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福气安康第16部分阅读

    福气安康 作者:rouwenwu

    看到黄二哥生意兴隆很是不忿,言语不合,便把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黄二哥听了,气不打不处来,连打带骂把那个愣头青赶出店去。才有了李红冰刚才看见的那一幕。

    李红冰摇摇头,看这罗成荣样子像街头无赖,恐怕三天两头会来闹事。

    把蘑菇园的有关事宜交付给张二花,李红冰拿着药包到林家,熬好药,服侍林氏服下,下午的时候再熬上一碗,连喝了两次药,林氏脸色似乎好了许多,李红冰才稍稍放下心来。

    林志海不在家,上午的时候扬州知府派人拿了贴子过来,让他过去一趟,说是扬州各种才子汇聚一堂,吟诗作对子。扬州知府大人相邀,当然不能缺席,请来做

    浆洗的邓大婶也因事回乡下去了,林志海便仔细嘱咐了李红冰一番,拿着贴子到知府衙门去了。

    “清儿,累着你了。”林氏半倚在床榻上,看着李红冰熬得通红的眼睛,心疼道。

    “大娘说哪里话呢。”李红冰笑道。小小地打了一个呵欠,她的确是有些累了。昨天晚上林志海托人捎了信回来,说是第二天还有聚会,就不回来了,在知府的府邸里歇下。

    服侍林氏睡下,李红冰刚把药碗拿到厨房,就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李红冰走过去打开门,门外站着张二花,一见李红冰就急急道:“小清,你有空没?明记陶瓷店派了人来,说南昭王妃要的那套作为贺礼的茶具已经烧制完成,就等你去验看了。”

    “这……”李红冰往里屋看看,面有难色,“林大娘病着呢,这屋里没个人,我现在走不开呀。”

    张二花关切问道:“林大娘病得严不严重?我进去看看。”说着抬脚就要往里屋走。

    李红冰忙拦住她:“别,林大娘刚睡下,别吵她了。我们到厅里说话。”

    来到厅上,张二花低声问道:“林大娘怎么了,好点没有?”

    “老毛病,可能年前太劳累了,犯了病。我刚煎了药盒让她服下,好多了。”李红冰说了宽慰的话,看向张二花,“明记陶瓷那边进展得怎么样了?

    ”

    张二花又显出焦急的神色:“小清,明记那边来人催了好几次了,所有工序都已经完成,就等你验看了。还有,那些盛装茶具的图案也送了过来,明公子说等你来定夺。制作盛装用的盒子也需几天的时间,如果今天定不下来,我怕时间上赶不及。”

    李红冰微皱了眉头,怎么办?她现在实在是走不开呀。

    “小清。”有个婉约的声音叫道,林氏披了件外衣立在正厅门口。

    “林大娘,你怎么起来了?”李红冰忙奔过去,搀扶住她,“这大冷的天,大娘您也不添件衣裳,要是着凉的话,海哥哥要说我了。”

    张二花也站起来,叫了声:“林大娘。”

    林氏朝张二花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低下头,含笑轻轻抓住李红冰的手:“清儿,大娘知道你孝顺,但这南昭王妃贺礼的事也是件要紧的事,怎么可以耽搁呢?”

    “大娘,可是你的身子……”李红冰还待要再说,林氏轻轻摇头,“大娘没事,喝了药以后,大娘觉得好多了,你还是和张家二丫头忙你们的正经事去吧。”

    张二花认真地看了下林氏的脸色:“小清,林大娘的脸色真的好多了。这样吧,我们先去明记陶瓷店,快快把图案敲定下来,再赶回来照看林大娘。”

    李红冰本来还有些担心,见林氏和张二花都这般说了,也

    就应了,交待了林氏几句之后,就随张二花到明记制陶坊去了。

    明秋梧早在是记制陶坊里等着了。一见李红冰、张二花等人来了,马上有小厮将她们引进坊里。

    很大的一个陶瓷制作坊,人员事务井井有序,看来管理得很好。左侧一个偌大的石桌上,一个工人正在擦拭着茶具。

    李红冰走过去,执起其中一个杯子,广口的小茶杯,花卉描得很漂亮,正中是一个卡通的小白兔图案,这自然是十二生肖之一的“兔”茶杯了。

    明秋梧拿了镶嵌在木匣子上的图案样式的图纸过来,让李红冰过目。他含笑看着李红冰,绽开的笑颜如早春三月煦暖的阳光。

    这些图纸是明秋梧专门请了扬州城里画坊的人画的。二十几个画师汇聚一堂,使出他们的看家本领,画了近五十幅,最后选中这十幅,就等李红冰一锤定音。

    “这个如何?”李红冰把手上的十张图纸统统看了一翻,最后抽出一张“缠枝莲花”的图案,“莲花寓意多子多福,而缠枝又有连绵不断的意思,用在太后的寿诞上最好不过。”

