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28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作者:rouwenwu

    领了她去管事的房里,让她等着,对她说:“管家正在忙,姑娘这会儿在上学,姨娘请等着,在这里吃了饭再去回。”

    在房里往窗外看,不时的看到有人走,没有见过世面的四姨娘还以为王府不过就是房子大一点,多几个人,来了一看,宅院深深,人要比家里多上十倍也不止。

    而且人人做事都悄无声息,虽然外面人来人往的多,却是很少有声音。让平时高声大气惯了的四姨娘觉得很拘束,又有些后怕。

    自己必竟得罪过大姑娘,这么些人,有什么气势也拿不出来了。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四姨娘尽力吃了一顿。吃完了,朱禄进来了。

    房里的人在别的房间里也在吃饭,一见到朱禄漫步走进来,黑压压出来了不少人,一个个口称:“朱禄哥哥。”就是年纪大一些的管事们也客气。

    四姨娘看了这个以往在玉妙面前不是弯腰就是下跪的朱禄傲气的进了来,全不是在沈家的冷静气势,一身的傲气全摆在脸上了。

    吓了一跳,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话。

    朱禄只对她看看,就道:“姑娘在吃中饭,吃完了要午睡。到时候有人来带你去。”然后就走了出去,又是一堆人送他。

    四姨娘忍了气只能坐等着,身边带了山槐来,就说了一句:“这么多的人,有些怕。”

    又等了一个时辰,才又看到外面又进来几个人,为首的一位是朱子才,见了人人都喊大管家。朱子才进来问了路上安好,然后才喊了两个人:“送姨娘园子去,跟姑娘的人在园门里等着呢。”

    这才进了来,两位引路的老妈妈都穿了笔挺的新衣,头上也钗环明亮。端正的行了礼引了四姨娘往里来,一路上肃然无话到玉妙房里。

    玉妙在一侧的起坐间里,慢慢地说了一句:“怎么还不请进来?”

    四姨娘这才顾不得看东看西,跟了丫头们进来。玉妙站起来问了沈居安的起居,然后才让她坐,脸上只是微微的笑容。

    四姨娘才说了两句。若花走进来轻声回了一句:“姨娘们来了。”

    石姨娘,易姨娘进来给玉妙请安,一齐笑盈盈地道:“有一天没有进来给姑娘请安了,姑娘今天可高兴。”

    玉妙轻轻一笑:“高兴着呢,我父亲的姨娘来了,这是四姨娘。”为她们介绍了。

    身份一样,四姨娘不得不用心打量了两个人,都是高挑身材,长得漂亮,一个瓜子脸俏丽,一个圆脸庞笑起来有一丝甜。

    见玉妙并不让她们坐,她们只是站在一侧,忙站了起来,笑让道:“请坐。”

    石姨娘,易姨娘正色道:“姑娘面前,没有我们的座儿。”弄了四姨娘一个大红脸,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终于还是坐了下来。

    玉妙与四姨娘是说不到一起去的,让人拿了东西果子来请四姨娘吃,四姨娘吃得也难过。

    吃完了洗手时,石姨娘近前一步跪下来捧了水盆,易姨娘也跪了下来进上手巾。四姨娘看了心里生气,这不是给我下马威吗。

    这也是朱宣的意思,玉妙用眼角余光看了四姨娘脸色变了又变,石姨娘,易姨娘今天来应该是表哥让她们来的。

    自己平时可没有这样的规矩,自已的位置还没有找准呢。

    不要是四姨娘拿捏,玉妙自己也有些不自在。

    就这么坐了一个下午,中间江左卫氏来坐了一坐,见了四姨娘心中有数,心里想,难怪南平王府亲自为沈居安必姻,又早早的接了玉妙来,看一看眼前坐的这个人,容颜俏丽,眼角却带了几分不安分。

    四姨娘见一位年长的妇人来看玉妙,早就如临大敌了,虽然还不知道是谁。

    玉妙听她努力攀谈,说得前言不搭后语,心里想,为了无人主中馈,这人也不必丢到这里吧。

    等左氏辞了出去,近傍晚了。四姨娘没有想到玉妙不招待她吃饭,而是让人带了出去吃。

    带路的是原来在沈家的引冬,回头微微笑:“姑娘这里么,一会儿王爷会过来的。”

    四姨娘才不说话了。

    朱宣来了,玉妙委屈得不得了:“没有想到父亲糊涂让她来了。下午卫氏来了,又没有一定要与她订亲,看得姨娘说话不成样子,天天就让人看笑话。”

    朱宣就好笑,连个姨娘都镇不住,就会对了我撒娇闹脾气,大马小马的闹不清楚。见玉妙委屈地要落泪,心疼地道:“明天我见她。你别为这个不开心。”

    玉妙还是对了朱宣掉了一会儿泪才罢休。

    第二天朱宣见了四姨娘,四姨娘见玉妙还敢平着身子行礼,一进朱宣的书房不由自主地就跪下来了。说战场上杀了多少人,能不让人怕吗?

