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舒心日子第5部分阅读
古代的舒心日子 作者:rouwenwu
看瑾娘,脸上表情没什么大的变化,可看她的动作也是不喜的“家里腌制的萝卜还有吧,弄点来,昨天吃酒吃肉的都腻了。”
“大伯这炒菘菜不腻,那萝卜没剩多少了。”老三媳妇把那盘炒白菜往杨震海面前送了送。
杨震海看着面前的像黄泥似的菘菜黑了脸。瞥了老三家的一眼。
老三家的不敢吱声了,嘴角微微往下撇,起身去拿萝卜。
瑾娘赶紧低下头怕自己笑出来,老三媳妇定是把杨震海当成老虎了,说不定心里怎么骂他呢。这人也是人前背后像两个人似地。
萝卜拿来,瑾娘看着又差点乐了,一个大盘子里一共就六块切得跟丁似地萝卜块,要是杨震海吃估计一口就没了。
杨震海看着脸上更黑了,自己夹了一小块,吃了,剩下的就推瑾娘跟前了。老三媳妇瞥了两眼,似乎想端回去的样子。
老二媳妇吃饭一点都不含糊,端着炖肉盆子就往自己往里泡了点汤还夹了几块大肥肉。老二跟她也差不到哪去,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三只是闷头吃饭,倒是他媳妇一个劲的给他夹菜。老四倒是个文明的。
总算就着五块萝卜把早饭吃了,瑾娘帮着把桌捡下去,同时看了看这院子的结构,跟陈家也差不多,都是有两边厢房,厨房在东厢房后边,单独的一间草房里,旁边有一间马棚,棚子里有一匹马一匹牛,还有一辆车,听姐夫说那车跟马是杨震海带回来的。家里养了鸡和鸭。老二老三住东厢房,老四占了西厢房一间,另一间是粮库。厕所在后院,菜园子也在后院,西厢后面还有一个园子一亩左右。冬天院子里有点荒凉。杨家条件比陈家好很多,虽说比不上大地主人家,可也算是村里的富户了。
大致看了一下,瑾娘就回屋了,她得趁回门前这三天把嫁妆收拾起来。
刚回屋,看着杨震海拿了两个包好的果盒子,“收拾一下,咱们去一趟大伯家。”
“就拿着两个果盒吗?大伯家有没有小孩?”
“恩,别的不用准备了,大堂兄在县城里,得二十八九才能回来。”
“不是说大伯娘帮着准备的吗?用不用再准备点啥?”杨家没有主事的女人,结婚都是大伯娘帮着张罗的。
杨震海想了想,“那有没有合适的布料给扯身衣服就行了。”
瑾娘点了点头,找出一块烟黄|色的布料,都是裁好的,正好做一身的料。
“穿上斗篷吧,外边冷,大伯家住村东头,有一段路呢。”看着瑾娘就想穿这身衣服出门,杨震海又嘱咐一声。
瑾娘点点头,又找出一件桃红撒花黄狸毛滚边斗篷。新娘子就做一回,王氏给她置办了不少好料子,足够她用上好几年了。
杨震海看着眼前一亮,那长毛滚边衬得瑾娘多的三分可爱,粉团一样,忍不住靠前亲了一口,“你可要快快长大才好。”
瑾娘被他弄得脸又红了,忍不住伸出拳头敲了一下他的手臂,这人怎么人前人后两个样,亏她还以为他是个严谨正派的人呢,真是有些无赖。
伸手拉过瑾娘的小拳头,一手拎着礼品就出了屋。
杨震海大伯杨启业早年是个秀才,只是考了几年没有考上就歇了心思,家中有十几亩地,有一子一女,长子也是秀才,现在在县衙做文书,女儿嫁给雁城一举人,杨启业刚接任杨氏族长,在村中说话比较有用,不过他为人还算刚正,处事公道,很受族人拥戴。
两人进了院子,瑾娘看着这里是前后两进宅子,都是青砖瓦房,看来大伯家的条件是很好的。
“正说着你们呢,可巧就来了。”大伯娘是个能张罗的,小两口刚进院就迎了出来,眼睛不停的打量瑾娘,心想着怨不得侄子着急成亲,这小娘子长的就是有福样。自家侄女也是差了一层的。
两人给大伯大伯母行了礼,大伯母带着瑾娘就进里屋说话。
瑾娘脱了斗篷,露出里边的绣缠枝花对襟红袄,大伯娘看着她打扮的简单,却也富贵,对新娘子来说这饰品简单,可她年纪不大,容色好,到是恰到好处,又许是对襟红袄贴身裁剪,竟显的身量修长,有了大姑娘的样了。
“快坐下,咱们娘俩说说话。”大伯母热情的拉着瑾娘的手坐在炕边上。
“怎么样还习惯吗?你婆婆去的早,家里没有个主事的女人,有些事情恐怕想不到。你家里那两个又是弟妹,有什么事也不好说,以后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过来跟我说。震海虽说离开六年可从小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要是欺负你了,你来找我,我给你撑腰。”
瑾娘笑着点点头,脸也有些红。
“看你也是个面嫩的。”大伯母笑着握着瑾娘的手,指着她的衣领上的绣花说,“我看这花样不错,是你自己绣的吧。”
“恩。”
“看这巧的,样式也好,以后伯母作秀活,你可给伯母画几个好看的花样。”
“恩,伯母要绣什么,让瑾娘做好了。”
伯母听了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外面杨震海却跟他大伯说着正事。
“那块地县里来人已经测过了,因为是青山地界,咱们村子没权,要去官府买卖,前天你忙着娶亲来人我就带着去了,不过要连着东边荒地也要一起买了,价格也不便宜,不过你要是买了算在宅基地里,没有税,以后出产什么也方便,盖了房子只要不出那个地界扩建也没有问题。”
杨震海听了问“荒地不是随便开吗?”
