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8

    远山寻 作者:括号九

    已经飞出五丈外。随即钻入地洞之中,可是身后的蝙蝠速度更快,他们展开身形,全力前行,可是无论他们用多快的身法,他们和蝙蝠之间的距离始终都保持着四五丈远,甩不开。再加上地洞之中有着很多尚未被清理的蝙蝠粪,又恶心又难走。

    再跑进去一段路,林如何的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的光线,她看见这地洞前面出现了一个大斜坡,于是一连点地几下,腾空跃起,和蝙蝠群渐渐拉开了些距离。她得了空档俯首下望,只见这洞中很深,下面微微有光线传来。林如何想,既然这洞里有突厥人进来,那这光源没准就是突厥人留下的。

    一声哨响,吴志恒和于济都看向了林如何,只见林如何打着手势,示意他们看向前方。吴志恒定神一看,发现前面有两排绳索,绳索中有一排排台阶并行一路往下,延伸到洞穴底下。

    三个人也不用台阶慢慢下,而是手脚并用攀上一根绳索,然后快速移动,顺势往下滑。蝙蝠却只是停留在洞穴上层,没有跟过来。虽然如此,三人见绳索摇摇晃晃,也不敢在停留太久,只身滑到了绳子低端。

    下面明显可见有人活动的痕迹,地上整整齐齐地放着绳子,辘轳,还有骡马驮的竹筐。墙壁上钉着一排铁镐工具。然而环顾四周,这地下看不到通风井,可见这是个有自然通风的地下洞穴。同时也看不到用来做支护的木板和木桩,看来巷道内也没有坍塌的威胁。洞穴的墙壁上面还钉着一排灯盘,上面摆着一排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夜明珠。黄色萤石散发出黄绿色的美丽磷光,映着洞穴中的钟乳石,绚丽多姿,让人目不暇接。

    吴志恒用手轻轻敲了敲石炭帷幕,立即就传来清脆悦耳的鸣响声。“这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地下洞穴,不是人工开采的。” 能形成这么大的天然洞穴,还有钟乳石的形成,都说明这里应该和罗布泊的湖水有关联。

    林如何转动手指,弹出的气流轻轻撞击到夜明珠上。夜明珠轻晃了一下,三人竖耳倾听片刻,再无别的动静。林如何点了点头,吴志恒一跃取下三颗夜明珠,装在了包袱里面。

    第二十四章

    三人顺着巷道内的亮光往下走,越走越宽。巷道内壁上出现了一些小沙砾,用手一摸,上面挂着一层水汽。渐渐的小沙粒越来越大,被流水溶解了的碳酸钙包裹着,形成了表面的光泽,看上去好像是珍珠一般。巷道走到尽头竟是一个巨大的洞室,洞室内挂满了钟乳石幔,柔滑的好似豪华天鹅绒帷幔一般,装点着这个雄伟的大殿。

    洞内还有一根顶天立地的石柱,高六七十尺,石柱顶端有微微日光洒下来,看着好像是石柱将天捅了一个大窟窿。这根石柱上也同样包裹着一层水汽。

    和整个天然洞穴环境不同的是,在微弱的亮光下,隐藏着一根蚕体内的丝浆取出拉成的粗丝,像是隐秘的垂钓者,等着有鱼上钩。不多时,冒冒失失的于济这条鱼就上了钩。

    于济碰到了这条机关鱼线,就听到咯吱咯吱的齿轮之声从四面传出来。凸轮随动机件带出来一个四手人偶,惨白的脸上毫无表情,像是前来收人的白无常。

    霎时间人偶的剑已出手.四只手同时出剑,剑光闪动间,人偶衣服上的白色衣带也开始飞舞不停,整个人偶就像是变成了一片白色的闪电,在黑暗之中照得人连眼睛都张不开,哪里还能分辨人偶在哪里?人偶的剑也同样看不清在哪里了。若是连人偶的人影都分辨不清,又怎么能向它出手?

    这人偶在齿轮的带动下不仅速度快过人类,剑法更是奇诡变幻。相传古时所谓的\剑器\并不是指剑,只不过是一种古代的武舞名称。这个人偶则是将这种本来观赏的舞技,变成了可怕的可以刺敌伤人的武技。四柄剑像四个方向飞舞着,好似龙卷风袭来,你一旦被它沾到,就毫无生还的机会。

    然而习武之人之所以会强过习武之人偶,就在于人偶的招式变化虽然奇诡繁复,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但终究是有一定程式的。

    也就是说,人偶的招式是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小单元的,招式变换则是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的衔接。有时甲单元重复五次,再接乙单元两次。有时则是甲单元遇到墙壁碰撞,则终止,变成乙单元。

    就在于济疲于应对这些如流星一样快速的剑法时,林如何则是眯着眼睛在观察这个人偶的一招一式,试图破解它的程式。

    为了不让于济分心,林如何悄声在吴志恒耳边说了几句话。对于林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出这些名堂,吴志恒相当惊讶。吴志恒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学的这些机关算术。

    但是吴志恒是完全相信她的。听明白先后顺序之后,吴志恒立刻拔刀出鞘,人飞出,在一瞬间,人与刀似已合二为一。

    只见刀光如匹练如飞虹,凌空向人偶直刺了过去,没有变化,甚至连后着都没有。对待人偶不需要虚与委蛇,找准目标,就是最好的变化。以快打快,吴志恒的快刀将人偶完全笼罩了起来,而人偶身上的白色布料已经被削断了数十段,随后就听见叮铃铃的物件落地之声,接着就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