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2

    其实沈箐慈真没把这些看在眼里,终归是要和离的,和离后各不相干,他以后有几房姨娘又关她何事。
    “夫人,这屋子里没有大氅。”
    “什么?”沈箐慈看着来问自己的苏嬷嬷。
    “随州寒冷,需得带上几件大氅避避风,可老奴翻了这些柜子也没瞧见。”
    “阿郎说这些东西是累赘,平时只披一件,现在还在书房里。”一以前跟着伺候阮靖逸的丫鬟说着,“其余放在库房了。”
    “是了,得备上。”沈箐慈点头,“那墨竹你同苏嬷嬷走一趟,多拿几件来备上。”
    而后衣裳装点完毕后,沈箐慈去院里看了看,统装了三箱子,衣物两箱,有一个箱子是专门来装大氅的。
    “夫人,这是不是有些少啊。”苏嬷嬷唯恐冷着她的五郎,往前走进,在沈箐慈跟前说着。才四个箱子装衣裳,听说随州冷死过人呢。
    “带去的都是些厚实衣裳,够了的。”沈箐慈道。
    苏嬷嬷戚戚说着,“可是,阿郎是去上任,东西带少了这同僚见怕是会笑话。”
    这苏嬷嬷是刘管家的,也是照顾着阮靖逸长大,她也听说随州这次可是冻死了人的,这只带着三箱子衣裳可怎么够。
    沈箐慈吩咐好把这些都盖上,才转过身来,“夫君是去上任,又不是去单单当官,怕什么笑话。”
    上任和当官是一种意思,却是两种含义。
    前者是为百姓谋福,后者是大多为自己谋福。而阮靖逸是前者。
    若他真是个废庸世家公子,往日家里爹娘大哥必定不会同意这桩婚事的。听父兄说过,满长安最不缺的是权贵子弟,但最缺的是他这种心怀天下,敢斩贪官的权贵子弟。
    书房匾额上的入仕泰安,是他十岁书写,才十岁的孩童笔风锋利,心怀天下,怎能是个能和别人比官的人呢?
    沈箐慈想着,刚才那话说得也坦荡。他书房那六大书架的书,本本注释都是他比得过那些富家子弟的例子。
    “夫人说得是。”不远处传来爽朗的声音。
    众人看去,福礼,“阿郎。”
    沈箐慈方才心里想了一通,这人不坏,清风高洁,听着声音笑吟吟看向他,“你回来了。”
    以后,他定是一个好官吧……沈箐慈心想。
    阮靖逸心中坦荡舒怡,看着面前眉眼温柔的女子,感谢上天,能把这么好的夫人赐给他。
    他走近,握住她的手,温和笑道,“回来了。”
    “夫人…”
    听得耳边低低沉沉的笑意,沈箐慈不由得疑惑,看着他,“嗯?”
    “夫人……”他又唤,低沉蔓蔓。
    这里人多啊!注意点好吗?
    沈箐慈以为他担心,便柔了柔声说着,“夫君且放心去吧,家中妾身会照看好的。”
    阮靖逸旁若无人抱着她,亲了亲她额头。
    沈箐慈微红了脸推开他,小声说,“这是外面,你注意些。”
    是担心家里吗?
    不全是。更多的是担心他这芊娘,舍不得啊。这才成婚几天,他就得走了?
    阮靖逸无奈笑着,不慌戚戚想着,等自己回来,她怕是连自己模样都可能不怎么识得了吧。
    …………………………………
    第二天,天还没亮沈箐慈皱眉揉腰起来,到门口去送阮靖逸。
    看着他一夜没睡还这么如沐春风的神色,沈箐慈暗暗咬牙,呵,男人。就不该给你准备衣裳。
    天色微暗,阮府灯火阑珊。
    阮府四兄弟都在。
    听着大嫂抽泣声,冷风吹来,沈箐慈只觉得可叹,走过去安慰她,“大嫂,你且宽心,等小茴好了,你跟大哥……”
    大嫂不听,哭得比那日还凶,沈箐慈只得站在她旁陪着。
    站了一会儿,阮靖逸跟四郎六郎说了话便朝妻子这来,握了握她的手,轻轻抱她。
    沈箐慈半窝在他怀里,轻轻说着,“一路平安。”
    “嗯。”阮靖逸闷声,吻她发顶,温和说着,“风大,早点进屋去吧。到了地方我会给你写信。”
    沈箐慈应着,看着他领的队伍消失在巷尾,连车轱辘扎过街道声没了才不望了。
    一时,阮府门口便清冷下来,身旁的大嫂时不时抽泣。沈箐慈知晓她此时什么也听不进去,陪了一会儿便让丫鬟好生带着她回院去了。
    “四哥,四嫂。”沈箐慈往前略走走。
    “五弟妹。”
    “慈姐姐。”
    起得太早,徐韶音这时说话都一直打着哈欠。
    沈箐慈颔首,微微笑着说,“你们先回去歇着吧,我带六郎回去。”
    阮靖轩看了看六弟,自己怀里还有一个瞌睡虫,只好说着,“那五弟妹,六弟就麻烦你了。”
    四郎夫妇走后,沈箐慈看着好站在府门口的小孩儿,有一股子倔强。
    “靖羽。”她笑着,半蹲下去,看忍着不哭的阮靖羽,轻柔着唤他。
    阮靖羽背着手擦了眼睛,转过身来,看着沈箐慈软软糯糯道,“五嫂嫂。”
    “嗯。”她应着,而后说着,“你五哥走了。”
    阮靖羽眼眸又快速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