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芳菲第34部分阅读
竞芳菲 作者:肉书屋
向他示好吗?
湛先生苦笑了一下,很坦白地说:“我和郭氏夫人是总角之交,彼此相知超过四十年了。她一开口,我也不好拒绝的。”
芳菲见湛先生为难,忙说:“先生,芳菲早就想去的,只是苦于自己孑然一身难出门。现在有了先生您来带着我一块儿去,是再好不过了,我还要感谢先生呢”
湛先生知道芳菲对自己的尊敬,明白她这番话也绝非客套做作,而是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便微微点头。
她也曾疑惑地问来访的郭夫人:“紫琴,你们这般看重我的学生……我自然是高兴的。可这里头到底是个什么缘故,你倒是给我交交底啊。”
郭夫人也不甚清楚内情,只知道老头子亲代她,一定要和这个秦芳菲打好关系,把她招待好。
听得郭夫人这么说,湛先生也没法子了。无论如何,老姐妹都开了这个口,她也说不出拒绝帮忙的话,何况她也确实是要来喝这趟喜酒的。
湛先生和芳菲越好了那天出门的时辰,略坐了坐,便带着芳菲给她备下的点心走了。
芳菲把湛先生送走,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她越想越觉得这事情透着古怪。
如果是为了向陆寒示好,给自己发请柬也就够了。不管自己去还是不去,陆寒都会知道缪天南对他的重视,这还有什么不足呢?
如今却画蛇添足的,一定要把自己请到缪家的喜宴上——为此,郭夫人还亲自去请湛先生……
不对。
她是什么人?她是个外地来的未婚女子,除了在靳府的家宴上出现过一次,也没参加过别的什么宴会。
即使有人认识她,也是从那次的宴会上得到的印象而已。
可是……缪家的人,不找端妍,也不找惠如,而是找了湛先生。
显然缪家的人是刻意打听过自己的底细,知道湛先生对自己的影响力
芳菲心中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这次的邀请,她以为陆寒是主角,她是陪衬,可是现在看来情况似乎刚好相反?
这种被人暗中算计着的感觉实在太不好受了。
而且,一想到那个自己景仰多年的宁川公缪天南可能就是主使人,而她的缪大哥也参与其中——
芳菲就说不出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最起码,她希望这件事上,缪一风是不知情的……
她现在真的想不通事情的关键之处。但是,必须要提防了……
准新郎官缪一风被他父亲缪天南叫到书房里去,询问他和芳菲几次来往的过程时,也觉得很诧异。
这个秦七小姐,父亲又不是不知道,他可是天天喝着她开的百合粥呢。
怎么如今又想起问她的事?
“就这些?没有再多了?”
缪天南皱着眉头看看儿子。
缪一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有了啊。”难道还要说自己的好兄弟萧卓暗恋秦芳菲的事?这个就不必了吧。
谁知道缪天南真的就问:“她和萧卓到底是什么关系?”
“啊?”
缪一风的下巴都要吓掉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原因
第一百三十章:原因
就在芳菲准备前往缪家参加这场喜宴的前一天,端妍再次派人来接她到靳府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芳菲不敢轻慢,立刻吩咐涂七和春雨看守好门户,带着碧荷上了靳家的马车。
端妍怀了四个月的身子,身形已经有些笨重。但芳菲来的时候,端妍竟站在她的院子门口等着芳菲,可见她心情的急迫。
芳菲见端妍脸色不对,心里不由一沉。
没来由的,她把端妍的反应,和前日缪家的邀请联系在了一起——总觉得有什么事在她所不知道的地方发生了。
两人见面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便什么都没说,同时往端妍的卧室走去。
端妍屏退下人,让自己的两个心腹大丫鬟守着门口,才拉着芳菲在她的卧榻上坐了下来。
“端妍姐姐,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芳菲很少见到端妍如此失控,忍不住马上开口追问。
端妍张嘴想说话,心里却是千头万绪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想了一想,才说:“皇上是不是召见过你?”
芳菲一惊。这事还跟皇帝有关?
她迟疑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如实作答。毕竟那不是正式的召见,而是皇帝到萧府的时候顺便叫她过来见了一面。事关皇帝,便可大可小,到底该不该告诉端妍呢?
