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么懂得不少,祖上有做大官的么。”
厨娘想着潇晓晓以前是那家千金,后来犯事儿,发配这边,门第没落了。
潇晓晓摇头。
其实有人来帮衬煮饭,厨娘是乐意的。
不问潇晓晓来这府中帮衬她做菜的目的。
县太爷赞赏的人必有过人之处。
而她,也可以跟着潇晓晓做菜。
看潇晓晓打扮,并不是中规中矩的安国姑娘的打扮。
那双手,还有脸蛋,看是乡下人。
但那双眼睛,整个人的气质,厨娘怎么都不能把她当乡下人看待。
对面前的姑娘,就算不问名姓,厨娘并不觉得她是一般人。
伙房,厨娘去生火。
潇晓晓就厨娘篮子里的鸡,洗净,那怎么看,手法娴熟。
甚至可以说一流。
野菇没扔,但是那些煎饼裹在里面,已经烂掉了。
潇晓晓觉得相当可惜。
潇晓晓将洗净的鸡放入罐子,再一一加入生姜,红枣,枸杞。。
厨娘在旁瞧着的目瞪口呆。
府衙的人并不多,然则这厨娘今日主要负责县太爷的饭食。
炖鸡至一半,潇晓晓加入那些野菌,她特意采摘的。
最后放盐,待半个小时后,才起锅。
*
既然两个人达成协议,潇晓晓一开始跟厨娘商议给县老爷一个惊喜。
饭备好,县衙的后院挺大。
潇晓晓没有人让她过去她不能随便进入。
她能进伙房那时得了厨娘的应允。
菜由县太爷身边的小丫鬟来伙房端进去。
十来分钟后。
第二十四章
耕牛在安国是缺口大且价格昂贵,有些人一辈子连牛毛没摸过。
“知晓本官为什么对你另眼相看么?!”
潇晓晓垂眼沉默
“觉着你身上有别于一般乡民的东西,就这样吧,但愿本官没有看走眼”
潇晓晓退下。
*
三天后,果然有人牵了牛来,是姓刘的一家军户。
一头老牛,潇晓晓从它频频垂下的眼皮,但她不介意,现在她需要一头牛,哪怕是一头垂老老牛。
有了牛,得有犁头。
还得有会用牛的人。
要说起犁头,也废了一番周折,先是图纸,潇晓晓也庆幸自己在D市乡下长大,前世潇晓晓国家史典中发明了曲辕犁,大大的促进了耕种。
潇晓晓记忆中的D市乡下小时候用的犁,更轻便,翻地也快速。
潇晓晓凭借着记忆将大致轮廓描了出来,然后请木匠师傅加以修正。
其实这犁头也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倒三角形。这部分由精铁打造,其他柄身为十字,头握在耕地人手里,两边的挂绳。赶着牛在地间走。
打造这副犁头,潇晓晓倾尽全部家当。
随后就是耕地了
四十亩地,不可谓小事儿。
潇晓晓不会,可苗老五会啊。
人人都道苗老五当了上门女婿。
潇晓一羞得恼的不肯出门。
但潇晓晓不惧人言。
还有那方德成,为了追求潇晓一,几乎隔两天上门,知晓苗老五日日在潇家地里干活。
自己也索性日日一有空就来地里,帮潇晓晓干活。
潇晓晓也不亏待。
几个糖馍馍她还供应的上,老灶,烧火,面粉,用草根煮水,出了甜味水来和面。
篾做的蒸笼放上,盖上盖子。
就是白面馍馍。
汤,依旧是野菜汤。
*
潇正才家里养了几只羊,一些鸡,一些猪,日子倒好过起来了。。
当初还有二十两银子,潇晓晓也以为会留着给潇长庆娶媳妇。
哪知,后来没了音讯。
富户张旺家的女儿呢。
那可是柴氏中意的。
许多日子后,潇晓晓听村上人谈资,原来柴氏去门上提亲,明明自己就带了三只羊做聘,却要人家女方五只羊的嫁妆。
那张旺也不是个傻,当时就冒了火。
后来这事儿也就谈崩了。
银子捏在手里又不能生钱,两口子东躲西藏藏钱,后来干脆又置了些家畜回来。
*
安国的女儿家,虽然没有分得土地,却也不用交税,服役,所以,也替潇晓晓省了不少事儿。
砍来的竹竿是要钻洞儿。
潇长语,潇长立就喜欢来巴着潇晓晓玩。
又过半月,地一耕,枸杞苗下地。
井边搭起了辘轳,便于提水,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井上汲水起重装置。
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