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22

    忆起第一次见孟见琛的时候,她拿他当姐夫。可后来,他们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夫妻。
    她想到孟见琛对她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和宠爱,眼泪再次决堤而出。
    孟见琛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他现在出了事,她这个做妻子的却只能像个局外人一样手足无措地等待,她帮不上他一点忙。
    陈洛如觉得她好没用,除了败家和胡闹,她还为孟见琛做过什么?
    想到这里,陈洛如抽噎着擦掉了眼泪。
    她去浴室打开水龙头,用手掬了一捧冷水洗脸。
    她怔怔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睛肿得像铜铃一般,娇弱的皮肤在泪水的浸泡下敏感至极,隐约能看见微小的毛细血管在皮下交织。
    越是这种时候,她越不能软弱。
    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与其当一只逃避现实的鸵鸟,不如迎难而上。
    陈洛如从小到大,都是被人呵护着长大的。
    嫁给孟见琛以后,她一直在他的羽翼下惬意地生活。
    可现在,庇佑她的羽翼不在了,她要学会独自面对。
    想明白这一点后,陈洛如的脑子迅速冷静了下来。
    她开始在通讯录里挨个找同学,询问他们是否认识医药行业的专家。
    她不相信京弘生物研究的疫苗是有害的,因为她比其他人更了解孟见琛——他的母亲因乳腺癌去世,他体会过失去至亲的那种痛,他怎么会随意践踏他人的性命来赚钱呢?
    孟见琛的初衷是不再让乳腺癌夺去更多无辜的生命,不让孩子失去母亲,不让丈夫失去妻子,不让父母失去女儿。
    所以他才愿意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做这件可能没有回报的事情,如果只是为了赚钱,以京弘目前的实力,随便投资什么项目都比投资医药研发更划算。
    陈洛如从来没有这么低三下四地求过人,可是为了孟见琛,她愿意。
    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联系上一个剑桥医学专业的华裔教授。
    高骞说不让她回国,不是口头说说而已。
    虽然孟见琛离开了,但是陈洛如身边有一批保镖。
    这些保镖没事的时候负责保护她的安全,一旦有事那就是最强的监控。
    陈洛如自知不能回国,便采取迂回战术,说要去英国一趟。
    她顺利抵达伦敦,当天就飞奔赶往剑桥拜访这位教授。
    陈洛如犹如化身一块海绵,拼命吸收着那些她从来没有了解过的知识,企图找到证明孟见琛无辜的证据。
    她不确定自己做的事情对孟见琛来说到底有没有意义,可她觉得这比坐以待毙强。
    在跟这位教授的交谈中,陈洛如了解到,目前我国国内药物上市前一般分三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是首次在人体上进行药物实验,主要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及人体的耐受性。
    II期临床试验的重点在于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III期临床试验则是为了获得全面的信息,为药物上市做准备。
    “能进入临床试验的药品,都必须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教授说道,“国内对临床医学的把控相当苛刻,按理说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那到底有没有可能?”陈洛如问。
    “这种事不能绝对地说就没有,但是临床的死亡案例极其罕见。而且究竟是试验诱发的死亡还是原病发展导致的死亡,不能执一而论。”
    “也就是说,临床期间死亡,未必是试验引起的?”陈洛如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点关键信息。
    “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知道你有没有那位试验者的死因报告?”
    “这个……”陈洛如犹豫片刻,立马又上网查了查。
    她发现,这件事越调查越蹊跷。
    如果是临床试验引起的死亡,那么死者的遗体应当作为宝贵的医学资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可是,死者家属却拒绝向京弘及合作医院交出遗体,理由是他们是杀人的刽子手,不能让他们对死者进行二次伤害。
    所以,死者的遗体在出事后第三天就被家属送到殡仪馆火化了,之后家属就天天去京弘大厦门口闹事,嚷嚷着要京弘还他老婆一个公道。
    这种行径,越看越像毁尸灭迹。
    她昨天看视频的时候,觉得这个丈夫好爱他的妻子,可现在……陈洛如毛骨悚然。
    讲道理,如果赔钱就能平息这位丈夫的怒火,那从京弘决策者的角度来看,那就赔钱息事宁人好了。
    天知道这件事让京弘股价跌了有多少,这位丈夫总不至于索要成千上百亿吧?
    可京弘没有赔钱,这应当是孟见琛的意思。
    也就是说,孟见琛也不认可是临床试验诱发的死亡。
    如果答应家属的要求,那就是变相地承认京弘生物研发的这款疫苗是有害的。
    想到这里,陈洛如焦躁了整整一天的心脏终于稍稍缓了一口气。
    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