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5

    可怜就新鲜出炉了。贾妈妈找了一件斗篷将年年兜头包住,带着她往丹桂堂去。
    到门口,恰遇到小乙。
    小乙的伤差不多已经全好了,他依旧瘦得可怜,穿着灰扑扑的家丁服,肌肤冷白,眉目清俊,站在那里,却如青松劲竹,秀逸不凡。
    这样的孩子,只是做个家丁,真是可惜了。
    年年惊喜:“你怎么来了,今儿也要泡药浴吗?”
    小乙迟疑了下,低低“嗯”了声。
    年年道:“我要回去了。”这一去,她就要恢复郡主的身份了。
    小乙又“嗯”了声。
    年年问:“你想好了吗,愿不愿意跟着我?我可以送你去读书习武,以后就不必做下人了。”
    小乙目光微动,很快垂下眼掩住眸中神色:“我欠郡主两次情,今后郡主但有差遣,莫敢不从。”
    还是不愿意吗?年年心中失望,却也知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不高兴地道:“随你。”
    两人擦肩而过,小乙忽然开口:“郡主……”
    年年回头看向他。
    小乙道:“一切顺利。”
    年年哼了声,没有答他。
    小乙站在原地,目送她的背影,久久不动。不知过了多久,竹涛院的药童走出看到,讶道:“小乙哥,你怎么来了?先生这会儿不在。”今儿不是药浴的日子啊。
    小乙回过神来:“正好路过。”转身离去。
    *
    丹桂堂原是顺宁郡王的外书房,位于王府外院,银安殿西侧。王妃意外去世后,顺宁郡王触景伤情,不愿住在主院松风堂,将这里当作了居所。
    贾妈妈抱起“虚弱”的年年穿过穿堂,便见院中丹桂飘香,正中竖着一玲珑山石,石旁奇花异草,错落有致,另有一放倒的巨石中间被挖空,里面蓄了水,养了几尾色泽艳丽的锦鲤。
    前面是五间正房,雕梁画栋,精巧轩丽,抄手游廊将两边厢房连起,廊下每隔几步,便挂一盏彩绘八角宫灯。三五个穿着杏色比甲,容貌俏丽的丫鬟垂手敛息,恭敬地站在门帘外。
    见到贾妈妈抱着年年过来,门口的两个丫鬟正要阻拦,年年伸手将遮脸的斗篷掀开。众人大吃一惊,慌忙行礼,便听到里面传来男子愤怒的声音:“于氏,你做的好事!”
    扑通一声,似有人跪下。
    女童抽泣的声音响起:“父王,姐姐失踪之事,娘也十分痛心,也一直在尽力找人,您就别怪她了。”
    男童的声音奶声奶气地响起:“父王,这事怎么怪得了侧妃娘娘,姐姐任性妄为,早有谋划,侧妃娘娘怎么防得了?”
    听口气,说话的似乎是二姑娘孟葭和世子常卓?
    年年气乐了:孟葭也就罢了,常卓这个胞弟,胳膊肘拐得都没边了。到底谁是他最亲的人?
    贾妈妈担心地看向年年:世子这样偏帮着孟葭,郡主该多伤心啊。
    年年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吩咐道:“进去。”
    她一出声,两个丫鬟先反应过来,战战兢兢地向她行了礼:“见过郡主。”一个欢喜通传道:“郡主回来了!”另一个忙殷勤地帮她揭了帘子。
    年年示意贾妈妈放她下来,自己进了屋。一屋子的人还没从吃惊中恢复,表情各异,目光都落到了她身上。
    年年抬头看去,见主位上坐着一个三十余岁模样的男子,一身大红罗袍,修眉俊目,蓄有长髯,相貌威严,应该是她的便宜爹顺宁郡王常庸。
    地下跪着一大两小三人,最前面的是个鹅蛋脸,容貌秀丽,打扮精致的年轻妇人。两侧各跪着一个童子。
    年年俯身下拜:“父王!”
    顺宁郡王又惊又喜:“福襄,你回来了!”一个箭步冲到她面前,将她扶起。
    顺宁郡王拉着她手,上上下下地打量她,看清她的模样,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脸色这么差?”
    年年不在意地道:“我没事,父王休要放在心上。”
    这个病恹恹的样子,怎么可能没事?顺宁郡王心痛不已:“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跪着的年轻妇人目光闪了闪,声音温柔如水:“郡主这些天都去了哪里?怎么不早些回来,叫王爷和我们好生担心。”
    这位应该就是于侧妃吧。这是指责她故意不回,制造事端吗?真真厉害,一句话就引开原本关心她的顺宁郡王的注意力,将责任推到了她身上。
    顺宁郡王果然皱起眉来:“你也太任性了。”
    女童怯怯的声音响起:“怪不得姐姐。都是我不好,惹了姐姐生气。”
    年年循声望去,说话的是跪在于侧妃身侧的小女孩。小女孩穿一件轻软的湖蓝色织锦褙子,和她差不多大的模样,生得圆滚滚的,细眉大眼塌鼻梁,唇红齿白,眉心点了一颗红痣,仿佛年画娃娃般喜庆。此刻,正一脸愧疚地看着她。
    这位是……被王府一众下人众□□誉的二姑娘孟葭?果然看起来就是乖宝宝的模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