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9

    铺的盖的都是今年新打的棉花套,冷也冷不到哪里去。再说,大雪天的去哪里给她弄上好炭火。当初我生那仨崽,腊月天还给大郎洗衣赏,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嘛。”
    后者说完不再理前者,端盆刷锅水泼向厚厚的雪层,随后将木盆竖在廊檐下,转身拐向西厢房。
    “她嫂子又在唠叨啥呢?收拾完你也赶紧回去吧,这两天下雪你们就甭过来了,家里还有你爹照应。”
    微阖双目躺卧在火炕上的曾家老太太缓缓地对大儿媳说。
    “娘,不是我说,春花太矫情了,她……”曾大嫂还想继续说什么,但瞥见把玩棉线团的夫侄曾子辰和低头绣鞋垫的苗苗,犹豫了下转换口气:
    “娘,要不年底这几日您和爹、子辰搬我们家……还睡火炕。”妯娌的娘家嫂子明里暗里找茬嫌弃家里条件太差,为搬回县城找借口。
    丈夫从县城回来说三叔城中的娘家人不好对付,稍不留意曾家家业则会旁落他们手心。
    如今既不能与其闹僵又不能被之压制,所以曾大嫂觉得这些日子特别来气。
    “我和你爹哪也不去,若落在外人眼中该说公婆容不下媳妇,逼她挪窝。”
    儿子不在了,她得为孙子守好家业啊,只要媳妇还在他们身边,娘家人夺财也惘然。
    “可……”曾大嫂邹紧眉头,要去劝说却被钟莲的声音打断。
    “苗苗姐!”
    斗嘴
    “是莲莲找我。”
    没待曾家老太太与曾大嫂出声,苗苗已辨出来人是谁,忙从炕沿跳下掀开毡帘去迎。
    与此同时,正为继母之事心头愤恨不已的曾子辰蹙着眉头没有动弹。
    果真没猜错,苗苗刚步入堂屋就看见小脸冻得通红的钟莲扬声口吐团雾冲她道:“苗苗姐,我们来找你玩,大姐二姐还在三爷院门口等着。”
    “好,你先拿着钥匙去开门,站在外面怪冷的。我的针线篓子还在曾奶奶屋里,收拾好就过去。”
    说着苗苗从腰带里取出一串钥匙踏出门往外多走几步路给她送过去。
    钟莲接过钥匙,目光朝她身后的堂屋里扫去,眸子闪过一丝失望:“子辰那么早就出去玩了?大姐打算还叫他一起呢。”
    “屋里炕上玩呢,不晓得愿不愿意过去,待会我问问他。你快点回去吧,头上淋的都是雪。”
    两人均没打伞,此时雪片虽细,却又急又密,说话功夫苗苗瞧见钟莲头发、肩上落了一层雪,催促她道。
    钟莲听说曾子辰尚在家中,眼睛顿时一亮高高兴兴地用手遮着头顶快步离开。
    在苗苗和钟莲说话间隙,西屋的婆媳俩议论话题仍然没变。
    “……明摆着他们根本不会花心思帮忙物色院子,叫我说啊,不如过完年让大郎二叔去田宅牙行,老曾家的房子就得曾家去买,啥时候轮到外姓人插手。”
    靠人不如靠己,而且还是不怀好心之人,自丈夫从县城酒楼商讨回来后,曾大嫂就觉得对待此事态度必须强硬,你越好说话他们越觉得好欺负。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长顺的银子不是放进交子铺生息去了吗,一时半会取不出来。酒楼还得维持日常开销,手头的活银子不能动……”
    大儿媳妇讲得老太太如何不明白,可老两口荷包里仨核桃俩枣够干啥的,买间茅房估摸都不够,郑县地处通往京都的要道,县城房价不便宜。
    别看俩媳妇目前叫这么凶,真若要让两兄弟垫钱给孙子买宅子,儿子们另说,但儿媳妇必定不肯。
    她和老伴每日里为此事不晓得多焦灼,可人老了且没逢过大世面,有心无力。
    再者亲家那头说得有理有据,即便上告衙门也讨不到好。
    “哼,那么大一个酒楼挪不出几十两银子,说出来谁信?八成是那些丧天良的货编瞎话诓咱们。”
    曾大嫂一副完全不相信模样用鼻子哼了一声。村子离县城又不远,他们每次赶城都会在金满楼撮一顿,酒楼生意的好坏她还不清楚。
    见苗苗进来敛下愤愤之色,随口问道:“莲莲那丫头呢,来了咋不进屋?”
    “是啊,外边雪没停吧,别冻着了,年关可生不得病。”
    “奶奶,莲莲她们来找我玩了,明儿我再过来陪您说话。”
    苗苗边讲边收拾针线篓子,从曾子辰手里夺下被其揉得不成样子的棉线团子,重新将脱落下来的棉线缠好:“子辰跟我们一起玩吧?”
    “去吧,男娃子总圈在屋里也不好,别跑太远,否则大雪天喊你吃饭都寻不到人。”
    老太太神色慈祥地对孙儿说,呆在院子里光听娘们嚼舌,有什么出息。
    她和老伴之所以赞成搬到县城住,其中一个缘由便是希望孙子继续读书,否则留在乡里竟跟其他熊孩子一样团泥巴掏鸟窝荒废学业。
    曾子辰本不愿和女孩一起玩,但知道奶奶真心疼他为自己好,不想惹她不快,只好点点头怏怏地跟在苗苗身后。
    经过堂屋时漆黑的眸子直直盯了几眼东厢房的毡帘。
    钟月这边,三人打开院门后为避嫌站在过道中等苗苗回来,再一起开堂屋的房门。
    当看到曾子辰随苗苗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