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2

    登基为王,会有一帮忠心的臣子,会……不再需要她了。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昨日的纠结,有些可笑。
    ……
    蒋向明带着人又早出晚归的在汴州城搜寻了三天,始终没有找到于兴,只在城郊的良河边发现了一只鞋,已经被水冲刷的褪了色,灌满了污水。
    赵正初并不能确定这鞋是不是于兴的,他只是觉得有点像,毕竟谁闲着没事注意一个大男人穿什么鞋啊?
    不管怎样,已经找了这么多天了,若于兴还在汴州,那不论是死是活,都应该找到了。
    赵正初只得放弃,希望如伏玉珠所说,找不到人,就是还活着。
    他身上的伤终于开始结痂,有些痒,他忍的的很辛苦,只能靠看书分散一些注意力。与此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时局状况,听赖文讲一讲汴州的情况。
    但赖文整天守着他蹲在东院,知道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他若想得到更多信息,只能依靠伏玉珠,但自那晚刺客来袭之后,伏玉珠已经有五日没来东院看过他了。
    他问赖文:“你们将军最近很忙吗?”
    赖文点头:“好像是,我听守门大哥说,这几天将军都是早出晚归的。”
    赵正初就叹了口气,说:“等她回来,你告诉我一声,我去找她。”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风遥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23章 豫州
    赵正初还是没去找伏玉珠,因为这一天伏玉珠回来的早,直接来了东院。
    伏玉珠将一个木匣子递给他,他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铁面具。
    “你出去逛的时候记得带上,免得被人认出来。”伏玉珠声音平淡,“我要去打兴州了,明日一早出发,可能好多天不回来,甄元冬留守汴州,你有事还是找赖文,赖文解决不了的,再让他去找甄元冬。”
    赵正初捏着那薄薄的一片铁面具,怔了怔:“打兴州?”
    汴州与梁国之间,若看直线距离,也就隔了兴州、安州、云州。
    这段时间不时的有人来投奔汴军,伏玉珠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但她知道,投奔周济的人更多,毕竟不管是从规模,还是性别上看,周济都比她有优势。
    而且周济,已经攻下了怀州,那个与豫州、兴州、汴州都有交界的南边的城池。照这样发展下去,周济迟早会将她包围,然后吞并。
    伏玉珠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离开了。赵正初本想问问她可得到了什么梁国那边的消息没有,但看她急匆匆并且一脸冷漠的样子,他只得歇了问她的心思。
    明明上次见面她还不是这样的……
    赵正初扶额,叹一句,女人心,海底针!
    ……
    若说汴州盛产铁器的好处在哪,也就体现在装备上了,此行出发,伏玉珠身上的盔甲比之前的好了太多,手下士兵们用的长矛也明光锃亮。
    傍晚时汴军就到了兴州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兴州守军早已得到消息,紧闭了城门。但一直等到第二日早上,还不见汴军来攻城。兴州守军时刻提防,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第二日晚间又紧盯了一夜,汴军还是没来打。直到天方露出鱼肚白,兴州守军觉得汴军这一天大概不会再攻城的时候,养精蓄锐了一天一夜的汴军呼啸着骑马奔来,羽箭破空射出,城上守军顿时就倒了一片。
    而在这时,有人带着伤跑上城门,大声汇报:“署衙遇袭!太守大人与同知大人都被刺伤了!”
    按说兴州守军有一万人,伏玉珠带来的人只有五千,是不可能打赢的,但伏玉珠之所以在决定攻城到实际出发之间隔了整整五天,就是为了做好准备。
    有二百人扮成普通老百姓的样子,已经提前几天分批次进入兴州城,在汴军开始攻城的同一时刻,他们潜入兴州署衙,刺杀了兴州太守与同知,兴州大乱。
    到了第二日的下午,从开始攻城算起不足一天的时间,兴州城门已经为汴军大开。
    伏玉珠与张大铁带着汴军进城,占领署衙,收编投降的兴州守军,足足有七千人。
    在伏玉珠占领兴州的第三日,伏玉珠得到了大昭军队攻打交州的消息。
    情况有些不妙,大昭军队这次,竟派出了十万人!
    伏玉珠在凌晨收到了周济送过来的加急信件,让她速速赶去支援。她没有犹豫,周济若是失败,下一个就轮到她了!
    伏玉珠留了一个人接管兴州,一面派人给甄元冬递信,一面与张大铁带着一万多人往交州去了。
    若论兴州与交州的直线距离,那必定要经过怀州,周济提前派人跟怀州城守打过招呼,伏玉珠一行人畅通无阻的从怀州穿了过去。
    只是她刚到豫州,就传来了交州失守的消息。
    周济带着人退守豫州,与她同一天到达。而许多交州的百姓,竟然跟着周济的大部队,逃进了豫州。
    原因稍一打听就能知道,大昭官员腐败,皇帝耽于享乐,赋税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