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9

    是二皇子一系因为陛下和大皇子的这次失踪而吃了大挂落,一时之间恨不得把自家给低调到无人问津的程度。而大皇子和那个郑伯爷却是受了天大的好处的。
    之前陛下一直没有册封太子。哪怕大皇子是实打实的嫡长,是不少朝臣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太子,但陛下却以众皇子年幼的理由一直拖着没立太子。因为陛下更喜欢爽朗英气的二皇子、二皇子又有敏贵妃、左大将军为后盾,以至于很多人心里都认定二皇子才是陛下心中认定的继承者,立场变得微妙起来。
    但这次失踪归来后,陛下显然更看重大皇子了,据说,陛下已经有册立大皇子为太子的意愿,或许很快就会进行册立大典的。大皇子陪着陛下失踪了这么一场,若是能够把太子的名分定下来,那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然后就是那个最有福气的郑伯爷了。
    这真是天大的福气。谁家上个山就能捡到受伤的陛下和大皇子呢?这位郑伯爷家的公子和小姐不单捡了陛下和大皇子,郑伯爷本身还救了陛下两次,最后身受重伤把陛下给感动的直接封了伯爵。明明只是一个乡间的农户而已,可不过是一晚上的功夫,这位就直接鱼跃龙门、开始和他们这些世代书香、或者开国功勋的门第平起平坐了。怎么能不让人感叹在意?
    不知道有多少权贵家的少爷小姐都在暗地里偷偷的嘀咕和不忿,准备给那义勇伯郑伯爷家的公子和小姐个下马威呢。
    只是和那些沉不住气的小辈们不同,这些世家和功勋的当家人却各自都在书房里琢磨着,觉得那个郑伯爷不是简单的人物。
    对陛下有救命之恩自然是应该重赏的。只是,陛下本身却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随意就能给人发一个伯爵之位且三代不降爵的人。陛下想要感谢郑百十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可偏偏他就选择了这几乎是最大的封赏,能让陛下做到这一点,那个郑百十一定有着过人之处。
    “据说陛下回京的那天晚上,这位郑伯爷带着他的十八位义弟,一路连斩伏击者近百人,堪称悍勇无匹。而在最后入城之时,伏击者人数众多,郑伯爷他们虽已处在劣势,却丝毫没有怯意,个个身染鲜血还在拼杀。当时有两发利箭直奔陛下和大皇子而去,郑伯爷耳聪目明,飞身跃起替陛下和大皇子各挡下了一箭,自己却身受重伤。为此陛下大怒,直接亮出身份要找九门提督梁大人,而当时在北城门守卫的刚好是梁大人的心腹,一下就听出了陛下的声音,大惊之下才带着人开城门护卫的。”
    “说来也巧,当时柳尚书家的那个风流的大公子正带着柳家的护卫们从花街路过,结果这位柳大公子倒是也认出了大皇子,然后带着柳家的护卫冲了进去,倒是得了个不大不小的奖赏。”
    吏部尚书、现内阁首辅张泽张大人的书房里,张尚书正听着儿子收集的关于郑伯爷家的消息。
    他听到这里的时候忽而抚须一笑,看了一眼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孙子,忽然开口:“明清,你来说说这郑伯爷和柳大公子。”
    张明清闻言站起身,对着自家祖父躬身行礼之后,才道:“郑伯爷有勇有谋,柳如峰……心思不正。”
    张尚书眼中微微流露出一丝笑意,却问:“哦?郑伯爷有何谋?柳如峰如何不正?”
    张明清看了一眼自家祖父,却不再说话了。
    他这样的表现让旁边的张学士忍不住对着自家儿子瞪眼,但张尚书却哈哈大笑了起来。对着自己儿子道:“你果然不如明清,不过能生出明清这儿子,也算你对得住张家了!”
    然后张尚书就看着窗外的月色轻声道:“不管是郑伯爷的谋,还是柳如峰的不正。都不是咱们能够宣之于口的东西。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
    “呵呵,我原本以为大皇子后路艰难,即便大皇子有明君之志汉武之才,朝廷日后也必有一段血雨腥风的争斗。”
    “但现在,这位郑伯爷的出现,或许会带来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转机吧。”
    “明清,郑伯爷他们一家已经进京两日了,明日你就代祖父去拜访探望一下这位新晋的义勇伯吧。听说这位义勇伯有两位公子,大公子颇有乃父之风。”
    张明清又起身行礼,口中称是。
    而在户部尚书柳峥家中,柳尚书却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万万想不到,那郑百十竟有如此悍勇之力,若不是他横插一脚。大事已成!!”
    “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大好的形式几乎毁于一旦,若不是有如峰这个后手,咱们这次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柳尚书看着坐在黑暗中的人影,心中颇有些懊恼。如画已经说了郑家会是他们家的大敌,他却没有在意,只觉那不过是一户农家,能翻起什么浪花?可现在,他却被那郑家给弄得进退不得。他原本还并不很相信如画那预知之梦,但现在想想,不管是如画称呼大皇子为太子、还是如画清晰的说出了城东车马行的问题,都证明如画的预知之梦极有可能是真的。
    只是他那时并不相信,亦没有重视。不然的话,他只要提早一步灭掉郑家、或者说服左将军派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