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3

    都在饮酒,皇阿玛脸上根本看不出悲伤的神色来。
    十三爷只觉得心里头说不出来的悲凉,额娘是出身不好,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这么多年在宫里始终过得战战兢兢,可毕竟给皇阿玛生了三个孩子,而且还全都活下来了。
    怎么着,在皇阿玛心里也该有些份量吧。
    第16章 第 16 章
    作为一个帝王,康熙心里装着的东西太多了,拥有的也太多了。
    所以在饯别宴上,他给老十和□□锦噶喇普郡王的嫡长女赐了婚。
    不知道旁人是什么想法,离首座挺远的胤祯,这会儿都不敢看十三哥的脸,也不敢想象,十哥是什么反应。
    要知道远在京城的十哥,一直想娶的都是温婉贤淑的女子,在京城长大的满族贵女,十哥都觉得人家脾气不太好,这要是换作在草原上长大的蒙古女子,十哥能觉得满意才怪了呢。
    哥哥们的婚事,都是皇阿玛一句话的事儿,由此可见,几年后他的婚事也必然被这样定下来。
    胤祯想想就觉得心里头不太舒服,皇阿玛挑儿媳妇的标准,跟他挑妻子的标准,怎么可能会一样。
    这会儿心里更不舒服的还是十三爷,额头上的青筋都已经爆出来了,他这边伤心的不能自已,那边的郡王已经在领旨谢恩了,远远的,他就瞧见向来严肃的皇阿玛,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
    帝王无情,果然如此。
    十三爷反而振作起来了,回去之后,就让人请了太医,开了养神助眠的方子,一日三餐也正规起来了,逼也要逼着自己把饭菜咽下去。
    额娘已经去了,两个妹妹都还小,皇阿玛要顾的事情太多了,两个妹妹就只剩下他照看了。
    一直熬到京城,见到两个妹妹,十三爷心里边的那股郁气才散了些。
    而皇阿玛也终于下旨,追封额娘为敏妃。
    已经去世一个多月的人,丧事该如何办,终于盖棺定论了,以妃子的规格下葬。
    十三爷心里边终于有了些安慰,好歹皇阿玛还是念着额娘的。
    对于其他的阿哥,这些事儿也不是没有影响,章佳氏以前作为庶妃,没有任何封赏,去世了对他们来没什么影响,但是被追封为敏妃,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庶母。
    庶母去世,按理他们也是要守孝百日的。
    得亏皇阿玛没封过多少个妃子,不然照着这守孝的规矩,那大伙可是要吃苦了。
    四贝勒为人再是谨慎不过了,对十三弟的感情,虽然比不上十四弟,但其他兄弟也是没法比的。
    孝期里的规矩,他是样样都遵守,即便已经出宫开府了,但在自己的府里头,也一点荤腥都不用,一滴酒都不沾。
    向来无肉不欢的胤祯也是如此,一则额娘已经嘱咐了他,不能坏了规矩,二则也是为了十三哥,他跟敏妃没什么感情,但跟十三哥却是有感情的。
    吃喝那都是私底下的事儿,敏妃那是死后才被追封为妃的,阿哥们私底下有没有守规矩,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盯着。
    但胤祯实在是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在百日孝期之内就剃了头。
    这跟吃什么喝什么还不一样,旁人脑门上都长出了一层的碎发,只一个人没有,那未免也太明显了些。
    更何况,若是明知自己校区里没有守规矩,那何必把帽子摘下来,又没有人强逼着摘帽。
    胤祯实在怀疑三哥是醉糊涂了,还没醒过来,这自打脑门上的头发长出来了,他就不太爱戴帽子了,比起月亮头,他还是更喜欢寸头。
    慈宁宫里,除了他,就只有三哥一个人把帽子摘下来了,剩下的人都好好戴着帽子呢。
    十三哥一脚把三哥踹到一边的时候,他都没反应过来,一直到大伙拉架的拉架,不拉架的,眼神就在他和三哥的脑袋上来回转。
    胤祯摸着自己脑壳上长出来的碎发,终于知道三哥是作的哪门子死了。
    好好的剃什么头呀,剃了头,你摘什么帽子呀。
    这下好了。
    十三哥也就刚开始踹了三哥一脚,之后就被人拉开了,但皇阿玛当场下旨,把三哥的爵位给降了,从诚郡王变成了三贝勒。
    还不如被揍一顿呢。
    谁都知道,前面的这些哥哥们,往后肯定还