些茶方,老太爷要发威了?”

    “不能吧?咱这都卖了一两年了,老太爷要是不高兴咱卖早就该吱声了呀。”被问到的人也很吃惊。

    佳茗居的茶方好卖啊这谁都知道。就这么两年下来,阳城各大茶庄茶行里头,多有卖配好的小包茶方,都是从佳茗居里学来的仿冒品。

    这些口味丰富的茶方大受老百姓的欢迎,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开蒙学童,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喝的口味。

    有钱的,到佳茗居的雅座去慢慢享受正宗的现泡茶;钱少的,就到茶庄里买一包茶方回家自个泡着喝。

    总之,自从他们卖上了这些茶方,茶行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难不成是唐老太爷终于要出来跟他们讨个说法了?

    客人们等了两刻钟,唐老太爷总算被两个小孙子扶着出来见客了。一番寒暄之后,宾主都欣然落座——起码表面上是欣然的。

    唐老太爷对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和每一位到场的茶商都多多少少聊了几句。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这些人还以为唐老太爷这些年都在家里养老呢,不是听说早年发了场大病躺下了不理事了么?

    怎么一跟他们说起话来,句句都点在实处,看起来像是关心他们的生意,实际上却点出了各家茶园如今的现状——哪家卖什么茶叶最赚钱、哪家的分行闹了亏空、哪家的大掌柜最得力……

    各人看着唐老太爷和煦的面庞,心里更是直打鼓。唐老太爷这一番做作用心何在,大家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不就是要跟大家表示,我老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这个行当里我依然是说一不二的老大哥

    众人中有个别近年来赚了大钱了,平时还想着跟唐家争一争这行业龙头之位,现在看唐老太爷洞若观火,脑子好使着呢,赶紧把刚刚翘起来的尾巴又夹住了不敢露出来。

    唐老太爷把众人敲打了一顿,眯着老眼看了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心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就乐呵呵地把话扯开了去。

    绕了一会儿,他才慢悠悠地说起今天请大家来的缘故。

    “各位都是种茶卖茶的,自然知道制茶的手艺秘方有多重要……”唐老太爷说到此处,又咳嗽两声,才接着往下说:“老夫不才,整日在家中闲坐,也没别的想头,就顾着琢磨怎么改进咱们现在的制茶手艺……”

    众人皆愕然。

    要知道每家茶园种出的茶叶,从采青到炒制都是由自家一手包办的。尤其是几道关键的炒制手续,甚至还得由家族中嫡传子弟来着手进行,就是怕秘方外泄。

    炒制的工艺不同,制出的茶叶档次当然也不同。谁都梦想着能创出新的炒制方法来提高自家茶叶的品质……

    可是唐老太爷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好在唐老太爷没有停顿太久,便又继续说了下去。此时厅中客人虽多,却静得针尖落地都清晰可闻,人人都在屏息聆听着唐老太爷的说话。

    “……老夫近日苦苦钻研,总算是研究出了一些新法子……”唐老太爷微微一笑:“人老了,就爱显摆。各位不妨尝尝老夫用新法炮制出的茶叶吧。”

    他吩咐了一声,身边站着的一个孙子便下去带着下人们上来给客人斟茶。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当那些仆人将刚刚冲泡好的新茶倒入杯中的时候,鼻子比狗还灵敏的茶商们立刻就闻到了香味。

    “这味儿挺正啊……”

    大家先闻了香,赏了茶汤的色泽,方才慢慢喝起茶来。

    这茶叶大家都认得,就是江南最盛产的茶叶凝绿,因为原产地在凝州而得名。这种茶叶因种植容易,产量较高,所以价格一向不太贵。

    但是如今喝起这茶来,却比普通的凝绿香了十分。众人都是内行,一品就发现,这茶叶的炒制和平常的炒法不一样

    客人们的反应都被唐老太爷收入眼底。

    他当时按照芳菲所教的法子,试着炮制生茶时,对这工艺还将信将疑。以前没这么做过啊……

    但是成品一出来,唐老太爷就服了。

    也不知道芳菲这小姑娘是怎么弄出来的这么多茶人苦苦研究了多年也难以突破的瓶颈,竟然轻易就被她破解了……

    唐老太爷看看火候差不多了,才抛出了他今天的最终目的。

    听唐老太爷把他的想法说完,在座的所有人都愣神了。

    唐老太爷要把这炮制的秘方卖给他们?

