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5

    秋点头。
    说话间,顾清欢的手抚上胸口,摸到了藏在怀里的那片硬物,眼底闪了闪。
    与他的见面,比想象中的仓促了点。
    不过,也不碍正事。
    顾清欢面上浮起一抹玩味。
    前世,自己拿着他需要的秘密,与他做了笔交易,连带着过去被他坑的怨气,狠狠敲了他一笔!
    今生重来,自己又得到了一个他想要的秘密。
    这一次,该怎么敲他一笔才好呢?
    尽管这辈子跟他没仇了,可前世那些仇,自己还记着呢!
    一旁,知秋紧跟顾清欢,心中埋怨楚家一点规矩都没,居然连马车都不给她们准备!
    她倒没事,可小姐都走了大半天了,也不知小姐的脚有没有事……
    “小姐,等回了府里,奴婢帮您按按脚吧?”知秋忽道。
    顾清欢一怔,笑着摇了摇头:“等回去后,你老老实实的去睡一觉,其它事,交给知月吧。”
    “好吧……”知秋闷闷不乐。
    顾清欢瞥了眼她,忽道:“以后,在我身边好好待着,别老是在院子里游荡来游荡去,你好歹是我的贴身大丫鬟,那模样被府里其他人看了,成何体统?”
    听起来像斥责的话语,知秋眼睛却亮了,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奴婢知道了!奴婢以后会好好跟着小姐的,绝不会到别处乱晃了!”
    刚才,顾清欢拒绝她的提议时,知秋以为小姐要像以前一样,继续跟自己保持距离。
    可顾清欢现在说的,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她,往日之事既往不咎!
    她还是顾清欢的贴身大丫鬟!
    七年了……
    知秋为了这天,等了足足七年!
    能不高兴吗?
    知秋感觉自己快要飘起来了。
    心里美得很。
    看着一蹦一跳的知秋,顾清欢哑然失笑,没有去提醒知秋注意仪态,反正这夜里街上也没人,就让她高兴一会吧。
    顾清欢看着前路,眼底一片漆黑翻涌——
    前世,直到知秋离开,她也没能给知秋一个高兴的机会。
    如今重来,前世她犯的蠢,做错的事,她都要一件件的拉回正轨!
    她绝不会再吃亏憋屈,她要活个自在痛快!
    ……
    永安侯,顾府,云梦斋。
    云梦斋乃是永安侯之母,顾何氏的院子。
    不同于一般老人爱花爱美,顾何氏喜好清雅之物,于是栽了大片紫竹,自成一道风景,在帝都贵族圈里,也是常常被人提起、称赞的地方。
    将近亥时,按照平常,顾何氏该早早睡下,云梦斋也会熄灯。
    可今日,云梦斋却灯火通明,堂屋里人影绰绰,还有人声起伏。
    堂屋内,主位上坐着一名穿着鸦青锦衣六旬老妇,她面相和善,却隐隐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强势威压,一双眼睛比年轻人还有精神,透着看破人心的锐利,令人不敢小觑。
    在云梦斋堂屋坐主位,老妇的身份也不言而喻,正是这儿的主人,顾何氏!
    此时,她的视线略过下方两排闲杂人等,盯着座下跪着的娇小女子,声音不怒自威:“卷云,你刚才说的,可是真的?”
    “奴婢说的都是真的!”
    即便是跟了顾何氏多年,卷云心里仍旧畏惧顾何氏,她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颤声道:“小姐打晕了奴婢,知秋帮她扮作奴婢的模样,两人偷跑出了归宁寺!”
    顾何氏闻言,眉头微皱,一时没有说话。
    座下却有人忍不住开口责难:“清欢那孩子!未免也太不懂事!犯了这么大的错,不好好反省就算了,居然还打了母亲派去的人,逃跑了!”
    这声音有些刺耳,听着像是在斥责顾清欢,却又带着看好戏似的幸灾乐祸。
    第12章 装什么小白鸟呢!
    众人朝声源处看去。
    看着四十出头女人,却穿着穿着水红桃花烟罗衫,涂脂抹粉,很在意容貌的样子,隐约可见年轻时的娇媚,可略带尖酸的神态,却给她的打扮大大减分。
    卷云没有抬头,听声就知道,这是侯爷的庶妹,顾芸,夫家姓蔡,他们下人都叫顾芸蔡夫人。
    顾芸偶尔会带她女儿蔡玉屏回侯府住。
    自己今日回来通报时,正好撞见了顾芸,现在云梦斋里这一大群人,大半都是顾芸吆喝过来看热闹的。
    “是啊,表姐这次太莽撞了!”
    顾芸身边,一个看着十三四岁,相貌平平,脸上有些雀斑的少女跟着帮腔:“祖母可是为了保护表姐,才送她去归宁寺的呢!居然逃跑了,也太对不起祖母的用心良苦——”
    “行了!这是重点吗?”
    顾何氏不耐烦的打断了她的话,一扫下方神色各异的人,冷声道:“你们就没一个人关心清欢到现在还没回来吗!”
    听卷云的话,顾清欢早就离开了归宁寺,算算时间,怎么也该回来了,可到现在都没个消息……
    “她怎么会回来?估计是怕祖母责难吧!”
    先前被顾何氏呵斥的少女嘀咕:“毕竟闯了那么大的祸,指不定躲在哪里逍遥呢……”
    说是嘀咕,声音却不大不小,不少人都听到了。
    “玉屏!”
    顾芸板起脸,“你怎么能那么想你表姐?清欢的性子再怎么顽劣,也不可能做出有家不回的事啊!”
    这话听着像是在教训蔡玉屏,可实际上,却是把事情朝更严重的方向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