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3
是三成利,而这三成当中,还有一半是要给五殿下和成君分了的,最后能到咱们手上的也就是不到八百两。”
“这也不少了。”魏临算了算,十天八百两,一个月两千四百两,一年……
他又开始拨算盘,最后算出来的结果让魏临倒吸了一口冷气。
两万八千八百两。
我的天。
霍云岚则是早就有预料,温声道:“漕运本就是所有生意里面最赚钱的,加上我们有五王子护驾,漕运衙门帮忙,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多波折,银钱自然是滚滚而来。”说完,霍云岚笑着看向魏临,“其实我还要谢谢表哥,如今齐楚合一,日后的生意好做许多。”
魏临缓了缓神,闻言便笑着回道:“保家卫国不过是我分内之事,不必言谢的。”
霍云岚的指尖轻轻地拨弄了下魏临腰间挂着的穗子,嘴里道:“那不一样,相公为国征战这是于公,而于私,若没有相公的赫赫名声,没有如今大胜还朝的鼎盛名头,我又从哪里得来这诸多便宜?”
魏临笑道:“谢娘子夸赞。”
“等晚上时候,我亲自给你做桂花糕可好?”
“娘子如今身子不便,还是不要劳累,”说着,魏临低头在她眼角碰了碰,“若是娘子真想谢我,几个月以后再说。”
霍云岚先是不解,而后了悟,接着耳朵通红的瞪了他一眼,过了会儿才轻轻地“嗯”了一声。
有些事,可不止他想,自己也是想的。
这一声轻轻的,却让魏将军生出了无限动力。
魏临继续低头看账册,拨弄着算盘珠子,很是专注。
不过他并没有去碰核心账目,只是挑了些零碎的练手,算错了也很好瞧出来,不然自己不仅不能为娘子排忧解难,只怕反倒会给霍云岚添麻烦。
魏将军算的仔细认真,也就没发现霍云岚的眼皮越来越沉,不多时便合上了眼目,沉沉睡去。
等她呼吸平顺,手也不自觉地抱住魏临的腿后,魏临才停下了动作,低头去瞧。
此时霍云岚已是进入了黑甜梦乡,神色安然。
魏临不由得笑起来。
拨弄算盘珠子的声音又脆又响,久了其实挺烦人的,偏就自家娘子能在这样的声音里安稳入睡。
果真是个命里带财的姑娘。
而漕运的生意发展比霍云岚想象的更为顺遂,尤其是在魏临升位后,魏家的生意更是没人打坏主意。
若是旁人的船,欺负一下顶多被骂几句,可是魏家的船上,那些护卫多是曾在军营里做过事的,真正上过战场见过血,谁敢惹他们?
尤其是背后还有辅国大将军,捋虎须的事情少干为妙。
而那些做生意的商人便更喜欢把自己的货物交给魏家来运,更为安全妥帖,加上漕运衙门帮忙,到的速度也快。
于是漕运生意大盛,霍云岚终于体会到了漕运的甜头。
若说其他铺子是钱串子,那这里就是聚宝盆。
同时霍云岚也在心中庆幸,当初给萧明远与萧成君分利是对的,不然现在这么多的钱堆在家里,没事也要惹出事来。
而时间匆匆而过,很快便到了郑四安与萧成君大婚的日子。
在他们大婚前三天,《牡荆杂报》就登出了消息,放在了极显眼的位置。
如今的《牡荆杂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刚刚开始在都城卖杂报时,因着上面有不少与魏大郎交好的名士文章,故而来买的多是文人。
可随着这杂报在文臣清流里出了名,便有不少人开始给魏淮的书斋送文章,希望刊登,他们更是以能和名士出现在同一份报纸上为荣。
来的文章多了,魏淮又是千金买稿,那些不得志的书生也蠢蠢欲动。
有会写故事的尝试的人送了过去,很快就得到书斋的酬金,此事宣扬开来。
一时间,都城纸贵。
或许他们做不出那些高深文章,但是写些故事还是可以的。
杂报也来者不拒,择优选取,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写的好,就有机会被登出去。
而这些看起来有些俗的故事却让杂报销路骤然打开。
普通百姓可看不懂那些家国天下的大事,可他们喜欢看里面有趣的文章,不认字的也会到说书摊里听一听,杂报的名声远播。
从之前要沿街叫卖,到现在供不应求,魏家书斋进项翻了十倍不止。
这时候自然有眼红的出来骂魏淮丢了读书人脸面,不修德行,一声铜臭气,着实庸俗。
可这时候却有不少之前一直喜欢骂有钱人的清流文人出来给杂报说话。
原因不难想到,这杂报可是他们出名的好机会,若是能登报,那可是极有脸面的事情,更何况魏淮给的酬金丰厚,谁和钱过不去?
君子六艺,熏香品茶,哪样不要钱?
再高贵风雅的人,也是要吃饭喝水的。
于是文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