    明秋梧点点头,眼神不由多看李红冰两眼,心中暗道,这苏姑娘,居然和自己想的丝毫不差。

    敲定下来后,由于惦记着林氏的病情,李红冰也不敢多做停留,闲谈几句后,李红冰借故告辞,和张二花急急忙

    忙赶回小莲子庄。

    回来时天色有些灰暗,张二花有事先回去了。李红冰一路向林家行来,远远的看见林家大门洞开,里面灯火通明,还有吵杂声隐约地传了出来。李红冰心中“格登”一下,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难道,她出去这一个时辰里,林大娘出事了?

    加快脚步,行至林家门口处,李红冰瞥见里面隐约有苏氏的影子,正待抬脚进去,林志海出现在门口中。

    “海哥哥,大娘她怎么……”李红冰话未说完,便哽在了喉咙里。林志海脸色如罩了一层寒霜,眼光如冰。他冷漠地看着李红冰,仿佛从来就不认识她。

    “你还来做什么?我娘是死是活也不奶奶的事!”林志海眼圈微红,说出的话却如千斤巨石般压在了李红冰的心上,她突然莫名感到了一阵恐慌,伸手想去拉林志海的衣衫,“海哥哥,林大娘,林大娘她怎么样了?”

    林志海再没说话,一把推开她,转身“呯”地把门关上了。

    李红冰彻底呆住,心也瞬时沉到谷底。那种莫名的恐慌紧紧地扼住了她,使她几乎透出过气来。在她离开的一个时辰里,林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林大娘又犯病了吗?她离开的时候好好的,但如今连苏氏也来了,想必事态很严重。还有,林志海怎么了,为什么对她这么,这么绝情?

    李红冰摸摸那道阻

    碍在她面前的那道门,触指的冰冷一如她冷透的心。她慢慢挪步往回走,暮色苍茫,苍茫暮色下的那条通往苏氏蘑菇园的路,她怎么也走也走不到尽头。

    张二花急匆匆地迎面走过来:“小清,我听说林大娘突然发病,晕倒在门口,幸好张大婶走过,喊来了你母亲。怎么样,你去看过了吗?林大娘怎么样了,好些了没有?”

    李红冰木然地点点头。

    张二花有些担心地看看她:“我先去看看林大娘。”说完又急匆匆地走了。

    李红冰用力咬了一下嘴唇,心中的懊悔在无限扩大。她太疏忽了,也太大意了,如果林大娘有什么事的话,那她就是一个不可原谅的罪人。

    苏氏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她缷了药箱,摆弄好里面的银针:“幸好救得及时,林姐姐的病总算控制住了。也是奇怪,多年不犯的老毛病,这一次竟然来得这么凶险,看来,这病倒像是比以往更沉重了。”她抬头看看正在忙着上饭菜的女儿,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小清,林大娘病了,怎么不见你过来?”

    “我去过了,”李红冰拿着碗筷的手滞了一下,低声道,“见帮不上什么忙,我就先回来了。”

    把药箱放好,苏氏看看女儿苍白的脸,安慰地拍拍女儿:“别担心,你林大娘没事了,只要平日时里多注意调养和

    休息,就没什么大碍。”

    李红冰紧抿了嘴唇,点点头。

    “小清,你这饭,怎么烧糊了?还有这青菜,盐放多了……”苏氏吃了一口菜,再吃了一口饭,皱皱眉,看向女儿,却见女儿呆呆地望着前方某个方向出神,面前的碗筷根本没有动过。

    苏氏不由吓了一跳:“清儿,怎么了?”

    “娘,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李红冰转头看向苏氏,两颗晶莹的泪珠从眼中沁出,直直地坠在桌面上。

    (某素说,各位亲们要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哦,呵呵。)(!)

    第七章冰释前嫌观作法

    女儿的泪灼痛了作为母亲的心,苏氏也慌了起来,起身走到女儿面前,扳住女儿瘦削的双肩,一迭声地问道:“清儿,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了吗?”

