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2

    “蔬菜三明治。”
    “吃串么?”
    江芸有些哑然,“真的?”
    “真的。”
    他俩在街角停车,江芸跟着他走到一家“老吴烧烤摊”,风狂火阔,纯孜然加肉香扑面而来。
    江芸咽咽口水,她在小圆桌落座,包放在身前,有些局促地看向方泽,“方老师有推荐的烤品么?”
    她已经好久没吃过这种小摊。
    穷的时候吃不起,有钱又懒得吃。
    “吃牛羊肉吗?”
    江芸点头,“我基本没忌口。”
    “那就好,这儿清真,老吴是真的教徒,烤的东西都干净。”
    江芸放松些,看着单子上玲琅满目的串儿,听方泽推荐道:“羊肉、鸡皮鸡翅、牛板筋,土豆青椒,都好吃。”
    “老师请客?”
    方泽微笑:“当然。”
    江芸要了五个羊肉串、五个鸡皮、一盘土豆。
    啤酒,自家打的,一人一扎。
    “能喝么?”方泽道,“老板看是我,每回都赠酒。”
    江芸估摸着自己酒量深浅,一扎啤酒可不至于不行,于是道:“能。”
    吃这种肉串难免不雅,江芸顾及自己的形象,想把签子上的肉划下来,方泽理解,找了一双干净的筷子,给她剥好,铺在土豆上。
    “谢谢。”江芸感激男士的体贴。
    她之前也约过会,都没成。她总觉得不好,每次亲密都要躲开,还没开始就自己先道歉认怂。
    方泽看她的脸,笑问:“江总最近在忙什么?”
    “就,工作生活。”江芸道,“很多事。”
    “休息不好。”
    外人都看出来了。
    “是有些。”江芸开玩笑,“有您的讲课录音,没准能帮助睡眠。”
    方泽抿了一口啤酒,“孩子们也这么说,我的课上传过慕课,16年有个信息技术的孩子过来听课,也转成了音频版,回来发给你。”
    孩子们。
    江芸看到他不符合年龄的慈爱。
    这是个温柔的人,会把成年的学生们看作孩童,不加以责备。
    “那麻烦方老师了。”
    他俩聊了一会儿最近看的书,江芸忙里偷闲,读了一本方泽参与编订的古代史,主修先秦部分,因为是研究生的教材,读得不求甚解。
    这个小桌不像约会的男女,反而变成一场学术交流会。
    方泽喝了酒,找朋友过来帮忙开车,送江芸回家。
    他们都坐在后座,江芸看向远处的灯火,离家越近,她的目光就越沉。
    方泽瞥见过高架桥时,望着流淌的长河,江芸的眼睛里满载着沉甸甸的痛苦和难过。
    他有些惊讶江芸的失神。
    开车的友人询问在哪里,江芸看到山庄的入口,轻声道:“就放在这里。”然后跟方泽歉疚一笑,“下次我一定好好听,方老师。”
    “江总慢走。”
    “方老师再见。”
    江芸下车,方泽跟她说:“晚安。”
    她点点头,耳朵上的钻石耳钉冷意岑岑,她用长发遮掩一张脸,转身回到家中。
    家里亮着灯,她知道傅衍之在。
    今晚,好好和他说,然后分开。
    *
    傅衍之早晨遛狗回来便没走。
    他在她的家里转了一圈,当做江芸折磨他的报复。
    江芸的书房干净整洁,色调古典高雅,古色古香的书柜有人高,排在一面墙前,整齐扩列各色书籍。
    根据国家,然后根据时代,仔细划分。
    最上面的应当放着她最喜欢的书,中间一瓶兰花雕塑,右手边是太白全集,左手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傅衍之失笑,这种组合,只有江芸会有。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黑色书脊,《白痴》,圣经。
    他似乎被什么刺痛了眼睛。
    那个黑色牛皮硬壳包装的并不是书。
    那是江芸的日记本。
    这种搭配组合,就像江芸在默默念给自己听,“原谅他吧。”
    傅衍之伸出手,轻而易举,触碰到了十六岁的江芸。
    他并没有打开,眷恋地摩挲着,然后出门买了相似的牛皮笔记本。
    她刚来的时候,傅衍之能察觉到江芸的爱慕。
    望过去后就眼神躲闪,偶尔的凝视。
    傅衍之太熟悉这种目光了。
    支持于皮相诱惑的喜爱持续时长傅衍之不敢恭维,他向来嗤之以鼻。
    她出落的好,在傅家不到半年便成了举止得体的大小姐。长相也无可挑剔,自然会有人惦记,也成为了男人酒桌上闲谈的“名媛”之一。
    傅媛拿着她的日记坐在沙发上蛊惑他一位朋友看的时候,傅衍之没阻止。
    小姑娘的日记里,除了下雨天难过,就是我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