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结同心第21部分阅读
药结同心 作者:肉色屋
为止,咱们一共得了五万三千二百两银子……”
当冯家的账房管事,颤抖着声音将这个数目报出来后,满屋子的人都一脸呆滞。
虽然都在心里多少算过,但当准确的数目说出来后,他们还是心跳加速浑身发热。
就凭这药茶,药茶啊,就得了他们开办药行以来最大的一笔盈利。
屋子里有咕咚的咽口水的声音响起。
“..老爷,还不止这些。”另一个管事站出来说道。
屋子里的人包括最淡定的冯药柜在内,都有些激动的承受不住,他伸手不自然的按了按心口。
“还有什么?”他问道。
“今年开春后,咱们的药材比以往损耗少了一半多···.”管事的笑咪咪的说道,“减去为了归置药库购置货架挖地窖等等费用,算起来比去年还少损耗四千两….”
少损耗就是盈利了。
这话让在场的众人又松了口气,要是搁在以四千两还能让大家激动几分,但现在有五万两摆在眼前,四千两已经不算什么了。
“就算她]饬的那药库并没有起效,有药茶这一项,就足够了。”有人笑道。
冯药柜却笑了笑,在那个姑娘心里,药库才是她最在意的,至少证明了她并没有夸大其词,也证明了自己聘用她没有走眼。
“给刘姑娘包个红包。”冯药柜想了想说道。
这是应该的,在场人没有一个异议的。
“那数额按多少?”大管事请示道。
“就按你的分量来吧。”冯药柜笑道。
大管事忙笑着应了,心中也满是感慨,瞧瞧自己,在这里混了大半辈子了才得了今天的位子,而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不过才来了几个月,就能跟自己一般待遇。
不过他也知道这刘梅宝为什么会被冯家上下如此看重,自己也是依着这药行生存的,药行越好,自己才能越好,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断不会对给药带来如此大效益的刘梅宝生出嫉妒之心,相反,他只会更加尊敬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姑娘。
“这几天刘姑娘没来,你亲自给她送家去吧。”冯药柜又嘱咐道。
管事的忙应了,这件事他不敢拖延,从冯药柜家里出来,就在账上支了钱往刘梅宝家里去。
来到刘梅宝家的巷子口,就见到几个泥瓦匠正忙活着修补墙头,补漏屋顶。
宋三娘子已经将这里买下了,如今天气暖和了,就赶着让人修整。
因为有人做活,巷子里的气氛就格外热闹,自有邻居的妇人主动来帮忙,孩子们则跑来跑去,或咬着手指看大人们摆弄各种工具。
看到管事的过来,穿着干净整洁,虽然说不上多好,但一看就是有些身份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这条原本偏僻的巷子里,这种人的造访突然多了起来。
便有人忙去喊宋三娘子。
宋三娘子从屋子里应声出来,手里还拿着擀面杖子,围裙上沾着白面,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这一段已经不再日夜织布,再加上吃的好了,气色便好了很多,一面问谁呀,管事的忙笑着过来问好。
“大叔你来了?”刘梅宝闻声也从屋子出来,她身上穿的正是周良玉买回来的那块绢罗做的衣裳,这是她穿越来到这里后,第一次穿的这么样干净体面。
一冬天过去,她的个子又长高了几分,荤素搭配,能吃饱不饿肚子,脱去厚重冬装的换上夹袄春装,裹着身子渐渐显出几分丰腴。
管事的给她们二人问了好,便进了屋子,将冯药柜的意思说了,又拿出一包银钱。