端妍是个水晶心肝的人儿,一看芳菲的表情就知道她见过皇帝了。
“唉……”
端妍心中暗骂她那个皇帝表哥,还有同样是她表哥的萧卓。这两个人……做起大事来杀伐果断,怎么在小事上就这么糊涂
芳菲就要给这两个糊涂虫害惨了
她整理了一下思路,把她所知道的事情慢慢说给芳菲听。
还是要从芳菲来参加靳府的春宴说起。
自那以后,便有人旁敲侧击的来跟端妍打听芳菲的来历。端妍是个谨慎的人,也不会随便跟人说芳菲的家世,只是含糊的说是阳城闺学的同窗。
谁知慢慢就有传言出来,说这位秦小姐是张端妍特地从阳城找来的江南美女,和张端妍有点亲戚关系。靳家没有女儿,就准备把这位秦小姐送进宫中,讨好皇上。
本来这种传言端妍也不会放在心上,谁知接下来事情却往奇怪的方向发展了……
皇上在萧家召见过芳菲的事情,不知怎的流传出去了。
更离谱的是,就在皇上召见芳菲之后,宫中的内侍们便发现皇上在料理朝政之余,开始喜欢上了画美人图——而且画的还都是同一个人。
那日随着朱毓昇到萧家去的某个内侍,曾亲眼见过芳菲被萧卓带进了书房去面圣,同时也记住了芳菲的容貌,肯定皇上在画的就是这位美人。
种种巧合拼在一起,众人便认定这位美人一定是要被送进宫里去服侍皇上的了……而且,人还没进宫,就已经让从不近女色的皇上如此神魂颠倒,等她真的进了宫还得了?说不定立刻就有了封秩,假以时日……
没有人会认为芳菲没资格进宫。
自太祖以来,宫中选妃嫔的大原则从来只有一条,那就是“良家子”。意思就是,只要你不是倡优出身,完全有可能进宫当宫女——事实上,还曾有过皇帝替自己看上的倡女改了良籍,选进宫里封了妃子的。
别看太祖定下了不许“后妃干政”的制度,那詹太后还不是一样得势了几十年?别看现在皇上对于外戚如此痛恨,可是皇上痛恨的不是外戚本身,而是想拿捏他的詹太后乃至詹家人。
如果这外戚换成了他极其信任的表兄萧卓,和表妹张端妍……那后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
有这美貌的秦氏在后宫给皇帝吹枕边风,那靳家、萧卓的势力一定会更加膨胀起来吧……众人惶恐不安的想。
清正的官员们怕皇帝受到后宫的蛊惑而乱了朝政,阴谋家们则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另一些人们,却开始想着如何去拉拢这位秦小姐——比如缪家和同安学派的某些人,就是在这样做。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这位秦小姐就是新科会元陆寒的未婚妻。大家虽然知道陆寒的未婚妻跟着他来了京城,但基本上也只有阳城的同窗知道她姓秦,别人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见过她的容貌了。
谁会把这两位听起来风牛马不相及的秦小姐联系到一起呢?
知道这情况的,只有缪天南等寥寥几人。但他们为了某些目的,反而把这当成秘密藏了起来。
缪天南甚至认为,陆寒根本就是想献妻求荣——
当缪一风听到父亲说出这样的猜测的时候,他沉默了许久,什么话也没有说。
这几年来,父亲变了很多。如果是以前的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猜测,又怎么会想到要去讨好一个只是“可能”成为宫妃的女子?
读书人的气节哪里去了呢,父亲?您已经致仕了,已经是名震当世的一代大儒,为什么还要对权势地位恋恋不舍……
想到父亲一直叫自己要努力和萧卓维持良好的关系,他就觉得一阵阵的疲惫。
明明当初是单纯的知交,现在却掺进了如此多的杂质……缪一风觉得好累。
缪一风这边的事情,张端妍并不清楚,她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情况告诉了芳菲。
芳菲一面听,一面发愣,她不敢置信自己居然成了京城权贵圈中的绯闻女主角,男主角还是皇帝老爷?
她甚至有了一种很荒谬的想法——这些群众们难道都是穿来的?都受过棒子剧湾湾剧的熏陶?不然怎么能想出这么狗血的情节呢?