    朱宣面如严霜:“你来得正好,现在为沈老爷必姻,家境都是清白的,你正好为姑娘出出主意,相看一下。”

    四姨娘当时就瘫在了地上,眼泪哗哗的往下掉。

    四姨娘的房子并没有安排在玉妙的园子里,而是在王府里的客房里。四姨娘到了下午,问了玉妙起来了,不得不过去。既然让帮着相看,只能过来。

    夏波拦了她,笑道:“姑娘有客呢。姨娘厢房里坐会儿,等姑娘客散了再去吧。”

    同了四姨娘厢房里坐着。四姨娘偷眼看了上房里,人在起坐间里没有看到,夏波原先是沈家的丫头,不陌生,就问她:“姑娘房里来的是谁,王爷说了让我帮着相看老爷的续弦。”

    夏波见她还真的听不出来话,这才告诉她:“来的是京都左氏,家里也是大族,到底续哪一家,要老爷来看过才拿主意呢。姨娘不会说话,人前失礼,昨天就把姑娘给惹得对了王爷掉眼泪,姨娘要住几天,说话要小心了。”

    四姨娘这句话听明白了,面唇都发白。几时会放这种暗箭的,就算我说错了话,你私下里交待我就行了,至于对了王爷掉眼泪。

    只气得心里发苦,夏波又交待了她一句:“王爷么,最看不得姑娘掉泪的。姨娘再进去要小心了。”

    四姨娘也想掉眼泪了,我又不是你王府的姨娘。

    (今天心情好,工作有了成绩,感冒也好了许多。人心情好的时候,病应该会减轻。多发一章,晚上还要熬夜加班呵)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争取(一)

    四姨娘回去了以后,沈居安就来了一封信,说最近生意忙,续弦的事情先缓一缓,并说了下个月自己过来,再商谈这件事情。

    信里大有回旋的余地。玉妙接了信看过就送去给朱宣看,两个人相视一笑,可以想象得到沈居安的三位姨娘为了这件事情大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不惜一切地要阻拦。

    好在没有对那几个人明说什么,平时只是来说说话,玉妙想了就这样对朱宣说。

    朱宣也一笑:“就是不续弦,她们来陪你说话也不错。”这几个人都挑选过的,不会让尹夫人那样让人担心。

    玉妙也想起来了尹夫人,自从对自己放松以后,心里对朱宣敬意越重,他不过是想要一个合他心意的妻子。

    可是合了他的心意,自己就能合心意吗?

    朱宣问了出来:“又在想什么?只是看了我。”

    玉妙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此时此刻他和颜悦色的,先是轻轻一笑,欲言又止的。

    “有话就说吧,我这会儿心情好着呢。”朱宣端坐了,不以为意的道。

    玉妙就站了起来:“是,表哥。我只是想多与一些人交往。徐先生说,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多与人交往,多见长识,不是有如读万卷书。”

    朱宣看了她道:“那要看你是与什么样的人交往,读什么书了。”

    玉妙迟疑着不说话。朱宣为她倒了茶,道:“坐下来慢慢说,让我听听你到底想讲什么。”

    “是。”玉妙坐了下来,才笑靥如花道:“就象园子里开的花一样,桃花娇艳,李花洁白,我想人也是一样,表哥都为我采摘好了再给我看,固然是一片爱惜之心,但是表哥这么忙的,事事亲劳,我有些不安。”

    朱宣呵呵笑了起来,道:“你想自己采摘?”没有白请了徐从安做先生。

    玉妙又站了起来,低了头道:“是。”

    朱宣坐了看她垂了头站在面前,轻笑道:“坐吧,妙姐儿,今天我不会生你的气,说话随便些也没有关系。让我听听你那小脑袋瓜子里到底想些什么。”

    玉妙绯红了脸,又坐了下来,一时弄了茶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朱宣也不说话,眼睛里有一丝笑意看了玉妙,等她说话。

    房里静了片刻,玉妙才理清了思绪,开了口:“比如我,是表哥娇养着。”朱宣一笑:“妙姐儿这么客气的。”

    听他打趣自己,玉妙就娇嗔了:“表哥。”

    朱宣赶快说:“好,好,你说你的。”

