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40

    季云庭从假山洞里出来,看着季云渊噗嗤笑出了声,“大哥,看你把人家冯姑娘气跑了。”
    没想到假山洞里竟然藏着人,季云渊瞧着三人惊讶,“你们怎么在这里?”然后无奈地笑了起来:“这事可别传出去,让祖母和我爹我娘知道。”
    季云菀忍着笑问道:“大哥哥是怕伯父伯母知道了,催你成亲不成?”
    “放心吧,伯父伯母就算催你成亲,也定是京城哪家勋贵家的娇小姐,不会让你娶冯姑娘的。”季云庭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呲牙。
    “你啊,在这里是不是想爬树溜出去?信不信我告诉我爹,让他再打你一顿板子。”季云渊板起脸,“快回花园陪祖母看戏,我有事先走了。”
    说完,背着手大步离开了。
    “呀,冯姑娘你怎么又回来了?”冷不丁季云庭突然嚎了一嗓子。
    远处的季云渊脚下突然一趔趄,急忙回头看。
    “哈哈哈哈,大哥,骗你的。”季云庭大笑出声。
    季云渊从地上捡起块小石子,抡起胳膊就扔了过来,正中季云庭额头,他满意的拍拍手走了。
    “嗷,疼,大哥太过分了。”季云庭捂着额头,苦着脸嘟囔。
    “谁叫你骗他的。我瞧瞧。”季云菀伸手掰过弟弟的额头,见只是略微红了一块,伸手替他揉了揉,说道:“别想着偷偷溜出门,走,跟我回去看戏。”
    “我都大半个月没出门了。”季云庭不情愿地哀叫道。
    “行啦,晚上有灯会,我听大姐姐说了,大伯母允我们晚上出去逛逛。”季云菀说道。
    “真的?”季云庭一下高兴了起来,兴冲冲要往戏台走,“回去看戏。”
    盼着盼着天黑了,老太太让人在花园的水榭摆了三桌饭,府里的老爷公子一桌,老太太和周氏叶氏以及几个姨娘一桌,姑娘们一桌。因着府里没有外人,唯独一个冯青青也没什么拘束,因此男女眷便没有用屏风隔开。
    用完晚宴,应景的吃了粽子,季云庭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周氏笑盈盈对老太太道:“今日街上有灯会,想必热闹的紧,不如让府里的姑娘少爷们也出去逛逛,热闹热闹。”
    老太太瞧见孙儿孙女都眼巴巴的看自己,失声笑道:“去吧去吧,也不拘你们在府里了,省的你们说我这个祖母不好。”
    “祖母最好了。”季云庭欢喜的蹦起来。
    周氏让季云渊和季云泓看着弟弟妹妹们,又让丫鬟取了银子来交给他们和季云舒,让他们看弟弟妹妹们喜欢什么,便买下来。
    前院套好了马车,大房二房各一辆,还有一辆坐着丫鬟,三房只季云菀和季云庭两个人,他们便跟着大房一起,季云庭和季云渊骑马,季云菀则和季云舒几个坐马车。
    大街上灯火辉煌,人流如织,泾河两岸华灯如昼,小贩游人熙熙攘攘,端的是热闹。
    一行人下了马车,见街上众人都带着面具遮住半张脸,季云兰指着不远的一个面具摊子道:“我们也去挑个面具带吧。”
    季云渊和季云泓带弟弟妹妹们过去,一人挑了一个面具,就涌入了人流中。
    虽有丫鬟们跟着,但人流拥挤,摩肩接踵,没一会儿就被人群给挤散了。等到季云菀随着人流出来,到了堤岸边,才发现她和季云舒几个也走散了,周围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原地张望了会儿,没瞧见熟悉的人,想着大家都在这里,走着走着或许能碰上,便一个人边走边看。
    她长到十四,还是第一次来逛京城的灯会,和林州的灯会比起来,要更热闹人更多摊子上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也要更多一些。
    季云菀在摊子上瞧上了一个小瓷人,栩栩如生甚是可爱,她问了问价钱想要买下来,一摸身上,才发觉没带银子,出门大伯母给的银子都还在季云舒那里。
    摊主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子,见她迟疑,热情地道:“姑娘,你若真的想要,可以给你便宜些。”
    “不要了。”季云菀放下小瓷人,悻悻的说了一声,往旁边桥上走去。
    祁承一向对灯会不感兴趣,但妹妹祁颜闹着要来灯会,他只好陪她来逛。街上人多,他一时没注意,祁颜就不知道跑去了哪里。他只好让冯冀去找,他一个人漫无目的地闲逛。
    在一个瓷器摊子前,他听到旁边姑娘的说话声,莫名有些耳熟,转头看,就看见一个熟悉的娉婷背影向石桥上走去。
    发觉她是孤身一人,祁承迟疑片刻,就跟了上去。
    季云菀站在石桥上往下看,桥下河水潺潺流动,星星点点的乌篷船飘荡在河面上,青年男女在夜色中相携游河。夜风拂面,凉爽宜人,四周的嘈杂声和欢笑声,组合成一派平和昌盛的夜景。
    她想起上一世的端午,她独自一人留在锦绣院中,和亲弟弟疏远,不与大房二房往来,是何等的孤寂,何曾体会过这样美丽的夜色。
    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桥下突然有人推着板车过来,高声叫嚷道:“让一让,让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