“本来是那样,可那边连着石林子,也太靠青山,村里人都怕野兽,多少年都没人去,正好你买,县衙来人就说一起买了去。”
杨震海点了点头,“也行,反正也没多少。大伯我还想把西边和北山底下连着的小竹林也买下得多少银钱。”
杨启业听了一愣,“你买那个做什么?白花那个银钱。”
“倒也不做什么,只是想在那边建房连着小竹林和那个小水塘,界限不是清楚吗?”他想着以后盖了房子,在小水塘边上盖个竹亭子,瑾娘应该会喜欢。
杨启业一想,可不是,小竹林这边是山道,一趟的石子路。这边隔着荒地就是石林子,南边没多远就是青山,竹林和青山上枫树正好分着界,可是清楚。背山面水,可不就是风水宝地,景色优美,这么一想他都有点动心。
“你小子可真会挑地方。中,明天就去县里,那竹林那天也量了,亏着我还说你买不了这么大,明天咱们一起去说一声就行,都不用再量了。不过银钱上恐怕不低,买了把那边荒地收拾了,每年出产也不会少。不能低于一百五十两。”
“麻烦大伯了。”大伯还是他们这里的里正,这事非要他出面才行。
“你小子还跟我客气。”
作者有话要说:明日一更5000+
16、清点嫁妆 震海财产
两人坐了半个时辰,就回去了。杨父是家里老四上边有三个哥哥,下边两个弟弟,杨家老二一家搬到县城去了,所以不用去拜见,两人又去了一趟三伯家,三伯家大女儿刚生了孩子,三伯娘去照顾,没在家,两人只是说了几句话就回来了。剩下的两个叔叔,也只没坐多长时间。
回了家,瑾娘开始收拾自己的嫁妆,杨震海没什么事,就坐在炕上看着自家小媳妇忙活着,瑾娘开始还注意他一会忙起来就忘了。
王氏给瑾娘置备嫁妆用了五十两,连带家里给的嫁妆十六两聘金二十两还剩下八十两多点,瑾娘原本自己留了三十多两,剩下那五十两拿去给王氏,自己来到这里得到爹娘家人的爱护,她也想让家人生活的好一点,她就算有些能力可也不敢在熟悉她的父母面前展露,也没给家里什么挣得什么好处,嫁妆银子就不要了,这五十两也是她真心想给,让家里改善一下。
王氏和陈老爹却是不要的,现在除了成海,几个孩子嫁娶都结束了,负担轻了,成海娶亲还早着呢,而且如果没有杨震海给的钱,他们也不可能置办这么多钱的嫁妆。王氏的意思是,让瑾娘把这银钱买了地,这样才能有依靠,买地的事,瑾娘也想过,只是现在不急着办,她听姐夫说了,杨震海在外面六年,身手练的好,上山打猎下海摸鱼这都是好手,可种田还是差些,小时候家里地少,他十一二岁就出去给人跑腿,真正种田没干过几次,要是真买了地,也干不过来。
瑾娘就算是看了齐民要术,可真让她去弄那个也得抓瞎,这身体更是弱,种种菜还是凑合,下地就别想了。所以这事还得慢慢的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且听说杨震海那两个弟妹,也没带田地做嫁妆,真要那么做了,她们肯定有说法,娘家这边两个嫂子心里也不会高兴。还是慢慢来吧。最后她好说歹说总算是让爹娘收回十两,于供成海念书的用。再多他们说什么就不要了,瑾娘想着以后找机会再帮助家里,成海念书的钱她供了。只要大家努力日子总会好过的。
五十多两嫁妆中,家具买料加上做工,用了九两,这价放在现代那就是绝对跳楼价,还是在几百层楼上跳下来的,可在这就算是贵的了,人工用去二两,让王氏心疼不已,一般一两就足足的了,现在做工一天才给二十文,这硬木家具不好打,按照瑾娘的图纸,虽然不算繁复,细节上要求却很高,所以找的他们这边最好的木匠师傅,价格贵了些。不过做出来效果很好。也没用红漆,保留原汁原味,深红色家具带着深紫红色条纹,看着特别舒服。当时家具做好了,王氏喜欢的也不觉的贵了,一个劲的说自家姑娘眼光好。她哪里眼光好了,只是有了前人经验而已。
