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一直留心着风的灵力,也没有大灾出现,但保不准哪天出了什么事。”
水君沉默了一会儿,道:“诸位的建议,我会听进去的。若是没有其他事情,今日的神议会就到此结束了。诸位路上小心。”
众神对“何时任命风神”的讨论已经见怪不怪了,也不想去触水君或是雪神的霉头,假装没听见这一段,纷纷起身行礼,之后便收拾起来,准备离开。
雪神像是早料到他会这么说,不屑地一抬眼,拉着月神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玄冥殿。
周旻也起身要走,却被匆忙走来的花神拦了下来。
花无音忧心地看着他,道:“你是怎么了?受了什么伤?”
“花神好眼力。”周旻干笑道。
“别在这儿给我打马虎眼。阿旻,你又做了什么?”
“没什么,”周旻别过头,“改了一个凡人的命格。”
“什么?”花无音大吃一惊。
“不是她。只是把一个老人的寿命延长了几年。”周旻补充道。
花无音神色复杂,又把周旻打量了一番。“天道不可违,”她接着说道,“你就算是加了一个凡人几年的阳寿,又有什么意义呢?凡人终有一死,而你逆天改命,却要遭到反噬。阿旻,有时候做事不要那么执着。”
“我自有分寸。你也听到了,”周旻道,“新的风神印记迟迟不出现,那我便还有机会。”
周旻答完,便抱拳离开了,留下花神无奈地望着他的背影。
但周旻是过于自信了。从北海到中原,往常他不过花上两个时辰,这次却用了半天才抵达。等他来到京都的燕王府,天都快要亮了。一路过来,周旻发现京都又多了不少流民,都是淮州一片逃难过来的。他不想回到住处,便在附近散起步来,不知不觉来到了安置流民的“同心斋”。同心斋里的人们已经忙着准备第二天早上的餐粥了。
“哎哎,别毛手毛脚的!”一个管事模样的女人斥道,“真不知道王妃是怎么让你过来干活儿的。”
被训斥的是个不过十二三岁的小丫头,缩着头不敢说话,赶紧到别处帮起了忙。
周旻觉得又胃疼了,不过这次是被那一声“王妃”叫的。
靖王府什么风气?还没成亲,称呼都改了?
同心
沈云轻这么些日子也没有闲着。
她一直想救连霍出来,便时时留意着靖王府里的饭后闲谈,试图找到蛛丝马迹。可惜她不如周旻那么会打探消息,也没有能让一群公子哥儿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花魁相助。大多数情况下,沈云轻要么穿着一身夜行衣在天将破晓时无功而返,要么便留在府里慨叹自己无用武之地,顺便腹诽周旻不知哪里学来的、让他变得无所不知的招摇撞骗的招数。
因为懂些医术,沈云轻近来做起了与老本行相反的事情,帮着靖王在京都办起了同心斋,给流民准备些粥食,也无偿治一治伤寒一类的病症或是给伤者涂些跌打损伤的药膏。
但同心斋……不,整个靖王府的人,都开始以“王妃”相称,让沈云轻一个头两个大。
一想到这称呼的来源,沈云轻一边把手里的黄岑研成末,一边看向了罪魁祸首。
秦姨正哼着小曲儿,帮她准备着明日要送到同心斋的药。
“罢了罢了,”云轻想道,“要是秦姨能称心,我也算全了孝道。”
她又回想起秦姨病危那天,她在病榻前跪着,不停地唤着秦姨,为了让她安心,答应了要嫁与靖王,恰好被前来探望的李长暄听了个正着。也是万幸,秦姨从鬼门关被唤了回来,身体一日好过一日,入秋以来,生活也能自理了,还和靖王府上上下下都混了脸熟,知道云轻答应了婚事,更是乐的开怀。
李长暄如愿以偿,当着一众下人的面叫了几次“王妃”,若不是先帝崩殂还不过百日,他怕是要马上举办婚宴。
云轻左右为难,虽然找机会和李长暄表明了自己心不在此,想离开王府另谋生路,他却觉得是女孩儿害羞,没当成大事。
也是因为靖王近来确实忙的打紧。
众所周知新皇是个扶不起的软骨头,朝政大权相当于落到了章容手里,而章容和燕王素有往来,李长暄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第二天一早,沈云轻又来到了同心斋,门口的流民已经排起了长队,队伍里有老有少,一些人衣衫褴褛,让人看了不免心生悲悯。
同心斋管事儿的是王大娘,约莫三十来岁,每日都撸着袖子,做事尽心尽力,但总是风风火火,对手下的人没什么好脾气。一个小姑娘经过她坐的地方,连忙踮着脚走过去,连呼吸都小声了许多。云轻看着,忍不住多问了几句。
“王大娘,你这是又训她了?”
“哎呦王妃,你有所不知啊,”王大娘数落起人来驾轻就熟,“这丫头手脚就没麻利过,头一日打碎了两个瓷碗,昨天直接把一盆米洒的满地都是。哎,阿絮!动作快点儿!”
秋风瑟瑟,那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