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舒心日子第9部分阅读
古代的舒心日子 作者:rouwenwu
是最普通的那种陶缸。看他这里东西挺齐全,瑾娘又买了几个带盖子的大小瓷罐,以后做咸菜储存食物。最后又买了一个大砂锅。一堆东西算下来还不到一两,这个年代购买力真是强。
杨震海也不用人帮忙,双手一捧就把大缸送车上了,让那个大缸横躺在里边,剩下的东西也大的套小的放缸中了,有店家送的稻草也不怕磕坏了。
“你先去姐姐姐夫家吧,我和三伯娘去买丝线,离的不远。”
三伯娘一听也笑着说,“放心等会我和英子跟瑾娘一起回去,正好还想买张家卤肉,顺道了。”
杨震海想了想,也没差几家店铺,他这车确实不好走,就点了点头“那我就先过去了。”
三人去了布铺,这个时候赶集的人都到了,铺子里人有四五个女人,看样子都是周围村子的。
他们三个也不着急,等那几个人走了才上前,英子的手艺只能算是一般,不过打络子差也差不到那去,更何况还是新花样。卖的价钱还是很合算的,喜的英子又挑了一些,瑾娘也给她选了几样配色好的。
等给英子选好了,瑾娘才打眼看铺子里的东西,别看这是小地方东西还是蛮全的,她一眼就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副绣屏。
“伙计,这个怎么卖?”指了指那幅绣屏瑾娘问。
“嘿嘿,太太好眼光,这是刚上的富贵吉祥,做工精细,要价二十两。”他看瑾娘虽然年纪不大,可气质端庄,穿着打扮也不像普通农家,不敢小看。
瑾娘还没等说什么呢,三伯娘啧啧几声“这也太贵了吧。”
瑾娘心中倒是高兴,这幅绣屏并不是很大,做工并不算是顶级,只是普通的绣法,说句不谦虚的话,比自己的可是差了一大截,这么看来,她那幅快做好的双面绣怕是能卖出更多的价钱。虽说家里用不着她来挣钱,可瑾娘却觉着有了这一门手艺,心里踏实多了。
或许等这个做好了拿出来卖,看看能挣多少银钱。
瑾娘又选了一些丝线,就跟三伯娘离开了,三个人一起去蔓娘那里,今天是大集,人很多,瑾娘也失去了闲逛的心思,小心的跟英子避过行人。
“哎,这车怎么敢的。”三个人正走着一下子被一辆马车给冲开了,三伯娘在车那边,瑾娘和英子在车这边。
“英子咱们往那边靠靠。”瑾娘感觉这车离的太近了,就想往边上靠一靠。
英子正想说话,就看见那马车上突然伸出一双手,一只手上捏着一个帕子,往嫂子嘴上一捂,嫂子眼睛就翻白了,然后从车里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摞着人就上了车,那车夫一鞭子抽在马背上,车子顿时往远处跑去,弄的集上的人纷纷躲避。
啊——
31 寻找
因为车子一下子加速,三伯娘也吓的退后两步,嘴上骂了两句扭过头就看见英子惊恐的看着马车,“咋啦这是?碰着了?”赶紧过来。
英子脸色煞白“嫂子被他们摞走了——”小姑娘腿都哆嗦了。
听见英子说话,三伯娘这才发现瑾娘不见了,顿时心里一咯噔,坏了,看英子还要说话赶紧一捂她的嘴,“快别说了,跟娘走。”瞄了一眼四周,因为车子横冲直撞很多人都精神不定,骂骂咧咧注意他们的人不多,估计也没多少人看到。
三伯娘拉着英子就往蔓娘的店里跑,距离离的不远,很快就到了。正好看着杨震海跟张喜正站在前边摊位说话,蔓娘在店里给一个妇人拿卤肉。
“震海快——进屋,出事了——”三伯娘满脸焦急,拉着大侄子的胳膊就往店里走。
杨震海一眼就看见瑾娘没回来,心里一沉,“伯娘,瑾娘呢?”