摆设什么的农村不那么讲究,瑾娘也只带了铜质蜡扦一对,铜质油灯一架,大瓷掸瓶一对,青瓷六方花鸟鱼虫茶叶罐一对。青瓷茶具一套,楠木果盘一对。其他应该还有一些瓷器摆件瑾娘一概没要,以上都是必须的,农家置办嫁妆也是按照自家财力来,就算真的准备齐全,东西也只是一般,还用不上,瑾娘看过三婶家杏的嫁妆,东西虽然齐全但是质量上和样式上她都不喜欢,还是以后一点点自己置备吧。总要和自己心意的好。
梳妆匣子一个,胭脂等化妆品撑门面的一套,瑾娘是不准备用的,屋里的幔帐,衾褥,鸳鸯枕,八铺八盖,这些不能省,被子都是瑾娘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做的,除了新婚用的红喜被,其他的都绣的新样子,瑾娘还多准备了被罩,同样绣的漂亮,让两个嫂子看到羡慕的不得了,瑾娘不得不给她们画了新花样,让她们自己绣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绣好。
四季衣服瑾娘准备的不多,一个樟木箱子就装满了,主要是长身体,怕做好了不合身,不过料子很多,送聘礼来的时候就有四箱子料子,王氏又给她添了些,各种花样棉布的,软纱,锦缎的,够她用上几年,四季料子齐全。杨震海聘礼中有十一块皮子,一个完整的白虎皮,价值不可估量,要卖的话,没准能卖几千两银子,这个聘礼可够贵重的,不过她没打算卖,自己喜欢是一方面,另一个是觉着杨震海为了给她准备聘礼特意打的,很有意义。另外十张皮子,好一点的是四张水貂皮,一张白的三张黑的。剩下有两张獭兔皮,四张银鼠皮。都是很难得的,不知道杨震海从那里得来的。
首饰捡着简洁的打了几套,之前聘礼中金银玉的首饰每样成套的两套,还有些小件,整整装了一匣子,她也不习惯带,就都放起来了,留几件常用的放在妆盒里。
常用的衣物挂在衣柜中,两组两开门的大衣柜面上雕着梅兰竹菊,没弄那么繁复,只是简单的勾画。用的是现代大衣柜的样式,唯一不同是门上的铜蝙蝠门挂,免得柜门自动打开制作的也比较精致,整体上雅致大方。
杨震海的衣服都挂进里面了,瑾娘看了一下,就几件常用的,还旧了,一共就两套新衣,心里记下等收拾好了,量一量给他做几件常服。
几个放置衣物的樟木箱子收拾有些空了,一些暂时用不上的嫁妆用品放进去,放在南窗地下,铺上枣红的垫子,就可以坐人了,镂花屏风放在西南角,挡着后面的小间门。
等全都收拾利索,西边从北炕到南窗依次是,炕柜,五斗柜,妆台大衣柜,屏风,南墙底下四个大木箱,东墙这边炕柜,花架子,房门,一对太师椅四方小桌。屋子靠南中间放着圆桌鼓凳。
瑾娘收拾好自己的财产,估算一下她也是个小富婆了。而且这个世界的购买力很强。她心里明白能置办下这么多东西都是靠的杨震海,除了他给的银票,聘礼也是占了一大部分的。
刚把东西归置好,就听见门响,一看杨震海拿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瑾娘有点迷糊这人什么时候出去的,干起活来把他都给忘了。
“这些东西也收拾一下,这是我几年攒的积蓄你也收着。”杨震海把箱子往地上一放,又从身上拿了一个荷包,递给瑾娘。他从京城带回两个箱子,给他爹养身子的药材,还有几块皮子和料子给瑾娘当聘礼了,剩下这一个一直放老爷子那屋,这会拿回来让瑾娘一起交给瑾娘。
瑾娘愣了一下,她这就算是当家了?