“这是我应该做的,掌柜的客气了。”刘梅宝笑道。
管事的认真看了,她的面上并没有丝毫虚伪,也没有问过半句药茶赚了多少钱的事,但这钱她也没有过分谦让,客套一句便坦然收下了。
“这几日家里忙,就不能去药行了,有什么事托人来家里找我就是了。”她又说道。
管事的忙笑着说客气,又说哪里用得着的尽管开口。
宋三娘子又笑着留他吃饭。
“就要完工了,特意做了扯面条子,尝尝我的手艺。”她含笑说道。
说这话又听外边喊玉哥儿回来了,宋三娘子更加高兴,看着周良玉迈步进来。
管事的又与他见礼说了几句话,这才谢过宋三娘子的再三挽留告辞了。
这间有些破旧的房子经过几天的修整焕然一新,宋三娘子摆了简单的宴席庆贺新居以及招待工匠帮闲的邻居。
实实在在不掺杂一点糠谷皮的白面条子,有着大块肉喷香的菜汤,干活的工匠还每人分得一杓酒,人人吃的狼吞虎咽,毕竟都是穷苦人家,好久都没吃到这么好的饭菜了。
一时间满院子都是闷头吃饭的呼噜声,就连吵闹的孩子们也都没了声音,趴在桌角拼了命的往嘴里扒拉饭菜,直到吃的肚子滚圆还不肯停下来。
“这都是玉哥儿能干啊,做了大生意….”邻居们纷纷感慨议论,带着满满的艳羡看向堂屋,宋三娘子一家也在吃饭。
“大姐儿也能干啊,你没见,方才那个管事的就是专门来见她了…”又有邻居说道,一面压低声音,“这些日子,好多药行的老爷们都来过了,我听说,都要请这大姐儿去他们药行做事呢···”
“这两个孩子如此能干,真是好人有好报,可见那些戏词上唱的都是真的,老天爷都看着呢。”大家都低声感叹道。
对于宋三娘子一家的来历,在河中府已经不是秘密,虽然有很多人因为忌讳对她们避之如虎,但大多数底层百姓还是心有戚戚,不管怎么说,死在鞑子手里的官员总比那些见了鞑子就只会躲起来的官员要让大家敬畏的多,什么弃城不战而逃,真要逃,怎么会傻到逃到鞑子圈里去,可见另有真相。
因此对于这家的两个孩子如此能干,这些最普通的民众就找到了更合理合情的解释,那就是神仙保佑,上天垂怜,让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纟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态度
第八十九章 来往
最开始来到这广顺和的时候,大家对她也是很好,并没有什●瞧不起质疑,但总是有些随意散漫,但自从锡罐药茶以及春节药品损耗减少后,广顺和药行上上下下看她的目光终于变了,和气中多了几分恭敬,而那些大大小小的管事,除了恭敬,还有几分讨好。
称她大姐儿的越来越少,唤她刘姑娘或者刘药柜的越来越多。
刘梅宝笑着谢过管事的,她倒是不累,但正好要想想方才那个鉴定书的事,便依言走向屋子。
“石婆子,给姑娘倒热水….”管事的看到石婆子颤巍巍的从一旁走过,手里还拎着水壶,忙喊道。
“正要去呢。”石婆子笑呵呵的说道。
目光并没有刻意多看刘梅宝一眼,面上也没有多余的神情,虽然有着传递信件的事实,但石婆子对待刘梅宝并没有什么不同,与其他伙计师傅一样,没有过分的热情也没有失礼的意味不明的注视,如果不是有信来送,她反而尽量的避免出现在刘梅宝身边。
毕竟这种有伤风化的事,二人互相面对的话,都是很尴尬的吧,这样不见,刘梅宝果真心里轻松不少。
见石婆子往屋子里走,刘梅宝的脚步便刻意的慢了下来,装作看一旁两个伙计分药。
不多时石婆子就出来了,也没说话走开了。
刘梅宝这才走进屋内,第一视线就落在桌子上,却并没有见到以往在茶碗下压着的信,只有一碗热茶热气腾腾而起。
算起来倒是有些日子没有再写信来….是又出门了吗?