三伯娘没说话拉着杨震海先进了铺子,看没了外人才说,“瑾娘让人给掳走了。——”
啪——“三婶子你说啥?我妹妹怎么了。”蔓娘手上的瓷盆一下子掉到地上,身上一突突,就有点站不稳了,张喜见状伸手一扶。
“快别嚷嚷,再让别人听见。”三伯娘赶紧一摆手,又看了看外面,这种事情总是要小心一点,不然被传出去,就算瑾娘找回来事情也麻烦。
“三伯娘到底怎么回事?”杨震海刚才听三伯娘的话,脑袋嗡一下,眼前一黑,差点背过去,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捏着三伯娘的胳膊就问。
三伯娘看大侄子那双冒火的眸子,吓的一哆嗦,“英子你说。”
英子这会已经缓过来了,不过小姑娘吓坏了,眼泪就没停,好在她也知道事情严重性,把刚才的事快速说了一下。
杨震海一听,这根本就是预谋的,就是奔瑾娘去的。“伯娘你跟英子现别回家,我去找找。”说着就往外走,看着张喜又给他使了个眼色。
张喜还算冷静,知道这事不能张扬,他得先把三婶子和英子稳住了,要是她们回去了,没准这事就露了。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蔓娘看着杨震海把马快速卸下来,骑上就跑,眼泪刷一下就下来了,还是张喜狠狠的捏了她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事必须瞒住了。
那辆车子还是很好找的,一路上跑的那样快,人仰马翻的,杨震海很快就发现了马车,不过车里已经没有人了。
“这车的人呢?”杨震海黑着脸拽过客栈的店小二。
那店小二被杨震海吓得都不敢动了“人走了换了另一辆车走了。”
“往哪里走了?”
店小二摇了摇头“他们把这车停在客栈门口就走了。不过他们往河边上走了。”
杨震海放下手骑上马就追。
等追到河边上,没有看见马车,河对面是一片水稻,他跟车子距离很近,现在什么都没看到,怕是走的水路。杨震海骑着马在岸上追了一阵,果然有一艘双层的船,速度不慢,看不出什么有什么人。不过看那船上的标志,杨震海眼睛闪了闪,京城穆家。突然想到那天瑾娘说的话,家里突然来了四个奇怪的人。一个先生模样,一个官媒的样子,再加上最近的采选。杨震海终于把事情捋顺了,看着船露出一个狠戾的表情。脸上的刀疤变得通红就如同血浸的一样。
眯了眯眼睛,杨震海再次看了河中心的船,勒紧缰绳,掉转马头往回跑去。
如果涉及采选,就不是抢回来就能解决的,穆家——
杨震海又快马回到靠山集。
“怎么样?瑾娘找到了吗?”蔓娘看到杨震海就快语问,看着瑾娘没有跟杨震海一起进来,眼泪又开始流了。
“怎么样?”张喜看杨震海虽然还是冷气飙升却没有刚才的慌乱。
“找到了,瑾娘是被下来采选的人带走的。”
听见他这一说屋子里的几个人都愣住了,“这话怎么说的?咋还跟采选连上了呢。”蔓娘这下可有点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就倒下去,倒是张喜手快给接住了。
三伯娘听了脸色也煞白煞白的,这要是被别的人给掠去还能找回来,这给采选走了可怎么办。
杨震海这会倒是镇静下来了,心里的倒是没有他们那么担心了,“你们也先别急,我准备去一趟雁城,姐夫你送三伯娘和英子回去吧,顺道跟我爹说一声,就说在你们这住几天,帮我们想个理由。伯娘回去也不要跟别人说了,不然瑾娘找回来是非也多。”其实他主要就是怕事情传出去影响不好才特意回来交代一下,毕竟去雁城还不定几天回来。
三伯娘点了点头,“放心吧大侄子,我谁也不说,英子你也记住了,这事可不能说。”
“喜呀,你就跟杨叔说我病了,瑾娘陪我。就说你顺道给个信。”蔓娘赶紧叮嘱。
杨震海点了点头“如果实在不行就跟我爹实话实说,他明白的。”
张喜点了点头,这事情就看杨震海的了,只要把瑾娘弄回来就好,就算知道她是被当做秀女给带走了,对她名声倒是没什么影响。之所以这么保密就怕村里人乱嚼耳根子。
杨震海交代好家里边的事,从张喜那边拿了些银钱,骑着马又上路了。
经过这会缓冲,他心里对于找回瑾娘信心十足,只是担心瑾娘一下被抓走受到惊吓,当今圣上是个明君,他在圣上身边三年,又是很近的护卫,对于圣上了解是非常清楚的,他不可能也不会允许有这样的事情的发生,早在太宗时期采选秀女规定十分严格,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不得选有婚约或者已婚的秀女。穆家的做法明显违背了这一条。他们根本就不占理。
所以杨震海决定先去雁城看看能不能直接把瑾娘带回去,如果不行,那他就告到金銮殿上去,他的女人皇帝也不能抢。
“呵呵,小姐一看就是明白事理的人,事已至此,还是要为将来打算打算,以姑娘的样貌进宫并不困难,更合况还有主家帮衬,将来在宫中得了圣上青眼,升嫔封妃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姐还是看开点吧。”女人看这小姑娘醒来只有一些慌乱,心里暗叹还是赵先生眼光好,看起来是个有造化的。