把荷包放到瑾娘手上,伸手捏着她的小鼻子,“收好了,这可是咱们以后给儿子娶媳妇的,可别弄丢了。”
瑾娘脸一黑,什么儿子,这还早着呢。咬着嘴唇看着杨震海,突然伸出手,捏了捏他的脸。
“做什么。”
“我看看你是不是带着面具。”她这一早上也就看出来了,这杨震海在屋里在外面完全是两个样。
“呵呵——”杨震海一屁股坐在炕上笑了起来,因为疤的关系那脸有些扭曲,锦娘看着那笑容,或许因为开怀竟有些吸引人。是个很有味道的男人。不过她也明白这个男人为什么总是冷着脸了,就是面子的问题。
“其实你只要真心的笑,还是很有魅力的。”瑾娘不知怎么说出这句话,说过之后羞的转过身,身体却一下被抱住,那男人手臂一揽,就把她抱在怀中,下颚枕在她的肩膀上,凑在她耳边说,“可能也就你说我的笑容有魅力。”这小娘子的审美真是特殊,他们俩真是绝配。
他其实并不在乎自己脸上的伤疤,只是自从伤了脸,一笑,总是能吓到人,一起的兄弟虽然不怕却也笑闹他,没想到自己的小娘子却不怕他。再说他当御前侍卫已经习惯冷着一张脸,有时候表情能暴露很多东西,在特别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
笑声停了,男人静静的搂着她,没有说话,瑾娘也没有动,原本她是不明白的,为什么母亲姐姐都很在意他脸上那道疤,后来才琢磨明白,在这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个年代,身体是不可轻毁的,如果面容身体有很大缺陷在这个时代是影响仕途的,像他这样脸上明显的刀伤,让人见了第一眼印象,会觉的是一位凶恶之徒。
像她这样不但不觉得丑还觉得很有魅力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是稀少的。想必他在外面因为这道疤痕肯定受到别人许多歧视甚至厌恶的眼神,心里不痛快吧。其实她觉得杨震海虽然面上有刀疤,可他的眼神很正,疤痕也只增添他的威严罢了。
好一会瑾娘拍了拍他的手,“好啦,我还要收拾。过会要帮弟妹做晚饭。”越和他接触越发觉他那冷然外表下隐藏那不一样的性格,或者说他内心是很火热的,这样的他才有血有肉的感觉,瑾娘跟他相处也越加自然。
放开瑾娘,伸手又捏了捏她的脸蛋,嘴角挑了挑,小媳妇胆子越来越大了。
瑾娘打开箱子里边没有装满,一块叠的整齐的鹿皮,瑾娘一摸挺薄的皮子,叠起来很厚,打开,两米长一米五宽,竟是一张地图。
看着这个地图,瑾娘有点懵了,这上面画的跟中国地图也不一样啊扭过头,“这是什么地图?”
杨震海伸手拿过那张地图,画了一个圈,“这就是咱们大庸国。”
瑾娘这会彻底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文化传承唐前历史也是一样的,为什么疆域会是不同的,她想从地图上看出古时候的样子,发现,除了在东边同样有一条长长的海岸线外就没有什么相同的,尤其这地图上还明显的表示大庸国有一江二河。那多出来的不小于黄河的河是哪来的,还有长江黄河怎么改道了?
“这是蓝河,跟咱们隔着岷山,从哪里坐船去京城会进的多。”杨震海看瑾娘用手指着蓝河,给她解释,这回他兴致也来了,干脆抱着瑾娘坐在炕上,一点点给她指着,“唐玄宗时期,天降大祸,很多地方发生地动,蓝河更是凭空出现,致使大江,和黄河改道,多少人流离失所,人口更是递减,十不存一,唐朝也是那个时候灭亡的,之后又经历了周朝,中原才一点点稳定,周朝皇帝子嗣单薄到后来更是无人继位,战乱纷起,大庸国高祖皇帝建立了大庸国,又经过了太祖,圣祖,几十年征战,国家的版图才稳定,当今圣上即位后更是将大庸国南疆平定,现在才算是国泰民安。”杨震海给瑾娘大致的讲解一下历史。
看瑾娘听的认真,“说起蓝河,除了开始出现时造成的灾难,现在看来却是好的,因为蓝河的出现,很多地方都不再缺少水源,可耕种土地面积增加,当年因灾祸减少的人很快就恢复了。现在国家也越来越富有了。咱们这边的青山山脉,以前还没有现在这样茂盛,也是蓝河出现植物才茂盛起来。”
瑾娘听着又仔细看看,看来那些不一样的城市或许就是在大灾之前保存或者大灾之后建立的,东边海岸线有所不同,看着却是一江二河冲刷的有些改变,这里还是跟地球一样的。吐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算了她纠结这个做什么,管它是怎么回事,总比穿越到连文明都不同的地方好。
接着又想到一个问题“这地图是怎么回事?”这种东西在这个世界那是非常稀少的更何况这张如此的广大如此的全面。
“收起来吧,当初去攻打南疆,宜王趁机叛乱,这是抄家所得。”
瑾娘长大了嘴巴,好一会才说“这不会有事吧?”
