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92

    她靠得近,热气呼到了周承康的耳朵上,吹的他心猿意马,飞快道,“夫人,这怎么种,您说个话,保证给你弄得妥帖。”
    两人花了半日,把那堆番薯埋进地里,一个挨一个排好了用土盖上,简直一言难尽。周承康见了,都忍不住道,“我们那么多地,还是荒地,不怕浪费的,你何必给它挤到一起?”
    李青荷笑着摇摇头,“过段时间再说。”
    两人忙着春耕,今年找人收拾地的时候,李青荷就让他们掏出来宽窄行,两尺左右的期间留出一条道来,麦种就撒上后,还能有条道走,和村里其他人洒上去的那种很大区别,看起来似乎浪费了地。
    虽然有人觉得这样很浪费,但到底是荒地,人家也懒得说。再有,李青荷不会种地,难道周承康还不会?
    几天后麦种下完,那边杨家已经在处理他们家的荒地了。他们自家就没有会种地的人,所以还是请人,和李青荷不同的是,他们家请人是欠着工钱的,说是秋收过后发工钱。
    李青荷请一个人是十五文一天,中午一顿饭,杨家中午没有饭,不过给了二十五文一天。工钱可以说很丰厚了,干活的人也多,一下子来了二十多人,不过几天,五亩荒地全部收拾了出来。
    现在村里看向原来的那片荒草地,先是这边一大片平坦的地,中间还有李青荷的房子,然后往村外的方向看,会发现中间夹杂着一片荒草,再过去又是一大片带着坡度的平坦的地。忽略中间留出来那片养鸡的杂草地的话,比原来荒芜的样子好了许多。
    杨家的地里也全部撒上了大麦,值得一提的是,杨家已经在找人搬了青砖过来,似乎还要造房子。并且,他们家还在两家中间的分界处修了院墙隔开,只在最外面的地方留出来一条道。
    有了院墙其实也好,本来李青荷靠近杨家的那面全都是荒地拿来养鸡的,以前她让李奎他们帮忙,编了竹篾拦着,如今有高高的院墙拦着,当然更好。
    至于杨家修院墙的初衷,管他呢,反正李青荷也没打算和杨家来往密切。
    前前后后种子下完,已经到了二月初。万物复苏,天气渐渐的温暖起来。
    早前李青荷种下的番薯已经郁郁葱葱长了一片,她看过之后,从根部开始掐,然后找了周承康一起去种。
    看着掐下来的苗,那真是连个根都没有,周承康拿着锄头挖坑,几次欲言又止,面色一言难尽。
    这都能活?
    那苗,拿去炒菜还差不多。
    他们俩所有的地除了菜地,全部都已经种上了大麦,现在挖的坑,都是原先留出来走的小道。等于是栽到了大麦的区间里。
    李青荷看到他神情,“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这样是白费力气?”
    周承康想点头吧,又怕打击她,试探着道,“这连个根都没有……”而且上辈子他知道村里有人种这个,那是真不划算,但是这种种法,他也没见过。
    李青荷蹲在地上,把番薯苗往挖好的坑里摁,“过两天就有根了。”
    两人忙了近半个月,才算把留出来的小道都种上了,期间因为掐了一茬没长出来还休息了两天。
    这边忙完,已经到了二月底,村里人春种完后,勤快些的开始砍柴,或者去镇上找短工,但李青荷又忙着养猪了。猪肉可以吃,还可以卖,最要紧是猪粪,当下可只有那个来肥地。
    想要养猪,她连个猪圈都没有,于是又开始做砖。这猪圈和造这房子不一样,造房子用青砖,但青砖太贵,猪圈就用不起,一般都是用的土砖,这个费些力气,不用花银子买。
    李家的地,今年还真就是李福自己种完的,钱氏一直躺着,帮着撒种都没去。
    偶尔余妍会过来找她说话,还说钱氏整天躺着,别说下地,那是连饭都不做,李福干完活回去,大部分都是煮个糊糊对付一口,钱氏吃那个,居然也能吃得惯,最近地里忙完了,据说她爹还学会了炒菜了。
    她这个病,还没完了。
    李福烦不烦李青荷不知道,但是她愿意迁就钱氏,就是因为她和自己爹好好过日子,帮他做饭洗衣,冷了热了有个人问。现在既然她不想好了,那多的是办法嘛。
    李青荷让周承康亲自去请李福过来帮着做猪圈,从造土砖开始。
    李福本就因为自己太忙而帮不上女儿觉得过意不去,现在地里忙完了,刚好这边去请,第二天他就换了衣服过来了,早前周承康去的时候,特意嘱咐了,早饭到这边来吃,会提前准备好。
    李福到了,浓稠的粥已经熬好,热气腾腾的送到他手上,还有两碟可口的小菜,吃完了才开始干活,到了午饭的时辰,馍还是加了精面的,桌上有肉有菜有汤,都是热的,味道也不错,确实是女儿的手艺。
    好吃是好吃了,到底忍不住道,“会不会太抛费了?”
    李青荷笑了,“不会,吃了不可惜。”反正李福也不要工钱,就是吃点饭,她还养得起。
    李福就不说话了,只是打土砖的时候,手抡得更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