    李红冰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她哽咽道:“娘,海哥哥叫我照看林大娘,我守了一夜,以为没事了,刚好明记陶瓷坊有急事要我过去一趟,我就过去了。没想到林大娘……娘,我不知会发生这种事,我不是故意的。娘,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李红冰越说越伤心,索性伏在苏氏怀里哭个痛快。

    “娘明白,娘明白。”苏氏紧紧揽住女儿,“事情过去了,林大娘也没事了。以后小心点,凡事考虑周详一些就好了。”

    夜深了,李红冰睡眼朦胧间,似有人敲门,一个低低的声音问道:“小清怎么样了?”声音压得很低,辨不出谁的声音。

    “没事,哭了一会,晚饭也没吃,就睡下了。”是苏氏的声音。

    “那怎么成?”极力压低的声音有些焦急,“海儿这孩子做事也真是让人操心,我已经说过他了。”

    “没事,小孩子间闹闹别扭是正常事,过不了多久就好了。倒是你,身子骨又弱,还特意跑过来吹风,也不好好爱惜自己。”接着便是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苏氏拿了件衣服出来,替来人披上,那人道了谢,又说了一会话,声音

    越发低沉下去。李红冰也觉得困倦难耐,便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醒来,李红冰看看铜镜里自己微肿的眼睛,扑了些脂粉,做了一些掩饰。后院传来些许喧哗声,李五娘和小桃她们已经来蘑菇园上工了。

    李红冰梳洗完毕,昨天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把什么委屈都哭了出来,心情也好了许多。心情一转好,才发现昨天晚上什么也没吃,直至现在已经饥肠漉漉。

    苏氏已经到药馆里去了,粥在锅里热着。李红冰走到厨房,喝了一小碗粥,回到厅里,便看到桌子上放着一个礼篮子。

    那是苏氏昨天晚上准备好的,让她去看林大娘时带去的慰问品。李红冰露出一丝笑意,希望林大娘真的痊愈,那她的负疚才会少一些。

    提了礼篮,出到门口,便看见屋檐下站了个人,清冷的身影,两道目光望了过来。李红冰低下头,踌躇着该不该走过去。

    “小清,”林志海抿了抿薄唇,清俊的脸庞微微有些发红,“我昨天说话太冲了,我娘已经说过我了。小清,你别计较……”

    李红冰抬头看着林志海的窘态,脸上慢慢绽开了笑容。还计较什么呢,本来就是她的不对呀。林志海居然来道歉,那她心中什么委屈都没有了。

    “我现在过去看看林大娘。”李红冰说道。

    “那我帮你拿篮子。”林志海开

    心道,很殷勤地走过来,接过李红冰手中的篮子。

    李红冰刚从林氏那边回来,张二花就跟了进来,“小清,你去看过林大娘了?怎么样,好点没有?”

    “好多了,林大娘说你昨天去看她,她还没谢谢你呢。要我给你带句话,多谢你的关心。李红冰笑道,把张二花让进厅里。

    “林志海那个家伙呢?”张二花又问道,“他有没有再欺负你?”

    李红冰皱皱眉。什么叫林志海那个家伙,张二花可是一直喊林志海为“林大才子”的,什么时候改口了?还有,这个张二花看出林志海哪里欺负她了?

    “这个家伙,”张二花似乎很生气,“以为全天下就他一个人有事干啊,我们也很忙的。把自己的亲娘托给别人照看,自己倒好,跑来知府衙门喝酒去了,还不让小清你进去,真是太过份了。这样的人,我还真不待见他。”

    “二花姐,”李红冰有点无奈地看着她,事情已经过去了,还提干嘛呢?“我也有错,别人把事情托付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我把事情办砸了,也就是辜负了别人的信任。还好,林大娘没事,要不然,我真是没办法原谅自己。”

    “那他也不能这样啊。”张二花找不出反驳的话,又气呼呼地加了一句,“我就是不待见他!”

    李红冰笑眯眯地揽过张二花的肩膀:“二花姐

    ,你真是我的好姐妹。下次,你一定要帮我出气!”

    十二生肖的茶具如期交了货,不久,南昭王府派了人过来,带了话来,说昭阳长公主看了那套茶具之后,很是满意,还另外赏赐了五十两银子。一时间,“明记陶瓷”名声大振,前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还有甚者,花了大量心思去揣测南昭王妃的心思,也鼓捣出几样别致的东西,说什么也要明记陶瓷的少东家明秋梧带给王妃看看。名气竟似乎要盖过扬州最大的朱记陶瓷庄。

    此事极大地振奋了李红冰的创业之心,她与张二花一边走一边合计着寻个地方开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陶瓷店,卖出自己设计出来的产品。就在这时,村口的黄二哥铺子里,走出来几个人。

    李红冰与张二花停住脚步,向那几个人望去。很面生的感觉,装扮流里流气的,一身花色绸缎衣裳,给人一种油头粉面的感觉,应该不是正经前来买东西的人。为首的掂了一下手中的钱袋,嘿嘿地笑着。后面,居然跟着点头哈腰的黄二嫂子。