杨震海嘴角上挑笑了一下,刀疤上面的肌肉基本没有扯动,看得有些诡异,“这种事情那能避免的呢,就是圣上也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派我们去了,其中未尝没有嘉奖的意思。而且这地图虽然难得可也不是什么禁品。只是这么好的很难寻。”当初他立了功,圣上点名让他去也是变相的赏赐他,那次得了不少东西,不过都换了钱,只有这图留下来。
别的不说这鹿皮竟然是一整张,经过处理防水字迹不会被晕开,放入火中一刻钟不会烧着,实在是太难寻了。
瑾娘看了一会,将它叠好,找到一个木匣子放了进去,收好,这东西以后说不定用上,就是不用当个传家宝也是可以的。在这个文明落后的年代,这样的地图就是宝物。
一把皮鞘包裹的短剑,比一般的剑短,连着把手有一尺左右,比匕首长些,剑身暗黑无光,剑锋似乎没有开刃。
“小心些,这剑是很锋利的。”杨震海伸手拉着瑾娘想要摸的动作,“这把剑是战场上无意得来,锋利无比。杀人利器。”
他这一说瑾娘感觉寒气逼人,小心的将剑放入剑鞘,放在一边。
杨震海,拿了过来,收到一边,这短剑他用的十分顺手。
瑾娘看着箱子里还有一张强弓和一壶箭,那强弓很沉,她也只是拿了出来,杨震海伸手接过,挂在西炕柜上面的墙上,这也是他的战利品,五石强弓,可惜现在的他无法拉满。
一个看不出年代的花瓶,不过特意带回来应该不是凡品,瑾娘想了想也收在柜子里,就当古董收着了,一个皮水囊,做工很是精细,有些异族风格,收好。一个折叠起来的毡子,也是异族风格,怕是用过了,有些灰尘,放在一边,等太阳足的时候好好晒一晒,样式很别致。最后箱子一角扔着一个不大的黑皮袋子。伸手把里边的东西掏出来,呃——这是钻石吧?是吧?
“水囊和毡子还有那袋子像琉璃石的,是从番邦商人那里得来的。”杨震海不以为意,他之前也算是位置比较重要的侍卫,又一次跟几个兄弟去喝酒,碰到一个番邦商人,凑巧帮了他一点小忙,就给送了这几样东西,水囊和毡子还行,非常使用,只是不知道那像琉璃石的东西有什么用?看着粗糙,他打听过,不怎么值钱的。
瑾娘把袋子里的钻石倒出来,最大的有拇指大小,最小的黄豆大,不过都没有经过打磨,不是那么璀璨,可这也是钻石啊。
抬头看了一眼,不以为然的杨震海,得了她是看明白了,这人当兵那几年还真是不一
般,这时候人也不认这钻石。摇了摇头,现在的工艺打磨恐怕不容易,这样的原石做首饰也不漂亮,根本没用,怪不得卖不出价。把钻石又装好,收起来,干脆跟那个鹿皮地图放一块,当传家宝吧。
杨震海看及娘那仔细的样子,还以为她喜欢,想着以后遇见了再给她弄点,他记得还有粉色,黄|色的,又不值几个钱。
代沟啊——几百年呢——
把东西收拾好,瑾娘才打开杨震海给他的荷包,里面掏出几张纸来,细看之下忍不住长大了嘴。那(⊙o⊙)哦着小嘴瞪大眼睛的样子再次逗笑了杨震海,这新房中的笑声震天让外屋的杨老爹听的异常得意,自己给儿子找了个好媳妇啊。
17、妯娌相处 女人的心眼
等屋子收拾好了瑾娘就出了屋,看两个弟妹都在厨房忙着呢,看她过去,老二媳妇笑着大着嗓门说“嫂子怎么到这厨房来了。”嘴上说着脸上带着笑容,那眼睛却上下看着瑾娘。瑾娘怕在厨房把衣服弄油,换了一身旧的桃红撒花对襟小袄紫红色交领中衣,紫红马面裙。说是旧衣,也只穿了几次,都是自己做的,或许穿越最让她高兴的就是继承下来的绣活手艺,自己想到什么做什么,那怕没穿过可看也看的多了,做出来的东西十分漂亮。
老二媳妇看她璎珞手镯都摘了,可这身衣服利落干净,那衣领袖口的绣花,真真的精致,桃红色的服饰穿在瑾娘身上越显娇憨,跟她一比都老了几岁似地。心中不由有些不快,笑容也少了几分。
老三媳妇只说了一句,“大嫂来了。”脸上有些皮笑肉不笑的。别看两人比瑾娘大了不少,可嘴上大嫂却叫的顺口,就是不知道几分真心。
瑾娘看着两人准备祭灶的东西,麦芽糖是现成的,炒豆也做好了,老三媳妇正做糖饼呢,老二媳妇收拾猪头。这些事也插不上手,看着菜板子上放着半颗菘菜,就问,“这菘菜准备怎么吃。”