    “当然,如果人人都会,那也不叫秘方了……”

    众人点头同意唐老太爷的话。是呀,物以稀为贵,人人都会了,那还值钱么?

    芳菲提出的法子,叫“竞拍”,也就是价高者得。竞拍会上,大家在纸牌上写下自己愿意为这秘方出的价钱,一份交给唐老太爷,一份自己留着。最后一揭牌,谁出的钱多这秘方就归谁。

    阳城里大大小小一共三十七家茶园,她只将这秘方卖给出价最高的三家。

    她有信心这个秘方能让众多茶老板趋之若鹜。

    这世界和她记忆中的那个大明不太一样。在她的资料库中显示,直到清代,政府才废除一切禁令,允许自由种植茶叶,于是爱茶之风至此才深入市井,走向民间,而各种繁杂的工艺也是这个时候才出现的。

    但在她现在这个世界里,朝廷已经施行新茶政,各地茶风极为兴盛,可偏偏制茶的工艺却还比较粗糙。

    这样的差别,给了她赚钱的好机会。

    她脑中的资料库里,就有关于茶叶炮制的极其详尽的资料——蒸青、炒青、烘青,这些法子如今的世界不是没有,可是极不完善。而她却掌握着更高级的工艺……

    加上请唐老太爷出面组织拍卖,信誉度明显高了许多。当然,这个茶方她是无偿提供给唐老太爷的……就像她把佳茗居原来的各种配方和部分花茶的窨制方法都教给了唐老太爷一样。

    想让人帮你做事,首先就得使那个人受益。不然,人家帮了你一次,未必会帮第二次。

    唐老太爷说完之后,便让几个孙儿陪众人入席吃饭,自己告病先回去休息了。

    即使席上摆着珍奇佳肴,谁还有心去品尝呢?都是匆匆吃完,回家去和家人或者掌柜商量该不该参加这个竞拍会,参加的话又该出多少钱了……

    而且各个茶商之间,又互相刺探对方的底价,想要用最少的钱拿到最大的利益。

    这其中演出的一幕幕活剧,亦是精彩纷呈,不过这些芳菲全然不放在心上。

    她最关心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会有多少人愿意参加竞拍会呢?他们又愿意出什么样的价钱呢?

    在这一点上,芳菲实在没把握。

    七日后,竞拍会同样在唐家大厅举行。三十七家茶老板不可能都参加,那些本钱少规模小的茶园早就自动退出了竞争。最后坐在唐家参与竞拍的,只有十二家。

    也有人对唐老太爷为什么会把茶方拿出来与人分享感到疑惑,自己留着用不好吗?以唐家的财势,不会缺这笔钱的。

    众人猜了无数可能,但最终也没谁能说得准。不过唐家怎么做自然有他们的用意,这事明摆着是好事,可不能错过了

    “姑娘……您看。”

    春雨无奈地捧着放钱的匣子给芳菲看:“只有三两银子了……怎么办啊?”她小声地说:“过些日子是大老爷的寿辰……”

    往年这个时候,芳菲都会给大老爷送上一笔厚礼的。今年秦家戴孝,寿宴是办不了了,但礼物不能省啊

    芳菲看着那三两银子也苦笑起来。

    “再等等吧,实在不行就再拿我这两支钗子去当了。”芳菲指了指首饰匣子里的两支宫造金钗,那还是当年朱毓昇托人送来的礼物,她一直收着没戴过。

    “算算日子,那竞拍会也该到了……”芳菲心中暗暗想道:“总能拍出些银子来应急的吧?”