    李红冰与张二花对望了一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黄二嫂子一直站在门口,直到那群人的身影消失在远处,才收了诚惶诚恐的神色,换上了一副鄙夷的神情,恨恨地吐了口唾沫,转身走回店里。

    “黄二嫂了,你这是在送何方神仙啊?”张二

    花快人快语,马上问道。

    “神仙?”黄二嫂子恨恨道,“阎罗殿的恶鬼还差不多。”

    李红冰略一沉吟,马上明白过来,看来,她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事情果然如李红冰所料,李红冰那日见到的被黄二哥摔出去的年轻人,也就是向荣绸缎庄的东家做罗仕元的罗成荣,因不愤那天当着众人的脸被扫地出门,三天两头找了些无赖痞子来闹事,搅得黄二哥家的铺子终日不得安宁。

    “黄二嫂子,要不,找城里长风镖局的人来守几天吧。”李红冰道,对于这些无赖,官府一般是不理的,那就只有找保安了。在南方,长风镖局也算有响当当名气的,局子里有百来号人,武艺高强的就有好几个,其中一个叫做李长修的,武功特别好。长风镖局一接重要的镖,都要出动李长修保驾护航。

    黄二嫂子点点头:“小清说得在理。我也是没办法,我那当家的刚到北边采购布料,没有十天半个月回不来。他这前脚刚一走,后脚这些痞子就找上门来了。不给银子就闹事,闹得客人都不敢上门了。我也是为了打发他们,求个平安,才给银子的。”

    接下来第二天,黄二嫂子果然去城里长风镖局雇请了两三个人,开铺的时候在四处走动。那帮地痞似乎也有所忌惮,收敛了许多。

    这日一大早,李红冰刚出前院的

    门,旁侧的小路上就冲出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差点撞了个满怀。

    “刘嘉宝,你跑这么急匆匆的,要到哪里去?哦,你母亲呢?”李红冰道。这小孩是刘家妹子的孩子,就住在村尾。不过,此刻,却不见刘家妹子的踪影。

    “小清姐姐,我娘到城里卖杂货去了。”这个小孩跑得一头汗,“我去村口瞧热闹去,听说,黄二嫂子的铺子里请了法师作法呢。”小孩拍着手笑道,一溜烟跑远了。

    请了法师作法?李红冰听得一头雾水,她是无神论者,对于这套神鬼传说自是不信的,但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决定还是去看个究竟。

    村口的黄二嫂子的店铺,早早就围了好大一群人,挤在最前面的是一些五六岁至十一二岁的小孩,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探头往里瞧。四周贴了奇奇怪怪的符,有一些奇特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这几日,李红冰也隐约听到村子里有一些传闻,说是黄二嫂子赁的那个铺子的位置,几十年前是一个乱葬岗,后来有人在上面盖了房子,但是经常闹鬼,所以那家人也不敢住了,急急忙忙把房屋租赁出去。李红冰也记得黄二嫂子说过,赁这个铺子的时候,价格是比当时的市价低了一两成。

    李红冰挤进屋里,见屋里的缎子布料已经收在一边,中间空出一大块空地来,摆了一张方台,

    上面摆着一个香炉,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李红冰看了一会,只认得其中一把木剑,那应该是桃木剑吧。

    香炉里的几根粗大的香烟烧得正旺,袅袅升起的烟雾把偌大的屋子熏得乌烟涨气,让人直想流泪,而那檀香的气味愈加浓烈。

    一个穿着阴阳太极衣衫,头戴道士帽的人正在作法。此人颌下一绺山羊胡子,手持另一枚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太尚老君急急如律令,妖魔鬼鬼快快闪开!”然后口中喷出一口符水,顿时前面的香炉火光冲天。然后他大喝一起“起”!那桃木剑竟自行飞了出去,钉在了木板上,瞬时,木板上竟婉延流淌下一丝血线!

    围观的众人“哗”的一声惊叹不已。李红冰暗暗称奇之余也暗暗好笑,这场景,怎么如此熟悉?就和她在现代看到的电影上演的一模一样。看那个老道士一本正经的样子,莫非这世上真的有鬼?

    里面的浓烟熏得李红冰眼睛发涩,她退了出来,经过门边时,见那把桃木剑仍是颤动不已,黄二嫂子站在门边不远处的地方,无助地望着那个道士施法。她眼圈深黑,双眼深陷,一副憔悴不堪的神情。

    (某素说,多谢各位支持,各位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哦!)(!)