“到雁城还有几个时辰,小姐好好想想吧,这衣服是给小姐准备的,小姐的头发也要变一变了,免得麻烦。”女人笑了笑指了刚才端进来的衣服鞋袜,转身出去了,在外边把门关上。
瑾娘皱了眉头,刚刚醒过来发现自己在船上,女人倒是把情况给她说了一下,她根本没有想过蔓娘给她说的关于采选秀女的事情会在她身上发生。
采选虽然是朝廷下来人做事,但实际上主动权一直掌握在世家,权臣的手中,这样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甚至这位官媒根本不怕瑾娘反抗,这个年代女人基本上是没有地位的,尤其是向她这样的年轻女人,跟本没有办法反抗。这个女人根本没有保留的把她的处境摆在她的面前,让她根本没有办法反抗。
瑾娘深吸一口气看了看窗外,河岸一点点倒退船行驶的不快,嗬,窗子都开着,看来根本不怕她逃跑。而她也没准备逃跑。
醒来这么长时间她已经冷静下来,说不上来,心里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惧怕,想了想这份安定来源于对杨震海的信任,在与那个男人生活了半年以后,她了解的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深。不明白为什么她就是相信他会来救她。这种信任似乎在内心深处扎了根,毫无缘由。
用手捂住胸口,瑾娘嘴角上挑了一下,或许只有这样的离别才能让她了解自己的心意,那个男人已经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打开官媒送来的衣服,月白桃红滚边竹叶梅花刺绣交领褙子,月白中衣,□是桃红褶裙绣缠枝梅花。
瑾娘换了衣服,竟然非常合身,摇了摇头,又将头发换成没出嫁的发髻,只是她习惯将头发都梳上猛的一改还不习惯,而且双丫髻或者垂挂髻,最后只好梳了稍微复杂一点的垂髻分肖髻,看着人稍微成熟一点。
将自己的衣物包好,瑾娘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色,心中开始分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他们坐船去雁城,可是如果杨震海骑马的话,应该能比他们更早到雁城,去雁城有一条非常近的山路,虽然不是那么好走却也能走马走车。
她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就算身体再好,也是弱女子一个,所以要想逃跑也要小心,必须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可以。而且她跑了说不定还能给家里带来灾祸,她要小心才是。她唯一寄望的就是杨震海处理好这些,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跑。
杨震海的身份她弄清个七八,御前侍卫还是救过皇帝的,应该能运作很多。不过如果出了雁城,还没动静,她就要打算一下了,不管怎么样绝对不能去京城。
瑾娘从来不会高看自己,她一直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这是在前世就了解的,那怕生活不是那么困难,她也不会让自己陷入无望的幻想,也不会去奢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算在大学那四年,受到过那么多的诱惑,她都不曾动摇。这一世她更是明白一切,她从来不是什么灰姑娘。
她对现在生活很满意也很满足,甚至就在刚刚她才明白对于那个男人,似乎有了一点点爱情的意味。她又是对亲情十分在意的人,所以不管那个女人把未来说的多么美好,京城对于她来说都跟地狱一样。她只想过平静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恢复日更了
32 第 32 章
“小姐下车吧,秀女就住在这里,这腰牌收好,三日后进京。”快傍晚的时候瑾娘下了船坐车来到一处宅院,说宅院又有些不确切,这里应该是某个权贵的花园子,精巧雅致,缺少些威严。
跟着那个女人进了院子,瑾娘被安排到一个临水的四合院,有三四个姑娘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上,估计都是秀女。
那女人递给她一块木质腰牌,上面写着陈氏瑾娘,后面还有她娘家的地址,以及她爹的名讳。
瑾娘被安排在正房的西耳房,比不上正房宽敞明亮,不过只看正房几个姑娘住在一起,瑾娘就知道这是照顾她呢,虽然她根本不在意。