刘梅宝坐下来,慢慢的抚着茶碗想,上几封信上提过,自从那次剿杀马贼后,得了赏赐,还得军功·虽然并没有想象中的升职,让大家心底有些失望,但得到卫所的重视却是事实,闻喜县、浮山堡、介休等等地方的卫所都请求卢岩协助剿杀当地的匪贼。
卢岩隶属的河中驿原本是要拒绝的,这种调兵协助的事是最费力不讨好的赔钱买卖,但卢岩却答应了。
“太祖言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j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卢岩将师爷翻了几天几夜官文后找出的一句话准确无误的给阻止他出兵的指挥使大人说道。
指挥使大人一脸惊愕,没想到这个据说大字不识的莽汉子竟会说出这等话,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太祖说过这句话···¨
“你是盐巡司,又是专设在解县的,离了咱们河东驿,去别的地方·就是越界了,这个要是被上头知道了,只怕不好交代···”指挥使大人还是关切自己的属下的,有必要提醒他这其实不是什么好差事。
“杀贼剿匪,除暴安良·保地方父老安全乃是我巡检司的职责….”卢岩一脸肃正的说道。
这话让早已经没了热血,只想安稳求告老的指挥使大人翻了白眼。
“盐兵也是兵,兵者卫国护民,那就去吧。”上边的大人开了口,底下更是无人阻挠,反正又不用他们卫所提供给养,大手一挥,开了路引·由这群热血傻憨闹腾去吧。
而这是场面上的话·刘梅宝并不知道,她知道的是只是卢岩在信中说道的。
“…小时候和哥哥总是受人欺负·一开始打架总是打不过人家,后来哥哥说那也得打,打的多了,就自然打得过了,想要不被人打,想要比别人打得好,我觉得只有带着这些人多出去打架了,而且,听人说那些马贼都挺有钱的.”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刘梅宝躲在被窝里笑的内伤,她第一次觉得用生硬直白的词语说出这句话,怎么都有点故意装傻的感觉,小说上有个词怎么说的,腹黑?扮猪吃老虎?
虽然信上以及那短短的几次见面对话,卢岩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粗楞,但事实上他怎么会是粗傻的人呢。
“别为了发财,倒把自己赔进去..”刘梅宝心里自言自语一句,微微皱眉,有些担心,那些匪贼盘踞当地都有些时候了,强龙压不住地头蛇,正经的官兵都管不了的,他们这一群私盐贩子起家的非正规军能行吗?
那可不是孩童之间的打架,而是要动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对战。
“贩盐不是很能挣钱吗?还这样瞎折腾什么!”她嘀咕一句,端起茶吃了口,到底有些心神不宁,也无法静心想鉴定文书的事,干脆起身走出来,回家的时候还特意绕道府衙,指望也许能听到什么只言片语的消息,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
回到家,周良玉意外的早回来了,因为家里的柴用完了,从瓦市上买了带着送柴的人过来。
如今他们兄妹自然不用再做劈祭砍柴的事,都是从瓦市上买了而且还让人给送过来。
刘梅宝见到他很高兴,那个牛黄主人的话在她脑子里一直盘旋,她总觉得自己该抓住点什么,这种感觉就跟那日听管事的说木茶罐时灵光一闪一样,但却乱哄哄的不知道该从何想起。
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鉴定书多得是,但也混乱的很,能得到人们认可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多,而且对这一行当具体怎么操作刘梅宝也不了解,但直觉告诉她,如果做好了,这又是自己一条生财路,而且能让她的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但她自己越想越理不清,于是拉着周良玉连说带写写画画,请他一起分析一下,周良玉认真听了。
“我觉得可行¨”他点点头,如有所思,但也轻轻皱眉,“不过,正如妹妹你所说,万一那些人背信弃义,拿着你鉴定的文书进行哄骗他人,那咱们必定要大受牵连…”
刘梅宝点点头。
“今日天晚了,有话明日再说吧,别忘了你们明天要去庙里添香油。”宋三娘子在灯下做鞋,听他们兄妹热闹的说了一晚上,虽然听不懂说的什么,但却是觉得心里很高兴,看天色不早了,便提醒他们。
刘梅宝父母的棺木寄在解县城外的一个寺庙里,隔一段就要去拜祭以及打点一下寺庙的僧人。
“咱们再仔细想想再说。”今日说的也不少了,刘梅宝便笑着说道,于是便都散去睡觉。
春光明媚,寒冬的阴郁是一去不复返了,站在城门楼上,远远的就看到碧绿的原野,柔和的春风吹来,守城的门兵们都觉得舒坦的不得了。
三五个抱着长枪,靠在城墙上,热热闹闹的说话,一面看着进城的人,遇到有女子过来,便都忍不住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一番,城楼上不时爆发出一阵怪笑。
日头渐渐升高,进进出出的人流更加密集。
“今个我请客,哥几个想吃什么?我…¨”其中一个兵卫伸个懒腰大咧咧的说道。
他说这话,随意的将视线向城门外的原野看去,忽的呆滞了,剩下的话也卡住了。
“早该你小子请客,赢了我这么多钱…”另外几个兵卫也站直身子,抄了抄身上的土,笑着说道,察觉先前说话人的异样,便都看过来,见他呆了一般,便都仲手捶他,“说大话呢不是,怎么不说了….”
