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7

    年纪越来越大也不知道找什么伙
    计,到处转悠转悠。”
    慕淳一听完,心思一动,转念又问:“那老先生可有住处?”
    老知青随意地指了指街头处:“我家住在村子南边儿,也是好久没回来过了,打算还是在乡下扎根的好,朴实。”
    那真是太好了!
    慕淳赶紧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是这样的老先生,我这里就是做一些洋货的买卖生意,正缺个能记账的,您看……”
    既然是老知青,那知道的东西会的东西都算多,而且老先生岁数怎么看都有五十了,也没有那种功名利禄的心思,交给他来算
    这些帐,慕淳反而踏实。
    她这些天自己算得实在是太累了,这还都只是刚刚开始,这要是到了后期,再不请个管账的,那是真不太行。
    老知青的眼眸亮了亮:“我真的可以吗?我岁数也不小了……”
    按照当前公社的规定,再过个几年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了,铁饭碗儿也没有一个,不过对于慕淳的提议,他还是很感兴趣。
    “当然可以!”慕淳急忙地回道:“我也不占您的便宜,我给您按照城里的会计算钱,一个月也是五十块钱的薪水。”
    和安哥儿一个起步点,到时候一起涨薪水也说得过去。
    但是老先生的反应几乎和安哥儿一模一样:“哎呀小姑娘,使不得使不得!那可比工人还高了去了!老头子也就是记记账动动笔
    ,哪儿能拿你这么多的钱!”
    老知青越是这样,慕淳越是觉得自己选对人了。
    第十四章 种点儿草莓
    “老先生就别推辞了,老先生值得起这个价格。”慕淳的眼神十分的澄澈,看着老知青的眼神都热络了许多。
    她现在刚开始起步,什么都是需要人手的地方,但是太多的人手她也请不起,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来。
    这阵子收入也有个小八百了,除去成本,也有两百多块钱的回利,慕淳整个人的小脸儿都是红扑扑的。
    老知青似乎是细细地思考过了,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小姑娘,我可以帮你记账,但是你开的这个价钱,我还是只敢收一半!我
    这知道自己的本事!”
    慕淳见老知青有自己的坚持,也就松口作罢了:“那就有劳老先生明天来我家一趟了,到时候我把一些账目的详细都告诉老先生
    。”
    约了详细的时间和地点,慕淳这才满意地目送老知青走了。
    摊子上的东西陆陆续续地被买走了,看着空荡荡的摊位,慕淳心里都被填得满满的。
    谢文昌默默地帮她收拾着摊位上的东西,把挂钩都挨个儿地收了起来,装进布袋子里。
    “时间还早,难得陪着你一起来集市,去转转吧。”谢文昌把布袋子放进了自行车的前框里,解开了自行车的锁。
    慕淳又想到了家里的米缸和菜,点了点头:“正好今天骑了自行车,可以把米绑着带走。”
    自行车的前杠可以载物,倒是方便。
    谢文昌看着慕淳细细地算账的样子,不由得一笑,随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几张票递给慕淳:“淳儿,这是学堂单位发的粮票肉
    票,你拿着。”
    慕淳印象中,这些东西一般都是谢文昌去付的,这会儿交给自己,慕淳略微还有些小紧张。
    “这……谢文昌还是你拿……”
    “我们是夫妻,还用这么见外吗?”
    谢文昌的话,让慕淳微微地脸红,伸出手去接过票,几张薄薄的票,在慕淳手中却像是有了温度一样。
    就简简单单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却着实让慕淳感到了暖意。
    街上的铺子大多数价格都不算贵,至少在他们住的这个村子周围都是差不多的价格,猪肉也就需要肉票去买,价格算下来差不
    多一毛八一斤,但对于很多农村的穷苦人家来说,还是吃不起的。
    这也就有了为什么在八零年代的农村,大多数人家要过年才能吃上一次肉的原因。
    慕淳也就不免觉得,其实谢文昌也蛮有本事的,至少在这种年代里的知青,还是很不得了的。
    谢文昌推着自行车,在后面慢悠悠地跟着慕淳,慕淳在前边儿挑着自己喜欢的菜,直到把前面的框都给装得差不多了,两人才
    去买了点猪肉,买了点米。
    两个人吃的简单,买的东西也不多,慕淳也把票都省着点一起放在了荷包里。
    市集上这两天开始有新鲜的果子在卖,还有一些菜苗和果苗。
    慕淳忽然有些想念之前在家里的时候,保姆总会买很多的草莓回家来吃,不过每次的味道都酸甜不一的。
    忽然想到这原生态的草莓,慕淳来了兴致,顿住了脚步,身后的谢文昌也跟着顿住:“怎么了淳儿?”
    “文昌,我们现在赚了钱,我能买点草莓回家种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