来的路上瑾娘看了大致的看了一下园子,管理上并不严格,秀女们都在内院,可以随意走动。除了照顾秀女的嬷嬷,也没有什么人看管。加上刚才院子里的姑娘对她的到来只有好奇没有惊讶,瑾娘可以肯定,自己除了被绑来以外,一切走的都是正常程序。
想想也正常,他们如果做的太多,会被人发现,现在瑾娘已经进来这里,如果她去告发,说不定会被反咬一口,说她隐瞒自己是出嫁女。无权无势,她有扣也说不清,甚至将来进了宫,这也是掌控她的一个把柄。毕竟参与这件事情的只有一个官媒和车夫,她没有任何证据。
叹了口气,瑾娘对古人的计谋再次改观,她呀比不了。
稍微梳洗一下,门口就传来敲门声,“小姐,请到正房用饭。”
折腾一天,就早上吃了些,这会也饿了。
这院子里原来有十七个女孩,加瑾娘就十八个了。吃饭在正房堂屋,一个圆桌一个圆桌的,瑾娘进去的时候人也来的差不多了。
“你是新来的妹妹吧。到这里做。”瑾娘正想着坐在那里,外边的一个桌子边做的女孩笑着对她说。
女孩笑意盈盈,长了一张苹果似地脸蛋,眉目巧巧,并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很漂亮的,却很喜人,看着好亲近。
“恩。”瑾娘笑着点了点头,坐在她的旁边,女孩看她坐下,打量着瑾娘。
“妹妹是什么地方的?家里人都叫我双巧,妹妹叫什么。”女孩看着是过了及笄的,比瑾娘要大一些。
“姐姐可以叫我瑾娘。”瑾娘笑着说。
双巧还想跟瑾娘说些什么,外面的嬷嬷们端着食物走了进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了。
饭菜还算可口,屋子里的秀女就静悄悄的吃着,瑾娘中午在船上吃过了,倒也不觉得饿。只吃了一些。
就在瑾娘吃饭的时候就在秀女住的花园子不远的一家客栈里,杨震海也吃着饭。他可不像瑾娘,为了寻找瑾娘中午啥都没吃,这会饿坏了。光牛肉就吃了一斤,只看他面上却没有焦急之态。不过人还是冷冷的让客栈里的客人都不敢靠近。
33 第 33 章
杨震海决定停留一天,也是想给瑾娘松散一下压压惊,只看瑾娘见他的反应,就看出来了,这回的事,真是把她吓着了,这要是在颠簸一天回去,病了就不好了。当然对自家小娘子冷静聪慧又有了新的感触,心中喜爱的不行。
雁城挨着蓝河,交通发达,更有一个大的港口,北上南下都十分方便,十分繁华,各处商品在此聚集,瑾娘一逛起来倒是没那么害怕了,只是走两步就要看看杨震海,她自己没感觉,杨震海却把这些看到眼里,对瑾娘也小心护着,还找新鲜玩意让她看,寻思着让她把这事给忘了。他不亏是御前侍卫,在身边护着一步不离,街面上的人也别想靠近瑾娘,让瑾娘很有安全感,慢慢的放松了。
雁城有东市西市,按照现代的话来说东市是高端消费的地方,各种物品精致华贵深受富人喜爱,东西价钱也相对贵一些。两人先去东市看看,瑾娘走了几个铺子就拉着杨震海去西市了,不是买不起,而是没有必要,她这一辈子就准备跟杨震海在农家扎根了,买东西还是要实用才好。刚才两人还去了聚宝斋,瑾娘这才知道聘礼中的首饰是从这里置备的,怪不得那么精致,那几套首饰瑾娘根本就没带过,以后也准备压箱底了。
西市的东西不是不好,反而很全面,只不过这里东西价格高低不等,什么人都能过来买东西,有些乱。
瑾娘在这里找到了一点现代逛街的感觉,或许是交通方便,这里东西价格不是很贵,东西还比集市上好多了,瑾娘准备多买些丝线等女红的东西,到了布行却看到这里有卖厚棉布,是那种有点像牛仔布料的厚棉布,是南边手工织出来的一种布,价格适中,有七个花样。有一点粗糙,因为带着花样背面线头多了一些,可能打了酱子,布料很硬。不过这些都不影响瑾娘的喜爱,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手工织出来的花样,布料比不上现代的牛仔料,可手感很厚实,摸着很有质感,五种色泽鲜艳的适合女子使用,墨绿带青竹暗纹还有那藏青色的适合男子做衣物。
“震海你觉着这个怎么样?”瑾娘拿着藏蓝色的布料往杨震海身上比划,恩这个显得人很沉稳。
“恩,挺好,你喜欢就买下吧。”他可看不出好坏,不过看媳妇亮晶晶的眼睛,就知道她是非常喜欢的。
瑾娘笑了笑,选了五种,墨绿色带青竹暗纹还有藏青色的,给老爹和震海做衣服,她自己选了三种,烟色带碎花的,那上面的花是粉紫土黄灰蓝组成,看着虽然有些暗,搭配却很漂亮,做衣时都不需增加什么花样,花布本身就很漂亮了。白底带大牡丹花的,牡丹都是大片大片的,只要裁剪合适,会非常大方美丽。最后黑色带桃粉缠枝碎花的,感觉做出衣服应该很有女人味。剩下两个样子都是大红的花样也喜庆吉祥,她不是那么喜欢。每样买了都足够做三套衣服,反正这布料好好保存能放很一段时间。
接下来一整天瑾娘都没怎么想之前的事了,给杨老爹买了一些糕点,杨老爹别看是个男的,可非常喜欢吃甜食,瑾娘自然也不小气,平时也会给他做些。进城了自然不会忘这茬。
