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寒娆打开昨天写好的新闻稿校对一遍,确认没问题就发给部长审核。同事准备出发,寒娆正收拾东西,突然有人来叫她:“寒娆,李副台长找你,让你去她办公室一趟,快点啊。”
“诶寒娆,李姐找你有事啊,那我们自己去就行了!你先忙你的。”
同事们走了,寒娆不知道李清找她有什么事,带着疑问进了李清办公室。她站在办公桌前,问:“李姐,是有什么新闻要我去跑吗?”
李清正面对电脑处理事情,见寒娆进来点点头,说:“寒娆,这几天不忙吧?”
“还行,几个固定的新闻都完成采访任务了,不知道会不会有突发事件。”寒娆如实回答,看着李清还是不懂,“李姐,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去跟?”
“是有事,不过,是私事。”李清已经站起,对着寒娆笑了笑,却也不直说,“你和我到外面走走。”
李清有话不直说的样子实在让寒娆疑惑,她从来都不是这样不干脆的人。她们出了电视台大楼,走到附近的小湖边。两人慢慢走着,李清突然问她:“寒娆,这么多年了还没放下那事?”
寒娆知道她指的是什么,轻轻摇头:“李姐你知道的,我放不下。”
“嗯,从我认识你那天你就这么固执。”李清轻轻点头,又说,“昨天我遇见我一个老朋友,提到了你在追查的那场车祸。”
寒娆霎时怔住,惊讶又惊喜的看着李清,脸上是难以克制的激动:“李姐,你是说有那件事的线索了?”
李清看着寒娆轻轻叹了口气:“嗯,也能算是一个线索。他说也不是很清楚,昨天也只是提了一句。我问了,他只说他认识以前报道那件事的记者,或许那位记者会清楚一点。”
“是谁,我去找他!”寒娆苦苦追寻多年无果,李清的话让她犹如走在黑暗里看见摇曳的烛光,想拼命地奔向那光亮。
李清给寒娆递了张纸条:“这是昨天我朋友写下的,那位记者的名字住址,不过那记者好像从那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了。我朋友也不确定他还住不住那里。”
寒娆紧握着那带着曙光的新线索,恨不得马上飞去找那人,可能知道事情经过的人。对李清她是有说不尽的感激,她直接抱着她不停的说着谢谢。
李清拍拍她的背,心中不免唏嘘,执念有时是希望,有时也很可怕。她知道寒娆执念之深,欲言又止是怕给了她希望又落空。
☆、关系人
寒娆处理好手头上的事,就请了一周的假,拿着李清给她的地址去找那位已经消失了的记者。
所谓消失,也就是自那以后就没有再见过他报道过任何一篇新闻,在新闻界销声匿迹。寒娆笃定,他在这个时间点消失一定不是什么巧合,当年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外界不知道的事。
苗文彬,她默念着纸条上的名字,想起自己在搜寻时安一家车祸报道的时候曾见过。车祸发生在国外,他是唯一一位在车祸发生的国家报道了那次车祸的记者,其他新闻网都只是转发国外的报道,并没有多少人要去到他乡追根究底。当年寒娆也想找苗文彬,可是苦无门路。
苗文斌是自媒体人,常年游迹国外,他的微博和公众号都是全国各地的民生新闻,可是自那以后他的微博和公众号就像被废弃了一样,没有再更新过。寒娆奔波于各大电视台和新闻网站寻求帮助,只想找到可能和苗文彬有联系的人,也就是那时她碰上了李清。
李清当时还在跑新闻,见寒娆一个20岁的女生这样苦寻真相自己心有触动,就陪着她去找苗文彬,去搜寻时安一家车祸的信息。可是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搜寻大半年,还是一直没有结果。她们都隐隐有感觉,这件事肯定是被什么人给压下去了,故意弱化报道。
从那以后,寒娆一个学管理的学生开始跟着李清学习,立志要成为一名记者。寒娆向李清坦言,自己是存着私心的,她说在只有在媒体界,才能更容易得到到关于时安一家车祸的信息。入行这八年,她从未放弃过寻找线索。
跨过大半个中国,寒娆辗转到了纸条上的地址,那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苗文彬的家就在六楼。她一刻都没有再等,直接上了楼按了门铃。可是她按了好一阵都没有人应答,她看看手表,下午三点多。现在这个时间人都在上班上学,家里没人也属正常。可是她没有离开,就站在楼道里等。
楼道的一侧是窗,她拖着行李箱到那窗边,就坐在行李箱上望着那门。一整个下午,都没人进出。直到阳光斜斜打进窗内,把她的影子拉长,电梯那里才陆续有了动静。每出来一个人她集中注意力,看他们是不是走向她来等的那扇门。
她这样坐在那里,本来就是一种怪异的行为,看到她的眼神,其他人更觉得奇怪。
有两个热心的阿姨问她:“姑娘,忘记带钥匙了吧,还是和男朋友吵架了?进不了家门了?”
寒娆只摇摇头,回答:“我在等人,请问你们认识住在603的人吗?”
阿姨也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