    第八章商讨挖角事宜

    李红冰回到苏氏蘑菇园,推开后院的门,老远就听见张嬷嬷的声音:“……我听村里那个给人看风水的章老头说了,说是那幢房子闹鬼,而且还是厉鬼,要做足三天的法事才能送走它,一场也不能少,否则那恶鬼还会卷土重来。最初黄二嫂子不相信,结果……”

    “结果怎么样?”小桃抢先问道。张嬷嬷的小道消息彻底勾起她的兴趣。

    “结果啊,黄二嫂子那个宝贝儿子差点被人抢走,吓得黄家老俩口守住那个宝贝孙子一夜没睡呢。”近几年来,张嬷嬷是越来越八卦了,不管哪家哪事她都要打听得详详细细,就连村里哪个小媳妇跟丈夫吵了嘴,第二天又合好了,这样的事她也能打探得八九不离十。所以蘑菇园里的人就爱逗她说话,好套些小道消息,打发平日无聊的时光。

    “这事我也听说了。”李五娘想了一想,她也住在村口,就住在黄二哥家隔壁,“我见他们老俩口的一整天大门也不敢出,只守着那个孙子,就问他们怎么回事。后来他们告诉我说,就在头天临近晌午的时候,隔壁村那个傻二愣子突然跑到他们家里,从雇请的老妈子手里抢过小孩就走。幸好没跑出多远,就被赶上来的人给擒住,才把孩子抱回来。”

    “那问出什么结果没有?”这次插话的是张嬷嬷的小女儿桂花。

    “一

    个傻子,能问出什么!”张嬷嬷冷哼道,“后来有人就说,肯定是那个傻二愣子跑到小莲子庄来玩耍,经过黄二哥家的铺子时被恶鬼缠身了,就冲进他们家里把小孩抢走了。”

    “黄二嫂子信吗?”小桃奇怪地问道,她素知黄二嫂子生性泼辣,这种神鬼之事她未必会信。

    “哪有不信的道理?”张嬷嬷瞪着眼睛道,“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她这么多年无所出,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个孩子,又怎敢拿这个孩子的性命开玩笑?再加上黄家二老天天在她耳边吹风,非要她请个法师来家里作作法,驱走邪魔。她也拗不过老人家,所以今天的法事才正式开始……”

    李红冰不禁摇头,这张嬷嬷把事情说得越来越玄幻了,这世上哪有鬼?多半是隔壁村的傻二愣子一时犯病了,就跑到小莲子庄来闹事,黄二哥家不好运,被他无端端地撞进来,所以就发生了所谓的“抢孩子”事件。其实,傻子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无端端地要扯到神鬼方面去实在是无稽之谈。

    “张嬷嬷!”李红冰叫了一声,“二花姐呢?”刚才她环视了一下四周,不见了张二花的影子。

    “小清姑娘,你来了。”张嬷嬷停止八卦,堆笑看着李红冰道:“二花姑娘让我跟姑娘说一声,她家有点事,今天就不来了。”

    李红冰点点

    头,转而正色道:“张嬷嬷,以后这些关乎神鬼的事情,还是少说一些,免得别人听了去,告诉黄二哥家里人,还以为我们存心造谣呢。”

    李红冰的意思很明白,这些神鬼之说,能不说就不说,别把蘑菇园搞得像神鬼论坛似的。

    张嬷嬷甚觉无趣,讪讪道:“我这不是看着大家埋头干活挺闷的,给大家找个乐子嘛。”

    心里却想着,这样的乐子小清姑娘不喜,莫非她是一个不信神鬼的人?

    随后众人也散了,各干各的活儿去了,李红冰照例是巡视了蘑菇园一遍,这段时间,范老先生研制出新的培养液,把蘑菇的产量又提高了两成。上门前来学艺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李红冰也是毫不隐瞒,倾力教授。并渐渐与那些人成了生意上的伙伴,如城东的黄记蘑菇坊,城西的陈记蘑菇屋等等。李红冰也不怕竞争,论规模,论实力,论质量,论产量,在扬州城里已经没有一家种蘑菇的企业能与她苏记蘑菇园正面争锋了。

    过了些时日,种蘑菇的几家企业经过商讨之后,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把李红冰推上了扬州城蘑菇联盟会主事的位置。由于蘑菇这一行业在扬州城里也算是一个新兴行业,于是,李红冰这么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年年轻轻就当上了扬州城蘑菇联盟会第一任主事。

    当李福把消

    息禀报给扬州商业协会总舵大当家时,那袭修长的身影在窗前伫立不动,手中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鸳鸯转香壶,然后,李福再一次听到他的轻笑声:“苏文清,什么时候,也让我会会你?”

