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一辈子这么短,我们自己都不见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更得让小孩做他喜欢的事;他还说,我完全同意,如果他喜欢文科。只有喜欢,才能work hard,才能出彩……
冯凯旋如此认同,甚至让潘帅老师都忘记了跟他分析如果现在转文科,可能面对的风险,比如时间紧了;也忘记跟他探讨这一风险,与“以他儿子目前状态考理科多半考不上好学校”这一可能性相比,做哪一个选择更划算;甚至忘记了跟他描述他儿子最近在学校的情绪疑点,以及从家长这儿了解家里有啥别的原因(这可是那“御姐”交代的)……
潘帅老师发现,他们讲得更多的、更投入的,还是关于“爱好”“冯一凡的爱好”以及“当下中国少年读书功利与乐趣的悖论”。就像两个男人做男人间的谈话,是奔往高度去的。
在这个过程中,潘帅老师说了一句:小孩眨眼间大了,不是小孩了,他有自己的喜爱、想法,你不能永远帮他拿主意,指令他选择,这会让他感觉压力,伤到他,让他没劲,没兴趣。
潘帅明显感觉到了,这话好像进入了这家长的心里去了,因为他瞅着自己的眼睛里,突然浮起了一层雾气。
然后,潘帅见这男人以他今晚最严肃的表情说,潘老师,好的。小孩子一转眼大了,小孩妈平时管得比较多,处处在管,替他拿主意,这是有负能量的,因为孩子其实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懂的,老师说得极对,我同意让冯一凡自己选,他想读文科就读文科吧。
晚上九点半,潘帅老师骑着自行车往学校去,他心里在想:嘿,冯一凡,我搞定了。
夜色城市,一路华灯怒放。
潘帅的车篮里放着一个大大的“凯蒂猫”,他眼前闪过这个晚上冯凯旋富有喜感的举止。
他想,这人是魔术师吧,魔术师才穿成这样,好像刚从台上下来。
正文 第7章,反转
第二天中午,李胜男老师从食堂吃完午饭回到办公楼,看见有一位女士在办公室门口等她。
这女士身材纤细,面容清秀,披着染过的齐肩深棕色头发,穿一件米色外套,背着一个不知真假的GUCCI小包。她对李胜男说,李老师,我是冯一凡妈妈。
李胜男也认出了这是朱曼玉,心想,我原本正想给你打电话的,想不到你自己过来了。
确实,李胜男原本想今天下午给她打个电话。这是因为昨天潘帅家访回来汇报说“家长同意的,蛮同意的”,还随手递给她一个“凯蒂猫”。李胜男看他轻松搞定的样子,心里就有些纳闷,怎么?家长这么快就定了?以前也遇到过高二下学期、高三上学期吵着要转专业的学生,家长一般都会纠结、犹豫个几天再做决定,而且决定一般都是不转,这冯一凡的家长倒是短平快的。接着,她又听潘帅说冯一凡妈妈出差去了,他是跟冯一凡爸爸做的家访。她当时就心想:要不明天再给他妈妈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毕竟平时为孩子成绩跟学校联系得多的也是这个叫朱曼玉的妈妈,等跟妈妈打了电话后,再找冯一凡谈吧;然后再着手安排具体事宜,转科也不省事,需要插班,需要对冯一凡进行史、地等科目的补习,毕竟文科班的同学已经读了半年多了。
果然,这事可没这么稀松。
现在,朱曼玉在对李胜男老师说,我问他爸老师来家访说了什么,他说是儿子从理科转文科的事,他说儿子喜欢文科,他同意了让他转文科,我听了都傻了,这都是什么时候了,风险太大了……
她说,他爸这人不靠谱,我这么出一天差回来,都乱了套。
作为一名理性干练、阅家长无数的年级组长、物理老师,李胜男绕过了面前这女人此刻纷乱的情绪,因为情绪于事无补。她打开电脑,调出冯一凡的成绩表,然后,接过昨天潘帅没做完的家长思想摸底工作,对冯一凡妈妈继续工作。
李胜男指着电脑,先对朱曼玉研究了她儿子成绩下滑的轨迹线,然后,又对她复述了那天她儿子坦然承认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的状况,以及他对文科的喜好。
朱曼玉盯着这成绩下滑的曲线,在周围一片拔地而起的线条中,这向下滑行的它显得如此悲凉。她泪水夺眶,呢喃道,怎么滑得这么厉害?这小孩怎么了?老师怎么办?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逢学校发来考试成绩,朱曼玉在电话里也有问过老师自己儿子怎么退步了,但此刻,面对这张具象的图表,她感受到了PK的残酷和直观的冲击力。
她脸上一片迷惘和痛苦。
但,谁都看得出这改变不了她的主意,即,她不会贸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