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2

    是个好丫鬟。”小丫鬟赶忙站起来谢了夏秀清,喜气洋洋的捧着盆出去了。
    夏秀清坐在那儿任凭丫鬟打扮,收拾得差不多了就去了祖母的院子,陪着老夫人没一会儿,张家就来了。
    对于张家,夏秀清觉得自己比老夫人都要熟,双方见了礼,寒暄了几句之后,她就奉命带着张家姑娘张雯雯去了自己院子,用老夫人人的话说,你们年岁相当的姑娘在一起自然有话说,我们几个老婆子在那儿,没得让你们拘束了。
    夏秀清对张家姑娘印象是极好的,虽说是张家最小的姑娘,却一点也不娇纵,平日里喜欢在后院看书绣花,对她也是极好的。
    到了夏秀清的院子,夏秀清直接带着她去了书房,让丫鬟把新得的话本子拿出来,说:“听祖母说你喜欢看话本子,这是京城最近新出的,你看看可喜欢?”
    小姑娘羞红了一张脸,说“我这爱看话本子的名声都传遍了。”于是放下了手里的帕子,伸手拿起了一本。夏秀清看着张家姑娘的帕子,上面绣着牡丹花开,不由得赞叹了一句:“好精湛的绣工啊。”
    张雯雯听见夏秀清的话,拿起帕子看了一眼,说:“夏姐姐也觉得这绣工了得,这是我老家庄子上的一个哑婆婆绣的。前几年回老家守孝,有年夏天实在炎热,全家就去了庄子上避暑。这哑婆婆是庄头的老婆,据说年轻时候也是会说话的,只不过一场风寒就哑了。我母亲看她绣活好,就把她从庄子上要了过来,平日里除了做活,我有些什么不懂的也去问她。”
    夏秀清有些奇怪,她上辈子没有见过这个哑婆婆啊,想了想,说:“这哑婆婆一直就是庄子上的人?”
    “当然不是,她是邻村的。听说也是之前闹灾从别的地方逃过来的。”
    夏秀清又拿起这帕子看看了,越看越觉得这绣活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蹦豆儿挺好吃的,但是真的费牙,是作者君曾经的最爱。
    ☆、第十九章
    夏秀清拿着张雯雯的帕子翻来覆去的看,总觉得这牡丹开花的针脚虽然独特别致,却仿佛是在哪里见过。张雯雯在一旁看着,还以为夏秀清喜欢这帕子,忙说道:“夏姐姐若是喜欢这帕子,就送你了。”
    夏秀清面上一红,挺不好意思的,这哪有一见面就拿人家东西的,赶忙说道:“不是不是,我就是觉得这针脚绣得独特别致。”
    张雯雯笑了,说:“夏姐姐也不必不好意思,其实啊,我是看上您的话本子了,想着您要是喜欢这帕子,拿了去,正好可以用话本子来换。”
    “你这丫头,早说啊。喜欢哪本就拿去,这些都是正经话本子,回家光明正大的看,没人拦着你。”夏秀清说。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张雯雯说罢就挑了好几本,说:“我家刚回京城没几天,忙里忙外的,连个抽空给我买话本子的人都没有。幸亏今天来夏姐姐这儿一趟,最近这几天可算是有解闷的了。”
    “没去你哥哥的书房找找吗?”夏秀清忽然问了一句,她可记得张诚润的书房里好多话本子,她以前无聊的时候就去书房找话本子看。
    张雯雯闻言看了一眼夏秀清,说:“我哥哥书房里根本没有这些,除了四书五经,就是史书,反正都是跟他科考有关系的。我爹的书房都比他的有趣得多。”
    这倒是有点颠覆了夏秀清的认知,她有些不好意思,说:“原来是这样啊,我在西南的时候倒是经常去我哥哥的书房里找话本子看。”
    张雯雯听完夏秀清的话一挑眉,说:“我哥哥就是个老古板,祖母说他比我爹看着都严肃。给你讲个好玩的,前些年我祖父还在的时候,有一次我二叔家的小儿子因为淘气把祖父心爱的菊花给折了,被祖父骂了一顿,哭得那叫一个凄凉。我们好不容易才把他哄好了,结果我大哥刚巧从门外进来,我那弟弟那时才三岁,抬头看着他,哇的又哭了,边哭还边说祖父过来了。我当时正蹲在那儿哄他,转过头抬眼一看,把我都唬了一跳。”张雯雯想到这儿自己先笑了,“我哥哥啊,小时候个头就高,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祖父差不多了。他从门外进来背着太阳,衬得脸上黑黑乎乎,又板着个脸,我弟弟又矮,这么看过去,可不是跟祖父一个模样。”
    夏秀清听完也笑了,说:“你那小弟以后是不是特别怕你哥哥?”
    张雯雯点点头,说:“是说呢,以后他一淘气,我那二婶就直接说再胡闹你大哥哥就过来了。他立马就老实了,比我二叔来都管事儿。”
    夏秀清知道张家那几个小的都怕张诚润,原以为是张家的规矩,后来又觉得不像,没想到根源在这儿了,她又回忆了一下张诚润的长相,不难看啊,怎么就能把小朋友吓唬成这样。
    两个人聊着聊着天色就晚了,小丫鬟过来说老夫人叫往前面用饭,夏秀清跟张雯雯说了声知道了,就让丫鬟过来抿了抿头发又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出门。穿过游廊,快到正院门口的时候,张雯雯拉了拉夏秀清的袖口,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要去更衣。夏秀清就让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