老二媳妇看了一眼,“嫂子看着做吧。晚上有猪头怕是都没人吃了。再说炒着都吃腻了,嫂子要会做就做个新的呗,我们也尝尝新。”
瑾娘看她一脸笑容,说话似乎热情,可什么叫没人吃,还什么做个新的。就她所知这里的人菘菜不是炒就是炖。
瑾娘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笑,净了手,从小家里就她跟爷爷两人,十岁时就开始做饭,手艺不说比的上大厨,可也不错,上大学时没事上上网,也查些菜谱,学校里杂书区食品加工制作的书籍不少,她有时也借两本回寝室看看,作为家里唯一女性厨艺是一定要好的。她上网根本不聊天玩游戏,时间都用在这些方面了,都是为了以后铺路哪想到在现代没用上,来到这当古人却有了地方施展,让她生活更好。
瑾娘看了昨个喜宴上的炖肉还有一碗,这猪头肉也不少,晚上爷几个再喝两盅酒,做了炒白菜恐怕真的没有人吃了。干脆就做个拌凉菜吧。四处看了看,找到点豆芽,一看就是自家发的,只有三四厘米长。这个时候豆芽味微带点苦,做凉菜却是非常有味的。
厨房里的三个人随口一句句的说着话,两个弟妹也观察着这个新嫂子,看那手细皮嫩肉的,不像是一个会做菜的,没想到拿着菜刀切菜利落爽利竟像做的熟的。真是不可小看。怕是有心计的。
瑾娘切了白菜豆芽放一起,找了个大点的盆子放了盐酱油醋,没有味精鸡精什么,放了点糖,点了香油,味道也不错,不过要是有肉酱辣椒胡萝卜干豆腐味就更好了。许是要过年,这些调味倒是齐全,只是拿糖和香油的时候三弟妹瞥了两眼想说什么还是没说,二弟妹切着猪头肉随口吃上两口。
等饭菜弄好,把几小碟炒豆,甜饼,猪头肉,放在供桌上供了,子时送灶王爷。
农家两顿饭,今天更是吃的早,瑾娘跟着三弟媳把东西摆上桌,二弟妹却不知道去哪儿了,等一会一家子坐上了桌。瑾娘看着二弟媳换了一身衣服,粉红色长褙子,头上手上也加了首饰。
杨震海看了看弟媳的衣服,嘴角上翘了些,像是嘲弄,眼神有点冷,只是一瞥就不再看,虽然真正相处才一天,可瑾娘已经能分辨他脸上那微微的变化,看了看老二媳妇,瑾娘有点无奈,用不用这么比着呀。
一家人坐上了桌,两个小子都睡着,桌上就老二家的女孩在,今天家里的男人都喝酒,老二吃了口凉菜随口说了一句,“这菘菜拌的好,味道不错。”
“是不错,下酒解腻。”老爷子也随口赞一句。
“哎呀,真不知道你们爱吃,我在娘家的时候也会做呢,各种拌菜味道才好呢,这个可是比不了的。”老二媳妇抢着话说,似乎瞧不起那盘菜,自己没上手上手一定做的更好。
“老二家的这不是你做的?”老爷子抬头看了一眼老二媳妇,这二儿媳妇怎么回事,打扮的妖里妖气。
老二媳妇一下子没声了,夹了一大口凉菜吃了。
老三媳妇带着一点笑容,看了她二嫂一眼,“这是大嫂做的。”
老爷子喝了口酒,“做的不错,早上不是让你歇了,要是闲不住就给老大拾到拾到,他一个人这么些年,回来也没个人管,你上点心。”
瑾娘低头应了,老二媳妇撇撇嘴瞪了一眼老二。老三媳妇脸上还是没有太多表情,却有点僵硬。
瑾娘暗叹口气,她真的没别的意思,这一盘菘菜还能弄些事真是。
吃了饭回屋,瑾娘身体一松,坐在炕边上。
“老二家的就是爱攀比爱现一些,老三家的可能有些小气。你是大嫂不用跟他们客气,有什么事还有我呢。可别为这么点小事上心。”杨震海也是生气,这俩弟媳明里暗里的弄事,只是今个结婚第一天,他要是张口说了,倒显得小气了,更显得瑾娘懦弱。
瑾娘笑了“我知道。”老二媳妇太要尖,这一天穿的两身衣服明显是为了跟她比,以后让着些就好,要不是新婚穿了新衣,她也不会一身身的换。老三家的太抠,做的糖饼没放几滴油,她只用了一点糖,就那样看她,好像用了她家的似地,以后也要小心些,别因为一点小东西计较。俩媳妇吃饭的时候说的话是有点让人心里不舒服,不过瑾娘心里倒是没有太在意,如果每天因为这点小事就生气那她还活不活了,多大点事,过去就算了。这事只是让她有了一点哭笑不得的感觉,难道女人非得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计较吗?