照他们的想法,自己已经作为皇帝的二奶储备人选在阳城蹲了许多年,这回进京的目标就是进宫向皇帝献媚……已经当了很久淑女的芳菲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骂人的冲动,老娘难道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暴躁啊
端妍看着芳菲嘴角不住抽动,以为她被吓坏了,忙柔声安慰她:“妹妹,别着急……”
“没事……”芳菲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好吧,她现在知道缪家极力邀请她赴宴的真实原因了。是因为自己是“娘娘候选人”,而不是“会元夫人”……好想打人啊怎么办……
“姐姐,这事你看该怎么办?”
芳菲想知道端妍有什么看法。端妍既然都叫她过来了,那应该也是想过这事该如何解决了吧?
端妍说:“我想,你还是先避避风头。现在这事闹得这么麻烦,和皇上近日正在选妃也有些关系。等皇后和妃嫔人选一定下来,也就到了殿试的时间了。殿试一结束,你就马上返乡吧。”
本来端妍是想提议芳菲立刻返乡的,不过她也知道芳菲想陪着陆寒考完殿试,也就没有说出这个建议。
芳菲点点头,知道自己目前也实在没有别的法子可想,还是躲为上策。萧家不能去,靳家往后也不能来了,就乖乖在租来的屋子里呆着吧……这都叫什么事啊
就算她曾对少年时的朱毓昇有些许感觉,但她可是从来没想过要入宫的。
开玩笑啊,那可是传说中“见不得人的去处”,一进去不是咬人就是被咬。上辈子看多了《金枝欲孽》的芳菲对后︱宫一点兴趣都没有,绝对不想把自己陷进那个可怕的泥沼里去。
芳菲离开靳家后的次日,端妍便去了萧家找萧卓,告诉了他这些传言。
萧卓这段时间几乎都在宫里陪着朱毓昇处理一些事情——作为锦衣卫,他干的勾当多数不好在朝廷里曝光,只能进宫向朱毓昇直接禀报。
因此,萧卓还真的不知道京中竟有了这样的传闻。
“就照你的建议吧。”萧卓也同意了端妍的看法,他同样认为这是最稳妥的法子。只要芳菲不再在人前出现,那么等皇后妃嫔的名单一确定,传言自然就会慢慢消散。
不过,两人其实都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皇上为芳菲画画像……
作为被朱毓昇委托照顾芳菲的人,没有人比着表兄妹俩更清楚朱毓昇当年对芳菲的重视。
可是,现在看来,朱毓昇何止是重视芳菲,他……
两人都有些不敢往下想。
萧卓开始后悔让芳菲直接面圣,自己跟朱毓昇说陆寒的事不也是一样吗?
为什么要让他们见那一面?
回想起当时朱毓昇看到芳菲时,眼中突然像点燃了火苗般的激动神色,萧卓的心就一直下沉。
“卓表哥……”端妍用非常低、非常低的声音轻轻说着:“你说皇上会是个什么心思呢?”
萧卓没有说话。
如果这件事并不仅仅是一个传言,而是皇上真的有心召芳菲入宫,他们作为芳菲的朋友该如何自处?
“陆寒已经是会元了。”
萧卓突然说出一句不相干的话。
端妍的心却因为这句话而轻松了不少。
是啊,陆寒已经中了进士,而且是第一名的会元。也就是说,如果殿试没有意外,他一定能够考到前面的名次,而后……成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
如果陆寒只是遥远的阳城里,一个籍籍无名的小秀才,那朱毓昇要召芳菲入宫没有什么压力。
可是当陆寒成为翰林院中的一员——
即使尊贵如皇帝,也无法随意动他的未婚妻。
除非朱毓昇做好了被无数言官雪片般的弹劾奏折淹没的准备……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选妃
第一百三十一章:选妃
虽然对湛先生十分抱歉,但缪家的喜酒,芳菲确实是不能去喝了。
湛先生是明理的人。在芳菲上门再三道歉,直陈自己有不可明说的苦衷,不能和她一道去参加喜宴后,湛先生也没有为难芳菲。
她只说:“你若是遇上什么难题,就来找我吧。我也没多大能耐替你解忧,不过我总是比你长了些年纪,也许能帮你想想法子?”