那先前的兵卫面色忽的煞白,整个身子筛糠般抖起来,他的视线依旧死死的看着原野。
“鞑···鞑子来了!”他的忽的一声嘶哑的喊叫。
这话吓得众人一个哆嗦,同时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西北方向,有一束狼烟笔直升起,在清新的春日天空中是格外的醒目刺眼。
“快他娘的点狼烟!!敲梆子!!”旋即几人回过神,大声又嘶哑的喊道。
很快,城门楼上响起了凄厉的梆子声,紧接着一束浓烟直升而起。
“关城门!关城门!”所有人都大声的喊道。
人流密集的城门一时间混乱成一锅粥,所有人都拼命的向城内跑,凶残鞑子劫掠,只有有着坚固城墙的城镇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随着这一束狼烟的升起,平坦广阔的原野上不断有狼烟升起,消息已经传递开来,大路上倒出都是狂奔哭喊的人群,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这座有着大炮的府城城门。
但依旧有很多人在跑过来的时候,吊桥拉起,城门关闭,城门下聚集无数哭喊哀求的民众,但对于已经训练有素的城门守兵来说,是绝对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开门。
“有多少人?来自哪里?如今到了何处?”得到消息的知府大人第一时间赶到了城门,面色煞白的问道。
“方才炮响一声,传来的烽烟皆是一束。”兵卫答道。
炮响狼烟都是有各种形式来表达各种含义,就如同旗语一般。
“那就是几十人..”知府大人神色稍缓,二三十个鞑子,对于府城来说,还不算是威胁,“来自何方?此时到了哪里?”
“西北,”兵卫们观察一刻,看着那西北方向不断升起的狼烟,“应该是解县境内。”
城门外民众知道进城无望,一部分人另寻他处逃去,但还有一部分老弱妇孺依旧把这里当做依靠,哭着不肯离去,而就在城外哭喊得知府大人心烦时,城门内也一阵马蚤乱。
“开门!开门!我的孩子们还在外边!”一个妇人尖声喊道,带着歇斯底里的疯狂。纟
第九十章 险境
这时候开城门岂不是让全城人都置于危险之中,这妇人的哭俑让知府大人皱了皱眉头,但也并没有在意,谁家总有来不及逃入城中的亲人,哭闹也是人之常情。
“驱散城门闲杂人等,关门闭户,有家团的准备听候调遣。”知府大人也是皱眉而已,并没有往心里去,自然也不会理会,吩咐道。
兵卫立刻领命去了,很快聚集在城门处惶恐不安的民众被驱散了,但依旧有个妇人嘶喊不停,一次一次的冲向城门。
宋三娘子已经听不到任何人说话,眼睛能看到的的也只是那紧闭的城门,以及人人喊着的鞑子在解县境。
“开门,开门,我要出去。”她大声喊着,并不知道自己的声音嘶哑的已经让人听不清说的什么。
有人推搡她,大声的呵斥什么。
“我的孩子们还在外边…开门开门…”她拼命的挥手也要驱散开挡着自己的人。
“这疯妇!快滚开!”兵卫们不耐烦又气恼的喊道,干脆一脚踹过来。
宋三娘子哪里抵挡着住,滚倒在地上,但她很快爬起来。
“你们,不开门,我就撞死在这里。”她尖声喊道。
兵卫愣了下,还没反应过来,就见这妇人果真一头顶了过来,忙错身躲开。
