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0

    元镇五味杂陈,他打开纸笺,上面的话让他心中一滞,连抓着纸条的手也微微抖了起来。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三 顾影不成双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这么些年过去,每当他想起这句话,心还是像被人揪了起来,又被重拳击中,打得他狼狈不堪,失魂落魄。那天离开江家,他捏着这张纸条,走在熙熙攘攘的京都街头,却魂不守舍,如断肠人在天涯。
    他跌跌撞撞回了丰庆楼,在廊厅偶遇了沈伯伯,沈伯伯背了行李正要离开,他还未行礼,就被沈伯伯剜了一眼。他低下头,只听得廊厅尽头传来的叹气声。
    如果叔叔没有告诉他络秀脸上的伤口是从何而来,或是沈伯伯没有向叔叔抱怨络秀的疯狂行径,也许如今他早已断了思量,早已将络秀当做少年时期的役梦劳魂,也许如今他做个京都酒楼的平凡掌柜,守着娇妻幼子,日复一日,如这菜河的流水,平静安和。
    可惜他终是知道了。最初知道的几日,他发了疯似地去找她,他去了杂卖务,又去了江家,去了他们二人在京都去过的所有地方,后来辗转从沈伯伯那里得知,她早已搭了南下的渡船,决意去往泉州,在水运上闯个门道。
    他望着那张已经被自己揉得皱巴巴的字条,陷入了迷惘 。他不明白,她默认了婚事,却又以毁了面容为代价背弃了婚约,他以为她是为了与自己厮守如此,却又转手予他分离信,要与他别离。辗转反侧,思之不得,只有希冀时间来抹平一切。他依旧勤勤恳恳做着丰庆楼的账房先生,后又接替了叔叔做了掌柜,有意无意,他每天忙里忙外,迎宾送客,得闲时也和友人说笑,和客人谈天,与这络绎不绝的游人和京都的市井百姓无甚不同。只是他在街头巷尾,或是在丰庆楼的大堂里,听到歌者唱柳词时,忽然读懂了所有字里行间的愁满心头,他偶尔还是会想起她,他的心中深处还是在等着一个不归人。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许是一个喜欢自我折磨的人。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想起两人的过往,吃过的甜食,走过的小巷,回忆是他仅存的财富了。回忆到了尽头,他不由得会想象那晚络秀拿起刀划过脸庞的样子,想象自己没有走开,而是在场夺下了她手中的匕首,然后,然后一切都会不同。络秀嘴上不说,可他知道她心里是爱美的,不然也不会豆蔻年华就买了脂粉来涂,那时候,他每次望着她英气迷人的面庞,看着她巧笑倩兮的样子,爱意就如潺潺流水流过心间。每每想到这里,他就觉得一阵绞痛,他抿抿嘴,今夜又是无法安眠了。
    “元掌柜早啊。”
    做杂役的大伯们已经到了店里,他收了回忆,与他们打招呼,低头吃完了面条,又一心扑在了账簿上面。
    元镇忙完了账簿,便进了后厨核对今日的例菜和傍晚洗儿会的菜肴。
    “洗儿会的开口汤是莲子头羹,百味韵羹,和杂彩羹。凉水是木瓜汁和沉香水。”一个身型微矮,长得略圆润的茶饭量酒博士说道。他的名字叫阿万,在丰庆楼里已经工作了五个年头,从大伯到茶饭量酒博士,再到如今张罗宴会的点菜招待,他对客人殷勤,做事细心,很受元镇的青睐。
    “其它的呢?” 元镇点点头,问道。
    “下酒果子有皂儿膏、瓜萎煎、糖豌豆、栗黄  、蓼花、蜜弹弹、澄沙团子、乌李和鲍螺。准备的酒水是流香和齐云清露。荤菜是汤骨头、两熟紫苏鱼、细项莲花鸭、假元鱼和入炉羊羊头。素菜是七宝素粥、茭白、 黄芽、生菜、波棱、莴苣、 黄瓜、冬瓜、葫芦和山药。主食是酥琼叶、环饼和云英面。糕点是蜂糖糕和糍糕。”
    京都人酷爱面食,在主食的制作上花样繁多。丰庆楼光供的面点就有百十来种,做的最好的,也是最出名的就是“酥琼叶”。夜里蒸好的馒头切成薄薄的片,涂上槐树蜜,在火上烤,火候的把握是酥琼叶味道的关键,火旺一分则焦,火小一分则软,烤好的酥琼叶应是颜色焦黄,又酥又脆,咬一口能听到雪花声。
    阿万念完,问道:“掌柜的,您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元镇说道:“糕点加个一两样吧。”
    阿万记下了,“还有什么别的吗?”
    “再加一道…”
    话说一半,元镇顿了顿,抿了抿唇,说:“就这样吧。”
    在后厨里又忙活了一会,阿金今日不在,元镇自己去客楼看了客房的情况。大伯说有一位客人生病,元镇派人去请大夫来看他看病,并通知官府。京都的规矩,若投宿的客人生病,不得驱赶,而是要客栈请大夫为其治疗,由官府支付医疗费用。元镇又吩咐道,今晚入住的有一位举人老爷,需小心伺候,不得喧闹无礼。
    “春风间的诗壁已经满了,掌柜的您去看看?”一位大伯问道。
    京都的客房里一般都会留一块诗壁,供客人在上面题诗打发时光。元镇跟着大伯去了客房,看到诗壁上题得满满当当,墙壁角落里还有笔墨未干的一行小诗:一灯明复暗,顾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