    玉妙又轻轻开了口:“薛夫人又是一种活法,一开始怕薛将军,困于礼法规矩中,什么都不敢对薛将军说。”

    朱宣不得不打断她:“那不是困于礼法规矩中,是她的个性所致。夫为妻纲,有事情本来就应该直接对薛名时说。她不说是她自己的事情。”

    夫为妻纲,玉妙在心里轻叹了气,又笑道:“尹夫人又是另外一种情态,她与尹将军成亲前也是不认识的,就不怕她。”

    朱宣只是笑不说话,已经看了值日军官的笔录,上面带了尹勇一笔,再来一次,就不是值日军官找尹勇了,要是尹勇的上司将军了。就是离我跟他生气还远着呢。

    玉妙轻颦了眉:“薛夫人的堂妹余姑娘,好象过得生不如死似的。”朱宣轻笑了几声,生不如死还活得挺好的,经常来看你,没去寻死去。还是觉得活着好。

    “秦夫人又可以带了马队独自行商,跟她见了一次面,喜欢她见识多。”朱宣拿眼睛看了玉妙,见她是真心的,也只一晒:

    “她跟你能比吗?她独自一人,没有人为她操持。”说来也不能怪什么,她过于风流过于恃财,又恃美貌,不要别人也是真的。怕拘束。当然我是不要她。

    玉妙就好好的央告他:“表哥已经放宽松了,就再放宽一点。我天天关在家里,见识外面也有限,只有表哥陪了出去才知道还有胡姬当垆,偶尔与周姐姐,薛夫人出去吃饭,也是各说各的。”

    还挺难侍候的,觉得这些已经不能满足。朱宣想了想,道:“妙姐儿,你既然能说出来这些,我也对你说几句实话。

    你安富尊荣也是我的体面,你要是天天胡闹,人家只笑话我。“

    玉妙又红了脸,追问了一句:“什么样是胡闹?”

    朱宣笑了笑道:“你说了一大通,不过是想交一些年龄相仿的朋友。那位尹夫人一看就是个没有家教的,跟你学还差不多。还有什么余姑娘,你在我这里争一点交友的权利,你想干什么,帮她退亲不成。退了亲你又为她操办什么人呢。要知道婚姻大事门当户对。”

    已经说了,就全说出来。玉妙羞红了脸问了一句:“别人都说表哥和我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朱宣立即沉了脸:“谁对你说的?”天天防着,怎么还有这些话进来。玉妙不敢说话。

    朱宣冷冷地看了她,一字一句地道:“难道还要我去搜检你的信不成?”通信的人不就那么几个,都是京都的娇小姐,母亲选的人都是天真无邪的那种。

    玉妙很是狼狈,决定争一次:“表哥,你说你今天不会生气的。”有什么事情不在他的掌握之中,就要发脾气了。

    朱宣冷冷道:“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玉妙忙笑嘻嘻地站了起来:“余姑娘过得不好,不用我帮她退亲的。薛夫人肯定会管的,是她的堂妹。尹夫人不好,尹将军都能过,谁要管她去。我只是觉得她挺好玩,再说来的人里脾气个性不一样的多了,只有她们在我们面前是不隐瞒天性,所以觉得可亲。”

    天性?哼,朱宣就训她:“嘻皮笑脸的。还坐着吧。”

    玉妙就不坐,只是笑:“我一坐下来,好象就惹表哥生气。”朱宣忍不住一笑,道:“我都说了今天不和你生气。”

    玉妙又笑:“那刚才。。。。。。”朱宣忙道:“好,好,我知道了。”

    玉妙这才坐下来。朱宣就寻思,家里没有人敢对了妙姐儿说门不当户不对,难道看不出来我有多疼她。

    治下这些女眷们也没有人敢说,秦夫人,借她几个胆子,只能背后吃吃干醋罢了。一定是京都那些娇小姐,对我以前的事情清楚。

    哼,防不胜防,我还防它做什么。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争取(二)

    两个人对坐了这样说话,都觉得温馨得很。

    朱宣才慢慢对玉妙说:“该有规矩的时候还要有,谈不上天真直爽,不隐瞒天性。你尊她卑,天性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

    玉妙想起来余丽娟明白了见了自己要跪下来叩头以后,脸上的大惑不解。

    “你刚才提的这些人,你要想见就见去吧,有什么鬼主意都出去吧。我先对你讲一句,你自己揣测着我的脾气做事。”

    玉妙觉得压力重重的,答应了。

    “刘瑞元家的对我说,她儿媳冯氏去给你请安了。”朱宣闲闲地问了一句。

    “是。来了一次。”玉妙就看了朱宣。

    朱宣悠闲地道:“有没有问过那位惹事的赵氏?”