最让瑾娘高兴的是,在一个跑船的手上买了一筐土豆和二十多个地瓜,还在一个老农那里买到了辣椒的种子,真是大收获。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啊。
瑾娘不记得地瓜和土豆是什么时候传到这里的,反正现在市面上是没有的。杨震海看到了说,他去南边打仗的时候看到过,番邦商船上的水手吃的东西,这边却是没有人种的。瑾娘不管那么多的,和谐地瓜土豆虽然不多,现在也过了种植季节,不过有水之母在,收获是没有问题的。
那个辣椒,瑾娘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了,反正种子都是差不多的,还是等种出来再说吧。
“回家就那么高兴?”杨震海笑着看着自家小媳妇,脸上的笑容从早上坐上车,笑容就没收起过。
“那是。”瑾娘下颗一扬,心里真有点归心似箭。
杨震海眯了眯眼,伸手拉过瑾娘的脖子就吻了上去。
瑾娘脸腾的就红了,双手摆了摆赶紧推开他,鼻子一皱,指了指车外面。
杨震海笑的有点坏。
因为有了瑾娘一起回去,不能骑马了,两人雇了一辆马车,早早的出发,快到傍晚才到家。
车子停在杨家门口,瑾娘刚一下车,就看见杨老爹和姐姐姐夫从屋里快步出来,瑾娘看着眼圈都红了。
“爹——”瑾娘快步迎了上去。
杨老爹显然有点激动,嘴唇颤颤“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看着瑾娘平安回来,心里就踏实了。
“姐。”
“你这个死妮子,把姐吓得魂都丢了。”蔓娘眼圈红红的这两天可把她给担心坏了。
瑾娘一看心里自责,自己真是不懂事,昨天就应该跟杨震海回来,干嘛好多待一天。让家人着急。
大家进了屋,一问才知道当初张喜的说辞杨老爹根本没信,杨老爹对自家儿子媳妇太了解了,不管他俩谁,绝对不会这么的就去亲戚家不会来的,既然张喜能过来送信,杨震海怎么会不会来,更何况当时张喜脸色也不好。
当天晚上张喜就没回靠山集,就怕老爷子想多了。昨天蔓娘得到杨震海传信,也过来了。
“震海,你去你三伯家一趟,告诉他们你们平安回来了。”杨老爹交代到。
“恩,我这就去一趟。”杨震海站起身就走。
没过一会三伯娘先过来了,看到瑾娘平平安安的,直念佛。那天回来她这心就没放下,总想着瑾娘丢了她也有责任,要是找不回来,她也没脸见杨家父子了。
瑾娘看着三伯娘的关心心里边暖暖的。有这么多关心她的人,真是幸福。
杨震海过了一会才回来,他去村子里周郎中家里抓了点压惊的中药。
“咋啦瑾娘那不舒服?”蔓娘看了赶紧问。
“昨个做了半宿噩梦,抓服药定定神。放心这药性温。”
瑾娘脸有点红,觉着自己真是没用,白天还好好的晚上却害怕了,早上起来都忘了是什么梦了。蔓娘听了起身就去给她熬药。
吃了两幅药,瑾娘噩梦就消失了,看样子还是很有效,不过她这几日到养成毛病,以前晚上睡觉都是杨震海主动抱着她,现在她主动扒着杨震海,只要在他怀里总是能睡的香甜。
杨震海天天晚上热血膨胀,他还发现瑾娘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以前他跟瑾娘亲热,瑾娘虽说不反抗,可也有点扭捏,现在虽然还是害羞,可有的时候还主动亲近,没人的时候还偷袭他,调皮极了,弄的他天天火大,恨不能一下子把她给办了,只是惦念着瑾娘还小,天天冲凉水。小媳妇还在一边偷乐。真是痛并快乐着。
“瑾娘——”
“哎,三伯娘。”瑾娘擦了擦手,到院门口把门打开,把三伯娘迎了进来。
“嗒,我去邻村你二姐家,碰到她婆婆要买鸭蛋,我听说你想买来着,就给你送来了。”三伯娘说着把篮子上面的棉布打开,一篮子鸭蛋露了出来。
“三伯娘你可解决我的难题了,本来我还想着让我姐帮我收点,这还没去呢,你就给送来了。屋里坐。”绑架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瑾娘跟三伯娘关系也好了很多,三伯娘有什么事都惦记她,前天她想腌点咸鸭蛋,问过三伯娘一句,哪想到她今天就给送来了,怕是特意去取的。
“你这是干啥呐?”三伯娘看着打开的酱缸盖问。
“捣酱呢。这几天日头足,大酱都发了。”
“哎,我看看。”三伯娘说着走到瑾娘那个大酱缸跟前,“哎哟喂,你这酱是怎么做的,黄泱泱的,味也跟集市上买的不一样。”三伯娘用酱耙子捣了一下,看里面好像有豆子似地。“你这不是用小麦做的?”突然想起来了,那天赶集时瑾娘是说下豆酱来着。
“我这是用黄豆做的。”
“黄豆?瑾娘等酱好了,给我捣点。要是好吃,明年我也下,你可得教我。”
“行,我看再发两天就能吃了。我捣好了给你送去。”当初就想着这一点所以做了不少,足够他们一家吃一年有余了。
两人进了堂屋,瑾娘拿出自家小筐,把鸭蛋捡到里边,可真是不少,有四十七个,“伯娘这鸭蛋多少钱?”
