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长,里面只装了一指深的面。
这时候所谓的三合面可不是后世的打磨得细细的玉米小麦等面粉,而是苞米、高粱跟板栗或者土豆之类的粉末混合。
在青黄不接的缺粮季节里,还有可能掺能食用的藤蔓、树皮等磨成的粉末。
青梅往里面看了一眼,借着天空暗蓝光线看见里面的面粉磨得并不细,还有许多米粒大小的小颗粒。
这也并不奇怪,大家都是这样吃的。
青梅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江燕子也并不觉得青梅态度冷淡,转脸看向同来的老妇人说:“梅子,周阿婆说要来给你送谢礼,感谢你今天救了柱子哥,我们刚好在马路上碰到了,就一起过来啦。”
柱子家是个十几口的大家庭,因为上头老人还在,所以兄弟们成家了也没分家。
原本该是柱子的亲娘过来送谢礼的,可家里还有许多活儿需要她干,于是疼爱孙子的周阿婆就亲自上阵。
都是在屯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了,这么巴掌大的地儿,甭说天黑了,便是闭着眼睛她也不怕摔。
周阿婆是个性子爽利的人,当即就跟青梅说了一通感谢的话,最后把手里抱着的篮子往青梅怀里一推:“按理说这样的大恩德俺们周家该好好报答,可家里没啥好东西,只能从菜园子里挖些不值钱的东西,青梅,你可别嫌弃。”
青梅看了,里面主要是半篮子土豆,另外居然还有红薯。
在原主的记忆里,可没见过这个,青梅看了一眼,反应到脑子里的就是香甜软糯的烤红薯。
这红薯是红皮的,从根部断了的截面看,里面是红芯。
这样的红薯最是甜糯。
周阿婆以为青梅不认识红薯,脸上露出笑来,隐约还挺了挺胸口,骄傲道:“这个是外边儿来的,叫番薯,也是俺从一个远房亲戚那得来了,今年种了一点,就收了两篮子,煮着吃汤都是甜的!”
周阿婆拿来的番薯也就四个,不多,可对周阿婆来说却已经是很大方了。
因为她收了以后都是留着给家里一群萝卜头煮甜汤当零嘴吃的,大人顶多就是喝了几口汤。
青梅在末世前,还看见过大街上卖红薯的人挂个牌子,写着“东北蜜薯”几个字,想来周阿婆的远房亲戚也是在东北地界。
同是东北省的,可大岗屯太偏僻了,竟是没有普遍种这东西。
都是能吃的,得来的理由也很正当,青梅根本没想拒绝,伸手接了篮子,跟周阿婆说:“那俺先放回屋,把篮子腾给你。”
可以说是根本就没点亮客气这一技能点了,周阿婆却没觉得咋样,要是推来推去,她反而觉得啰嗦麻烦。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第16章 红薯【第一次上榜加更】
青梅拎着篮子跟一袋三合面回屋,走到门口的时候发现赵三明躲在门后偷偷往外瞧。
正偷听偷看的赵三明发现被逮到了,登时僵得跟木头人似的站在原地,脖子都还保持着微微往外探的“乌龟探头”之姿。
正担心又要被打,青梅却只是路过的时候眼角余光瞥了他一眼,而后就当他不存在。
有了赵三明偷土豆白菜的前科,青梅自然不可能把这两样能吃的东西随意放在家里。想来想去,也就只有炕头那个空荡荡的木箱可以一用。
土豆跟红薯放在一起要加快腐烂,拢共才四个红薯,青梅可舍不得全吃掉,还准备留三个当种子,等明年开春了自己也种上呢。
土豆与红薯只能留其一,青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把红薯跟三合面一起留在箱子里,还用原本锁屋门的铜锁把木箱给锁上。
锁是老式的黄铜锁,中间一根横杠卡进去,青梅试了试,普通人的力气肯定是捏不开的。
又因为钥匙的形状特殊,并不像几十年后的挂锁用跟铁丝就能捅开。
钥匙片自己收了,青梅不管躲在门口偷摸往里瞅的赵三明,拎着剩下土豆的篮子将里面的土豆倒在了外间里侧的角落里。
刚好这几天就吃这个土豆,菜园子里的还能让它们多长几天。
赵三明有些纠结,扶着脱臼的胳膊挪到屋门口,探出半个脑袋看着青梅又跟周阿婆和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