芳菲听了这话,突然想起几年前湛先生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
“在我心里,我一直将你当成女儿般看待的。”
她看着湛先生温和的面容,鼻端微微有些发酸。
自己何其幸运,有这么多关爱与呵护着自己的人?端妍、惠如、萧卓、湛先生……每个人都是真心的对她好。而她又为他们做过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
轻轻靠在湛先生的肩膀上,芳菲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中消散了许多。
那些无聊的传言就由它去吧不必为这些事情费神了。
因为芳菲不去,湛先生不好去见她的发小郭夫人,也只好推说自己身子不适,没去参加宴会。
陆寒倒是去了,回来后对芳菲说起席间见闻。
芳菲静静的听陆寒说了他在酒席上见到的那些知名的文人,还有在位的官员等等,心想同安学派果然是根基深厚,尽管现在大不如前,也还能请得动这么多人到场。
听说萧卓也去了,芳菲倒是觉得在理。以萧卓和缪一风的交情,他不去才是奇怪。
“萧大哥一定坐了首席吧。”芳菲用了肯定的语气。
陆寒点头说:“是的。”那天他可是看着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争着去向萧卓敬酒,他们中的许多人可比萧卓官位高呢。
但萧卓是锦衣卫的头目,又是新帝的心腹,谁都不敢得罪他。
谁不知道锦衣卫是个什么组织?即使你官拜内阁大学士,锦衣卫要整你,也不是整不到的……前朝已经有无数血淋淋的例子摆在众人的眼前。
能够在锦衣卫掌权的,都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这种特务组织,让不相干的人来管,皇帝怎么可能睡得着呢。
芳菲心想,缪家要找靠山,找萧卓不是更好吗。缪一风和萧卓是好友,走起门路来也方便啊。
不过想到萧卓的身份,她又有些明白了。
萧卓这种特务头子,大家怕他,敬他,但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跟他拉关系——你跟皇帝的耳目拉关系,是想知道皇家秘辛吗?对皇家有什么图谋吗……
想到这里,芳菲有些替萧卓感到难过。朱毓昇的宠信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了萧卓极高的地位和权势,却也把他和群臣孤立起来。
从此以后,萧卓的人生只能作为皇帝的“孤臣”而度过……他只能在锦衣卫里升职,不可能出任别的官位,不可能再交朋友,也不可能过上真正清净的生活。
缪天南对于芳菲没有来参加喜宴感到不满,不过是区区一个小女子,给脸还不要脸了?
不满归不满,他还真不敢开罪芳菲,谁知道这女子对皇上的影响力有多大?
朱毓昇看着御案上那一堆名册和画轴,轻轻皱起了眉头。
写在名册上的,全都是候选妃嫔的良家女子。
当然,虽然大明祖训有“皇后妃嫔俱来自民间”的说法,其实还真是难以实行的——个种原因就不用多说了,总之最后入选的,还是京畿、河南道、河北道附近的低级官员的女儿们。
后妃人数有定制,所以候选人的数量也一样是有限制的,不然送来上千份册子,岂不是让拿主意的人挑花了眼?
事实上,挑选皇后这回事,绝对不该由朱毓昇自己来做主。
就像民间成亲,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样,当朝皇后应该是由后︱宫的当家人——太后或太皇太后来定下的。
不过,现在宫中的情况却有些特殊。
先皇的皇后早逝,也没有再立新后,所以宫中没有太后。太皇太后詹氏,到现在还被幽禁在紫宁宫中,朱毓昇虽然没有虐待她,但也没打算让她来给自己挑妻子。
他宁可自己来挑,然后再借太皇太后的名义发出懿旨。
问题是挑什么人好呢……
朱毓昇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一个冷酷的人。
心肠软的人当不了皇帝,这冷酷反而是他能够在朝堂上立足的优点。在挑选皇后这件事情上,朱毓昇一样显得很理智。
容貌才情,并不重要。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替他掌管六宫的出色的管理人才,只要这女子能把他的后︱宫管好,别让他为这些琐事烦心就行。
本着这个原则,朱毓昇挑选皇后的时候,注重的是这女子是否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最好是书香世家的嫡长女,这样的女儿从小便会受到理家的训练,将来执掌起家务来不会太差。
而且,她的家世肯定要考虑进去。她的父兄,亲戚,不能和朝廷中那几个利益集团有过多的来往,免得这皇后进了宫,倒成了在背后袭击他的一把尖刀……
他自然不怕被人拖后腿,大不了废了这皇后再立一个。不过皇帝大婚花钱太多,能够一步到位就更好了。
根据这几个原则,朱毓昇着重挑选那几个翰林学士、编修和国子监博士家出来的女子。
这个不是长女,先放到一边吧。
这个……倒是个嫡长女,不过朱毓昇隐约记得她的父亲曾和詹家有过些交往。也先放下好了。
看了一会儿,朱毓昇挑出一个人来。
国子监主簿秦遇的大女儿,今年十五岁。主簿是从七品的小官,这家世倒是挺合适。
找画像出来看了看,不知道秦家有没有给画师打赏,反正怎么看都是中人之姿。不难看就是了……
朱毓昇勉强看了看,想象这女子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情形,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
算了,帝皇家本来就毫无温情可言。皇后也不过是他的一个臣子,和外臣的区别只在于,外臣替他分担朝廷,而皇后替他管理家务……就是这样而已。
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呢?
