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6

    么也不能吃粮种啊!”

    粮种的重要性,姜秾再清楚不过了。

    姜秾:“就因知晓是粮种,我才拿的。”

    周翠娘:“!!!”

    “哎嘿!你能耐啊!你是要气死我啊!还说知道是粮种……那你就是成心的了?你偏就要吃了粮种?我是造了你哪门子十八辈儿祖宗的孽啊?!啊?”

    姜秾刚才分析推导出,周翠娘并不像她表现出的这样生气,显然是错了的。

    周翠娘现在,气得几乎七窍生烟!

    姜秾觉得,周翠娘这会儿在理解上出现了很大偏差,必须即刻校正!而且,她陡然就生出一种直觉,如果不立即校正,可能她刚才推导出的‘没有什么事’的结论,也就不适用了!

    姜秾:“我没吃粮种,没吃。”

    姜秾在周翠娘怀里原地转了两圈,摆脱掉后脖颈衣领处的挟制,呲溜一下钻出来!

    姜秾与周翠娘相对站立,仰头与周翠娘对视,一脸的严肃认真:

    “近来天气已暖,正是播种黄豆的好时节,再晚些时候就入了夏季,虽然也能播种夏黄豆,但成熟收割的日子就会相应往后挪,这样就会平白耽搁一季冬小麦。”

    粮食作物小麦,经济作物大豆——此处权且以黄豆代替罢,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

    况且他们家温饱都成问题,每每青黄不接的时节都要饿肚子,黄豆收了也能当粮食吃。

    “哈?”周翠娘无意识微张着嘴,满脸满眼尽是一片茫然。

    姜秾颇不赞同道:“一直不见你们动静,所以我才找出黄豆种,花费一上午时间,种到了紧靠山脚的那块田里。等到7、8月份时,就能长至成熟、收割入仓,再翻耕了地,到9月秋分前,刚好能种冬小麦。”

    初战失利

    周翠娘:哈?她九岁的女儿,这是开始长大了?

    好像是前一两年吧,自村里夏家的儿子开始,后来又陆续有几个十来岁的半大娃子,让人感觉他们似乎长大了,眼看着开始懂事,也知道主动帮忙家里干活儿了。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觉着他们已经是大人,以为自个儿就能拿主意,因而便不喜人指手画脚,也听不得大人唠叨,还时常好心办了坏事,有时候啊也真是气人得很。

    不过,村里最有学问的葛贡士说,这些言行放到半大孩子身上,是很正常的,这说明孩子们开始长大了。

    女儿并没把黄豆种偷拿出去,生堆火烧了吃掉,反而种到了田里,这说明她终于开始懂事了!知晓爹娘辛苦,于是主动帮他们分担农活。

    周翠娘觉得,她女儿近来并今日的种种表现,都在说明她开始长大了呀!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前后种麦子是对的,但秋分是在九月吗?”

    周翠娘心里欣慰啊,女儿终于开始长大了!可是这错了的节气农时,还是要给她纠正过来才好。

    姜秾:“……”

    当下古代并非以公历纪年,她所说9月是公历,而周翠娘所说九月是农历。

    封建农耕社会的当下,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在传统主食方面,北方为面食,南方则是稻米,此种现象也可为佐证。

    而在这个时候,东北平原还是茫茫林原,农耕痕迹几可忽略不计,生活其中的部族还在以渔猎为生。那么,除去种植春小麦的东北平原,余下的北方地区确实大多都种植秋分前后播种的冬小麦。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确是指出了当下农人播种小麦的正确时节。

    所以周翠娘并非不知何时播种小麦最好,那也就不至于会种迟黄豆,不会从而耽误一茬小麦。

    姜秾虽明白是自己误会了,他们并非不知小麦和黄豆的播种时节,可心里又疑惑起来:那为何久久不见播种黄豆呢?

    周翠娘为姜秾解惑了,“黄豆又不是当顿吃的正经粮食,在田坎边随便种些就行,哪用专门花上许多心思?而且还用好田去种?”

    她也不奢望每顿都有白面做的馒头、面条或饺子吃,只要每顿都能吃上黑面馒头就好,若是过得再差些,只要每顿都能有一碗麦饭吃,她就肯定不去吃黄豆饭!

    黄豆煮的豆饭,一顿吃得多了,肚子就会胀气,还总爱打响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