宋三娘子踉跄撞在一旁的树上,额头迸出鲜血,人也缓缓的软了下
“这疯妇!”兵卫们都惊讶的喊道。
“怎么回事?“知府大人从城门楼探身不耐烦的问道。
有兵卫走过去,矮身探了探宋三娘子的鼻息。
“没事,还有气。”他说道。
“抬走抬走!”有人不耐烦的摆摆手道,于是两个人便抬着宋三娘子快步离开了。
血迹滴落尘土很快不见,宋三娘子的手还缓缓的指向城门方向。
今天一定是黑道日,出门不看黄历就活该倒霉,刘梅宝心里不断的重复这句话,此时她被周良玉拉着,用尽最大的力气飞奔。
身后是不断被拉开距离的同样飞奔的人群而再这之后,已经肉眼可见有烟尘数股,且一阵阵如野兽般的呼嚎怪叫声传来。
那就是鞑子,人人惧怕,官兵也退避的洪水猛兽。
今天应该是个好日子的,当刘梅宝和周良玉到解县城外时小小的寺庙里人流满满香火浓浓,庙里庙外都跪满了虔诚的民众,当然大多数都是穷困的百姓。
庙很小,但很干净,刘梅宝不太清楚这里供奉的是什么,但看起来香火很盛,和周良玉拜祭了父母的灵柩,因为他们不是本地人,所以未有下葬又因为是戴罪之身,只得寄在寺庙里。
对于刘梅宝的父母,沈刘梅真诚的叩头悼念,自己借了人家女儿的身体,侍奉人家香火也是应该的。
做完这一切周良玉怕她伤心,特意引着她看庙里盛开的桃花,顺便还给妫‘买了一个糖人。
突然之间,喜乐安稳都不见了,就算在菩萨脚下,也得不到平安的庇佑。
周良玉拉着她,二人都是用尽最大的力气奔跑,这个时候跑得越快生的机会才能更大。
刘梅宝很久都没有这样跑过了她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嗓子火辣辣的疼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
身后男女老少的哭喊渐渐被拉开距离,到隐隐可见城门的时候,身旁只剩下一个人,确切的说是两个人。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此时身材瘦小的她身上背着一个同样瘦小的老妇。
她喘着气,面色已经不成|人样,鞋早已经没了,但脚下的步子却丝毫不停。
渐渐的她超过了刘梅宝和周良玉。
这女人神仙附体了么…刘梅宝惊讶的看着越过自己而去的瘦小女
她记得这个女人和老妇,她们也是寺庙里上香的,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那个老妇不停的咒骂这个女人,那老妇骂的那样难听,眼神是裸的怨毒,任谁看了也都要毫不怀疑这二人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但奇怪的是这个女人只是低着头跟在老妇身后,旁人都听不下去了,这女人却如同聋子哑巴一般无知无觉。
此时被女人背着,老妇依旧在哭骂,一双手还捶打着这个女人,将女人的头抓挠的散乱开。
就是亲生母亲这样也要忍不住掉下她不管了吧!刘梅宝心里万分的惊愕佩服。
“上来。”周良玉看着被一个女人超过,就将刘梅宝背上,咬牙向前跑。
身后的烟尘浓浓里已经可以看到穿着打扮异于这里民众的鞑子,且不断有惨叫声传来,每一声惨叫就代表一个生命的离去。
虽然知道无望,但所有人还是拼命的向前跑,只要跑过其他人,自己就能多一分机会吧。