    正当主仆二人在为经济窘困而发愁的时候,大宅那边来人,说唐家的老太爷请七小姐过府一叙——芳菲关起门来过小日子是一回事,但是交际起来,却不能这么办,还是得从本家这边走动。

    芳菲心中起了希望,忙让春雨给自己穿衣,匆匆去跟秦大夫人禀告了一声便往唐家去。

    正文 第九十七章:巨款

    第九十七章:巨款

    芳菲看着面前那一叠银票,饶是她素来镇定自持,此时也难免有些激动。

    唐老太爷微笑着把银票往她面前一推:“点个数,都是官印的银票,骑缝章和印子我都验过了。”

    “老太爷……您刚刚说……这是多少?”

    芳菲有些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但不至于连眼睛都坏了吧?这叠厚厚的银票几乎都是一千两面值的

    “两万二千七百两。”

    唐老太爷看到芳菲目瞪口呆的样子十分开心,他呵呵笑着拿起茶杯喝了两口茶,心想:“你这丫头也有不冷静的时候嘛……”

    实在是他和芳菲相识以来,觉得这姑娘太过稳重内敛了,比他这老江湖也相去不远。如今能看到芳菲失态,他老人家顿时“老怀大慰”。

    芳菲想起自己来之前,全部家当就剩下三两银子,再看看面前的这一堆银票……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硬是愣了半柱香的时间。

    过了许久,她才吐出一句:“老太爷……不是才卖给三家茶商吗?怎么会值这么多银子?”她记得她给唐老太爷提的起拍底价是一千两一份,原来估计一共能拍个五千两回来她就已经很开心了。

    唐老太爷又笑了一阵,才缓缓揭开谜底:“我把底价提高到了五千两。”

    呃……原来是这样

    看来自己还是不够了解茶业的行情啊

    芳菲再次鄙视了一下自己的眼界。

    以前看那些小说,凡是穿过来的都比周围的人智商高出一个山头。但芳菲亲身体验,却发现也不尽然如此……比如当时在考虑让宁川公赏识陆寒的事情上,芳菲就觉得自己不一定作对了,也不知道同安学派这样拉拢陆寒对他的前途是好是坏。

    而现在唐老太爷大胆把她的秘方底价提高到五千两银子,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正是因为他对茶业行情很了解,知道这份秘方的价值,才会出这个价。

    要不是唐老太爷帮忙,芳菲就算脑子里的资料库多厉害,也不能这么快弄到这笔如此巨大的数目……

    说实话,是过于巨大了,芳菲稍微有点不适应。

    在这个二十两银子可以顶一家农户过一年的时代,这两万多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也就可想而知。

    不过正如唐老太爷之前对芳菲说过的,这是“杀鸡取卵”的行为。所以芳菲以前也一直没打算过把她的秘方拿出来卖,因为她是想等以后时机成熟了,自己做茶叶行当的……但眼下等着用钱,也就不得不便宜了这些茶商了。

    “秦丫头,你还是太嫩了这笔钱,他们花得值当。你那个秘方啊……”唐老太爷叹息说:“这几十年来,还没人能将炒青的这个难题解决呢。太管用了”

    知识就是金钱啊,芳菲再一次深刻的感觉到了这一点。

    离开唐家的时候,芳菲把装着银票的匣子捧在手上,还有些晕晕乎乎的。

    春雨看芳菲情绪不对,还以为芳菲没能跟唐老太爷借到银子。心想不可能啊,那位老太爷对姑娘可好了,怎么会不帮忙呢?