    在黄二哥家,法事整整做足了三天,真正坐实了黄二哥铺子里的闹鬼事件,整个小莲子庄也纷纷对此事议论纷纷。李红冰虽觉得此事实在太过离奇,但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永慈药行自走入正轨之后,生意就开始繁荣起来。那个北地来的药行会长何德铭果然没有失信,自那以后,所有从北方前来采购南方草药的商贾,都要到永慈药行来,昔日冷冷清清的永慈药行开始热闹起来,居然出现了人力短缺的现象。

    “惠娘,你在这里会不会觉得很无聊?”李红冰看着在一排排的中药橱柜前忙碌着的纤丽身影问道。对于拣药,李惠娘是做得越来越纯熟了,只见她暼一眼药方,一转身拉开几个抽屉,在每个抽屉里抓了一把药,上称,倒入中药袋子,再包扎好,递给前来捡药的病人。整个动作干净利落,看得李红冰赞叹不已。这样枯燥无味的拣药活儿,她倒做得有滋有味,除了对药理的熟悉外,就是对这门医学的热爱了。

    “不会啊。”李惠娘有些奇怪地望望李红冰,继续埋头捡药。

    “小清,你进来一下。”里屋传来苏氏

    的声音。

    由于天时尚早,整个仁和堂里也没多少看门看病的人,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聘请的张大夫在坐镇。

    李红冰走入后堂,见苏氏正在给花架上的一株白芍浇水。在百种花卉中,苏氏独爱芍药,尤其白芍。李红冰记得书上曾写过,洛阳以牡丹甲天下,而扬州,是以芍药冠天下的。苏氏对芍药的偏爱,除了继续扬州地区的传统外,或许也是因其备具药用吧。

    “你是不是又在打李惠娘的主意?”苏氏转过身来,含笑看着女儿,她这个女儿在想什么,她这个做娘的又岂会不知道?

    “娘,你真聪明。”李红冰不忘夸奖苏氏一句,接着懊恼道,“可是娘,永慈药行那边真的是人手不够。”

    “那你自己想办法去。这个李惠娘,娘可是不能给你的。娘还打算让她……”苏氏忽地住口不说。

    “娘,你决定收她为徒,让她继续你的衣钵了?”李红冰眼睛一亮,兴奋地问道。这事她向苏氏提过,苏氏一直在考量中,这次居然露了口风。

    “什么衣钵不衣钵的!”苏氏瞪女儿一眼,接着低叹了口气:“苏家的医术,向来是传给自家女儿的,小清,我本来打算让你……”

    “别,娘,你千万别这么想。”李红冰连连摆手,让她继承苏家的传世医术,一辈子钉在那张方形白布的诊脉桌前,那可不

    是她的理想。

    “娘,你就收下李惠娘吧,我看她比我聪慧多了,又聪明灵巧又刻苦好学,以后准能和娘您一样,成为一代名医。”李红冰笑嘻嘻道。

    “你呀。”苏氏嗔怪地看着女儿。其实,她也料到,女儿的志向并不在医术上,这才起了收下李惠娘的念头。此次说了出来,只不过想探探女儿的口风,见女儿的确没有往医术上发展的打算,也只得作罢。

    “惠娘,记得拜师时要请我喝一杯啊。”回到前厅,李红冰冲那个纤丽的忙碌的身影喊一句,笑眯眯地出门而去,留下一头雾水的李惠娘。

    苏氏那边挖不到人,李红冰只好找来林志海想办法。李红冰研了墨,林志海正提笔要写招工告示时,就听到前院的门被人“呯”地推开,一个火红的人影冲了进来。

    “苏姐姐!苏姐姐!”那个火红的人影一迭声地叫道。听声音,是黄二嫂子。李红冰与林志海疑惑地对望了一眼,所有人都知道,平日里这个时候苏氏是不在家里的,黄二嫂子不去药馆去找,居然跑到家里来,莫非是受了什么刺激,神智不清了?

    “我去看看。”李红冰道,转身出了房门。未入正厅,李红冰就听到厅里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黄二嫂子穿着火红的团花簇锦的夹袄在厅里焦急不安地走来走去,一见到李红冰劈头就问:“小清,你

    母亲呢?”

    “我娘,在药馆里呢。”李红冰道,双眸向黄二嫂子望去。今日的余赛花与平日很是不同,鬓发有些散乱,那支金色步摇也插得漫不经心,歪歪斜斜的。脸上脂粉未施,显出一张苍白憔悴的容颜。眼窝深陷,那双眼睛虽大却无神,一双手攥紧了又松开,一副焦灼不安的样子。李红冰眉头微微蹙起,莫非,黄二哥家的铺子里又出了什么事情?