朱毓昇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是在心中不停的说服自己。
要理智,要理智……他在不停的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不要再想那些不该想的事情。
暂时定下了皇后人选,朱毓昇稍微松了一口气。惠周知机地送上茶盅,朱毓昇接过来喝了一口,漫不经心地想:“这女子也是姓秦……”
他拿着茶杯的手轻轻一顿,竟莫名叹了一口气。
唉……
自己果然还是在想着她……
旁边的惠周见素来威严的皇帝竟然叹了气,心中大惊,当然面上是半点也不敢表现出来的,还得装作没看到。
朱毓昇的心情骤然变坏,也不想再看下去了,把茶杯往桌上一丢,双手背负在身后便大踏步出了御书房。
太小太监们赶紧都小跑着跟了上去,人人都感到了一丝惶恐,莫非刚才有什么服侍不周的地方让皇上生气了?
伴君如伴虎啊
“朕要去御花园散散”扔下这句话,朱毓昇拔腿就往御花园的方向走。
太监们更加惊悚了,御花园皇上要逛花园
皇上登基这么长时间以来,可是一次都没去过呢。前些日子惠周看他为国事心烦,还斗胆建议他去御花园里散一散,他也没理会。
现在皇上居然要去逛御花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便有管事太监飞快地跑去通知管理御花园的人,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御花园收拾一边静候皇上的到来。
其实虽然朱毓昇登基后没来过御花园,但是管御花园的太监和宫女们也不敢有片刻疏忽,天天都辛勤侍弄着这儿的花草。
朱毓昇走进御花园的时候,看到满眼的桃红柳绿,芳草茵茵,心情也稍稍舒畅了一点。
他逛起来也没什么目标,只是到处随意看看。
一群战战兢兢的御花园管事太监不远不近地跟在他身边,有时朱毓昇兴致一来问问这几处花儿草儿是个什么名堂,他们便赶紧向他说明这是些什么花木。
一路走到御花园中的荷花池畔,朱毓昇看到池中只有碧绿的荷叶,还没有绽放的荷花,轻轻摇了摇头。
这一摇头,就把那几个管事太监吓得魂飞魄散,还以为皇上看不到荷花对他们有所不满。可是荷花本来就不在这个季节开花,这……这不是他们的错吧……皇上明鉴啊……
“真可惜,看不到荷花。”朱毓昇淡淡说了一句。
那几个太监差点就尿了裤子。为首的那个实在没法不回话,只得微微颤抖着说:“皇上明鉴,这荷花池夏天时开得最好,此时还不到花季……”
惠周差点想抽那太监一巴掌,会不会说话?难道是让皇上现在回去,等夏天再来?
朱毓昇却只是“嗯”了一声。过了一会,他又自言自语说:“不要紧。”
周围的人听的皇上金口一开,浑身总算松弛了下来。妈呀吓死人了
朱毓昇凝视着荷塘,想起的却是很久很久以前,他在一座荷池上的水榭和那个美丽的小女孩聊天的情形。
他说秋天的荷塘没看头,她却老气横秋地教训他:“秋天的荷塘没看头?也不尽然……古人云,留得枯荷听雨声。夏天有夏天的美景,秋天有秋天的趣味。只要用心去体会,时时处处,都是美景”
他一定是太累了,产生幻觉了吧……为什么看着那碧波粼粼的水面,却像是看到了她那双秋水般的明眸呢?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殿试
第一百三十二章:殿试
陆寒觉得芳菲最近有点奇怪。
他听说京城西面有个村庄种了满山的杏林,特意来邀芳菲和他一起去观赏,芳菲却劝他还是抓紧时间温习一下功课,争取在殿试上考个好名次。
以前芳菲很少叫他温书的……而且她当时的表情也有些微妙。是自己多心了吗?