    “姑娘……您是在担心钱的事吗?”春雨看芳菲有点恍惚,不由得出言相询。

    “啊?不是。”

    芳菲被春雨这一问,从迷糊里醒了过来。她看着一脸忧色的春雨,忽然绽出一朵大大的笑容:“嗯,我们不必担心钱的事了。”

    应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担心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她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

    唐老太爷曾问她:“秦丫头,这笔钱你打算怎么花?还做买卖吗?”

    芳菲摇摇头,说道:“从长计议吧。”

    她即使有创业的雄心,却更懂得现实的残酷……在没有得到有力的庇护之前,她这小女子还是老实点好。

    陆寒……你快点长成可以让我依靠的参天大树吧

    从阳城回来以后,陆寒好好的休养了几天,一到七月,便拿着他的院试成绩到府学里去读书了。

    阳城的府学并不是设在玉虚学宫,而是建在知府府衙的东南角上,和府衙隔了一条小河——这也是清江的支流,一直从城外流入城内贯穿整座城市。

    因此,阳城府学是一座既处于繁华地段,又有着优美风光的好地方……据说这里的风水是顶好的,十足的“文脉”,最适合建立学堂。

    学子们经过了县试、府试、院试的三大考验,成为了一名秀才之后,便可以到府学来深造,迎接来年的乡试,向更高的功名发起进攻。

    而没有通过院试的童生,则根据成绩分配到下面的县学和乡学去了……那里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都是无法和府学比拟的。没办法,谁让你院试没考好呢?

    像陆寒这种一路通关连夺魁首的学生入学,当然会引起各方关注。

    不过他这个人向来很低调,尤其是不喜奢华排场,连个书童都没带。所以当他走近府学大门的时候,那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新生们,都没认出这就是坊间传闻被神仙搭救考了小三元的陆寒。

    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他竟然有幸站在那些生员的身边,听到了自己各种版本的八卦。

    其实怪不得人家不认识他,因为他是在乡下读书而不是在城里的私塾读书,同窗本来就不多。而和他一同搭船去考试的那些人,要么死了,要么没考上……总之是无法在府学里出现了。

    他唯一一次官方亮相是在提学大人宴请的簪花宴上,不过那是只招待一等成绩的考生的宴会,眼前这些明显不属于一等的行列。

    “听说那陆寒是个彪形大汉,能够手裂虎豹,一个人打败了几十个河盗夺了大船逃出来的”

    “不是吧,我听说陆寒是个瘦子……”

    “肯定不是瘦子,要不是他身强体壮,能从河盗堆里逃出来吗?”

    “我怎么听说是秦七小姐杀了七七四十九头生猪向天祈福,然后神仙显灵把那陆寒救出来的?”

    “唉,我要是有秦七小姐这么好的未婚妻,我肯定也舍不得死……”

    陆寒本来还听着听好玩,后来听别人在背后议论芳菲,脸色就沉下来了。

    这些人身为堂堂的秀才,怎么还把良家女子姓名挂在嘴上说个不停?他可见不得芳菲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诸位师兄,非礼勿言”

    陆寒在这群人身后冷不防插了一句。

    那些人说到传说中的秦七小姐是如何美貌多情,正集体沉醉在对佳人的遐想之中,突然被人打断,不由得都面现怒色。

    “小子,你是谁啊”

    一个长得特别高大的生员站到陆寒的面前俯视他。“呵,也不知哪来的穷鬼,穿得这等寒酸你不会是连生员的学服都没有吧?”

    这高大生员的话是有来历的。因为这府学里的学生,全都要缝制统一的生员制服,一水的蓝布儒衫,蓝布儒巾,这是生员专用色。

    当然,如果你家境好,是可以用上等绢布来缝制的。家境不好,用竹布也可以。再差点,粗布也没什么……毕竟大家只是秀才,也不见得个个都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嘛。

    但作为一个有功名的男子,大家都是爱面子的,所以基本上最差也会搞一身竹布蓝衫穿在身上。

    但陆寒的身上穿的却是一身粗布蓝衫,这让周围这群穿着绢布的富家子弟感到了极大的优越感。嘿,人家说的穷酸就是这种小子吧?

