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7

    阿玛和太子,心思已经转到别处去了,夏日来临,依着上书房和演武场的规矩,皇子读书练武的时候,不光是不能放冰块,连打扇子都不允许。
    去年他是初来乍到,又大病了一场,最热的时候基本上是在病中度过的,是以也没想什么解暑的法子。
    但今年跟去年可是不同,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宫里规定皇子阿哥读书练武的时候,不能弄这些避暑取暖的东西,就是为了锻炼意志力嘛。
    但在胤祯看来,他既不是未来皇帝,也没有想争取做未来皇帝,更没有想寒窗苦读去考科举,何必多受这一份罪呢。
    这炎炎烈日里,薄荷茶、酸梅汤必须得备上,抽空还得让人去太医院问问,有没有什么清凉解暑的药膳方子,实在不行,药方子也可以,就像后世的藿香正气水一样,简直是夏日必备。
    衣服和鞋子也得让额娘帮帮忙,找些凉爽透气的布料,尺寸稍稍放宽松些,鞋子的鞋面做薄些,美观不重要,实用性才是最重要的。
    在场的皇子阿哥,也就胤祯还有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了,皇上对太子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是挺让人嫉妒的,太子就算是国之储君,可不还是皇阿玛的儿子。
    对于有野心的皇子来说,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心里边那就更不舒服了。
    直郡王眼睛都已经瞪圆了,他跟太子是从小争到大的,这一幕见的多了,尤其是小时候,也就是近年来,皇阿玛对他越来越好,甚至有的时候对他比对太子还好,所以眼前的这一幕看在他眼里,心里边的火已经烧起来了。
    直郡王是众兄弟当中最为英俊的,或许比不上胤祯精致,比不了太子贵气,也比不了诚郡王的文雅和四贝勒的方正。
    但就这个时代的审美而言,直郡王绝对是颜值最高的,英气勃勃,既有美感,又不失巴图鲁的气势。
    但这会儿并没人注意直郡王,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正前方,包括胤祯,别看他在走神,眼睛也是随大溜盯着正前方的。
    康熙和太子这一对分别了三个多月的父子,这会儿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也不急着回京城,也不忙着上马车,几乎是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聊天。
    当然这一对天底下地位最为尊贵的父子,即便是聊天,聊的也大都是朝廷要事,也就是在一开始谈话的时候,还会关心对方近期的饮食起居,后续就只剩下政事了。
    好不容易,这父子俩手拉手上了马车,后边的人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继续往几十里外的京城前进。
    阔别好几个月,紫禁城一如既往,威严而又庄重,让人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对温宪来说,这可能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伴驾出巡了,也是生平的唯一一次。
    她今年已经十七岁了,皇阿玛赐婚的旨意随时都有可能下来,倘若幸运能留在京城,那倒是还好,若是去了草原,那可就真是生死两茫茫了,能不能再见到紫禁城里的人,都不一定。
    康熙的三任皇后,都已经作古,紫禁城没有正儿八经的女主子,婚姻大事全由康熙做主,就连德妃,在这些事情上也很难使得上劲儿,老四的福晋,就是皇上乾坤独断定下来的,压根就没问她们这些人的意见。
    康熙三十八年五月末,诚郡王府竣工。
    康熙三十八年六月中旬,四贝勒府竣工。
    在全年最热的时候,胤祯总算是又逮着机会出宫了,三哥的温锅宴可没请他们这些在上书房读书的弟弟们。
    四哥原本是只请了他和十三的,结果九哥和十哥闹着要去,最后打包出来五个人。
    连带着老十二一块,在上书房读书的阿哥们都多了一天的假期,去宫外的四贝勒府温锅。
    这边四贝勒府已经建成了,一家人都已经搬进去了,隔壁还在施工,等建成了那就是八贝勒府。
    也不知皇阿玛是怎么想的,把四哥和八哥的地基披在了一处,两边紧挨着。
    这样的两处地方,也是和感情更为亲密的兄弟俩吧,比如他和四哥,比如八哥和九哥,再比如九哥和十哥。
    九哥有两个铁哥们,紫禁城的人都知道,一个是八哥,一个是十哥,相反跟九哥一母同胞的五哥,这兄弟俩都是宜妃所出,可却并没有多亲近。
    四贝勒府虽说是工部所建,最初的图纸也是工部所画,但修改图纸是由四贝勒亲自来的,所以这宅子处处都显示了四贝勒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