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4

    ,可这话不能说,“在码头扛大包时,听路过的一个郎中说的。”
    原主力气大,做的最多的活就是去清河镇码头扛大包,那里人来人往,听到些什么再正常不过了,当然也无法查证。
    赵婆子和马弘文以及躲在屋子里当缩头乌龟的两位,着实吓破了胆,即便楚小柔给自己的生猛做了解释,表明她脑子正常,他们也不愿再折腾。
    拿狗脑子糊腿治病,你可拉倒吧,还狂犬病,她做的事更像发狂的犬好吧。
    赶紧拿着东西滚把,可别再来祸害我们了,赵婆子躲瘟疫似的赶人走。
    有了石磨和被子,一趟是搬不完了,被子轻拿绳子一捆就背走了,是的,狗咬的伤压根不影响走路,看的马家众人嘴角直抽抽……心理不怀好意的想着狗脑子可真好使啊。
    一行人踏着月色到了西边破屋子——他们的新家,马老大把东西放下后自告奋勇回去搬留下的石磨。
    楚小柔默默的跟了上去,原指望着赵婆子再闹上一闹,她借机再捉只鸡,结果人家大门虚掩,房门紧闭,父女两人进了院子连只鬼影都没见着。
    马老大瓮声瓮气的朝屋子招呼了一声,也不见回应,尴尬的朝闺女一笑,“你奶他们睡着了,咱拿着东西就走吧,不用打招呼了。”
    楚小柔白了她爹一眼,转身离开,心理万分鄙视马家人怂,马老大吭哧吭哧搬了石磨,出去后还不忘把石磨放地上关上大门,眼瞅着自家闺女走的快不见人影了,赶紧重新搬起石磨追了上去,一叠声的提醒天黑注意脚下。
    路不好走,天黑走的又慢,楚小柔照顾马老大没敢走太快,回到家时,家人已经借了桶打了水,院子里临时搭建的灶台上,小鸡和蘑菇已经添了水烧开了,楚氏正蹲在地上往里塞柴火就等着炖熟炖烂了。
    柳氏手里的鱼已经收拾好了,正切豆腐,刀和豆腐还有葱姜蒜以及油盐,甚至屋里点着的油灯,都是今她日在镇上买的。
    鲫鱼豆腐汤最是下奶,她特意为楚氏准备的,按理说鱼要两面煎,再同豆腐一起炖汤才白,可煎鱼费油还费时,再加上月光昏暗油煎也不安全。
    她直接把鱼、豆腐、姜葱一起放进瓦罐,添水坐火上炖了。
    楚满仓继续未完工的篱笆院墙,马老大把门板卸掉,收拾干净搬进屋,将床褥铺上,当床用。
    以前的床啊桌椅板凳都被虫蛀空了,已经劈了,如今正在灶膛里发挥最后的作用。他打算今晚一家人先将就一下,回头去采石场把他和小柔的工钱结了再买床,好的买不了,便宜的竹床还是行的。
    等他弄好出来,主动接过楚氏怀里睡的正香的小冬妹,把她和昏昏欲睡的楚承坤领着去门板上躺下,好说歹说,保证饭好之后一定会叫醒他,楚承坤才愿意躺下。
    如今他说话,在这个家里也就儿子愿意理了,马老大摸摸儿子小女儿的脑袋瓜子,默默叹了口气,灭了灯,到了门外。
    门没了,窗户那也是空的,大晚上人睡在里面冷不说,还不安全,今日修屋顶的茅草还有剩余,草绳也还有,就着月光他手脚飞快的编了起来。
    ☆、第二十二章铜簪子
    小鸡炖蘑菇的香气飘散出来时,马老大已经编好了两个挂窗户上的草帘子,炖鸡出锅时门帘都编好了,穿了草绳往窗户和门上一挂正合适。
    饭好了,柳氏就招呼大家洗手过来吃饭,没有桌子就只能围着锅吃。
    不用马老大叫,楚承坤跟安了狗鼻子似的,饭刚好他就醒了,急冲冲的抢了副碗筷,吵吵着让柳氏给他多盛点。
    今个炖的是那只公鸡,三斤多,配着土豆蘑菇,柳氏炖了半锅,她抄着勺子,一人一满碗。
    楚满仓看看递到面前的碗,肉少菜多,就两块肉,一块鸡脖子一块鸡屁股,丈母娘的气还没消啊。
    接下来是主食,有白面馒头和玉米饼,饼是新贴的,馒头是柳氏再镇上买的。
    楚氏、楚小柔、楚承坤包括楚满仓一人被柳氏塞了一个馒头,还剩下两个馒头,她不吃,拿的是玉米饼子,也不给马老大递。
    楚满仓看了看,狠狠的瞪了马老大一眼,默默的放下手的馒头,换成了饼子。
    楚氏也想把馒头放回去,被老娘一瞪,只能食不知味的啃着。
    马老大伸出去手愣是缩了回来,饼子也不敢拿了。
    楚小柔终于明白柳氏之前那句“香掉你的舌头”确实不作假,别说舌头了,她如今恨不得把那口锅都吃了。
    如今只恨赵婆子太怂,害的她没理由把剩下的两只鸡也捉来吃了。
    这小鸡炖蘑菇实在是太太太好吃了,太鲜美了,她吃的是头也不抬,压根不知道桌上的暗潮涌动。
    碗里的菜刚吃完,柳氏就给她添了一勺子鱼汤,里面还有一块鱼肉还有几块豆腐,是刺最少的鱼肚肉。
    “鲫鱼刺多肉少,你这丫头别吃那么快,小心别卡着了,承坤别急先喝汤吃豆腐,奶把这块鱼上的刺挑完就给你。你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