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7

    怒不可遏,却不是对着赵氏—而是那两个说闲话的奴婢!
    “母亲自来公正,怎么可能拿着给你我二人顶立门户的产业尽数给妹妹?那些多半是娘大半辈子的私房,她一向生财有道,原本嫁妆就多,经过她的手,翻了三四番都不止,你呀,可别听那些下人胡吣!”
    赵氏点头,心中却是越想越不对劲。
    她心思细,家里人都知道,可这几个丫鬟竟还这么巧,在她经过的小路上侃侃而谈,句句刺她的心,这明显是人为!
    展眼到了七月,七月初六日,建昭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七月初七日,郗齐光被早早叫起身,开始沐浴更衣,而后坐在梳妆镜前被皇宫出来的嬷嬷并着盛氏妯娌压着绞面,饶是她面上绒毛颇少,也免不了吃一番苦头,只觉得自己的脸都肿胀起来。
    见郗齐光止不住地想要碰碰脸,被盛氏拍了下去,“还嫌不疼是不是?谁出嫁都有这一遭,过些时候就好了。”
    说着疾言厉色起来,“都说了别碰了!你的手未必就多干净!”
    来的全福人是皇室的大长公主,亦是新皇的姑祖母,除非皇室婚嫁,否则想要请她出面,难于登天。
    恭淑大长公主是京城难得的全福人,与驸马琴瑟和鸣,两人携手走过大半辈子,几乎没有红过脸,夫君在,儿女在,孙辈在,京中想请她的多了。
    只她身份尊贵,轻易不来。
    恭淑大长公主因着日子顺遂和美,看着便是慈眉善目,和软至极。
    “哟,新娘子真是好看,我活了这许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齐整标志的人物!”
    说得郗齐光面上似有火烧红云,微微垂首。
    大长公主拿起象牙嵌红宝石榴花梳子,“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随后为她绾起发髻,便有人为她固定好九龙九凤冠,但并非是漆竹扎好的状帽胎,而是和平日所戴的步摇冠差不离,只是这个略大而已。
    换上皇后的玄色礼服,衣襟处、袖口处滚着红色的边儿,平添三分喜气。
    映衬着头上的赤金点翠龙凤冠,更显貌美无匹。
    眼看着吉时就要到了,急忙给郗齐光上好唇脂,压着她去婚床上坐下,并在她所居的拔步床旁的小案上放了托盘,上面呈着一把羽扇。
    钦差大臣手持圣旨及册宝如时来临,送到郗齐光的含光院,郗齐光行跪叩之礼,接过册宝,圣旨则有旁人收起,抓起羽扇,掩着面,拜别高堂及祖父母,登上凤辇,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皇宫而去。
    穿过承德门,端门,午门,郗齐光乘着凤辇,被送入凤仪宫。
    浣春等四人走在通往中宫的御道上,虽面色不显,可心中却是欢喜极了,只盯着眼前的轿撵,与有荣焉。
    待闻得皇后已至,建昭帝身着婚服,前去上阳宫,行礼谢恩,太上皇和皇太后只是紧着打发他走,前去太和殿赐皇后亲属及诸王百官宴席,太上皇特意晚他一会儿才到。
    而皇太后,则是紧赶着去了寿安宫,身后跟着早早就等在宫门外的一众大臣夫人们,设宴款待皇后家族的女眷。
    两边宴会,俱是灯影迷离,觥筹交错,各种吉祥话恭维话,不绝于耳,郗家虽慨叹女儿出嫁,可到底是开怀的。
    一次盛大的宴会,宾主尽欢。
    时间悄悄地,悄悄地,便到了酉时过半。
    建昭帝也到了凤仪宫的新房,一片喜庆的红色。
    第14章
    新房的东面西窗,设着桌案,桌前列有豆、笾、簋、篮、俎,见建昭帝到了,忙退开,闪出空间,留给二人。
    郗齐光本就生的颜色好,许是人逢喜事,在浅浅的、朦胧的灯光下,面色更显娇艳,黛眉连娟,朱红点唇,云髻峨峨,一颦一笑,竟美得不似真人。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恍惚间,他兀地想到了这句诗。
    建昭帝本就是定力极高之人,失神一瞬,便立刻抽身,将手递给郗齐光,带着她下了喜床。
    喜房候着的宫人连忙扶着郗齐光下了喜床,与建昭帝一同祭拜,每祭拜一次,便用一顿饭食。
    如此三次,倒也用的异常满足,尤其是她一日水米未进。
    郗齐光坐在梳妆镜前,深吸着气,摘下了异常沉重的龙凤冠,起身去了旁边的耳房沐浴更衣。
    建昭帝轻咳两声,同样也起身去了另一侧的耳房盥洗。
    待到郗齐光出来,便见到已经坐在桌前的建昭帝,两人对视,空气中缠绕这道不清说不明的尴尬与暧昧。
    宫人们鱼贯而出,便是十分的眼色。
    躺在大床上,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说话,安分规矩至极,龙凤喜烛仍旧燃烧着,透过软烟罗所做的床帐,更显迷离。
    建昭帝握住郗齐光的手,声音低沉悦耳,传进她耳中,心中痒痒的,“夜深了,改歇息了。”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