    玉妙笑道:“说生了一个孩子,等孩子大了再进来看我。”一定是你不让进来的。

    朱宣也不隐瞒:“我前几天就把刘全一家子都打发走了。他现领了军职,总在家里住着象什么。”

    玉妙先是愕然,然后觉得羞辱:“表哥,你。。。。。。”疼一半损一半。

    朱宣淡淡一笑:“这就是惹我生气的下场。妙姐儿,你做事情以前要想好了。”

    咦,今天居然没有哭。只是有些难过的看了自己。

    “还有什么话要说?”

    “要骑马,要出去玩,要自己选来往的人。”玉妙羞辱过度,一下子都迸了出来。

    朱宣一笑:“好,都依你。”让我看看你是能成才,还是只知道嬉戏。

    又加了一句:“跟你的人出门一个也不能少。”边界是稳了,局势可不怎么稳,京都离我是远,可是保不齐有什么风波移到我身上。

    玉妙情绪还没有缓过来,又轻声说了一句:“我就带了表哥去,比带千军万马还强呢。”

    朱宣大乐,照单全收,夸她:“妙姐儿真会说话。”好听得很。

    这样的一席话交谈下来,玉妙觉得累得很,不管不顾的伏在小桌上,把茶碗推到一边去。

    朱宣看她没有话,一时也不想让她走,真好玩,妙姐儿脑子里象是就没有功名利禄,尔虞我诈一样。

    天性?这也许是她的天性吧。别人要是有这个机会和我说话,早就谈一大通仕途经济学问了。

    天天缠来缠去就是这些话。好吧,就这样一点心也不操持也行。至少不捣乱!

    随手拿了一本书翻了几页,玉妙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还是伏在桌上。

    朱宣看一看,鼻息沉沉,居然睡着了。讶然失笑,这样也能睡着。时临下午,外面是大太阳,抱回房去要晒一路子太阳。

    走过来把玉妙轻轻放倒在榻上,头下垫了枕头,身上盖了薄绫被,朱宣就走了出来,对若花交待了:“姑娘睡着了,看着一点。”大步往外走了。

    玉妙只睡了一会儿就醒了,起来要回去。

    余丽娟坐在廊下等了她,丫头们让她房里去坐也不肯去,都知道她过于畏缩,就随她去了。

    见玉妙回来了,才随她到房子里坐下来。吞吞吐吐的象是有话说。

    玉妙就遣了丫头们出去,反正她们有心听,在外面也听得到。

    余丽娟才说话:“小三又几天没回家了,婆婆又让我去找他,我不敢不去找,来这里坐一会儿。”

    玉妙也同情她道:“你在我这里坐一会儿好了,找他作什么。”又喊了若花来问:“表哥在外面书房里吗?”

    若花在书房的时候就看到了,回道:“王爷带了马出去,应该是去了军中,今天不会过来吃晚饭了。”

    对于玉妙的问话,若花大多都能回答得到位。

    玉妙就对余丽娟道:“你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就说找不到他。”

    余丽娟感激地答应了,还是带了心事重重的表情。看了看房里没有别人,突然近前一步,在玉妙面前跪了下来:“我不想跟他成亲,求您帮我出个主意吧。”

    出其不意地弄了玉妙一个意料之外,玉妙让她起来,看了她低低的抽泣,心想,每个人心里对于不平事都深埋了一颗种子,合适的时候就会发芽。

    最近认识的这些人对余丽娟都相当于阳光雨露,迫使她心里埋藏的那些心事都发了芽。

    想想朱宣说的话:“你帮她退了亲,又要把她许给谁呢?”表哥又说过:“长贫难顾。”这个道理玉妙自己也明白。

    她用手把玩了团扇,自顾了出神想着,一时也想不到好主意。

    外面又有人回:“卫氏来了。”

    卫氏进来,房里的两个人都重新换了表情,但还是看了出来有些不对。先对玉妙行了礼,问候她:“这几天热得很,放了学可曾出去玩了,小心中了暑。”端正的卫氏完全是一副关心的口吻。

    玉妙心里一动,卫氏三十几岁的年龄,一直没有成亲,一定是有原因的吧。

    和卫氏见过几面,她说话都中理中规的,她对余丽娟的事情会有什么主意呢?

