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我在洪湖住院的那些日子 作者:潍水轻舟
子上,俯下身,从桌前搬过一把椅子,放到了我的身后。她的动作暖暖的,令我好生感动。“前天,病室里,前脚走了两个和我一样的同龄人,后脚就住进了两个好姑娘。
我这老太婆多有福,和小陆、小何在一起,说说笑笑,就觉得自己又年轻了许多!”李姨感慨着又慢慢地坐在了床边。我和小陆、小何异口同声:“李姨,你不老,一点都不显得老。”李姨叹了口气说:“不老还不老,我的女儿都和你们一般大了,岁月真是不饶人阿!”
小何搂着李姨的脖子娇嗔的说:“等我们的病都好了,就叫小孙、小陆陪我们去山东,登泰山,逛孔庙,看趵突泉。”
李姨把小何搂在怀里,“有了病就觉得揪心,就由不得自己。小孙多好的小伙子,病魔,病魔,看看病把我们都变成了什么样子!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李姨话锋一转,又充满了乐观:“我们不要消极,不要沉迷在病痛中不能自拔。我们要相互鼓励,对自己充满信心。我想见小孙,就是想谈谈这个想法,就是想让小孙说说怎么从病痛中走出来的。”
我望着李姨:“李姨,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要互相帮助。一边积极治疗,一边相互支持,我们一起来战胜病魔。昨天已失去,明天还遥远,我们就好好地把握今天,努力地活好当下。”小陆拉着王翔的手笑得那么开心。“以后我们就乐观向上,积极治疗,一起奔向康复的明天。”早饭的铃声,把我们谈性正浓的话题慢慢打住。我扶着拐,从椅子上欠起身,叫王翔去问问周老师,范老师把早饭一起买了。
带着李姨,小何,小陆的一片盛情,回到病室就吃早饭。吃饭时,我与周老师,范老师,谈了早上去隔壁病室的情况,他俩很赞成我们在住院期间,把我们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
上午周院长和熊大夫,郝护士来病室。周院长分别给我们号了脉,开了新的药方。给我的药方是:生地15克、玄参15克、川牛膝15克、云母12克、寸冬12克、黄柏10克、红花15克、连君15克、粉草6克、连服三付。我拿起药方问:“周院长,这一服药还是煎三次?”“对,今晚就开始煎,九月五号再给你换方子。注意服药后的反应,黄藤一号、二号药片还照常吃,有事就找熊大夫。”熊大夫在周院长身后笑着点了点头。我把散文集借给了郝护士。
下午,王翔陪我散步回来,三病室悠扬的笛声伴着优美的女歌声传了出来。李姨在病室外的走廊里,扶着栏杆轻轻地唱着:“洪湖水呀,浪呀浪打浪……”“李姨。”李姨听见叫声抬起头:“小孙,去散步了。你们爷俩真好!”
我一边应着一边问李姨:“是谁唱得这么好听?”
“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小孙你看我们,说行动就行动了起来。我们的未来,说有希望就有希望。路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可一定要走好。”
“李姨,我先回去休息,明天我们再聊。”告别李姨,我要回病室看看唱歌的到底是谁!当我推开病室的门,看见的却是两张熟悉的面孔。
第九章
1981年9月1日
一想起昨天下午和王翔散步回来,在病室里见到的那一幕情景,我就非常的激动,并生出了许多的感慨来。周老师饱含深情的吹着笛子,范老师有节奏的用手打着拍子,隔壁的老乡小陆、湖南湘潭的小何面带微笑默契配合,无拘无束地歌唱。歌声和笛声汇成了一个优美的旋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又是多么的令人心情陶醉景象啊!
我正想着想着,话语突然打断了我的思路。“小孙,我们去外面走走?”周老师洗漱完,整理好床铺对我说。“好吧。”我一边拿起双拐,一边回身。“范老师,王翔。”我用手拉了王翔一下,对范老师笑着打个招呼。
楼下的人行道上,散步的人来来往往。入院的病人在其中,男男女女,天南地北,南腔北调。虽然陌不相识,但见面还是要相互打个招呼。
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着,冬青绿,小草青。蝴蝶在翩翩起舞,微风荡着柳枝轻轻摆动。在柳树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眼帘。
“王翔,那不是安厂长吗?”王翔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是安大叔!”我拄着拐奔过去,“安厂长,您早!”安厂长喜出望外,大步迎了上来。
“小孙。王翔你这个小伙计,也跟着你舅起的这么早?”我对安厂长说:我们晚上一起睡,早上一块起,习惯了。”
“是吗,好习惯!不错,真的不错!要保持,要保持!”安厂长用赞赏的语气表示着肯定的意思。
安厂长回身见周老师,范老师在不远处活动,摆摆手向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对我说:“昨天下午,我在医院外的小摊上,化了一块两毛钱,买了两只甲鱼,挺便宜的,四毛一斤,回来就去食堂炖了。我想早饭时,给你们爷俩送过去尝尝。”说着就叫:“小伙计跟我拿去,你和你舅也尝尝洪湖特产。”我岔开安厂长的话题:“安厂长,您住院这几天病情恢复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