周良玉背着刘梅宝慢慢的超过了那女人,身后鞑子的怪笑叫嚣民众的哭喊惨叫却始终没有散去,反而越来越近,就如同死神的手,在身后张开下一刻就会将他们这些蝼蚁轻轻一击拍死。哥城门关了!”刘梅宝的视线落在已经近在咫尺的城门,忽的馀叫。
周良玉只觉得腿脚一软,这一点他们早已经料到,但因这些鞑子很明显的是在驱逐他们往这边来,一开始逃亡别的地方的人都已经被射杀,虽然明知下场一样,但求生的本能还是促使他们向城门而来。
城门上十几个守兵瑟瑟发抖的躲在城垛后,听着城门下民众的哭喊,鞑子的怪叫,竟连向外看一眼的胆子都没有。
“多···多···少?”得到消息的知县大人颤声问道,由身旁师爷的搀扶着爬上城门。
“十一个¨”守兵答道。
哭喊声更浓,伴着一声惨叫,知县心惊肉颤的透过城垛向下看去。
只见十几个身披棉甲,带着头盔,手拿镰刀,身背弓弩的鞑子正如同猫戏老鼠一般,纵马驱赶那在城门下仓皇逃窜的二十几个民众,伴着啪啪的马鞭声带起一片片血肉,不断有老弱妇孺倒下,一个老者倒下后还没起身,就被一鞑子纵马扬蹄踏烂了头颅。
城门上看的清楚,知县脸色一白,转身呕吐起来。
回头一定要多送些钱财调离这个鬼门关,知县心里下定决心,对于自己上一次没舍得送出的千两银子而后悔不已。
城门下民众绝望的哭喊,鞑子挑衅般的叫嚣怪笑,不断的刺激着城门上的人,但眼前的城门如同死城一般,半点声响也无,吊桥高高吊起,城门紧闭没有丝毫打开的意思。
“外边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开门让他们进来!”忽的有人大声的问道。
“开门?”知县正心烦气躁,回头喝骂道,“你想让全城人都送死吗?”
他回头,骂声一顿看着眼前四五个穿着短揭的大汉,目光落在正中的年轻人身上。
“卢老弟进城了?可是有什么事?”知县的神情立刻变得笑容可掬。
卢岩并没有理会他,而是紧走几步,向城门外看去。
确切的说,这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到鞑子,以前他们这些盐贩子都是乡村野地之人,鞑子虽然也侵扰村里,但这些刀尖上讨生活的人感觉灵敏大多时候都提前避开了。
这些鞑子身材粗壮一看就是马术娴熟,挥鞭控马几乎是行云流水身上的铠甲也好,手中的兵器也好,总之一切都都远远好过大周的这些守兵。
其他的汉子也都站过来看,看着挑衅般叫嚣的鞑子,墩外百姓一片凄凉绝望的哭喊,面色很是难看。
一旁的知县大着胆子站过来。
“这些鞑子一看就是鞑子兵,可不是那些散鞑子游众···.幸好咱们的城墙年前修好了,要不然….这些人是攻不进来的,叫嚣一会儿也就走了,卢老弟不如到县衙住一晚,等鞑子走了再···¨”知县低声絮絮叨叨。
话没说完,就听嗖的一声,一只包金的箭簇擦着他的耳边射过来。
知县一声惊叫,噗通坐在地上,其他的守兵被他这一声叫吓得也都抱头蹲下,只有卢岩等人依旧站着不动,看着城门下。
一个鞑子兵挥了挥手中的弓箭,冲城门上的诸人,发出一声哈哈大笑。
“这群贼,爷爷我怕他怎的!”一个大汉脸色涨红暴怒喊道,“开城门!咱们十几人,你们十几人,加起来难道还打不过···.”
爷爷啊,知县等人心里哀嚎一声,还真打不过···.