也许是她近来身子有些乏了?
不过芳菲说得也有道理,距离殿试也没几天了。
陆寒便收拾心情回会馆里看书去了,虽然到这种时候,看和不看的区别都不大。
三月末,陆寒和所有通过了会试的考生们一起,跟随着带队的礼部官员进入皇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这是层层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许多学子从开蒙识字,到踏上这庄严肃穆的金銮殿,几乎花去了大半生的时间。
所以此刻,当他们走到宫门前的时候,很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男儿的热泪——总算快熬出头了啊
陆寒倒没有那么多的感触,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还年轻,刚刚满了二十岁。
而且像他这样从考童生试起就一帆风顺地考到殿试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以前也不是没有,不过今年这批就他一个——还是第一名的会元。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陆寒都必然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只是这些瞩目的眼神里,大多数都不怎么友善就是了……
“这个时候,陆哥哥也该进宫了吧。”
芳菲坐在梳妆台前,看见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便问碧荷:“外头梆子敲过几下了?”
碧荷说:“已经过了卯时了。”
那肯定进宫了。芳菲知道按照规矩,卯时就要开宫门的,把那些天没亮就蹲在宫门外的官员们接进去。
要真是当了京官,那就得大半夜起身准备出门上班了。想想都让人觉得郁闷啊……即使已经习惯了当下人们的早睡早起,芳菲依然对于这种诡异的上班制度很是不满。
照她的想法,连觉都不让睡好,早朝的时候哪有精神工作啊……也不知道定下这规矩的祖宗们生物钟是不是异乎寻常。
芳菲胡思乱想一通,无非也是为了冲淡一下自己的紧张。
虽说这殿试考得再烂,也能混个同进士,一样可以当七品县太爷……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大家都有了考殿试的资格,没有谁不想考得好一点的。
芳菲知道陆寒有登阁拜相的雄心,而要在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后入阁,今天就必须考进二甲三十六名以上。不然,一辈子都没机会。
希望他今天能够顺顺利利的吧
不信神佛的芳菲,也不由得闭上眼睛双掌合十,默默为陆寒祈祷起来。
所有的考生都在金銮殿前的大广场上集合,站在文武百官的身后仰望着那汉白玉砌成的高台,静待着九五至尊的皇帝的出现。
身穿衮服,头戴冠冕的大明皇帝朱毓昇,在沉重而宏亮的三声鼓响之后,走到了白玉台前。
那一刻,突然间朝霞漫天,一轮红日骤然大亮,道道光芒照耀在朱毓昇那用了无数金丝绣成的朝服上,他伟岸的身影仿佛一瞬间被笼罩在了金光之中。
首次得睹天颜的考生们,为这位少年天子的天威所震慑,许多人激动得不能自已。
陆寒微垂着头,和同年们一样用眼角的余光看着这位刚刚继位,还没站稳脚跟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清除旧党的皇帝。
想起那三道会试四书题,陆寒感觉到这位只比他大几岁的年轻的帝王,在胸中也是有着许多抱负的。
他既然点了自己的卷子为会元,是否……是赞同自己提出的那些建议呢?
朱毓昇便向各位考生训话几句,随即亲手拆封试题。紧接着,殿试便开始了。
各考生按照书案上的名字就坐,接到试题后便埋头苦思起来。
照往年的规矩,这个时候,皇帝可以先走人。拉来充场面的文武百官也该撤退,留下几个礼部官员监考就行了。
但正想脚底抹油开溜的官员们惊奇地发现……皇上没走,还在白玉台的御座上坐下来了,一副要看着考生们考试的样子。
不算吧?
大家集体傻眼了。
皇上您头上有黄伞盖遮挡,有众多太监服侍,我们这是在晒着太阳好不好?虽然三月的太阳不大,可老在这空地上站着也不好受啊。您为什么这么上心啊?
百官们只能把原因归结于皇帝特别重视他继位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新鲜嘛,是吧?