这些都是小事,她还是可以应付,不管这两位弟媳什么性子,她们看着对杨震海还是很发憷的,连带对她也不会怎样,等分家就各过个的了。杨震海别看对自己几个弟弟不那么热呼,甚至有点严厉,可也是挺护着的,听张喜说,这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杨老爹总下地干活身体还不太好,他娘又是个柔和的,几个弟弟都是他管着的,都习惯了。她这个做大嫂的也不能太小家子气了,为了那么点事生气也不值得。
从五斗柜里拿出自己针线笸箩,给杨震海量了尺寸,争取年前再给他做一身棉衣,有个换的。
杨震海看着媳妇没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心里也挺高兴,这媳妇是个大方的,要放别人身上早就跟他说上了。老二媳妇是挺那个的,这平日要尖也就罢了,可今天是媳妇嫁过来第一天就这么比着,真是欠收拾。
“媳妇,明天跟我去县城吧。”
瑾娘听他叫媳妇,脸又红了,手上拿着剪子不停,小声说“去做什么?”
“去办点事,正好过年了,你看有什么喜欢的就置办了。”小媳妇那红脸的样真可爱。以后就叫媳妇了。
“我什么都不缺。就不去了吧。”她倒是想去县城,还没去过呢,来到这最远去的就是靠山集,但是结婚第二天就出去,不好。
“一起去吧,坐马车去,我这就跟爹说去。”小媳妇心里想的特好猜。
“哎——”瑾娘一抬头,这人都出去了,怎么成了急性子了。
杨老爷子一下子就准了,有儿子跟着还有什么不准的,这小两口新婚,自然越处越好。而且看儿子的样子,对这儿媳妇是十分看重的。
18、去县城 买地
第二天两人起来,收拾妥当,同样伺候杨老爷子起床,请安,让老爷子心里特别舒服,想着自己累了一辈子老了还真享上儿子福了。以后家里的事他也不操心了,就等抱孙子了,可惜,大儿媳妇太小,这孙子还得等。要不说这人心是偏的呢,那俩孙子这会倒是忘了。
吃了早饭,粟米粥,昨天剩的甜饼,萝卜咸菜。今个早上倒是没什么事,就是知道他们去县里,老二媳妇让带点绣线,老三媳妇让给孩子带点酥饼,两人默契的都没提钱。
今个瑾娘穿着掐金边烟霞红缎面花卉暗纹对襟长袄,下边紫红褶裙,外面罩了一件,深青色滚边柠檬色底子白梅镂金印花缎面立领贴灰鼠毛斗篷。
等两人坐着车走了出去,老二家的和老三家的站在院门口看着,“啐显摆什么?也不是她娘家带来的。”老二媳妇啐了一口,眼里透出一丝嫉妒。
“那不是大嫂嫁妆吗?”