    就用眼睛在余丽娟身上瞅了一眼,再回眸时,看到卫氏也随了自己的眼眸转动,象是很关切。

    不禁一笑,好象是教导女官一样。

    余丽娟见来了人还是不自在,又担心婆婆发现自己没有去找不好,就告辞了,临走时恳求地看了玉妙一眼。

    卫氏又看在了眼里。等余丽娟走了,才缓缓道:“姑娘身份贵重,就是嬉游的玩伴,也要互相能说得上话儿才好。”

    走了的那位余姑娘一看就来求事情的。

    玉妙知道卫氏看了出来,忙笑道:“她是薛夫人的亲戚,来坐一坐的。倒没有天天在一起。”

    卫氏一笑,就冲了妙姐儿这么不拿大,也觉得沈家这门亲还可以续。也笑道:“我长了几岁,不过是随便的说说,请不要放在心上。”

    又问玉妙:“听说念书去,临的什么字贴,让我看一看成不?”

    玉妙就带了卫氏去看自己写的字,这才发现卫氏居然会写,而且熟读诗书,她虚心听了卫氏说了写字,心里的念头又浮了出来,她会如何看待余丽娟这件事情呢。

    因为玉妙其人并不很明白童养媳应该如何解除关系。

    重新请卫氏出来坐了,才含笑问她:“童养媳可以同婆家解除婚约吗?”

    卫氏一下就明白了,是刚才那位余姑娘。也含蓄道:“写退婚的契约,退银子过去。还要退这几年在婆家的吃用费用。姑娘要管,当然不难,不过也要问过王爷,免得有什么不中听的传言。”

    见玉妙垂了头,明白自己的意思。压着别人退婚当然能退得掉。

    “只是退了婚,她名声受损,再嫁给谁去。如果有一技之长,可以为自己谋生又另当别论。如果有身份的娘家护持又另当别论,如果没有,难道养一辈子。姑娘身边现又不缺丫头。”

    玉妙心想,缺丫头表哥也不会同意余丽娟来的。再说薛夫人的堂妹,我能拿她当丫头吗?

    (求收藏)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来往

    送走了卫氏,玉妙才想起来,帮余丽娟让我出钱倒也没有问题,不过让我压着退婚,这种事情一定是自讨没趣的去触怒表哥的。

    争取了结交闺友,也不是容易争来的。如果余丽娟一意要做,谁又适合出这个头呢。只有尹夫人,她天不怕地不怕。

    正想着,晚饭上来了,荷花开了,煮了荷叶粥,淡绿色的粥让人一看就食指大动。玉妙一下子就吃两小碗。

    若花看了小丫头收了东西,才进来陪了玉妙往窗外看花,又笑道:“姑娘又在想余姑娘的事情?”

    玉妙就娇嗔她:“就你耳朵尖。”然后道:“没有,我在想下午来的卫氏。”

    在这种制度的社会里,闹单身,也是要有经济条件和权力条件的吧。

    原来是想这个,若花笑了:“总是可以打听的。”

    玉妙冲了她一笑道:“是,表哥应该清楚的。”不过,这会儿人不在,而且下午刚和他争了一大通,暂时还不想再去求他。

    想想朱宣说的,要揣摩他的脾气做事情。玉妙心想,我一直就努力地在揣摩,哪有不揣摩的时候呢。

    闷闷的坐了一会儿,让若花喊了朱禄来:“我想去薛夫人家里,你准备我的小马。”

    朱禄的话让玉妙更闷:“王爷不在,还是坐车去吧。”

    到了薛夫人府里,薛夫人迎出来也是闷闷不乐的表情,玉妙就回她:“你怎么了?”天气热容易让人烦闷?

    见了玉妙也是一脸的不痛快,薛夫人会错了意道:“王爷也训过你了?”

    玉妙想了一下,道:“为什么事情要训我?”

    薛夫人这才松了口气,悄声对玉妙道:“王爷反倒不介意了,我们家老爷介意得不得了,都拍了桌子,不让和尹夫人来往。”

    原来是为这个,玉妙就拖长了声音道:“表哥先是说不让来往的,后来我胡扯一通,他也没有说什么。”

    薛夫人喜上了眉梢笑道:“你是怎么胡扯的,教教我。”

    玉妙就笑了道:“你也喜欢同尹夫人来往?”

