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0

    总归是越过越好的。”
    “哎,是这个理儿。”楚成安一愣,随后搂住他哥的肩膀开怀大笑。太阳出来,金色的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大丫二丫醒来之后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大反应,该干嘛干嘛,老元氏暗暗点头,中午给两个丫头做了一盘炒鸡蛋吃。
    楚阿爷亲自去村长家里跑了一趟,然后楚景就跟着陈□□书了,楚家人还特意给陈正准备了束脩六礼,不过陈正没收。
    陈正的原话记不太清,但大意是,他没有办学堂,本身又只是一个童生,只能教楚景一些基础,哪里好意思像其他夫子那样收学生束脩的。
    村长仁善,楚家人却不能当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隔一段时间,老元氏会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肉菜或者鸡蛋点心之类,上村长家门。
    其他东西不收,这些吃食总不能不收吧。
    此刻,陈正看着桌上摆放的一碗鸡肉,与妻子对视一眼,无奈一笑。
    另一边,老元氏拉着小孙子的手往回走,一边走一边道:“景儿如今学的怎么样了?”
    楚景:“还好,三字经快学完了。”
    也是跟着村长念书,楚景才知道《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在书店都要卖六、七百文钱。
    如果上面还有名人的批注,那就更贵了。或者说,他们这种小地方根本就买不到。
    楚景的读物是手抄本,不过不是村长抄写的,而是陈清抄写的,上面还有陈清的个人注解,也是因为此,楚景才能学的那么快。
    想到陈清,楚景在心里算着日子,清哥的学堂每十三天,休沐两天,他也该放假了。
    听说清哥在镇上跟着一名方姓秀才念书,已经念了两年了,对方现在14岁,12岁就要一个人往返家里和镇上了。
    其实他们村离镇不远,来回也就半个时辰的脚程,他爹和三伯就是在镇上打短工。
    但何氏心疼儿子,就在镇上租了间房子让儿子居住,休沐时才回来。
    陈正是童生,平时有不少其他收入,不在乎这点租房的费用。
    楚景心里想过许多,不知不觉就回了家。
    他们家屋子多,所以他爹特意给他收拾了一间采光好的屋子做书房。
    书房不算大,十多个平方,但是书房里该配备的书柜,长桌,椅子都一应俱全。
    长桌靠窗,桌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笔架,笔洗,笔筒,镇纸没那个钱去买,况且楚景暂时也觉得没必要,就用洗干净的鹅卵石代替。
    在长桌角落,还放着一个竹筒,里面插着粉色,黄色,蓝色的鲜花,很有小清新风。
    楚景摸了摸柔嫩的花朵,然后收回手,用毛笔蘸了水,在桌上练字,这样可以省下一部分买纸的钱。
    “扣扣”房门响了。
    大丫端着一碗糖水进来,“景儿,喝点水润润嗓子。”
    “谢谢大姐。”楚景放下毛笔,捧着碗小口小口喝水。
    大丫走到长桌边,看着桌上未消散的水迹。
    楚景也不出声,等她默默记下,然后大丫端着碗快走的时候,楚景开口道:“那个字念yue,代表喜悦,愉快的意思。”
    大丫脸色微红,张嘴道:“景儿,我”
    “我觉得这个字跟大姐很配,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楚景眉眼弯弯,笑容温和,眼神中带着鼓励。
    大丫心里一软,不敢与弟弟对视,端着空碗跑了。
    楚景摇了摇头,把门关上,坐回书桌前继续练字。
    天黑的时候,楚成安和楚成茂回来了,饭桌上,楚成安道:“爹娘,明天我跟三哥就不去镇上了。”
    楚阿爷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晚上睡觉前,楚成安洗漱完,抱着儿子小声道:“景儿最近过得开不开心啊,念书辛苦吗?”
    他当初只认了几十个字,真是磨了他近一年。当然,也跟平时做农活有关,因为他当时记下,本来想练习的,结果又要干活了,于是这么反反复复,时间自然就拉长了。
    嗯,那些字太复杂也是原因之一。
    楚景同样小声道:“我过得很开心,念书也不辛苦。”
    他说的是实话,跟干农活比起来,念书也就不算什么了,就是需要耐心是真的。
    “景儿开心就好。”楚成安给他把小被子盖好,又摸摸他的头,倒头睡觉。
    楚成安和楚成茂辞了镇上短工回家,理由也很简单,地里的农作物陆陆续续成熟了,该收获了。
    楚景自然也尝到了前院那棵桃花树结的桃子,味道一般,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大丫二丫倒是很喜欢,毕竟农家里的零嘴太少了。
    楚景跟家里人打了招呼,就动身去村长家里,不过他估计村长伯伯应该会给他放假了,因为他们家忙起来的话,村长家里应该也一样。
    然而陈正今天照常教导他学习,教完一段落之后,他问楚景:“记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