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4

    在写对联?”
    皇帝点头。
    阿荧又看了看春联上舅舅写下的唯一一个字,阿荧认得那是个“风”字。
    “风... ...风调雨顺... ...千家乐... ...”
    阿荧说罢,又盯着手中的镇尺想了许久。她一面玩弄着手中的玉镇尺,一面低低的“嗯”了许久。
    “风调雨顺千家乐,国泰民安... ...百业兴。”
    她说罢,又转头看向舅舅,“舅舅觉得这样写可好?”
    皇帝笑着捏了捏她的圆鼓鼓的脸,道:“好,就如你所说的写。”
    随后皇帝将阿荧放了下来,阿荧将舅舅的砚台中倒了几滴清水,随后又拿起砚台旁比她手指头还要长上两寸的柱形墨条帮舅舅研起了墨来。
    她向来手劲儿大,不过一会儿就将几滴清水研成浓墨。皇帝持笔沾了沾砚台中的墨水,刚想要下笔却又将握笔的手抬起来对阿荧道:“你来。”
    “我来就我来。”阿荧接过笔,又让舅舅给自己让个位置。
    待到阿荧站在桌子的正中央后,又撇头看着舅舅道:“舅舅可确定了要我写?别人都说我写的字可难看了。”
    皇帝听了,皱眉道:“谁说的?告诉舅舅,舅舅罚他们便是,让他们再不敢说。”
    “那可别。”阿荧听了,忙道:“我就胡乱说的。”
    事实上,这宫里除了四哥和嫣儿,也再没有人敢嘲笑她的字了。可倘若她告诉舅舅是四哥和嫣儿嘲笑她的字再让舅舅罚了他二人,那他二人肯定记恨死她了。
    她拿着笔往砚台上沾了点墨,随后行云流水的写下上联六字。
    笔法一气呵成,如龙走蛇,无拘无束。加之她落笔有力,丝毫不像一个女子的字迹。
    皇帝看后皱了皱眉,阿荧看着舅舅,问道:“舅舅觉得我写的如何?”
    皇帝迟疑了一会儿,但还是笑说:“阿荧写得不错,但还是应该再练练字。”
    本朝自太|祖皇帝起便盛行正楷,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形体方正,规矩整齐。也因太|祖皇帝的喜好之故,之后的帝王朝臣皆书写正楷,若遇字体不工整者或被弹劾不敬先祖或遭贬谪流放。近百年来这等风气更胜建国初时,参加科考的童生若是不按朝廷规矩的字体书写答卷,无论作答如何皆不予通过且子孙后代亦不可参加科考。
    阿荧自己也知道,她的字与众人审美不符。纵使舅舅说她写得不错,可那是因为舅舅不想打击了她的自尊心。
    可她真心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错,虽说及不上大家书法,可她亦或是其他认识她的人至少能在若干人的字中一眼便认出她的字。
    她就是她,她与其他人不一样,也不想和他们一样。
    皇帝从阿荧手中拿过笔,对她笑言道让舅舅来写下联。阿荧亦是乖乖的将手中的笔还给了舅舅,然后让出位置给他。
    皇帝刚拿起笔想要沾墨,便听到李忠道:“官家,太子正在屋外候着呢。”
    他听罢,搁下笔道:“让他进来。”
    还未等何琰勋进到屋内,阿荧便识趣的退了出去。她刚踏出门,便见到何琰勋背对着她看着前方的文承殿。
    她故作乖巧的向他行礼,待到他让她起身之后便一溜烟的离去了。
    李忠见了,一边笑着一边将何琰勋请入阁内。
    阿荧出了文承殿,再往西边走,走了没几步便到了惠春湖畔。她抬头,见到对岸柳树下立着一位身形略微清瘦的男子。那男子好似特别中意月牙色的衣衫,今日也特意穿了一件。只是今日是除夕,穿得这般素净却觉得有些不合时宜。
    这湖不大,阿荧一眼便认出了站在湖那边的是二哥。她向他挥了挥手,他好似没看见,阿荧本打算向他走过去,却见一女子已然走到他的身边。
    阿荧朝那女子看了许久,只觉得那人自己应是见过几面的,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名字来。她驻足看着对岸的二人,只见那女子从怀中取出一个红荷包交到了二哥的手中。
    二哥将那女子送给她的荷包收下,又对她道了几句。那女子听了低头转身,一边抽泣一边取出帕子拭泪。
    何琰殊见罢,从让那女子转过身来。他走近她好生了宽慰了那女子几句,女子方终于停止了哭泣。
    不过一会儿,那女子便离开了。阿荧见了想要去跟二哥打声招呼,却又见到二哥跟在女子身后也离去了。
    第10章 落水
    自午后开始阿荧便开始为今晚的宴会打扮起来,待到阿荧至庆余殿时便已经疲乏不堪。这时候晚宴已经开始,她端坐于嫣儿身边又望了望四周,确认过四周无人注视自己后便用手捂着嘴打了一个哈欠。
    站在阿荧身后的问薇见了,忙低声唤了句,“公主。”
    阿荧砸了咂嘴,回头抱怨道:“又没人看到。”
    这个时候,殿外有人姗姗来迟。来者是一个不过二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