    “谈不上喜欢,只是觉得她那么的直爽,说话做事都不藏着掖着的。不象有些官夫人,脸上笑着,背了脸就说你。”

    薛夫人同玉妙说过,有些官夫人真的是难相处,又不能不处。她们都是十几岁,遇到那些年龄大些的,言谈之中总是被欺负。

    玉妙笑一笑,先不谈这件事,说余丽娟的事情。薛夫人果然是吃惊得不得了:“这。。。。。。这怎么可以,以后还有谁要她。妙姐儿你不要管,我来对她说。”

    嘿嘿笑了一声,就知道是这个样子的。处在这样的社会制度里,说话做事想事情都处处受制。

    “成了亲以后,磨一磨就过去了。等丈夫老成一些,就知道疼她了。”薛夫人如是说。

    玉妙努力回想见过了一面的小三,怎么看怎么象流氓,能老成得了。

    “妙姐儿,你是怎么对王爷说的,说得他没反对?”薛夫人还要追问。

    玉妙努力地想词:“就说她年纪小,总要给她一段时间好好反省反省。”

    没有听出来这纯属忽悠的薛夫人听完了,觉得很有道理,有些感激:“怎么我就想不出来这些话。”

    然后找原因:“我没有你念的书多。”玉妙又嘿嘿笑了一声,这倒是真的。

    外面又有人来回:“尹夫人来了。”总是同僚,薛名时只能对了妻子发脾气,却不能把尹夫人往外赶。

    薛夫人,玉妙一起站了起来,尹夫人走进来,高兴的与玉妙对了拉手,两个人都忘了行礼。

    玉妙就忙着问她:“尹将军怎么说?”尹夫人得意之极:“他当然哄着我。不过他不让我去找你。我也进不去王府了是怎么回事?”

    呃,这个。。。。。。。玉妙忙安慰她笑道:“以后可以了。”这可是我努力争来的。

    又问尹夫人:“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尹夫人更得意了:“我想啊,你总要来看薛夫人的,我让人来看一下就知道了。然后我就来了。”

    尹家与薛家住得并不远。

    看到尹夫人得意的笑脸,玉妙觉得心里痛快了一点,总是有一个河东狮吼了。而且她一会儿就不再追问为什么现在又能去王府了。

    玉妙就对尹夫人说了余丽娟的事情,尹夫人的反应和薛夫人有一半相同:“她要是退婚了,可就嫁不出去了。”

    下一半反应就是尹夫人自己的了:“根本不用忍着她,欺负了就不要忍着,大家都不要好过。”

    薛夫人与玉妙都掩了口笑,薛夫人笑道:“她不是对手,挨打还差不多。”

    尹夫人这次倒成熟了:“我也不能去她家里帮着骂人吧,要她自己的家人去帮忙才行呢。”

    薛夫人摇摇头:“如果不是家里人糊涂,怎么会把她送去当童养媳。”日子过得紧一点就紧一点好了,孩子大了不就好了。

    三个人都想了一回,没有什么好主意。薛夫人要问过薛名时才能同意在家里收留余丽娟。

    玉妙突然想起了以前自己打工时,租一间小小的房间,也留过几次失恋的朋友。现在房子大了去了,反而没有插针的地方。

    薛名时一回来就看到房里坐着的三个人,沈姑娘与尹夫人正谈笑风生。

    王爷难道能容忍这种泼妇?薛名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是王府里不能见面,拿我家当会客的地方。

    等她们都走了以后,薛名时对薛夫人道:“你怎么让她们在我们家里见面?”

    薛夫人把玉妙的话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正要说说,忙笑道:“王爷都不反对的。妙姐儿对王爷说了,尹夫人年纪小,给她一段反省的时间。”

    你就瞎掰吧。薛名时没有说出来,等我问问王爷就知道了。看你和沈姑娘是哪一个在说假话。

    尹夫人和玉妙一同告辞的,两个人薛家门外道别,尹夫人才问出来:“丈夫说我犯了什么律法,你帮我打听打听,王爷是不是为了这个生我的气?”

    提起了王爷,尹夫人倒有点害怕,因为人人都怕他。

    玉妙想了想,道:“好象没听说提起你呢。”

    尹夫人就松了一口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胡姬

    过了两天,朱宣对玉妙谈起了为沈成安必姻的这些人。

    “江左卫氏,年青时颇有才名,但是过于自傲了,挑来挑去,一直耽误至今。她家里没有别人了,我是托了她的表亲才知道的。一个人无依无靠的住着,手里还有房子,天天被宗族追着要过续孩子,才同意过来走这一遭的。”

    玉妙脸上露出不忍心的表情,本来多好的一个单身贵族。

    朱宣接着说下面一家:“田夫人寡姐王氏,守寡三年,一直是想必姻的,当然咱们的条件好。”

    玉妙又是一笑。

    “京都左氏,是庶出,家里重嫡庶,她的事情就一直压着。直到正房太太去世,她才得以出来露面,不过年龄也不小了。也是不肯草草的。所以就一直到现在。”

    左氏那恬和的笑容原来是从这里来的,见惯了风雨才会这般平静。玉妙轻叹了一口气,颇有点万艳同悲的味道。又想起了余丽娟。

    朱宣接下来道:“这是你最喜欢的几家了,其它的人家也都是新寡没有孩子,或者是手里有房产又不愿意随便过继宗族的,怕老了以后不孝顺。”

    玉妙就问道:“过续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自己养大,不是一样吗?”