“什么呀,我跟你说,我娘家嫂子跟她是一个村的,听说他们老陈家也就一般,她两个哥哥刚结亲,能给她攒下多少嫁妆。”
“那她的嫁妆那来的?我看大嫂的嫁妆很齐整呢,衣服料子也好,都是棉的,这还有缎面的,得多少钱呐?”老三说的时候满脸羡慕。
“这算什么我嫁过来的时候嫁妆也是齐整的,那缎子也不值几个,哪像我娘从蓝水城给买的锦缎,那才是好东西呢,一尺要一两银子呢,她这个也就四五百钱罢了。”
“这也够贵的了。我是没有钱买的。”心里想着你总说你嫁妆多少多少,可也没看你穿出来。
“我听人家说他大伯送去的聘礼里有一张白虎皮。”老二家的悄声的在老三媳妇耳边说。
“真的?那可值老鼻子钱了。他大伯从哪来的?”老三媳妇眼睛里闪过一丝嫉恨。
“切——谁知道呢,你忘了他大伯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两箱子,估计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如果不是他大伯太冷了,她早就把注意打到那箱子上了,可惜老爷子在他们结婚的时候就说了,各屋的财产归各屋,将来分家也分不到。虽说这样有利于自家攒家当,可老大家的便宜也占不到了。
杨震海当初打了虎皮直接送到县里处理了,除了虎肉买了,本身也不怎么好吃,还上火,剩下的虎皮给了瑾娘,剩下送到药铺等处理好了拿回来泡酒。瑾娘嫁过来的时候虎皮单独放着她们倒是没有看见。两口子心有灵犀的隐藏了自家财产,老二家的就算打听到了,可也以为让陈家给留下了。
老二家又瞪了瞪远去的身影“咱们一样的妯娌,家里给她的聘金可是比咱们多一倍,还不是大哥添的。那么大的箱子,里边说不准放了多少钱呢。”如果不是知道那聘礼钱都是老大家自己出的,她能这么老实,估计杨家早翻天了。
“真是—我们家老三可是一点钱都挣不来。”老三媳妇又开始哭穷。
老二家的暗自呸了一下,你没钱,你那钱都让你填你娘家了。“也不知道去县城做什么。新婚第二天就出门,真是个不消停的。”低声叨咕一通。
瑾娘是不知道这两人在门口的议论,就算知道也不会说什么,他们说的也是事实,她就是用的杨震海的钱了,两人既然成了两口子了,这钱她就用的心安理得,而且嫁一回人还不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等什么时候去?尤其这又过年又结婚的,赶到一起了自然要喜庆一下,以前爷爷想着芷晴没了妈,没有女性照顾,总是怕她在生活方面不如别的女孩就总说,女孩子自己要会生活,该穿的穿该吃的吃,不然一年年过的有什么意思,活着不就是为了追求过好日子吗,也因为这芷晴跟别的女孩也不差什么。就算为了省着学费,家里花钱节省,可过年过节生日爷爷也要给买件新衣服的。瑾娘对于爷爷的话也是记得很清楚的,没有条件苦日子她能过,有条件,那就不能亏了自个。日子是过处来的可不是省出来的。
当然瑾娘自己也是很想给自己打扮美美的,把杨震海给迷个五迷三道才好。她可没有什么爱情至上的结论,既然嫁给杨震海,俩人就好好过日子,就算只见了一面就嫁了,可她心里除了那点羞怯就没有别扭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你没有选择,如果想的太多就是给自己找别扭了,更合况现在看着杨震海还是挺喜欢她的,那她只要把这份喜欢延续,生活就会更好。
或许是离开了陈家,没有特别熟悉她的爹娘,瑾娘觉的自己放下了一些束缚,比在家里放的开,跟杨震海还没有圆房,她倒是有了一丝恋爱的感觉,暂时这样亲密又疏离着似乎最适合了。
而且瑾娘自从看了昨天杨震海给她的家底,那底气足多了。那个荷包中装着一张金票,五张银票,金票是五百两的,现在金银比例是1比5也就是二千五两白银,银票是两张二百两的,三张一白两的,也就是说他们家现在拥有三千二百两银票,这还不算杨震海自己手里那的。昨个杨震海就跟他说了,今天去县城是买地,也没管她要钱,手上一定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他从那里弄来这么多钱,不会是抄家抄来的吧?
这跟她想的也差不多远,那七百两大约有五百两是抄家得来的,那二百两是平日收入所得,以前打仗时也有些积蓄,可基本都用了,那五百两金票却不一般,那是他临回来圣上给的,也是他脸上那刀疤换来的。
两人坐着车去了一趟大伯家,接了大伯,瑾娘自己坐在车厢里,大伯跟杨震海俩人坐前边,说着话就上路了。
到县城一个多时辰,这是赶马车,快一些,赶上衙门没下工,他们直接就进去了,瑾娘在车里等着,这时候女子进去不好,她一个女孩在外边还真有点怕,也不敢撩开帘子,就缩在车里等着,感觉有点静静的。
那边杨震海心里也放不下,想着快点办完手续,生怕瑾娘那边有点什么意外,倒是有些后悔,不该带瑾娘来,改天找个时间陪她过来玩也好啊。
还好这份买卖杨震海一个月钱就开始张罗了,地也标好了,加上一个小竹林,交钱换地契就完活。地在杨村东边,月牙湖后边,带着小竹林荒地一共两倾半,一共三十七亩地,竹林占十一亩,荒地七亩,挨着月牙湖三亩湿地。剩下的都是山地了。均价三两?br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