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5

    中来,掀起帷帽时,翠绿衣袖滑下,露出一小截皓腕,衬着同样碧绿色的碧玉跳脱,愈发白得如同洗净的莲藕。
    “谢郎君。”
    她取下帷帽步入亭中来,带了点笑意地唤他。秋水双目如同被烟雨浸润的杏花一样,凝睇时自含情。绵绵烟雨在她身后泼洒成画,晕染出水碧天青。
    谢沂一时忘了装鱼饵,径直将鱼钩丢进了湖中。桓微心中微微惊讶,却也当是什么新奇的钓术,搭着采绿的手在亭中坐下。
    渡亭狭小,不过半臂之距。女郎身上经雨辛夷花的清郁令玄鲤红透了脸,扭头瞧见采蓝正笨拙地系着纤绳,如逢大赦地过去帮忙了。
    他既在钓鱼,桓微也不好叨扰他。这时却闻玄鲤懊恼地“啊”了一声,却是他系船的时候没能拉紧纤绳,让船跑了。桂棹兰舟彷如脱缰之马,在茫茫烟雨中远去。
    采蓝趴在栏杆上竭力地抓着,却怎样也够不着,不由气道:“你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都是你!”
    “你小心点!”玄鲤害怕采蓝掉下去,忙将她拎了回来。采蓝生气地推开他,眼角余光瞥见渡亭里坐着的谢沂,恍然大悟。同他挤眉弄眼道:“谢郎君好心计哈!”
    她们只有一条船,这渡亭又在湖心,船跑了,自然就只能同他们乘一艘船回去了。
    玄鲤急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好心来帮你,你倒污蔑我家郎君!”
    因着流觞宴的事,采蓝对玄鲤的态度倒好了很多。捂着嘴噗嗤笑着,回头去看仿佛一对璧人的女郎、郎君。
    桓微耳力极佳,自然是将二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了耳中,睫羽轻一扇低眉不言。
    她知道母亲想把自己嫁给眼前的郎君,对他也称不上讨厌,但同样的,也没有多喜欢。
    罢了……她在心中安慰自己。总比王九好。
    亭中又静寂下来,伴着绵绵的雨声,桓微轻轻开口:“吾听闻郎君曾跟随家君北伐,深入河洛腹地,可是真的么?”
    她问的委婉且曲折,谢沂却猜到她真正想问的是什么,在心中冷笑数声,“是。”
    那就好,自己果然没问错人。
    桓微心中微微庆幸,斟酌着,又问:“吾早年曾读过班固的《两都赋》,言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洛阳宫室光明,阙庭神丽。谢郎君可曾见过?”
    东西二京乃大齐旧都,如今皆被北燕占领,西京长安更是成了北燕的都城。谢沂自是没有去过的,但他却跟随桓泌短暂攻占过洛阳,更猜得出她为什么问这个,于是淡声答道:“西京已成贼人都城,不曾去过。倒是洛阳……白马秋风,铜驼荆棘,不复当年宫室繁华。”
    心中则冷笑,拐那么大一个圈子,不就是想问袁燕持么!袁家表舅的义子,他的好“表弟”!
    竟是如此么。
    桓微眼中划过一丝黯然,将目光投向亭外绵绵如连丝的烟雨,心里忽然就空了。
    那人骗了她。
    他说他自幼长在洛阳,那儿是大齐的旧都,有金谷春晴、铜驼暮雨。有朝一日他定会带她去看的。
    却原来,都是假的。
    她心底涌起微微的怅然,静默了许久,展眼看着亭外绵绵的烟雨,眼底渐渐泛出涩意。淅沥雨丝如连珠一般落下来,扰乱了水面上女郎的倩影。谢沂本还等着她拐着弯问到袁燕持身上,见没了声响,心中的火气才稍稍消了点。瞧见她映在湖面上的影子有些落寞,又有些心疼,生硬地道:“女郎没有什么要问的了么?”
    “唔……”
    她似乎当真认真地想了想,“我想问,郎君是在……效仿姜太公渭水垂钓么?”
    姜太公钓鱼不设鱼饵,只是这样,真的能钓上鱼么……?
    “……”
    谢沂一阵无言,收竿整线,将垂纶拉了回来。
    烟收云住,雨过天晴,熙日光辉暖融融洒下,湖面上凝结的白雾渐渐消散,远方已有采莲的船出航,采莲女的歌声像未尽的绵雨散在风中,缠绵轻灵,听不真切。
    “女郎,我们该回去了。”采绿轻轻提醒。
    桓微看着烟涛微茫的水面,小脸儿上现出一丝难色。玉树挺拔的郎君如玉山出云,峨峨起身,“仪简送女郎一程。”
    几人乘兰舟而返。小船似一只竹蜻蜓,轻盈点破雾气沆砀的碧幽幽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