    “真是天真!孩子的父母都在,能不担心吗?”朱宣训她。

    玉妙伸了舌头笑一笑,这个到没有想到。她笑:“表哥,卫氏的字写得比我好。”

    朱宣好笑:“那当然!不然能有才名。你不要在她面前班门弄斧了。”免得被人笑话。

    玉妙笑一笑道:“知道了。”又不是我找的她。

    看了玉妙越来越有红晕的笑脸,朱宣道:“我听说那位余姑娘又来得很勤,你不许把她往家里安插。”

    外面多少童养媳,管得过来。如果不是乐于看妙姐儿气色红扑扑的,朱宣早就撵了这些人了。跑来作什么。

    玉妙担心:“表哥,卫氏素有才名,能看得上父亲吗?”

    朱宣倒不担心这个:“女子有安身之处是最重要的。她应该担心我们看不上她。”这就是朱宣的原则与理论了。

    玉妙在心里轻叹了一口气,女子有安身之处是最重要的,好象是东西一样。

    突然想起来尹夫人的担心:“表哥,你有没有生尹夫人的气,她很担心。”

    朱宣觉得自己都忍气吞声了,天天就是这些无关重要的人硬塞到我的脑子里。他拉下脸,喝自己的茶。

    玉妙赶快为他续茶,不再提这件事情。

    余丽娟再一次哭诉时,薛夫人也开始受不了,也许是想起来以前自己是忍着过来的。看了她身上的新伤痕,虽然不重,但是手腕青了一大块,看着触目惊心。

    第二天接了玉妙过来,玉妙过来看了,又让人请了尹夫人过来。一时找不到周亦玉。

    余丽娟也不同意去找那位周将军,她看得出来周将军对于自己的事情并不以为然。

    玉妙看了她们道:“在薛将军家里不好说话,我们出去坐坐吧。”带了她们来到胡姬当垆的小酒店里,正好是吃晚饭的时间。

    朱禄进去安排好房间,才请了女眷们下车来,房间里换了摆设,清一色的木桌椅,窗帘也换了竹帘,外面是几丛竹子,看着青翠欲滴。

    玉妙也笑,对朱禄道:“这家掌柜的真会收拾房子。”

    朱禄笑道:“可不是,所以王爷才特地带了姑娘这里来,掌柜的是波斯人,大老远的来作生意也不容易。”

    然后对若花道:“姐姐在房里侍候,我到外面坐去了。”对玉妙行礼退出去了。

    尹夫人很是羡慕:“沈姐姐,你的这个小厮真能干。”玉妙一笑:“原先是侍候表哥的,指给了我。”

    尹夫人就笑道:“我回去也要丈夫为我找一个来,带了出门逛去多威风。”

    朱禄在外面听了晒笑,就为了出门逛威风。我们姑娘要是想威风,那太容易了,带一队兵出去才威风呢。

    他就坐在门口,看到胡姬端了酒菜送进来,忙接了自己送进去。过了一会儿,若花送了酒菜出来,笑道:“姑娘赏你的,还有外面侍候的人,一起进来吃。”

    朱禄谢了,把外面赶车的都叫了进来,坐着一起吃,一边竖了耳朵听房里会不会使唤自己。

    大家最后商议让余丽娟就住到薛家,等家里人来接的时候,就说退婚的事情,玉妙,尹夫人都愿意帮银子,但是退婚后如何安置余丽娟就成了问题。总不能就住在薛家,薛夫人现在和薛名时还好,但是也时时防备了姨娘和家人们,以前的伤害还记忆犹新。

    尹夫人犹豫了一下道:“实在不行,就住到我们家里去吧。也能住一段时间。”尹家房子窄,尹夫人也为难。

    没有人看玉妙,都知道去不了。玉妙有心想提一下,自己租一套房子也可以住的,可是一个单身女子住着,更让人担心。

    外面又开始说书了,胡姬又送了酒菜来,说完了事情,玉妙对胡姬很好奇,就对朱禄道:“让她进来。”

    胡姬走进来,虽然玉妙没有来几次,可是她一身装束太华丽,再浅淡的色泽也不能掩盖衣料的品级,还有首饰,胡姬是个识货的。

    所以进了来就满面笑容,小心地布好菜,说得一口好汉语:“夫人们请用。”胡姬还不能从装束上分辨夫人与姑娘们。

    几个人就一笑,玉妙就让她坐下来,和她说话。

    胡姬告了坐,坐下来,问一句答一句。一口一个贵人称呼玉妙。

    尹夫人爱开玩笑,就笑问她:“你怎么知道她是贵人?”

