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礼致意,纷纷散去。天虞山再次归于平静。
动身之前,濯清又忍不住看了子津几眼。她本想上前搭话,却不知说什么好。
没想到子津却迎着她走过来,翩然而立,停在她面前,微微笑道:“这位可是风神?”
邓林
濯清一时恍神,而子津看她未作答,忙拱手道:“是在下唐突了。我看这灵物像是通天犀,想必是从祷过山而来。”
花无音撇了撇嘴:“懂得挺多。”
濯清笑起来:“水神叫我濯清便好。”
子津也笑道:“今日才至天虞,还担不起‘水神’,我叫子津。”
花无音凭空感觉到了一股酸味。
她推了推濯清,道:“天色不早了,我们得赶紧动身。”接着给了子津一个白眼,“是去招摇山,不是祷过。怎么,看不起我们招摇山?”
“不敢,”子津道,“听闻招摇山多桂树,此时正是桂花开的好时节,若花神允许,我自是求之不得。”
“那你就一起来吧。”花无音道。
三人便一道前往招摇山。
招摇山与祷过、天虞都不同,山中繁花似锦,却多迷谷。花无音在此修行多年,自然对地形万分熟悉,濯清一直紧紧跟着她,而一绕二拐,子津被落在后面迷了路。
濯清想返回找他,花无音却道:“招摇山大得很,他随便找个地方就能过夜。再说了,山中没什么妖怪,有些小仙,也打不过他。”
说罢,她便带着濯清来到了歇息的谷中,觉得乏力,便睡下了。
“你是不是也觉得,”濯清抚摸着通天犀的头,“要找找子津?”
通天犀发出呜呜的声音,习惯性地蹭着她的胳膊。
濯清来到谷外,闭上了眼。
山风清凉,山中鸟兽只觉得舒爽,但对于濯清而言,山风却能和她有所感应,带来子津的消息。
她微微皱着眉,过了一会儿,便朝东边走去。
这山路崎岖,弯弯绕绕,但濯清在山风的引导下,不出一炷香的时间就找到了人。
子津正坐在一棵桂树下,遥望着远处。
“濯清?”看到来人,他又惊又喜。
“这里冷,我带你回谷里休息吧。”濯清笑道。
“没关系,”子津道,“游历世间,才能懂得万物疾苦。我第一次来招摇山,和桂花相对而坐,也是一种乐趣了。”
“你去过很多地方吗?”
“算不得多。我在北海修行,今年去过堂庭、杻阳、青丘、渭水、无妄海,嗯,之前的记不得了。”
濯清:“……”
对于她来说,这已经算是非常见多识广了。
两人聊着聊着,不知不觉竟过了一整夜。子津耐心地讲着他的见闻,濯清便手托腮仔细地听着,时不时赞叹几句。
直到花无音睡醒,担心地找过来,看到这一幕只得半气半笑,觉得自己十分多余。
但这三人相处还算和睦,在招摇住了几天,又到咸阴、鹿吴等地游山玩水数月,也是逍遥自在。
这日,三人来到鹿吴山脚下的一个村庄。
他们本是路过,却发现村里的人各个垂着头,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一间草屋旁,一个农妇模样的人正擦着眼泪。
子津皱起眉来,上前问道:“打扰了,敢问这村里是出了什么事?”
那农妇看来者器宇不凡,穿着也不像是村夫,先是有些吃惊。但她觉得子津并无恶意,便又低下头,抽咽起来:“你不是鹿吴的人吧?哎,南山一带大旱,山中本就不好种庄稼,这都到秋天了,也没个好收成。有人说,怕是谁得罪了神明,要遭灾啊。”
三人一听,这才发觉一路而来,是热了不少。但他们本以为是往南行所致,仔细想来,是有些不对劲。
濯清抬头,觉得那太阳是有些晃眼。像是……有两个太阳重叠在一起一样!
“你也发现了,”子津不知何时站在了她旁边,“世间有九个太阳,本应轮次出现,年年变换。此时却是太阳交替之时,但来年的太阳已经出现,之前的……却没有离开。”
濯清思虑片刻,便上前安慰那妇人道:“大娘别担心,神明若是知道了,定会为民解忧。”
那妇人不知信还是不信,但得到路人的关心,还是颇为感激地点点头。
夜里,他们还在讨论为何两日同出,突然起了一阵风。
濯清道:“山风传信,说是本月十五,太阳神金乌设宴,请众神前去邓林相聚。”
花无音接道:“那不就是后天吗?天虞一别还没过多久,金乌就设宴,也是挺有闲心。”
“不一定是设宴那么简单,”子津道,“金乌在当上太阳神之前便交友甚广。这次既是给众神都传了信,想必……”
说到一半,他沉默下来。
濯清在心里接上了那半句话:“想必是要告知诸神他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