“四文钱,这比鸡子贵。你姐婆家旁边有一个水潭,她们就养了不少。等你们新家盖好了,我看你也可以养些。”
“恩,我也是这么打算的。”瑾娘放好了鸭蛋,进屋娶了五十个鸭蛋的价钱,“伯娘数数。”“还数啥,信得着你。”嘴上说着还是数了一下,她垫了一百八十八文不是小数目,“这咋还多出来了?拿回去。”
“别,伯娘,等家里养鸭子还要伯娘帮忙,这就算给伯娘喝茶钱,您不收我以后可不敢麻烦您了。”自家过了日子她发现,跟邻里亲戚搞好关系,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
三伯娘一听也不推辞笑容满面的把钱收起来“中,这事包在我身上。”
送走三伯娘,瑾娘开始做晚饭,刚把锅刷好,就看见杨老爹回来了,后边牵了一头母羊一头小羊。一个月前去集上因为出那个事,瑾娘没买上鸡,后来隔了一个集,她跟杨震海又去了一趟,买了四只母鸡一只公鸡,碰上一个买羊的,瑾娘看着是一只怀了息的母羊就买了下来。这下杨老爹有事了,天天带着母羊出去吃草,给那羊照顾的好好的。刚到他们家没几日就下了一个小羊羔。更是活泼可爱,加上家里的鸡,他们院子里也生气勃勃的。
当初买回来的地瓜和土豆也被瑾娘种在房子四周的空地上了,现在种有点晚,瑾娘怕收成不好,浇了一些水之母兑的水,现在长势很好,地瓜本来不多,不过瑾娘移过秧了,跟土豆一样一亩左右,要是收成好,留了明年的种,今年冬天还能吃一些。
“老大还没到家?”
“回来了,又去二弟家问事去了。”刚说着瑾娘就看到杨震海进院了,得了这爷俩前后脚。
“人都找好了?啥时候能开工?”杨老爹有点急。
“都找好了,后天开工,我让老二弄的石料都准备齐了。木料明天给送来。”
杨老爹点了点头,“邻村老吴说过来了吗?”
“我前个就说了,他答应了。”
杨老爹这回放心了,邻村老吴盖房子是最拿手的,有他看着房子盖得肯定没问题。
34 第 34 章
“水好了去泡泡吧。”瑾娘推开西屋门,看见杨震海正在桌子边上写着什么。
“恩。”应了一声,把笔放好,“后个开工,伙食什么你给张罗一下,我已经跟人说好了,肉食他们天天给送来,至于菜,咱们家的够吗?要是不够老二老三家应该能匀出来点。”杨震海站起身跟瑾娘说。
瑾娘摇了摇头“不用,家里的菜就够了。只要送肉食过来就行,别的你不用操心。”
杨震海笑了笑,把身上的外衣脱了,自家小媳妇虽然看着柔弱,可是做起事来很有条理,又看了看,皱了皱眉“平时还是多吃些,感觉又瘦了。”伸手捏了捏瑾娘脸蛋,柔滑的。
瑾娘笑着一躲,“长了,大前个姐看到我都说我胖了些呢,可能是长了个子显得。”
杨震海往后靠靠,看了一下,自家小媳妇个子还真是长了些,越看越俊了,心里算计着,等新房盖好了,是不是就可以圆房了?