    胡姬就笑了道:“我父亲是奔波四海的商人,这位贵人头上的首饰不是凡品,随便一件就可以买几十座我这样的酒店了。”

    弄得大家就都往玉妙身上看。玉妙见她汉话说得这么好,笑问她:“你有中国名字吗?”

    “我叫李英华。”大家哗然,还有中国的姓。

    玉妙又笑问她:“一个人在我们这里做生意吗?一个人不害怕的?”

    “回贵人的话,我自小闯荡惯了,这里天气暖和,人情也温厚,自从来了已经有五年,父亲是前年来看过我一回,今年可能还要再来看我。”看上去二十多岁的胡姬朗朗回答。

    余丽娟也听了进去。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赔情

    “过沙漠的时候,白天能晒得死人,太阳下去了,夜里就能冷死人。一件老羊皮袄白天遮阳,晚上保暖。那个时候年纪小,十几岁的年纪还能跟了父亲奔波,现在不想再跑了,就在这里落了脚开一个酒店。”李英华就讲自己的事情听。

    说了几句就站了起来陪笑:“贵人下次来再说吧,我还要做生意。”

    看了李英华出去了,尹夫人第一个笑道:“还跑过那么远的地方。”又笑:“她那蓝眼睛看了人,就象是四面八方无处不在一样。”

    玉妙也有同感,突然有一个想法,朱宣来这里来,李英华也是表哥的。。。。。。。

    想起来陶秀珠说过的:“南平王爷树大招风,亏了你没有娘家护持也敢嫁。”果然就有南诏公主来行刺,难怪自己出门要跟一堆的人。

    陶秀珠又说:“朱王爷以前在京都时荒唐无比。。。。。。”应该不止高阳公主一个吧。

    玉妙这样想了,不知道该偷笑一下,还是该幽幽地叹一口气。

    房外朱禄轻声回道:“姑娘,朱福来了。”朱福走进来躬身道:“王爷让接姑娘回去。沈老爷来了。”

    不是说下个月,还有几天呢,玉妙这样想了就站起来告辞,并交待了余丽娟,开个数目来给我,我送银子给你。

    余丽娟感激的答应了。

    朱宣面带讥讽地看了坐在面前的沈居安和三位姨娘们,姨丈居然把三个姨娘都带了来,想作什么是一目了然的。

    沈居安避了朱宣的眼睛,坐在这里才发现自己带了三个姨娘来是有些荒唐的。可是在家里,三个人齐心合力地说服了沈居安,说一起来给大姑娘赔不是。

    四姨娘本不敢再来,可是三姨娘,二姨娘死拉了她一起来。四姨娘回家以后根本就不敢提朱宣对自己说的话,只是说大姑娘不同意,还是要为老爷续弦。

    一想起来朱宣冷如利刃的眼光,四姨娘就害怕,她站在最外面的位置,低了头不说话。

    沈居安咳了一声,强笑道:“怎么妙姐儿还没有过来?”园子里到这里也花不了这么久的时间。

    朱宣冷冷道:“妙姐儿出门会客去了,已经让人请去了。”

    沈居安第一次听说玉妙还能单独地出门去会客,有些喜悦,看了朱宣道:“多谢王爷平时教导。”

    和自己未来的女婿也要客气,没办法,沈居安是布衣,朱宣是贵族。而且朱宣的冷面孔也包括对了沈居安。

    朱宣现在一心看不起沈居安,这么没主张的,幸亏接了妙姐儿,真是母亲说的,怎么不早接来。脸上的表情更不好看了。

    房间里的气氛冷得怕人,朱宣不说话,沈居安也没有话了。只是频频往外看。

    过了有半个时辰,外面才有脚步声,朱喜先进来回了一声:“姑娘回来了。”朱宣点点头。

    外面才响起来玉妙轻脆的声音,因为四周安静,声音不高但听得清楚:

    “把我的马好好喂了,明天一早我还要骑着上学呢。”只要朱宣在家,玉妙就一早从园子里骑了马到书房里来,当然是表哥牵了马。

    朱寿高打了门帘,沈居安见到女儿气色红润的走了进来,身上穿了玉色绣喜上眉梢的罗衫,因为父亲来了,笑盈盈地走进来。

    一眼看到旁边站着的三位姨娘,嘴抿了抿,一下子也明白了。

    先过来给朱宣行了礼,朱宣拉了她的手站起来,掏了丝帕给她擦汗,轻声责备道:“就是着急回来,我不在,也不要自己骑马。摔了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