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7

    语都忘了。
    盛和光道:“乃是公主府长史的物品,他才学渊博,人品高洁,可惜英年早逝了。”
    玉佩“啪嗒”一声跌落地上,碎成几瓣。小寒的泪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怎么也止不住。
    原来,这位长史少年时受过伤,尽数忘记了前尘往事。也不知是否因这创伤,脑中受损,不过二十多岁,就与世长辞。
    小寒重活一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都要救回自己的兄长。而且,她还要找到当年加害兄妹俩的人。
    远在京城事业有成的父亲,或许是突破口。
    说来可笑,前世里,小寒竟不知自己的父亲姓什么,又在京城里做什么官。小寒之母沈氏乃是苏州乡绅的独女,那乡绅看小寒之父虽然出身贫穷,但高大魁梧,一身武艺,便招了入赘。成亲不过半年,父亲就外出服兵役。一去十余年,中间回来几次,步履匆匆。
    待到坠崖落水,被师父所救,师父问她要去京城找谁之时,当时年幼,凡事有兄长处理,她竟是半点不知。师父又代为打探一番,也没有头绪。此事就耽搁了下来。
    直到她在贵妃寝殿里,气急败坏的永宁侯指着她的鼻子斥责怒骂。电光火石之间,她终于想起来,永宁侯与她记忆中的父亲如此相似。
    一查,果然是她的父亲。
    父女相见不相识,父亲还意图杀死女儿,这世间还有比这更讽刺的事情么?
    她的父亲手握重兵,乃是景熙帝的肱股之臣。她的父亲,在离家后第二年,纳了一名小妾。妾侍生了一儿一女,后来,父亲与母亲和离,侍妾又做了正头太太。
    思来想去,兄长与自己坠崖之事,大约便是这位小妾的手笔。
    想到母亲独自一人度过的孤独寂寞的日子,想到这小妾儿女双全得封诰命的风光,想到自己兄妹流落在外失散多年的苦楚,想到兄长英年早逝,小寒宛若被刀尖一刀一刀地戳在心上。
    这一回,她要报仇雪恨。
    盛和光,必须尽快见面。
    第4章
    入沧海院已经过去了十天。盛和光深居简出,小寒连他的面都没有见过,更别说与他详谈治疗腿伤之事。
    且小寒还被崔妈妈派了抄写经书的任务,连门也不得出。
    小寒心里有些着急,总不能这般拖延下去。
    她千算万算,却半分没想到盛和光连自己一面都不见。她本想着,只要见面,她开口说出他的腿疾的症状,再说出自己师父的名号,治病之事就顺理成章。师父厉丹溪乃是当朝名医,成名已久,隐居世外,不知多少人想寻她医治而不得。
    前世里的盛和光温润如玉,平易近人,对于医者很是尊敬。可如今,看情形,盛和光至少对于继母送来的通房丫鬟是没啥好脸色的。
    自己身份尴尬。盛和光不愿接近她,也是情有可原。
    只是有什么办法表明,自己不是王妃派来的奸细呢?
    小寒嘟嘟嘴,一边揉了揉酸软的手腕,继续抄书。
    盛和光的生母,第二任盛王妃崔氏的诞辰就快到了,崔嬷嬷让小寒抄写经书,以表敬意。
    那经书抄写任务着实重,可小寒为了早日完成交差,早日与崔嬷嬷请求,拜见盛和光,这几天都是夜以继日地在抄写。
    因此,崔嬷嬷看到小寒将几卷经书交给她的时候,不由得吃了一惊。一般情况下,至少得抄写二十日。她打开经书一看,一手簪花小楷,工整又漂亮,赏心悦目。显然是用了心思写出来的。
    崔嬷嬷不由得深深打量小寒。只见她蝤首微垂,绿鬓如云,眉如远山,一派温柔和顺。
    崔嬷嬷颔首,道:“写得不错。”
    小寒福了一礼,说:“多谢嬷嬷夸赞。我既是来服侍三爷的,自当拜见三爷,不知三爷可在府中?我稍迟就去拜见,服侍三爷。”
    崔嬷嬷刚刚略微松动的眉眼,又绷紧了,道:“三爷早已吩咐了,他暂时用不着通房丫鬟。不过,你既然来了,就住着吧,也不用管别的事情。”
    小寒还想再说几句话,求求情,外头有人来敲门,找崔嬷嬷。崔嬷嬷二话没说,脚下生风,跟着来人走了。
    小寒:……
    接下来两日,小寒算是得了空。她身份特殊,没什么事情要做,于是,干脆认认真真把沧海院转了一圈。
    一转,才知道安静的沧海院,也住了些仆妇侍从侍卫。沧海院有一小门,打开了就是后街,因此有好些侍卫把守着。院中又设有厨房,厨下也有厨娘帮佣。此外还有门房园丁马夫车夫等,人数不少。
    小寒想着与厨房的厨娘套套近乎,可是,连厨房的门都没踏进去,就被崔嬷嬷请了出来。
    崔嬷嬷指了指厨房门口一侧粘贴的字,冷冰冰地道:“厨房重地,闲人免进。”
    小寒忙道:“嬷嬷,我从前也学习厨艺,会做许多美食……”
    崔嬷嬷打断了她的话:“沧海院自有厨娘。姑娘,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