几乎没有人能猜到,朱毓昇留下来,只是为了好好的看一个人。
陆寒。
对,就是“几乎”,因为还是有人猜到了,那就是站在武官队列里的萧卓。
萧卓有些为陆寒担心起来……他也得到了朱毓昇近日多次去御花园游玩的消息。这是一个很奇特的信号,表明他这位皇帝表弟,有了一些难以排遣的心事……
朱毓昇在高台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底下那一片人头。
要在人堆里找到陆寒是很容易的。他年轻得过头很是显眼,但这还不是朱毓昇认出他最主要的原因,而是因为——朱毓昇手里,有陆寒的画像。
从陆寒出生到现在的所有资料,包括他的家人,师长,朋友……这一切的情报,都被整理成一本厚厚的册子,在几天前摆在了朱毓昇的案头。
这件事,他没有让萧卓去替他办。
这就是芳菲的未婚夫婿,将来要陪她过一生的人。
朱毓昇不愿承认自己在嫉妒陆寒,嫉妒自己的臣子——可是他真的嫉妒了。
这个陆寒,竟能让芳菲为他做这么多事……当朱毓昇看到卷宗上写陆寒遭遇河盗事件,芳菲亲自前往江城营救,他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更多的是为芳菲的魄力和情意所感动吧……
当时朱毓昇便想,如果由芳菲来执掌六宫,她也一定会做得很出色吧?
她有手腕,有智谋,有担当……
想想芳菲,再看看自己预定的那几个皇后、妃嫔人选,便有些不喜。
书香世家又如何,懂得琴棋书画又如何?受过良好教育又如何?她们能够做到芳菲的一半,不,是三分之一吗?
在二十四岁的朱毓昇看来,那群十四五岁的少女,不过都是些半大孩子。自己就要靠这样的一些小姑娘来管理后︱宫?
还不如就让芳菲来当皇后……
这个念头一旦在他心中升起,就无法再抑止下去。
朱毓昇现在最后悔的,不是没有早些让人把芳菲带进京里来,而是自己为什么要点这个陆寒的卷子当会元
芳菲有婚约,这个不成问题。悔婚在民间是大事,放到皇家那是连小事都不算。前代还有皇帝征寡妇入宫为妃呢,还有一位先帝将他的||乳|母立为贵妃,有什么大不了?
问题就在于这陆寒已经考中了进士,还是个显眼的第一名
会试的成绩,基本上可以当殿试成绩的参考。
他身为皇帝,有权利把陆寒打到三甲去,然后给陆寒安个西北道之类的地方当个小县令,一辈子陆寒都别想回京城来——如果陆寒不是会元的话
现在人尽皆知陆寒会试考得这么好,殿试却被自己黜落了,后来再查到是因为芳菲的缘故的话……
一顶昏君的帽子他是戴定了。
朱毓昇不怕自己写入史书的时候被人称作“暴君”,可是“昏君”?
这真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啊。
皇帝在高台上摆出极威严的表情,内心想着如何解决情敌,地下的官员们站得腿都软了……还有三急。但谁也没胆子“藐视君威”,当众给自己捶捶腿什么的……
好容易熬到上半场结束,皇帝终于回宫用午膳了。百官这才迈着酸疼的双腿回家,留下这群考生继续考下半场——当然中午这一顿是皇家食堂鸿胪寺买单的,大家都可以吃上传说中的宫廷御膳,不过到了这种时候众考生也是食不知味了。
芳菲在家里,直等到日落西山,才等到陆寒来向她汇报说“顺利考完”。
“考完了就好”
芳菲虽然觉得这种殿试也不可能有什么出错的机会,不过还是会有些担心的。现在看陆寒考完了还一脸轻松,知道他写得不差,也就放心了。
这时天也晚了,芳菲只好催着陆寒先回会馆休息。次日,陆寒再次过来的时候,芳菲跟他商量说:“等成绩一公布,我就先回乡吧?”
“芳菲妹妹你自己走?”
陆寒有些迟疑。
“我不太放心,还是等等我,一道走吧?”他并不清楚芳菲急于离京的理由,偏偏芳菲也不能和他明说。
难道告诉他,现在大家在谣传我是皇帝的后妃预备队,所以我要赶紧避避风头?
陆寒再大度也是个男人,这种事还是别跟他说了吧。
芳菲只说:“有什么不放心呀,我当时不也这么过来的吗?镇远镖局的镖师们很得力的。我身边又有涂七这样的男家人,怕什么呢?”
