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0

    ,人与人的路不一定都一样,你成绩已经很好了,以你现在在春风中学学到的外语水平对付高考已经够了,如果还想再求完美深造,咱们以后到大学里再想办法,好不好?别人家有条件,我们家有两个小孩在读书,经济压力是大了一点的。
    林磊儿对这结果心里有准备,所以他乖巧地向姨父点头,说,我懂了,谢谢姨父,我会加油的。
    林磊儿就向姨父告辞,他挥挥手,转身去乘公交车,回学校。
    冯凯旋看着他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雨天街头的人流中,心里的惶恐再次升上来:这小孩来向我借钱,而不向他小姨借,真的不是因为看出了我跟他小姨“分”了?
    这个男孩长着一双明亮、聪慧的眼睛,前年从山区转学而来寄住在冯凯旋“丰荷家园”家里的时候,这双眼睛就时常让冯凯旋不安,因为这眼睛里有那种属于寄人篱下的小心翼翼和察言观色的东西,它真没窥出大人世界里的某些苗头吗?
    正文 第5章,每一个小小的秘密
    课间十分钟,有经验的老师只要站在窗口,把目光投向那群嬉闹着的学生,他常能一眼判断出他们中的哪一位最近有事了——脸上有事,心里有事,包括家里有事。
    李胜男就是有这种经验的老师。
    此刻,她正好在对“徒弟”潘帅老师说这个经验。
    “首先是直觉,那张脸浮现在一群单纯的孩子中,会显出来,很明显,它不开心,不快乐,让你有这个直觉。”她说。
    这是校园的午后。一周的年级组例会之后,她把他留了下来,进入对他的“帮扶教带”时段,也即“敲打时段”。
    林校长不是有要求吗,凡学生中的麻烦事,都要发现在“萌芽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有洞察力。
    “只要一眼,就看得出来。”李胜男说着,扶了一下眼镜框,小巧的黑框眼镜,配着短发,额前挑染了一缕时尚的银发,简洁而锐利。
    刚才她批评了他上周的N种粗心表现。
    潘帅老师面前摊着笔记本,心里在想今晚要去咖啡馆见一个出版社的编辑,那人从北京过来组稿,豆瓣同城好友们约他去会会……
    李胜男哪知道潘帅有点走神。他定定的眼神,让她还以为他对这“观察术”有兴趣呢,她继续在讲: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可以观察,比如平时较安静的小孩,言谈举止突然变得有些攻击倾向了;又比如,平时活跃的小孩,突然不说话了……比如我感觉冯一凡最近就有点问题……
    潘帅耳朵里飘进了“攻击倾向”“冯一凡”。
    他收了一下神,心想这男生上星期与季扬扬打架,差点把自己惹进了麻烦。此外,这男生虽不是自己班上的,但作文不错,作为一个理科生,比自己所带的高二(4)班里那些文科生都写得好太多,上学期语文组传阅过他写在周记里的一篇《魏晋风度论》,洋洋洒洒8000字,一众老师都觉得此人该去读文科……
    冯一凡怎么了?潘帅老师瞪起眼睛,问她。
    李胜男就知道这小子走神了,她用手点了点桌面,说,我只是随手向你举个例子,我是说,这男孩最近就可能“有事”,这两天我有注意到他,这是直觉,不信你也留意下。
    他有暴力倾向?潘帅问。
    那倒没有,上次与你们班季扬扬打架也是偶然的。李胜男老师说,最近也没同学来汇报他变得爱打架了,我的这个感觉主要还是来自于他这几天课上的、课间的神情,小孩子不会装,不开心,有心事,是一目了然的,另外,他最近成绩下滑得蛮厉害的。
    你有问过他原因了吗?潘帅问。
    李胜男说,还没有,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问,也可能他不会说,也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但我准备问。潘老师,对于这些少年,观察是一回事,怎么去问也是一回事。哦,我跟你说到他,只是随手举个例,不是说在这群同学中他是问题最大的。
    李胜男老师跟潘帅老师说这话的时间是午后,结果到下午
    第3节自习课时,就有学生来办公室向李胜男老师汇报冯一凡的情况了。
    来汇报的是高二(2)班女生白云,这高挑女孩是班长,也是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平时与李胜男老师来往较多。
    白云没反映冯一凡有暴力倾向了,也不是来说他自闭了,而是递给了李老师一张纸条,说:李老师,冯一凡早自习课时在写诗,同学在传看。
    李胜男老师往纸条上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