    这几人便围着陆寒起哄道:“嘿嘿,没钱买衣裳,跟爷说一声嘛大家都是同窗,你吱个声,咱也不会不肯施舍啊”他特地在“施舍”两字上下了重音。

    他的同伴们便都大笑起来。

    陆寒不为所动,依然冷冷地说:“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汝等以富贵奢侈为乐,可不见得别人就跟你们一个德行”

    他这话骂人骂得不轻,偏偏又不带脏字,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

    “这小子够狂啊”

    那几个人立刻气氛起来,全都撸起袖子想要打人了。

    突然听到府学门外一声高呼:“学政大人来了”

    众人立刻静了下来,分别站在大门两边,迎接学政大人进门。

    穿着绯色官服的陶学政,在府学的几位教授大人的陪同下,迈着悠闲的方步走进了府学的大门。

    今天是府学下半年开学第一天,照惯例陶学政是要来做开学讲话的,平时他也不会天天都来。

    不过也是凑巧,他刚走进大门没几步,就看见右边垂首站着的人群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凝神一看,便笑着朝那方向走了两步,叫道:“陆寒,你来了?”

    “学生陆寒见过学政大人。”

    陆寒不卑不亢地想陶学政作揖施礼。

    他周围的那几人顿时倒抽一口冷气。这就是陆寒?怪不得他刚才那么生气……想起自己在背后议论人家的未婚妻,那几个人立刻起了一脑门的冷汗。

    “呵呵,好好好,待会我再找你说话。”

    陶学政的态度很亲切,陆寒的反应却并不热烈。

    他明白了同安学派想要拉拢他的心思,心里便时时存了警惕。

    不过,陶学政的态度,却让在场的人都对陆寒有了特别的看法……

    正文 第九十八章:忠仆

    第九十八章:忠仆

    尽管府学是一府之内的最高学府,可在有的偏远地区,府学也只不过是间大一点的学堂……

    可阳城这种富庶之地,对于府学的建设倒是从不吝啬的。不但把府学修在城中显眼的繁华地段,又盖得宽阔高大,而且年年都下拨修缮款维修屋舍,为的就是让这些未来的国家栋梁们在此舒舒服服地读书。

    在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度,阳城对府学的重视并不奇怪。府学里的生员对自己的秀才身份也十分自得,人人都认为自己是一时俊杰,进士及第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不过在今天,因为一个人的出现,他们的骄傲也不得不收敛了许多。

    因为陆寒来了。

    同样是秀才,秀才和秀才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从最高一级的有编制有工资有福利的禀生,到有工资而无编制的增生,最后是什么都捞不着的附生……这都是按他们院试成绩来排列的,当然成为禀生还得再通过一次特别的考试。

    可府学里所有的禀生、增生、附生,在陆寒的面前,全都大为逊色。

    原因无他——陆寒可是本朝以来少有的一名“县试、府试、院试”小三元

    在府学教授大人和学政大人训话完毕后,陆寒身着一身粗布蓝衫走上了讲坛,以院试案首的身份代表新生发言。

    几位教授、训导在下面看着陆寒发言,不禁有些嘀咕:“这个陆寒是不是不懂规矩?案首入学应该穿绸制的儒衫才对。”

    “再不济也该穿件竹布儒衫吧……穿着粗布也太掉份了。这不是给我们府学丢脸么?”

    陶学政在一边听着,忽然插了一句:“我看这生员挺好,质朴,是个一心读书的人。”

    几个教授和训导立刻黄了脸色……

    怎么忘记学政大人在身边呢?

    刚刚陶学政入门时跟陆寒打招呼的事情,这几位又不是没看见。陶学政领导府学这么多年,他们何曾见过他对一个生员如此和颜悦色?