盖房是家里的大事,杨震海从雁城回来就开始准备这事,这处房子要长久住着,一点也不能马虎,木料石料工匠都得准备好了,在房子的问题上他还问过瑾娘很多意见,杨震海在这一点上显得很是通达,非常尊重瑾娘的意见,两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研究一下,务必把未来的家给弄好。而且他发现瑾娘有些想法非常的好,他也几乎隔两天就跑到邻村的老吴家问问,看看怎么做可行。老吴已经七十了,他早就不帮人做事了,这次也被他给请出来。
第二天一早杨震海就又走了,建房用料已经被送到那边了,他请了村里的人帮着看着,今天还有人送东西过来他要去看看。
瑾娘把屋子收拾好了,先把昨天三伯娘送来的鸭蛋腌上,她腌的咸鸭蛋很简单,只要把烧开的热盐水放凉倒入坛子里,再放入洗干净的鸭蛋。瑾娘还往盐水中滴了两滴水之母,希望咸鸭蛋的味道和营养更好一些。
还没到中午,村里的屠夫就送来半扇猪肉还有一些下水还有猪脚,瑾娘赶紧处理,现在天气热了,一下吃不了,怕坏了。
正收拾呢,老二家的过来了,手里拎着一大筐菜,背上背着小的,后边还跟着大丫。
“大嫂忙着呢,我拿了些菜,放哪?”
瑾娘一看里边茄子黄瓜油菜可真是不少,“你看家里都够了,你留着自己吃吧。”
老二家的笑的爽朗“呵呵,先吃我们的,再不吃都老了。今年家里种的多。”现在自己过了,院子里种什么都是自家的,一下子就种多了,再说老大家盖房,让她家那口子准备石料,能挣不少呢。
瑾娘笑笑,把菜放到一边,“大丫带着弟弟去你爷那屋玩,箱盖上有糖果,你跟弟弟今天可以吃两块,剩下的回去吃。”
小丫头笑着“谢谢伯娘。”软软糯糯的十分可爱,说完从她娘手上接过弟弟,有点吃力的抱去东屋。
“大丫可真懂事,现在就知道照顾弟弟了。”瑾娘看着俩孩子倒是真心的喜欢。
“可不是,我们家大丫那可是听话乖巧,在家还知道帮我干活呢,我也不指着她做啥,只要家里活会了就行了,将来好找个好婆家。”老二家的也上前帮着瑾娘收拾肉,说起大丫那脸上可是一脸炫耀。
“放心,三岁看老,只看大丫现在的摸样性情将来错不了。”瑾娘现在对老二家的倒是好感不少,她这人毛病还是一大堆,不过只看她对孩子的劲,她就觉着这人不错,而且她虽然要尖,可也不是那么蛮不讲理的人,至少,听说杨震海买地盖房子,她虽然有点不平衡却没有什么邪念。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嘴上没把门的,所以跟她说话还要小心点。
“大嫂这回盖房准备盖几间呐?”她家老二取石可已经干了半个多月了,得盖多大的房子呀。
“你大哥的意思,以后就在村子里扎根了,趁着手上有点积蓄就盖好一点,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倒是听老二说你们准备去县城买房了?”
老二家的一听,脸上显示出一种特得意的架势,“那是我娘家哥哥给介绍的,是一处临街的铺子,以后看看能不能做什么买卖。”想着快要到手的房子,她觉这老大家的盖的房子也不怎么地,他们这边的房子怎么能跟县城的比。
接着两人把肉腌上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就不怕坏了,干活的时候老二家的嘴就没停过,这段日子村子里的八卦被瑾娘听了个遍。
中午两人一起做的饭,刚摆上桌,就看到老四媳妇带来的陪嫁春喜进了院。
“大太太,二太太。”春喜进屋先行了个礼,瑾娘每次听她叫大太太就有点发囧,感觉再次穿越了似地。老二家的更是撇了撇嘴,满脸的瞧不上,眼睛更是白了一下。
春喜好像没看见似地,依旧笑容满面的“我们家太太最近有点中暑,身上不舒服,听说大老爷家盖房,就派我过来给陪个不是。”
瑾娘对这个四弟妹没有什么印象,也不在意,不过心理还是有点不快,“弟妹客气了。”不过来就不过来,谁也不指着她,只是这派个丫鬟过来,还大太太二太太的,显着自己不是一般人家似地,这丫鬟看着和气的,可根本没把她们放在眼中,看着让人膈应。
春喜将手上拎着的一个礼盒放下,“这是我们太太的一点心意。”
“呸——什么东西。”老二家的看着春喜离开啐了一口,“哼,装什么装,她娘家不就是一个落魄秀才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瑾娘笑了笑,“你看看我还没气,你倒是先气上了。她本来身子就弱过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再说老四现在不在家,她不出来也是对的。”不过现在是初夏,中暑,这身子得多弱呀。
“哼,身子弱,你看刚才这个春喜了吗?她可是被老四收房了。”老二家的凑到瑾娘耳边小声说。
瑾娘愣了一下“有这回事?”
