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4

    “不可能吧!就算她看上了小厂长,小厂长能看上她?快别白日做梦了!”
    唐芋的葱包烩摊位前,俨然演变出了一场小型的八卦交流会。不过唐芋现在忙得双手飞起,根本没有听八卦的心情。
    她唯一介意的是,那个苗依依为了将葱包烩给递给小厂长,随口编造的她说只要甜酱,唐芋给她刷了辣酱的故事。
    唐芋低声嘟囔道,“明明自己说要辣酱的,还特地强调要辣一点……”
    不过唐芋的低声抱怨,完全被人群叽叽喳喳的八卦声压住了,除了她自己,没有飘进任何一个人的耳朵里。
    .
    唐芋蹬着三轮车回去的路上,脑子里一直思考着自己调制的酱能不能卖,在心中分别罗列着卖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是调酱并不太难,调制的甜酱又是公认的味道好,肯定也不会愁销量。
    坏处是甜酱这个东西,即使再好吃,也很难卖出高的离谱的价钱,顶多比一般的酱卖的贵一点,利润依旧很薄。而且直接卖甜酱,如果销量高了,难免会被人注意到,如果有同行买了自己家的酱,用心品尝,用心调配,即使一日两日配不出来,唐芋不相信一年两年还配不出来。
    酱料味道好,只是因为一个“巧”字,恰巧就是这几种调料,恰巧就是这样的分量,不多不少,就能调出最好的味道来。
    所以调出好吃的酱料,需要几分运气,可要是手中已经有了好吃的酱料,想要调配出差不多的,需要的就只有耐心了。这世界上的调料再多也是有限的,至于分量和配比,更可以一次次地尝试,只要假以时日,还有什么样的配方试不出来?
    如果甜酱销量不够大,没有人注意到,唐芋自己也赚不了大钱。如果甜酱销量特别大,就很有可能引来别人的觊觎,到时候将一代代传到她手里的秘籍破解了,唐芋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先辈。
    在葱包烩上,她已经看到了好吃的酱有多么重要。以后她还会做越来越难,越来越高级的菜……当然,食物本身也要美味,但是好吃的酱料,确实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既然现在好吃的酱可以让八分钱的葱包烩卖到一毛钱,未来就能让128元一只的烤鸭卖到188元!
    唐芋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决定了——酱料她不卖。要当做私房酱,派上最大的用场,为她以后的各种菜肴增色添彩。
    .
    这样换着地方摆摊,虽说更加辛苦了,但是赚到的钱,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唐芋这样摆了几天摊后,无论在老地方还是丝绸厂附近,摊位一支起来,做葱包烩的手就一秒钟都闲不下来。
    早上想买葱包烩的顾客很多,但是因为上班赶时间,很多人来不及买,只能遗憾走掉。
    唐芋看着走掉的客人,心中一阵阵心疼,这扭头走掉的都是钱啊!
    如今妹妹唐苗还在一旁帮着她收钱,再过几天,妹妹就要开学上课了,到时候她一个人,岂不是更加忙不过来。
    唐芋对着妹妹唐苗叹气,“我要是有三双手就好了……”
    顾客不够多的时候,唐芋发愁,如今顾客太多了,唐芋心中还是高兴不起来。她只有一个人,做不出来那么多份葱包烩啊!顾客只能白白流失掉!
    妹妹唐苗一直在帮着唐芋记账,今天一天时间,唐芋就足足赚了4块8毛钱。
    赚到的钱和在一个地方摆摊相比,的确是一下子翻倍了。按照这个利润来算,唐芋一个月能赚一百四十多块钱,在1986年绝对是难得的高薪了!
    但是虽然赚了这么多钱,唐芋也不可能雇一个人帮她做葱包烩,两人做出双倍的葱包烩,赚到更多的钱。先不论雇来的人做出的葱包烩好不好吃,她这样的小摊子,根本不可能雇到人——与其指望她开一份死工资,还不如自己也去摆个摊卖葱包烩,反正也不用什么成本,干嘛要给她打工,让她从中赚一份钱呢?
    就算一开始有人愿意干,心中也一定打着学手艺的主意,手艺学会了,也就出去自立门户了。
    想要雇到人,只要得等她开个小饭店之后。
    唐芋仔仔细细地看着妹妹唐苗记的账,现在赚到的钱,距离可以开小饭店还差好多啊……唐芋趴在桌子上,“好想快点赚钱啊!每天要是能赚更多就好了!”
    唐苗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沉思,听到姐姐唐芋的感慨之后,尝试着开口说道,“姐,你现在卖的葱包烩,要在摆摊的时候现做,你只有一个人一双手,自然是忙不过来的。”
    “如果我们早上卖在家里就做好的、现成的东西,速度就会快多了……”
    唐芋听到唐苗的话,托着下巴思考,“要换种东西卖吗?但是现在卖葱包烩,每天赚钱也很多啊?”
    当初唐芋之所以决定卖葱包烩,还因为有着一份情怀在。她们这一代的老杭城人,可以说是听着葱包烩的敲锅沿声、闻着葱包烩的葱香味长大的了。唐芋外公做的葱包烩,味道更是一等一的好。
    唐苗连忙说道,“不不不,姐,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