就这些鞑子兵,一人可抵他们十人啊。
“二郎!”大汉涨红脸看向一直未作声的卢岩。
卢岩的视线一直看着城门下,面色沉沉,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次进城来是应几个盐商的邀请商量些事,所以大家都穿了便服,统共只有十四人。
“大人,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卢岩忽的转身问知县。
知县一怔。
“你,你要做什么?”他瞪眼说道,面上惊恐惊惧交加,“我哪有兵,只有十几个守城的兵…”
他说着指了指城墙下蹲着的兵卫,见他指过来,兵卫们顿时面色惊恐。
卢岩看过去,摇了摇头,这些人还未战已经怕了,怎么可能用。
“二郎啊。”知县叹口气,对这个出身不太光彩,但却是知情知味大手大脚送钱从不吝啬的年轻人还是很喜欢的,不忍心看因为年轻就做傻事,仲手拍了拍他的肩头,“不是老哥我胆小怕死,而实在是这些鞑子兵厉害,你们是打过一些马贼,但那些马贼可不能能这些人比…¨听老哥的话,跟我回县衙,看吧,不到天黑,这些鞑子闹腾一阵无趣就自己退去了…¨”
“那这些百姓呢?”一个大汉瞪眼问道。
城门上一片沉默。
百姓呢,鞑子得不到好处,自然要出气了。
城门下又是一阵惊叫哭喊,马蹄声重,鞑子此时已经觉得有些无趣了,要下手了。-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t
第九十一章 厮杀
卢岩等人都看向城门下,忽的一个大汉惊叫一声。
“是谢四娘!!”大汉伸手指着城下喊道。
此时原本紧紧贴着城墙躲避的民众被驱赶出来,绝望而又无助的四散奔逃,却始终逃不过纵马围猎的鞑子。
就在那四散奔逃的人群里,一个背着老妇的女人落在城门上众人眼里。
“是贵子娘!”几个大汉同时大声喊道。
卢岩面色一变,才要说话,另一个人就又闯入视线,下一刻,众人就觉得一阵疾风,再看卢岩已经奔下去。
“哎呀,那个是刘姑娘!”站在大汉中间的瘦小的盐丁顺子,忽的喊出来。
他曾经专门被指派跟随刘梅宝,自然认得她。
“开城门!”伴着一声爆喝,卢岩已经冲到城门前。
城门下已经上了门,顶了重重的门柱,卢岩冲过来,守兵见他一脸凶狠,竟没敢阻拦。
卢岩抬脚踹到一根门柱。
“卢岩!你要干什么!”知县从城门上追下来,面色煞白。
“开城门!杀鞑子!”卢岩口中喊道,手下不停,推开了另一根门柱,就去拉门闩。
“不行!”知县大人扑过去,抱住他的手臂,“你要害死全城的百姓!”
城门打开,城外的民众一定会不管不顾的扑进来,一旦这么多人涌过来,再想要关门就没那么容易了,那鞑子一定会趁势进来,虽然是十几个鞑子,但进了这县城,也不亚于猛虎入羊群。
四周的兵卫也反应过来,甚至有胆小的哭着哀求起来,他们的父母妻儿可都在城内。
城门上城门下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卢岩,而卢岩手下的十几人更是不用说,已经主动站到卢岩身后·拿出了自己的腰刀横在身前,做出攻击的准备。
“我要去杀鞑子,开城门。”卢岩看着知县大人,一字一顿的说道。
“你就是想死,也别拖着大家去死…”知县的脸色也变得铁青了,眼中满是怒气·但下一刻他的怒气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惊恐。
卢岩手里的刀搁在他的脖子上。
“你,你要干什么?卢岩,你敢.敢谋杀上官!这可是杀头的大罪!”知县大人结结巴巴的说道。
“开城门。”卢岩再次说道,声音平淡,听不出一点感情。
刘梅宝觉得这次死定了,死,谁不怕呢,但比死更可怕的是…¨