“呲看着她穿衣打扮,好像姑娘似地,早就被老四收房了。”
“那怎么还这个打扮?”
“谁知道呢?”老二家的撇了撇嘴,她打心眼里对老四家的就看不上,纳妾娶小,可不是他们村的风俗,除非家里没有子嗣的,不然谁家会做。
瑾娘摇了摇头,算了,跟她又没有关系。
等晚上打开礼匣一看,乐了,里边装的竟然是鸡蛋,一数十六个,倒是顺遂的意思。包装倒是挺好的。就是这个还真不如今个老二家的给送的一筐菜,那怕那筐菜不一定有这鸡蛋贵,可心意不同。
杨震海也看到了,呲笑一声,没说什么。
第二天,一家人天还没亮就起来了,陈老爹带着俩儿子也是老早就过来,陈老爹还带了一筐鸡蛋,就算没数,也得有上百个,个顶个的红皮大鸡蛋。
“你娘不放心你两个嫂嫂,就不过来了。你姐说过来帮忙,估计在过一会才到。”陈老爹跟瑾娘说。
“恩,这边人手够呢,可不能让娘过来了。”她俩嫂嫂都怀孕了,就算过了三个月了,可万一有什么事,家里不能不留人。
他们家盖房子盖得大,工期长,这来干活的,都是杨震海花钱雇来的,原本陈老爹他们是不要钱的,给自家女儿女婿干活要什么工钱,还是瑾娘好说歹说才答应,主要是这房子得盖上一段时间,不能让哥哥为难不是。当然陈老爹就不让上手了,就帮着看着点就行。
干活的人一共请了二十个连带工匠三十多人,这些人晚上都住在山上临时搭的棚子里,一天可是要管三顿饭的,加上村子里关系好的,临时过来给帮忙的,瑾娘她们每天要做很多的饭菜。亏着帮忙的人手多。
蔓娘把耀祖交给她婆婆带着,自己直接住瑾娘家,帮着张罗,大伯娘三伯娘老二家媳妇,还有二伯家的二嫂三嫂,六叔家的弟妹,小妹。都过来帮忙,这人手就够了。老三家的一直没出现,听老二家的说,老三在这边帮忙,她带着孩子回娘家了。那人总是很沉闷,跟村子里的人交往不多,所以回来没回来还真没人知道。
人多炒菜就有点不合适了,瑾娘想着这帮人都挺能吃的,之前就想到了,找人用竹子做了大的蒸屉,一个摞一个的,下面大锅放水,一次就能蒸很多。
想到前世那种快餐似地,多做几个菜用木桶或者木盆装着,每人一个大海碗,相吃什么就打什么,当然中午肯定有一顿红烧肉似地大肉菜。就算炒菜也会放肉丝肉片,偶尔也买些鸡鸭做上一顿。
这些干活的,平日里那会有这样的待遇,每日倒是盼着早中晚的三餐,就是早上喝粥吃馒头,就着瑾娘做的各种咸菜拌菜,吃的香极了。吃的好了,每日自然干劲十足。十分卖力。
这回房子盖的很讲究,拢共用了一个半月,瑾娘一直到房子盖好了才过去看,平日光做饭就够她忙的了。这段日子稍微长的一点点肉又瘦回去了。不过看到新家的那一刻心情是十分舒畅的。
35、新房
这段日子瑾娘一直忙着给上工的人做饭,根本没有机会去看,而且现在天热,那些男人干起活来,总是穿着无袖褂子,女人就更不能去了,不过尽管如此瑾娘心里还是有一张草图的。
这处新宅可以算是瑾娘和杨震海两人共同设计的,两人在研究的时候瑾娘提出意见,杨震海进行解决,杨震海在这方面很是听从瑾娘的意见,所以有些地方,做起来很麻烦,不过现在看起来效果不错。
瑾娘是从宅院正前方过去的,因为是半坡地,为了防止以后水土流失以及地基的平整,坡下的土被送到坡上,凿的实实的,再用石板铺好,形成一个面积很大的院坝,坝上坝下落差有三米包裹了石块,很结实。前方靠西的地方有一处石阶,平日走路就从这里上去,如果走车就要从东边的道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