    学政大人对陆寒的偏爱,看来可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啊

    很快地,他们再次领教到了陶学政对陆寒的不同。因为当入学仪式结束以后,陶学政居然直接叫上陆寒到他的公房里谈话去了……留下数百个又羡又妒的生员在后头用眼睛朝陆寒的背脊放飞箭。

    瞧人家这待遇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陆寒可不觉得有多荣幸,反而在心里苦笑着:“看来陶学政是一定要把我变成他的门人才罢休了……”

    其实陆寒倒不是刻意要穿粗布衣裳,而是他那几件竹布长衫都在遇盗之后给抢去了。回来后又一直病着没空去裁缝店里量身做新衣,就翻出了一件他父亲以前的旧衣裳穿了起来——陆月名也曾经是一名府学的生员。

    等他入学以后过了好几天,芳菲便让春雨给他送来了三件绢布的儒衫。

    “陆少爷,我们姑娘说前些日子太忙,把这事给忘了。这几件长衫都是她这几天连夜亲手缝制的,奴婢想帮姑娘缝几针让她休息一下,姑娘都不肯呢”

    春雨的话让陆寒心中暖融融的。不过他忙问:“你们姑娘近日可好?做衣裳也太费神了,你劝她先别做了,我够穿的。”

    春雨抿嘴一笑,说:“奴婢早劝过了,说不如去请裁缝来给陆少爷做衣裳吧?姑娘却说,她就是想给您亲手做。”

    陆寒抱着那装了新衣的包袱,就像是抱着芳菲那沉甸甸的心意,一时不觉痴了。

    春雨看了看陆寒的表情,她嘴唇微张,欲言又止。

    陆寒见春雨神情有异,以为芳菲出了什么状况,忙问春雨:“你家姑娘还有什么事要嘱咐我吗?”

    “哦,有呢。”春雨想起正事,又从手边提篮里拿出一封银子:“这是姑娘让我给陆少爷带的。姑娘说陆少爷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和同窗们在一起自然是要开文会、多应酬的,这里头全是绞好了的一两一两的碎银子,一共是一百两,让陆少爷别省着花。”

    “还有姑娘说了,陆少爷如今在城里长住,总该买个书童才是,不然人家瞧着也不像话。如果陆少爷您太忙,那我们姑娘代您买一个教好了送过来也行,您看呢?”

    “你家姑娘这是做什么?”

    陆寒皱起了眉头,他并不知道那两万两银子的事情,想着芳菲如今没个进项,只怕要坐吃山空,还拿出这么多银子来给他使。他可不能收下

    “快拿回去我这可不愁吃穿,你家姑娘才是用钱的时候呢。”

    春雨却“扑哧”一声笑了。她和陆寒相处久了,知道这位陆少爷没什么架子,才敢有这般出格的举动。

    “奴婢来之前,姑娘就跟奴婢说,春雨啊,陆少爷肯定会叫你拿回来的。”她模仿着芳菲的口气说:“姑娘就交代奴婢对陆少爷说——‘我和唐老太爷做了笔买卖,手头宽裕着,陆家哥哥不必担心。同年同窗,都是极重要的人脉,请陆哥哥务必将此事放在心上。出门应酬,没个书童实在太不方便,再省也不省这点字小钱’……”

    陆寒听芳菲的话句句都是正理,辩驳不得,一时有些为难。

    春雨见陆寒这个模样,她脸上又浮现出方才那种古怪的神色。到底是说呢,还是不说呢……

    陆寒第二次看到春雨这样,知道她一定是有话对自己说,不由得放柔了脸色,说道:“你还有什么话,一并说了吧”

    “请陆少爷恕罪”

    春雨忽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你……这是为何?”陆寒想把春雨扶起来,但他素来是个君子,不好和个丫鬟拉拉扯扯的,只能劝道:“有话就说,何苦如此”

    春雨还是跪地不起:“陆少爷,春雨有话想说,可又知道这话一出口就是该死了但若不说,我们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