不知道鞑子们喊了什么·就见奔逃的民众中很多老弱幼小被毫不留情的打杀,但女人们却都被特意的放过。
这当然不是鞑子存好心讲道义,其意不说而明,女人在死之前还有别的用处。
她被周良玉紧紧护在怀里,感觉头顶上马鞭声呼啸·眼前夹杂着血肉的破布片横飞。
“哥。”刘梅宝紧紧抱住周良玉,感觉少年的身子也瑟瑟发抖。
转眼间城门外已经倒下了七八人,被刀砍中的人一时还没死透,挣扎时又被鞑子纵马践踏,一时间血腥气熏人,惨叫连连,可谓人间地狱。
刘梅宝被护在周良玉身前,仰头看去·见一柄刀正对着周良玉砍来。
“哥¨”她惊叫·但周良玉却丝毫没有躲避的念头,反而将她紧紧一抱·瘦小的身躯将刘梅宝护住,脸煞白的,眼中却是视死如归的坚毅。
嗖的一声,弓弦紧绷声响起,一只重箭强劲的飞过来,正中那鞑子兵的咽喉。
看着那鞑子兵从马上翻倒下,用手捂着咽喉呵呵几声,双目暴睁气绝身亡。
与此同时城门发出咯吱一声响,吊桥重重的被放下来。
“杀啊!”伴着一阵轰然喊声,十几个举着大刀长枪的男人冲了过来。
在他们身后,城门又被关起来,吊桥也拉了起来,让以为看到生的希望的民众顿时再次绝望。
而与此同时,城门墙上站的一个大汉,红着眼再次拉响弓弦。
一只重箭又带着一个鞑子兵翻下马背,但这次却只是射中了胸口,因为棉甲并没有致死,那鞑子兵很快又跳起来,用大家听不懂的语言嚎叫起来。
就这一眨眼的功夫,冲过来的十几人已经撞入鞑子兵身前。
“砍马腿!”卢岩一声大喊,手中的大刀已经扫向眼前一匹马。
他的力气奇大,刀法快准恨,马儿一声嘶鸣扑倒,将上面的鞑子兵栽下来。
那鞑子兵还没从地上跳起来,卢岩的刀已经到了他的脖颈。
那鞑子兵手中的长柄刀也同时挥舞,但还是慢了一步,转眼间一颗头颅带着血飞了出去。
见转眼损失了两人,鞑子惊怒的嚎叫,双方混战成一团,兵器交击与惨叫声不时传来,血腥而残酷。
而先前被追杀的民众此时四散逃去,趁着这一点机会,期望能求生,而那些逃不动的老弱妇孺则瑟瑟的缩在城门墙下,瞪着惊恐的眼看着厮杀在一起的双方。
很少有守城的兵敢出面迎击鞑子,但愿这些英勇的人能保得命,大获全胜,救得他们的命。
周良玉也抱着刘梅宝贴在墙根下,二人阎王门前转了一圈,都是惊魂未定。
忽的见一个女子捡起地上散落的一根长枪,冲向混战中。
刘梅宝一愣,认出就是那个背着老妇的女人,再看那老妇已经被放在人群中。
“大人,我替贵子助大人。”那女人发出一声尖叫,手中的长枪刺向一个刚砍死一个大汉的鞑子。
那鞑子措不及防,被刺中肩头,发出一声嚎叫,回身手中的铁质挑刀就砍向那女子。
那女子却是矮身,踉跄前扑,竟然侥幸躲过。
“杀鞑子!”女人再次尖叫,她的声音尖细,在阵阵惨叫呼喝声中格外响亮。
那鞑子的刀砍中女子的肩头,但女子的长枪也同时刺入他的下体
这恰是女子躺在地上的劣势姿势所制。
鞑子一声惨叫滚到在地。
周良玉忽的跳起来,大喊一声杀鞑子,竟也冲了过去,学着那女子的样子随手抓起地上丢弃的刀·一刀砍在那被女子刺中下体倒地翻滚的鞑子身上。
一刀两刀,血溅满了他的衣裳面目。
鞑子不死,就是他们死,救人亦是救自己,助人亦是助自己。
转眼间,鞑子损失了五人·跟随卢岩冲出来的十四人也倒下了六人,而余下的人皆已经都挂了彩。
只要没断气,每个人都红着眼咬牙搏杀,此时不杀既是死。
城门上的大汉看着惨烈的厮杀,整个人不可自制的发抖,他握紧手中的弓箭,咬着牙瞪着眼死死盯着混战的场中。
此时双方混战在一起,要想射杀鞑子极其不易,他的弓箭左右移动最终没能射出去。
大汉气得嗷嗷大叫。
“给我开城门·老子要出去!”他大声叫道。
被城门下惨烈的厮杀已经吓得面无血色的守兵惊恐的看着他,纷纷后退。
“你们这些没卵子的!如果是你们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