    “这样啊,”黄二嫂子这才恍过神来,“我真是糊涂了,这个时候苏姐姐怎么会在家里呢?”说着转身要走。

    “黄二嫂子,”门口处出现林志海的身影,微带清冷的目光望定黄二嫂子,“看嫂子这火急火燎的样子,莫非铺子里出事了?”(!)

    第九章黄二哥家背后竹林的玄机

    (应书友的要求,从此章开始,女主正式更名为古代的名字:苏文清。特此说明。)

    黄二嫂子愣愣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苏文清与林志海二人,一个是丰神俊朗,眉宇间透着卓而不凡的气度;另一个聪明灵慧,顾盼生姿的双眸中流转着狡鲒的光芒。不由恍然大悟,自己此行前来是来找人出主意的,而面前的这两个,不正是最佳人选吗?

    “小清,你以前帮过我一次,今天,你就再帮婶子一次。”黄二嫂子急切地抓住苏文清的手,仿佛抓到了一根救生的稻草。

    “黄二嫂子,有话慢慢说。”苏文清把余赛花扶到一张椅子上,再端一杯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给她。

    黄二嫂子捧起茶杯,一连喝了好几口,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不似方才那般慌乱。苏文清在她旁边坐下,林志海则坐在对面的椅子上,静静等着她开口。

    “小清,你说嫂子是不是中邪了?”黄二嫂子无助地望着苏文清,“超度的法事我也做足了三天,怎么我到现在还天天梦到有鬼呢?”

    有鬼?苏文清与林志海疑惑地对望一眼。这神鬼之说,他们两个都是不信的。

    “黄二嫂子,你别急,你慢慢说。”林志海道。

    黄二嫂子又喝了一口茶,定定神,才道:“我本来也是不信村里的传闻的,后来捺不住我当家的那俩老的唠叨

    ,才请了个法师来作法,以求平安。”

    苏文清心想,这就是了,以黄二嫂子的泼辣性子,断不信什么鬼神之说,也不会去请那些所谓的法师来作法,坐实了自家铺子闹鬼的传闻,断了自己的生意之路的。

    “我本来以为,做了法事之后,那些恶鬼就不会再来了,谁知道事情更糟,那些恶鬼居然天天在我梦里恐吓我……”黄二嫂子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脸上一副苦恼的神情。

    “在梦里恐吓你?”苏文清不由有些失笑,她只听说过鬼是用来吓人的,这鬼会恐吓人还是第一次听。连在一旁听着的林志海也不禁微笑起来。

    “哎,你们可别笑,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天天晚上做梦都梦到那只青面嘹牙的恶鬼就站在我的床边,口中一边说着‘给你三天时间,快点给我搬出去!’,一边向我扑了过来。我当时就吓晕了过去,等我醒过来的时候,点了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而且,那恶鬼向我走来的时候,我还能闻到那恶鬼身上散发出来的恶臭味。”黄二嫂子心有余悸地说着,似乎为了平缓惊恐的情绪,她又自己斟满了茶杯,连喝了几口。

    苏文清与林志海再次对望一眼,眉梢都带上了惊奇的神色。

    林志海沉吟片刻,道:“黄二嫂子,可否带我们到你铺子里看一看?”

    苏文清也点点头。黄二哥前

    脚刚走,后面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一波连着一波,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被人安排好似的,都凑在一起发生了,这里面不能不说确实有些蹊跷。

    黄二哥的绸缎铺子在小莲子庄的顺数第二间铺子,空间很大,足足有两百多平米的面积。自做了法事之后,黄二嫂子又夜夜被噩梦惊扰,再也无心思经营店铺,因此,铺子里的摆设依然保持着那日法师做法之后的场景。

    苏文清等人一推开门,就看到正中一张零乱的方台,金粉香炉灰洒了一桌子,屋子里还充斥着淡淡的檀香气味,门板上还残存着被桃木剑钉过的痕迹,那道血线已呈暗红色,不是十分明显。

    两侧摆满了布匹,由于是临时清空出来做法的,所以布匹堆得杂乱不堪,好几种花色的布匹都堆放在一起,如果重新开张的话,得多费一番功夫。

    见一楼没什么看头,苏文清等人便转上二楼。

    这幢小阁楼面北朝南,共有两层,四周视野广阔,后面是竹林,苍翠清幽,直扑眼帘,环境很是优雅。当初黄二哥赁下这个铺子时,除了看中它的价格较为低廉之外,也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及居住环境,所以一举赁下了整座阁楼。

