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70

    是两个男人成亲,大安朝风气开放,寡妇再嫁、女户、男子结契等,都有相关律法保护,夏琛刚知道的时候还惊讶过,毕竟现代还有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是病。
    当初孟先生家和孟夫人娘家,都因为某些事败落了,孟夫人家本就人丁单薄,只剩下年幼的弟弟,她自己又已经出嫁,本打算将弟弟带到身边抚养,孟先生当时也同意了。
    然而孟小舅舅定亲的那家世交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解除婚约,反而主动提出把孟夫人弟弟接过去,与家中子嗣一同教养。
    帝京的条件跟这乡下小县城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孟夫人考虑到弟弟的前途,加上孟小舅舅自己也舍不得跟竹马分开,便留在了世交家中。
    这些年两边通信,知道弟弟在那家过得很好,孟夫人十分感激,谁曾想眼看着再过两年就能给两个孩子办喜事了,那家突然反悔要给他们家孩子娶妻。
    孟小舅舅的来信里,似乎给那家说了许多好话,但是孟夫人还是气得不清,把那家送来的重礼全都退了回去,还气病了。
    夏琛听完,悄悄跟夏铜板吐槽:“这不是渣男嘛,不喜欢何必耽误人家这么久。”
    他跟孟家亲近,说这话带了主观意识,但是事实也是如此,一般男子结契都是成年男人直接去的,少有少年时便先定亲。毕竟家长肯定宁愿儿子能娶妻生子,少年人还没长成,哪会急着先定下一个男孩。
    所以孟小舅舅跟那家定亲,肯定是那家的孩子强烈要求过,父母才会考虑,结果人家等了这么多年,他转头要去跟女人结婚,也够渣的。
    哄了孟明峻一路,总算把人哄得开心起来。夜晚在驿站休息,商队不管饭,让他们自行张罗。
    夏老爷带了夏夫人和巧娘做好的饭团,这还是夏琛出的主意,本来他娘想给他带大肉包子的,自从他教给家里人发面后,包子馒头便成了家中必备的主食,深受喜爱。
    可是这些东西冷了之后不仅不暄软,还干硬容易掉渣,比起原来的蒸饼当然好很多,但是夏琛还是不喜欢,就让大嫂给他做了饭团,吃起来方便,冷的也不影响口感。
    另外还有一些牛肉干猪肉脯,也装了一大包,有粮有肉,再跟驿站讨一碗热水,吃着便很不错了。
    府试进行的很顺利,没发生什么意外,考完回家,夏琛不禁感叹,科举真不是穷人能考的,这一趟光来回路费家住宿费,就花了十两银子,普通农家一年都攒不到这么多钱。
    成绩出来后,夏琛和孟明峻都榜上有名,但位置比较靠后,在中下段,这样的成绩,院试基本上是陪跑了。
    不过夏琛本来就没报太大希望,所以心态放得很平,淡定的接受了这个成绩。反而是他家里人,一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夏老爷还开了宴席,请夏琛舅舅们来家中吃饭。
    他自己把小说中主角当目标,不知道十二岁的童生已经是十分了不得了,村里人以前对富裕没多久的夏家没有多少敬畏,但夏琛考过府试后,所有人都变了态度,对夏家十分尊敬。
    院试在八月份,夏琛回家后继续安心读书,期间将军府送来过两回东西,夏季的轻薄布料还有一些时鲜水果等,夏家也照常给了回礼。
    后来夏琛听王武和刘四闲聊,说起将军府的事,听说他的便宜义兄竟然逃婚了,当初夏家还送过贺礼来着,谁曾想新郎跑了。
    夏琛感叹了两句原来古代也有叛逆青年,转头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八月,依旧是夏老爷陪同,带着孟明峻一起去郡城参加考试,郡城离得更远,路上就走了四天。
    夏琛被古代颠簸不平的路面和防震能力极差的车子颠得屁股都麻了,一想到还要受这样第一次罪,夏琛对着夏铜板一通狂嘤,求他给抽一辆车出来。
    夏铜板淡定道:[给你你敢用吗?]
    “……不敢。”夏琛委屈巴巴地缩了回去,车又不像种子或者其他小物件,拿出来他要怎么交代?
    没想到的是,虽然没抽到车,但是夏琛院试超长发挥,竟然考过了,虽然是名落孙山里的那个孙山,嗯,也就是最后一名。
    最后一名也是考过了,夏琛稀里糊涂地就成了秀才公,倒是平时成绩比他好的孟师弟没考过,大概是发挥的不如夏琛好。
    孟先生也没料到,在他看来,夏琛还欠些火候,他让夏琛默了院试的卷子,发现夏琛真的是超长发挥了,文章写得比平日好了一个等级,只能感叹夏琛大概是天生就适合考试的那种学生。
    既然中了院试,就得准备起来年的乡试,孟先生的意思是,虽然夏琛现在能力不足,但能去考还是要去考一考,反正夏琛年纪还小,不管中不中,多体验一番,下次也多些准备和底气。
    第二年八月,夏琛去郡城参加乡试,这回只有夏老爷同他一起,因为来过一次,依旧住原来的客栈,反而更顺利。
    意料之中,夏琛这次没考中,虽然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也得实力足够,运气才能锦上添花,夏琛这次是差的有点多。
    那个秀才功名就像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