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4

    晏遥的心一下子跳得厉害。
    她们这般贼喊捉贼,为的究竟是什么!
    晏遥的指甲生生掐进掌心,她此刻口不能言,就连与吴嬷嬷谈判的法子也没有,更别说是从这里脱身。
    她唯有用这样的法子让自己变得清醒些,告诫自己一定不能乱了头绪。
    半晌后,吴嬷嬷才继续说道:“至于从犯春杏。长公主原本没有怀疑过她,只是黄莺在遗书中指认了她的罪行,如今死无对证,长公主一时难做决断,为了您的安全,才先行将她从您的身边撤走。”
    晏遥深吸了一口气,心神稍定。
    她们既然想要利用春杏来威胁她,就必然会留着春杏的性命。
    吴嬷嬷这样说,至少代表了目前为止,春杏总归还是安全的。
    她站起身,走到门前,轻叩了两下房门,示意吴嬷嬷自己在听,还有什么冠冕堂皇的说辞,还有什么她可以“承恩”的事,都可一并说了。
    吴嬷嬷会意过来,终于进入了正题。
    “恭喜大小姐,陛下前日已下旨,将您赐婚于太子殿下,定于四月初五成亲。”
    晏遥一怔。
    这,才是她父亲半道折回的真正原因。
    而黄莺将这消息“透露”给她,为的也不是让她去查什么真相——因为黄莺知道,这场局中的一切,早已尘埃落定。
    她只不过是想在死之前,提前为她揭开一角画卷罢了。
    吴嬷嬷停顿了一会儿,清了清嗓子,又道:“长公主让老奴将她的叮嘱代为转告给大小姐——东宫,可不比这魏国公府,阿遥还需事事慎行才是。出了嫁,想家的时候,有空常回来看看便是。”
    这话有两层意思。
    这第一句,是个警告。
    是在说她如今虽已无需“慎言”,却还有这一双手可以比划书写,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心中该有数才是。
    而这第二句,则是个威胁。
    是在提醒着她春杏如今还在她们手上,倘若她不能够听话,苦的可不会只有她一个。
    “大小姐若是听明白了长公主的话,便叩两下门,老奴好回去复命。若是听不明白,叩一下门便可,老奴,可以再好好与您说一说。”
    晏遥心烦意乱地叩了两下门,好将她打发走。
    说一说?
    还有什么可说的!
    翻来覆去都是那一套吃人不吐骨头的说辞!
    晏遥想到这里,火气突然蹭的一下子就窜起来了!
    她扮了十年贤良淑德,忍气吞声,寄人篱下,原本想着有朝一日找到那赚钱的好门路,出了这魏国公府,凭本事吃饭,便可自由自在,与春杏一同过上快活日子,谁知……
    谁知半路竟杀出了本怪书!
    她那时还当是个宝贝,以为能凭借那书就能翻身,摆脱自己这不如意的命!
    结果呢?
    先是不知不觉地——当然,也可以说是她自作自受地——卷入了这皇室里头的夺权之争,后来又被人药哑了嗓子!
    再之后呢?
    还要嫁给那个性情残暴,一早便将人给得罪得透透儿了的太子爷!
    老天爷啊!
    谁知道这后头还有多少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深坑在等待着她呀!
    晏遥简直欲哭无泪了。
    在这样的时候,她忽然间就想起了小时候隔壁屋王大娘常教育她儿子的一句话:
    有多少能力,就挑多少斤担子!
    现在想来,话虽然土了点,可这理却是不糙啊!
    她得了那样的“宝贝”,却没有与之想当的智慧去驾驭,这不,眼见着就在这泥坑里头摔了个稀巴烂了吗!
    如果让她重新选择一次,她那日随众人一同上山祭祖,便不会因一时好奇离了队伍,便不会走进那山洞之中……便不会遇到那怪书!
    晏遥往床上一趟,就这般胡思乱想着的,竟也迷迷糊糊睡去了。
    等她再一觉醒过来的时候,身边已然簇拥了一大堆平日里根本没瞧见过的人——只除了一个,那就是吴嬷嬷。
    晏遥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她虽然还没搞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但是她坚信,有这个老妇人在的地方,便绝没有什么好事可发生。
    吴嬷嬷见她醒了,便同她解释道:“这位是宫里头资历颇深的苏嬷嬷,是长公主特地请来教您规矩的。”
    说着,她指了指站在最前头的那个,看上去四十上下,戴着翠玉耳环,不苟言笑的女人。
    晏遥冷着脸冲那女人点了点头。
    她吃了这么多苦头,现在好歹也是个准太子妃了——虽说只是个保不齐哪天就突然莫名其妙挂了的,但趁现在还活着的时候耍点小性子,也不为过吧?
    苏嬷嬷很是淡定,对她的无礼并不以为意。大概是抱着学生嘛,不懂也正常,不然还要老师做什么这样的心态过来教她的吧。
    吴嬷嬷介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