    二楼比一楼清静了许多,一排的房间,楼梯的左侧是黄大伯、黄大妈和小孙子居住的房间,右侧是黄二哥与黄二嫂子的卧房,

    中间间隔了几间小房间,可用来堆放杂物。

    在这些房间中,黄二哥与黄二嫂子的房间无疑是最宽敞,也是光线最为充足的。

    推门而入,扑入眼帘的是一片喜庆的红色。黄二嫂子爱热闹,尤其喜欢深红色,回此过门这么多年,她的房间仍一如既往的布置得跟新嫁娘的房间一般。

    房间的摆设相当简约,除了雕花围子床、大红床幔外,再就是一张梨木小桌,几张凳子,桌上摆了一副茶具。再过去就是一排的窗子,左侧墙角放了一个陶瓷花瓶,插着几株未凋零的腊梅花。此时有几扇窗子半开着,阳光从半开的窗子漏进来,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地板上,给人一种波光粼粼的感觉。从窗子望出去,还能看到十米远的地方,那一排茂盛的竹林,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苏文清走到窗前,看了下窗子,“咦”了一声,用手抹了一下窗台,手上便沾了一层灰尘,看来这窗台有一段时间未擦拭了。苏文清再看一下窗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的笑意。

    “黄二嫂子,你是说你梦见的那个恶鬼就站在你床前这个位置吗?”林志海在床前的某个位置站定,转头看向黄二嫂子,问道。

    黄二嫂子点点头:“不错,就是那个位置。”

    林志海于是不再说话,看看前面的床幔,再看看后面的窗户,眉头微微拧了

    起来。

    “黄二嫂子,你真能闻到那个恶鬼身上发出来的恶臭味?”林志海又问道。

    黄二嫂子很肯定地点点头:“对,那恶鬼当时离我很近,满身血污,我至今仍记得他身上发出的阵阵恶臭,还有死鱼般突出的眼睛,歪斜的嘴唇。”黄二嫂子的眼中闪着一丝畏惧,“这个梦境太过于真实,我有时真的怀疑这究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一个梦。”

    苏文清心想,这黄二嫂子素以泼辣干练著称,平日里行事作风果断大胆,对于神鬼之说自是不信的,由于夜夜的恶梦惊扰,把她的意志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也不得不屈从于神学之说的压力,但她骨子里还是半信半疑的,所以才会有“是真的发生过的事情还是梦境”的疑惑。

    “黄二嫂子,晚上窗子有关上吗?”苏文清盯着窗纸上的一个小洞,突然问道。

    “有啊,我晚上睡下时怕风太大,容易受凉,每天晚上都要把窗子关好才去睡。”黄二嫂子有些莫名其妙地望着苏文清,她这幢阁楼闹鬼与窗户有关系吗?

    晚上门窗紧闭,那这“恶鬼”是怎么进来的呢?苏文清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不知不觉踱到窗台前。窗前那片苍翠的绿意,令她纷乱的思绪也振奋不少。

    “好浓郁的一丛翠竹啊!”不知何时,林志海也踱到窗台前,侧立于苏文清的身

    侧,目光投向面前那片翠绿,口中却幽幽叹息一声。

    “是啊,风太大了!”苏文清附和道。小莲子庄位于小山坡下,山风把竹子吹得摇摇摆摆,由于竹子颇具韧性,所以既使被吹弯折下去,但很快又挺直起来。

    忽然,苏文清盯着其中一株竹子,眼珠瞬时不动。这是一根粗壮的竹子,没理由抗击不了大风的侵袭,但它却是被吹得最弯的一株,而且枝上的竹叶也疏离不均,较之其他长势繁茂的竹子逊色了许多。

    一道灵光在苏文清脑海中闪现而过,她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真是枉为她大学时追了那么多的侦探小说了。

    问题迎刃而解,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苏文清感激地望着林志海,再望向那排竹子,也幽幽地叹息一声:“可惜了那一片的好竹子!”

    “接下来你要怎么做?”林志海望向她,清朗的俊颜笑意漫延。

    “长风镖局的李长修回来了吧?”苏文清问道。

    “我前两天在知府衙门门口碰见过他一次,那时他刚押镖去京城回转回来。”林志海含笑答道,“我现在就去找他。”

    “海儿,你要去哪里?”黄二嫂子见林志海转身要走,赶忙问道。

    “我去办点事。”林志海道,转身走了。

    苏文清打了一个呵欠:“黄二嫂子,我也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