陆寒劝了两次,看芳菲去意已决,也只好由得她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名次
第一百三十三章:名次
殿试考完,也就没考生的事了,但考官们却开始忙碌起来。
照平常的做法,虽然殿试的主考官号称是皇帝,但真正评卷的还是内阁大学士和各位礼部吏部官员、翰林学士、国子监博士等等等等的人们。
四百名考生啊,全丢给皇上看,皇上看得过来吗?再说实话,皇上的文化水平估计也没这些专攻科举的文人高啊……
但是今年,一切都反常了
当今皇帝朱毓昇,继在殿试当天认真监考了一上午之后,居然提出要亲自阅卷
此话一出,相关官员们的下巴都掉了一地,半天也没能合拢起来……
皇上这也太上心了吧?
难道对我们这般老臣都失去信心了,只在乎未来的新臣子了吗……于是大家都有些伤感,有些悲凉,甚至有人流下了浑浊的老泪……
可惜这一切都不能阻止皇上的决心。
“朕就是要亲自为国家选拔人才,诸位卿家不让朕阅卷是何居心?莫非这里头有什么猫腻?”
朱毓昇这话一出,所有劝谏的臣子都吓得匍匐在地,山呼万岁,痛哭流涕地表明自己绝无私心,只是怕皇上太过劳累。
“不过就是看四百份卷子,累得到哪儿去?何况朕也只是要在你们阅卷后再把把关,排排名次而已。”
排名次才是他的重点……
臣子们都不是傻的,全听出皇上的意思了。
难道皇上已经在心中钦定了前三甲?是不是那个考了会试第一的陆寒呢?
谁也不会想到,朱毓昇不是为了把陆寒提上去,而是为了把他打下来……
即使是皇帝,面对情敌的时候和普通男子也没什么区别。
最后怎么排陆寒的名次,朱毓昇也是考虑过的。
绝对不能是前三甲,因为按照惯例,状元、榜眼和探花是直接成为庶吉士进翰林院的。
太低了,也不行,因为前面有个“会元”头衔打底,这回考得太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被故意黜落下来的。
还是放在二甲前几位吧……到时候给他补一个从六品的官儿,把他远远放出去……
平心而论,朱毓昇对于陆寒的才华还是很欣赏的。
朱毓昇自嘲地想:“若是古之贤君,就该为了得到贤臣而放弃女色吧。”
他想起楚庄王“绝缨宴”的故事。
据说楚庄王有两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许姬和麦姬。有一回,楚庄王设宴招待群臣,让二女亲手执壶为在场的文武官员们倒酒。
忽然从外头吹来一阵大风,宴会上的蜡烛几乎都被吹灭了。有个大胆的臣子,趁机轻轻摸了一把许姬的手。
许姬一时激愤之下,将那人头冠上的缨带扯了下来,并且去向楚庄王告状,要他凭着这缨带找出无礼之人。
楚庄王反而让她不要声张,并大声地对大家说:“寡人今夜要与诸位同醉,请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帽缨不足以尽欢”于是大家都把帽缨取下,也就看不出许姬扯断的是谁的缨带了。
后来,楚庄王讨伐郑国的时候,有一位姓唐的将军特别卖力,不但为楚国在战场里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曾在重围中救出了楚庄王。
战争胜利后,楚庄王要将唐将军封为“大将军”,唐将军却说自己不要赏赐,并且说出了自己就是当年那个被扯下了缨带的人。
于是,这段君臣佳话,便被当做为君的经典故事流传了下来……
朱毓昇以前从没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对。
为了一介妇人去责难一名朝臣,本来就是很愚蠢的事情
可是,现在他的看法却不一样了……
他在想,如果自己是当时的楚庄王,而被轻薄的是芳菲……他一定会把那无礼的臣子满门抄斩吧。
“呵,朕竟也是那种沉迷女色的昏君啊……”朱毓昇嘴边牵起一个讥讽的笑容。
陆寒不知道自己因为某些缘故上了皇帝的黑名单,他这两天都很悠闲的在芳菲的院子里,和芳菲下围棋解闷。
“啊,陆哥哥你太过分了”
芳菲苦着脸看陆寒把自己的棋子吃掉了一小片,嘟起嘴儿来说:“我不依啊,再输下去我就不玩了。”
“好好好,那我下一盘输给你好了。”陆寒好脾气地笑着。
“我才不要你让你故意输给我,那才是真正的欺负人呢”芳菲并没有因为陆寒的让步而露出笑容,反而哼了一声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